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姓希腊?考古学的反复无常,能给我们多少人生启示

小冒坚持原创的502天  提不起劲看剧,除了固定治愈的《机智医生生活》,其他就仿佛可有可无,生活工作一忙起来,就会被无条件断舍离。闲暇时刻,居然喜欢上了循环《后妈的茶话会》,真的很想自己试一次配音。

来自拔了智齿后隐隐阵痛,老气横秋的伪娱乐博主的碎碎念。

我们生存的世界无奇不有,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可思议,这其中,神秘的考古学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种。

考古学之于其他人文科学,就像天文学之于其他自然科学:

天文学不靠实验室和标本采集,只靠被动观察和模型搭建,显得不像一门科学;

而考古学呢,都不需要分析太多考古学的学科特性,只要想想随着挖掘和探索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各类新发现,不仅仅是在揭秘未知,更多的是在颠覆曾经的发现和理论。

这本《秦俑两千年:关于秦俑的一切想象、现实与未知》,由陕西省文物局全力支持,英国著名作家爱德华·伯曼历时三年,查阅大量国内外权威史料写成。总共由秦史、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代以及兵马俑的最新考古发现及研究动向三部分构成。

讲述兵马俑不稀奇,可为什么这部有外国人撰写的中国考古书,会被当做鸿篇巨制,一经问世就在西方引起轰动?

仅仅是因为这是英语世界最重要的一部介绍秦代历史和兵马俑的书籍?

我个人觉得,在学术意义之外,它更展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颠覆和悖论:

对于任何一种古代生活,我们既知之甚多,又一无所知。

(一)秦兵马俑为何栩栩如生——希腊雕像技艺的传播?

2009年至2011年,兵马俑开始了最北端的两个过洞的最新发掘。

在2010年5月发现的首批新兵马俑中,有一名全身彩绘完好无损的军官,头部运用特有的彩绘方法——在漆底涂上不同的图层,先涂一层白色打底,再涂上一层更厚的粉色。

新俑身高普遍在175-185厘米,从阔肩,大脚,宽额的外表可以推断都是高大的年轻人。油漆的质量非常高,不仅有细致的眉毛,甚至还有非常精细涂漆的黑色睫毛,仅有0.02厘米宽,是用一柄毛刷涂抹。

亲眼见过兵马俑就会知道,他们绝非简单的复制黏贴流水生产线。这批被修复后的彩色俑,更加直观,嘴唇的厚度,五官的特色,肤色的变化都能区分开,更别说,他们因随着服装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主要为红色和绿色,但夹杂着朱砂红,粉红,灰绿,翠绿,天蓝和丁香紫。

所以创作这些仿若真人的兵马俑的知识和灵感源自何处?

要知道,中国早期墓葬中,只有采用低温烧制的很微型的雕像和浮雕青铜器。谢阁兰在《中国》中国最古老的已知雕像来自汉朝。

甚至秦始皇陵墓中其他早期坑洞,仅有10-20厘米的兵马俑,如何突然之间,可以增加到1号坑中,接近2米的巨型规格?低温技术何以突然提升至950-1000摄氏度高温烧制真人大小?

这一份持续几十年的疑问,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流行的解读——秦兵马俑可能受到希腊雕塑的影响——卢卡斯·尼克尔的观点给予了猜测外的理论支持:

1.写实的兵马俑身形高大,规模庞大,不符合当地传统,很有可能是外部因素的推动导致变化。

2.虽然希腊如此遥远,且没有直接证据,但也不无可能: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去过阿富汗,巴克特里亚部分地区,还去了战败方的罗克珊公主,被称为“亚洲最可爱的女人”。

3.丝绸之路之前,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文化就有交流。

公元前250年国王狄奥多特一世创建了希腊-巴特克利亚王国,很有可能形成了比我们认知里的“丝绸之路”还要早的人类文明的早期交流之路:

确实符合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就是东方向西方输出丝绸等货物,交换了生产技术;而西方向东方输入了文化艺术影响和意识形态,比如影响了西域文化的各种乐器,服饰,传统;给华夏艺术文化添加了很多活泼的元素。比如来自西域的奔放热烈的艺术形式也鼓舞着先人的创作热情和技巧,推动了著名的敦煌壁画文化的形成。再比如佛教文化。

作者在书中向世界宣布了这个惊世骇俗的推断后,读者们当然要沸腾了:

兵马俑姓“希腊”?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以?

(二)庞贝的灾难早已预知?为什么考古学总是反反复复?

无独有偶,在《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像一位娴熟的导游,带领读者身临其境,用大量确凿的证据,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地进行科普,有条不紊地叙述真实历史,严谨地提出假想,打破刻板印象和过度幻想:

从房屋、职业、政府、食物和酒到性,以及洗浴、娱乐和宗教,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地再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示了,那也曾经是无数人生活的地方,那也是人生。

更震惊学术界的是,她愉悦地推翻了关于人民曾经对庞贝遗骸中所看到的一切的假设,同样构建了许多假说。她甚至断然表明,庞贝对火山喷发并不是完全没有预知的。

是这些外国学者,想要以颠覆理论博得关注和赞同?还是过于异想天开?

考古学里如此之多的假设,猜想,推断,还会被纠正,研究考古到底又有何意义?

