惊蜇

今天三月五日,周四,天气晴。这真是平淡的一天。按照习惯,每天都该写点什么的,可写什么呢?一时半会儿,竟无从下手。当然,我也可以不写,因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没有人会责怪自己的失职。但心里总是空是空落落的,似乎每天非要用文字记录一点什么,才会觉得一天是完整的。

偶然间,我发现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蜇。小时候老师叫我们背节气歌,别人家的孩子十来八分钟就解决了。而我,即使到现在,依然连二十四节气都记不全,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所幸,世上还有百度、搜狗的存在,总算为我这样的人提供了一个再学习的机会。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燕子说我是个杠精,好钻牛角尖。可我认为,不是我太较真,而是对方说话太不严谨。首先,为什么这里非要写个这么长的句子呢?要知道,这个句子读起来是很费劲的,不仅一口气读不完,你若半中间停下来,很容易遗忘开始说的主题,以至于在断句上出错。所以,这里分成两三句话来表达要比一个大句子更合适得多。其次,对方说了这么多,无非就告诉我,“惊蛰”是立春之后的一个节气。不过,“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之类的话我是不信的。在“惊蛰”这个时节,的确有蜇伏的昆虫开始苏醒,但它们真的春雷惊醒的吗?如果春雷一响,昆虫就苏醒,那为什么在大年三十,一宿的爆竹都没有惊醒昆虫?难道是因为爆竹的声音不够响吗?这本是古代农业社会对这个时节特点的粗浅判断,怎么能不加修饰地直接写在这里呢?对于我们成人,自然能够做到自我纠正,若是小孩子看到,恐怕会信以为真吧!至少加个“中国古人认为”这样修饰的词在这里才更为合理。网络有他的好处,但是其中鱼龙混杂,在网络学习时,我们还须带着怀疑的精神去思考,去判断,这样才会学到真知。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所谓“农历”以及伴随“农历”而诞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指导农时,是农民从事农业活动最重要的参照。

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你看,果然如此吧!今天,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必备条件是温度、空气、水分,三者缺一不可。我们也知道,万物复苏与雷声大小并没有多少关系。可是在古代,想要向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解释这一切实在太难了。况且古人也未必能说得出许多道理,所以,与其苦口婆心地向大家解释,还不如将规律总结起来编成口溜。你瞧,总共二十八个字,不但说清季节的变换,同时指导了农业生产,这才是老祖宗了不起的地方。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你可能感兴趣的:(惊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