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封城日记2020-06-01星期一晴:疫情时期的儿童心理与生活

加拿大不过六一儿童节,这让国内的亲友长辈颇为我家小姑娘感到有些遗憾,我对他们说:“这里天天都是儿童节。”这话倒也不是敷衍,在加拿大生活的朋友都会明白这话的意思,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围绕孩子来安排。

即便疫情之下,孩子也是人们关心的重点。特鲁多总理在每日电视直播中不只一次专门对孩子讲话,感谢他们支持父母在家工作,慰籍他们因不能与朋友见面而产生的孤独感。复活节前,颁布封城令的各地省长、市长还专门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朋友们“复活节兔子”不会因为禁令而不能登门送上巧克力。

除了学校的网课,各种给孩子们免费使用的网上资源也层出不穷。图书馆直播讲故事,科技馆直播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全世界的博物馆也都为孩子们打开了线上观赏的大门。

但这并不是孩子们生活的全部。孩子们的世界中除了无尽的探索和求知欲,还有游戏、友情、学校作息养成的规律以及集体生活带给他们的归属感。一隔离,这一切都被打乱了。

随之被破坏的还有安全感。疫情之前,无忧无虑是加拿大小朋友最真实的写照,而现在他们也像小大人一样操心起了许多原本不用操心的事情。出门散步,我家小姑娘会自觉地不去触碰路边的任何东西,有时候想干点什么还会小心翼翼地问一句"Are we allowed?"(可以吗?)

我原以为我家小姑娘是个什么事情都往心里去的孩子,故而会特别谨慎。后来在看了其他人发在社交媒体上的故事,才知道这句"Are we allowed"并不是小姑娘的专利。许多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也在疫情中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言行。看多了,真让大人觉得心疼。

这样的“成熟”显然不是孩子们能够承受的,压抑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的途径。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此发布了关于疫情期间儿童精神健康的宣传资料,指出疫情带来的精神压力会让孩子变得焦虑、易怒、胆怯退缩,甚至出现尿床等生理反应。

虽然事前没有看过专家指导意见,我们的做法倒是与专家不谋而合。比如每天早上在小白板上写好一天的日程安排,尽量像在学校一样保持生活规律。比如积极应对小姑娘的问题,告诉她为什么不能上学、怎样保护自己。

小姑娘的反应让人感动,每天大部分时间自己做功课自己玩,很懂事地不在我们工作的时间来吵闹。但这并不表示她心头没有一些无处安放的焦虑。躺在床上入睡以前冷不丁问一句“明天可以去学校吗”或是“什么时候才开学”,已经成了几乎下意识的反应。而时不时要挤过来跟爸爸妈妈一起睡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显然,这些都是小姑娘宣泄情绪和排遣孤独的举动。而对于年纪大些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叛逆中的那些孩子,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很有可能酿成大错。因此,从疫情一开始,联邦政府的应急方案中就有一条是专款支持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孩子们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

除了心理问题,孩子们还面对着各种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复杂信息,甚至成人世界中的偏见、误解与歧视也进入了孩子们的世界。最近一位朋友就碰到了这么一件事。

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自己坐在电脑前面上网课,课还没开始,但网上教室已经开通了,思虑周到的老师特意在上课之前提前把网络开通,好让孩子们互相闲聊几句,以解隔离期间的寂寞。

万没料到的是,班上一个同学向这位小朋友询问他知不知道“中国人吃蝙蝠”,并且得意洋洋地向大家介绍他听来的新“知识”——正是因为中国人吃带有病毒的蝙蝠才使得新冠病毒传播开来。

不巧的是,网上课堂出现这个对话时,朋友正在工作,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课以后,班上另一名同学的家长给朋友发来短信,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这位家长特意强调,从那个孩子的语气中能够听得出来,孩子只是单纯地想要向同学卖弄一个新奇的说法,并不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也无意伤害朋友的孩子——显然,朋友的孩子听了这话虽无言以对但也没意识到这话有什么不妥。

两个孩子都不知道这是错误的信息,但也都没往歧视、伤害上面去联想——他们两个人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说“中国人吃蝙蝠”的孩子提到“中国人”压根没有意识到他面前的这个好朋友也是“中国人”。

朋友得知这事后询问我的意见,我们一起讨论该怎么引导孩子,怎么跟老师沟通。正聊着,老师给全班学生的家长发来一封长信,详细描述了事情的全过程以及老师的处理。

原来,事件发生时老师一直在屏幕后面,听到并及时制止了对话的继续。老师对全班同学说,那位同学所说的并不是经过证实的“事实”,只是许多假设之一。老师还强调,这种不实的传闻会伤害许多人。

我家小姑娘刚开始跟这一二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英文网课时,我曾在日记中提到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当时我心里是很惊讶的,如此抽象的概念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理解?没想到,朋友转发给我的老师给家长的信中也提及了这对概念,原来这是一年级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内容,不但是语文学习的内容,也是教给孩子们一个思维工具。

老师的信中说:“我再次谈到了‘事实与观点’,以及为什么我们在分享观点时需要小心并顾虑他人的感受。”

看了老师的信,我对“事实”与“观点”有了新的认识。经过讨论,我和朋友一致认为老师的处理上妥当的。教育孩子辨别“事实”与“观点”,教育孩子采用不同的态度来传播“事实”和分享“观点”,这正是一种理性的批判思维的训练。

从小学会这种思维工具并且知道如何运用这种工具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这不但是摒弃歧视的手段,也是有效避免任何过激情绪的方法。

令人欣慰的是,朋友跟孩子谈了这件事,知道孩子的情绪没有受到影响。正如老师和那位热心家长所说,两个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事背后的歧视成分。

不过,疫情以来针对华人的歧视此起彼伏,虽然加拿大以包容著称、情况比美国好得多,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气愤的事件。而看看美国此时正在愈演愈烈的冲突和动荡,看看世界各地正在萌发和演进的种种与疫情有关或无关的冲突与动荡,我不得不担心孩子们今后将要面对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多想也无益,只希望辨别“事实”与“观点”的思维方法能够在他们的脑子里生根,成为他们将来雾里看花时擦亮眼睛的那块手巾。

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只有像诗人一样憧憬一下未来,祝福他们能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的第一本书已经在亚马逊上架,详情点击阅读《写给女儿的书》。

点击此处链接使用美国亚马逊账号购买纸质书和Kindle版电子书。

点击此处链接了解如何在Google Play购买电子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伦多封城日记2020-06-01星期一晴:疫情时期的儿童心理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