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1996年,《户外》杂志记者强-克拉考尔跟随商业探险队攀登珠峰,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遭遇强烈雪暴,使1996年成为2014年珠穆朗玛峰雪崩事故以及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发生之前攀登珠峰遇难人数最多的一年。本书作者在事故中逃过一劫,回国后将亲身经历写成这本书——《into thin air》。

本书是纪实体的,没有太多的起承转合,贵在真实。开头先铺垫了一下,介绍了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夏尔巴人社会的概况以及他们在攀登珠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攀登珠峰的路线及难点,了解了这些背景,可以对珠峰有个大致的认识。随着探险队的海拔不断攀升,珠峰一点点露出它隐秘的一面,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

攀登珠峰并不是一鼓作气地冲顶,而是分阶段做适应性攀登。在珠峰共有5个营地,除大本营外,还有海拔5900米的一号营地,6400米的二号营地,7500米的三号营地和7950米的四号营地,作者所在的探险队,在几个营地之间来回切换,逐渐增强身体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在适应了四号营地后,探险队决定于5月10登顶。

书从这时候开始,节奏突然加快,在8000米的高度,一分一秒都和生命紧密相关,尽管预知了悲剧的结局,作者还能用精准的文字描写,让人仿佛置身现场,忍不住去关心每一个人的命运。

海拔8000米以上,只有冰层和岩石,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地面的三分之一,那里是生命的荒漠,从这个角度来说,珠峰就像火星一样。在最险恶的环境下,你无法依靠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在生命的边缘,人的绝望被无限放大,人性在这里一览无余,暴风雪加剧了这一切,你甚至只能看着队友在你面前呼号而无能为力,在转身离开前,你能做的就是用冰雪和石头将他埋葬。

珠峰如此壮丽,吸引着勇士们前仆后继地尝试站到它的顶端,但如果你对它失去了敬畏之心,或者哪怕只是运气不好,都会看到它最凶残的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