1.作为普通人,先要了解的考古学入门知识。

《思考考古》一书中提到,基于研究过程和研究深度,考古学理论分为五个层面:

一是在考古材料存在特征层面上,主要是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

二是关于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的,即考古材料是怎么来的,如何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特征;

三是关于透物见人的,从静态的考古特征如何去了解动态的古代人类行为、社会与文化;

四是关于人类行为、社会与文化的,超越考古学本身,把古代历史与当代现实贯通起来;

五是考古学对自身的反思,考古学如何才能有效地研究过去?历史与当前的考古研究实践有着怎样的问题?

当代考古学研究实践都是在这五个层面上进行的,在每个层面上都可以独立进行研究,各层之间的研究并不分水平高低,但要想深入研究深层次内容,就需要上一层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这个原则,放眼万事万物,都是普适性的原则。

2.考古学的推理通常是巧妙的间接推理,所以考古学注定会存在“古今是否一致”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

虽然考古学家们,可以像上述两位作者一样,用清晰的方式解释了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是如何知道的。但这些观点,本身就有一定的主观和唯心,隐隐暗藏“古今一致”的假设前提。

就比如,现代对兵马俑的研究,就在循序渐进经历着不同阶段:

➤尚处在比较基础的第一层时,挖掘秦兵马俑的历程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分类排列,分期断代,关键是准确与否,不涉及形而上学的层面。

因为考古地层学,确实遵循地质学“古今一致”的原理;

考古类型学主要是通过器物的分类排列来确定相对年代与文化阶段,后来延伸到探讨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其潜在的假设是通过文化风格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联程度。

➤“兵马俑为什么是这样”的课题,就是有关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的第二层讨论。

看起来就像古人把所有的东西都留在那里了,等着我们去发现答案。实际上,我们受限于诸多因素,并不能一眼看穿——最大的障碍也就是古今文化层面是否一致的形而上学问题。

《秦俑两千年》觉得兵马俑像希腊雕塑,也是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和比较;当时的文化形成过程,是我们无法进行确认的;而我们很少听到类似的理论,也是因为国内在这一层的研究非常少。

➤考古学研究目前的核心就是第三层,要透物见人:

就像《庞贝》一书中,作者就是在认真探讨,从一片废墟中,我们了解到的生机勃勃的庞贝的衣食住行,怎么谋生,如何繁衍,社会如何组织,群体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如何。

如此等等细微末节的问题,形成考古学中众多的分支学科,如我们最经常应用到的陶器分析、石器分析、聚落形态分析等。但我们依然是用今天对文化风格的判断,在反映过去人群的关系。

➤第四层通常需要结合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哲学,问题更宏观。

➤第五层就更是对一切的发现和成果的再次审视,怀疑。

知晓上述这些考古学入门观点后,还会觉得这些“与众不同”的观点或者反复无常的变动,难以理解吗?

观点的正确与否有待时间和持续探索,但首先我们应该有接受这些刺耳声音的态度。

我们常说要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们唯一知道的历史规律就是,历史上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

(三)这些颠覆的发现,在考古价值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考古学这样的生僻冷门学科的科普,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有什么用处?

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实更多时候,和大多数学科一样,还是需要脚踏实地,解决眼前迫切的问题,切切实实地丰富考古学透物见人的途径。

第四五层的研究,固然吸引人,可这就更需要我们做好前三层的基础。

就像我们总是喊着,要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却忽视把握好今天。把握每一个当下,就是人生的重要意义。

我们都可以学会从看似无用的事物中,总结规律,抓住原则,与其无所不知,不如无所不思。

2.本末不要倒置

考古学,本身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局限,我们就因此不发展不研究不试错了吗?

考古学家其实非常坦然:

研究无疑都是依托于当前的存在,为了提高论断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发展多线条与关联的推理,避免孤立的证据。需要做的是把当下的事实严密地组织起来,得出一个逻辑合理的结论。

不只是考古学,各类学科,各种人事物,都无法保证百分百完美的真空状态——绝对不犯错地发展。

就像考古学,与其过于纠结是否唯心或形而上学的问题,毫无进展,倒不如换个思路,将“古今是否一致”当做一个问题,而不是前提假设,和其他课题一起去要发展诸多的研究方法来确定答案。

即使可能犯错。我犯错的原因跟我的方法、研究态度、研究条件等相关,跟古今是否一致无关。

这才是面对这样那样的主客观因素是,避免找借口的正确态度。

3.如何面对不同的声音

考古学发展的诸多方法中往往只在某一点上能够通透古今,而非在所有的方面,考古学的整体使命也只是寻求某些关键点上的共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仅仅寻求古今的共通点,还寻求自然与人的共通点。

面对“与众不同”“与己不同”的时候,秉持这样的心态和适当的同理心,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审视,理解,思考,接受,才能包容,才能化解。

对于秦兵马俑,严谨求证,大胆想象。探索仍在继续,未知尚待挖掘。

《秦俑两千年》以西方学者独特的视角,对秦代历史与文化进行了不一样的全面阐释与解读。

不仅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也为包括我在内的中文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观物处事的角度:

兵马俑,不应该是旅游指南或者历史书上的盖章定论,而是一个冻结了时空和伟大文明的神秘地方,扑朔迷离而又引人深思。它承载了各种不同的历史痕迹。

它始终在提示我们,我们知之甚多,又一无所知。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平均年读110+本书。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兵马俑姓希腊?考古学的反复无常,能给我们多少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