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来说,阅读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在科学家的眼中,阅读是件非常秘密的事。一直以来,科学家试图解开阅读的秘密,但由于阅读是一件涉及视觉、听觉以及脑神经活动的复杂过程,直到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术界才研制出相关的仪器设备来监控这个过程。
这些年,认知学家和脑神经学家做了许多有趣的实验,正在慢慢地揭开阅读的秘密。这些有趣的实验和实验结果,也可以让我们帮助孩子更高效的学习阅读技能。
人能读多快?
一个速读训练班声称训练后能一目十行,把阅读速度提高到每分钟千字甚至万字,你信吗?
文字需要用眼睛看。这不是废话嘛!
但你知道吗?视网膜那么大,能胜作阅读任务的却只有中央一小小块区域。这个区域叫”中央凹“,里面有密集的、对光线高度敏感的、高分辨率的视觉细胞,只有这些细胞,才能分辨得到文字这种格外精细的符号。如果”中央凹“受损或者是被遮挡,人就失去了阅读能力。
这个区域非常小,所以这个区域能看到的范围也很小,有多小呢?你可以马上自己做个测试:随便盯住一个字,眼珠不要动,看看你能看清几个字。如果你的字体是正常字体,是不是超小或超大号,而且你也没有特异功能的话,你会发现,你盯住的那个字,往左右各数到第三、四个字就已经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字形,无法准确地看清它们了。即使在排版非常紧凑行距很小的情况下,也最多只能看清两三行。
也就是说,把你的拇指和食指圈一个圈,我们一次也就只能看清这个圈里的文字,出了这个圈,基本上就一片模糊了。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有趣实验来证实这一点:请受试者戴上视觉监控的设备阅读屏幕上的文字,设备可以准确地感知受试者的眼睛正在读哪些字母,而后台的程序则把除那些字母之外的文字都替换成别的字母,结果受试者都没有觉察到那些字母的变动。
由于人眼每次只能看清有限的几个字,所以阅读时,我们的目光小步跳跃前进,科学家把这种跳跃叫做“眼跳”。正常情况下,我们读书时每秒眼跳4-5次。
眼跳既不是匀速的,也不是等距的。优秀的阅读者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眼跳的频率:内容简单就跳得快,难的就跳得慢,特别难的还得经常重读往回跳;另外,优秀的阅读者会直接跳过那些”的“、”地“、”得“、the、it、is等等没有实际意义的字词,直接跳到有用的名词和动词,更级别的阅读 者在速查资料时跳得更远,目光只在特定的关键词上停留。
因此,眼跳的频率和距离是影响阅读速度的关键。
”中央凹“的生理限制是无法改变的,但眼跳训练可以在不影响阅读理解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阅读速度。所谓“一目十行”,以现代科学来理解,不是一眼能看十行字,因为根本办不到。合理的理解是通过更频繁或更长距的眼跳达到速读的目的。
但阅读速度不可能突破生理极限。科学家用英语测试,在文本内容中等难度时,每分钟400-500单词左右基本上是不影响理解力的上限,比这再快,视觉和脑神经之间会”断路“,读了跟没读一样。因此,凡是宣称能达到每分钟1000英语单词的速读法都是割韭菜。中文没有科学的测试数据,但可以借鉴英语数据。
书放在偏右侧读得更快更准确
由于感知神经的生理特点,我们视线左侧的物体会首先进入右脑的视觉区,反之,视线右侧的物体会首先进入左脑的视觉。
在大脑中,有一块特别适合处理文字信息的脑区,俗称“文字盒子区”,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全世界各语种的熟练阅读者,都不约而同地把这块脑区开发成了文字处理专区。这块脑区位于左脑的枕-颞区。
无论右脑还是左脑的视觉区接收到的文字信号,最终都要被送到左脑的“文字盒子区”来处理文字的含义。
这样,左脑接收到的视觉信号传递到“文字盒子区”的路径很短,而右脑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文字盒子区”不但路径长,而且还必须路过连接左右半脑的胼胝体,因此,当文字信息处于视线的偏左侧时,不但处理的时间要长一些(虽然也只是几毫秒的差距),而且出误的几率更高。
医学上也曾经发现这样的病例:这位病人发现自己总是很难读清视线左侧的文字,要把文字换到右侧视线时才能看清。但当视线左侧出现的不是文字信息而是其它信息时,病人却没有任何问题。显然,这不是眼睛有病。最终发现原来病人的胼胝体受损,导致左侧视线的文字难以正常传递到“文字盒子区”。病人不是“看不清”文字信息,而是眼睛看清了但大脑却无法正常分析文字的含义,因此产生了“看不清”的错觉。
所以,熟练的阅读者把书和本子放在视线稍偏右的一侧,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提高准确率。这一点只与神经的解剖结构有关,跟是不是左撇子没有关系。左撇子的人的“文字盒子区”也在左脑。
这个窍门对不熟练的阅读者可能没用,因为把左脑枕-颞区打造成专属的“文字盒子区”,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认知脑神经专家一致认为,要经过大约十年的长期阅读练习,左脑枕-颞区才能真正成为“文字盒子区”。所以,阅读速度慢也跟“文字盒子区”不成熟有关。
看到有颜色的字母?
你大概做过那种从一堆字母R里找出一个P,或者在一堆数字5里找出一个2的视觉游戏。
很难是吧。但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些孩子他们能相当容易地完成这个任务,他们说:因为R和P(或5和2)颜色不一样啊!
什么什么?明明都是白纸黑字好吧?!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能解释原因,但的确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五种感官不是分离的,而是在某种程度相联的,科学家们叫他们“联觉者”。这些人里,有人听到声音和音乐会看到色彩,有人看到字母和数字带着彩色光环……。
科学家们怀疑联觉,尤其是字母与颜色的联觉,是儿童大脑皮质中加工字母和加工色彩的区域在最终完全发育成熟前的转变过程,很多儿童在低龄时都汇报看到了字母或数字的色彩,但后来慢慢色彩消失。
如果孩子说他看字母数字、听音乐能看到色彩,别认为孩子是在胡说八道,好好珍惜这项“特异功能”吧。
来源: 《脑与阅读》by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