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之路(二)---正视婆媳关系

图片发自App

婆媳关系绝对是中华五千年文化遗留下来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我自己一个人在老公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在婆婆家住了一年半,这段时间对于家庭和婆媳关系也有了很深刻的见解。

从开始相处时的难受憋屈,到后来慢慢习惯和调解好自己的心情,这中间心里经历了很多挣扎和难受,也受到了不少启发。

为什么婆媳关系有很多矛盾?

婆媳关系的矛盾各式各样,而激化这些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婆媳如母女”的错误定位。

本质上,婆婆和儿媳之间只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从前没有关系的陌生人忽然要为至亲实在是不可能,能做到尽量的为对方着想,不针锋相对,不刻意要求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我们都渴望家和万事兴,而婆媳关系又常常是家不能和的主要因素,所以五千年下来,我们就形成了婆媳如母女的假想定位,硬生生把两个没有血缘关系、没有男女之情、存在天然利益冲突、甚至有些敌意的女人,定位在最亲密的关系上。这种自欺欺人的“母女”假象,会迷惑人的思想,使婆媳双方都在心里给对方设定了一个极高的标准,形成不合理的期待,继而带来不恰当的行为。

在这种心态下朝夕相处,矛盾就会日渐积累。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上婆婆起床都会比我们早,按我的内心需求是“早起了就把早饭做了,家里简单收拾一下。”,然而,在我们起床后没有早饭,也没有要做或者买早饭,家里还是乱糟糟一堆,孩子的玩具满地都是,电视柜上的灰尘还是我上次擦过的,婆婆遛完狗回来又躺在床上看手机。于是我心里就会有很多埋怨,心情不好的话还会表现在脸上,作为婆婆她会觉得在看我脸色很不舒服。

对于婆婆来说,婆婆和公公回老家种地回来,两个人很累很辛苦,回到家里还是冷锅冷灶,早上走的时候给儿子交代的中午饭也没有准备,两个人都睡过去了。她们心里就会很不高兴,唉声叹气觉得儿媳妇不懂事,不体贴。媳妇心里想,我又不是保姆,要照顾孩子还要给你们做饭。

作为媳妇怎么能让婆媳关系尽可能的和谐呢?

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要去要求别人,婆媳关系里没有人有义务去完成你的要求,我们都是独立的人,没有谁要控制谁,谁该强谁该弱。放弃“婆媳是母女”的假象,保持该要保持的距离。

婆媳关系最大的矛盾就是对家庭“女主人”的明争暗斗。

很多女人天生就对家庭有控制欲,如果一家有两个女主人,就会暗流涌动的争夺主权,就那我家来说,我和婆婆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接受同龄的外人的建议,也不会赞同彼此。尤其是在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她觉得我吹毛求疵,我觉得她古板迷信。

婆媳关系最容易爆炸的点就在孩子身上,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理念,理念相符的时候还好,相悖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场场战争。当我们实在不能达成统一的理念的时候,就尽量自己来带孩子。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背景都不一样,不能去强求别人做什么,可以要求自己做到什么。对婆婆也是一样的,在可以的范围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注意沟通的方式,大部分的长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们的,只要我们能心平气和的去和她们沟通,把不能做一件事情的原因说清楚,很多时候她们也是愿意接受的。如果对方实在不能接受,或者一直做不到,那就自己来做。毕竟孩子是自己的,本就应该自己来照顾。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婚姻来成长,来懂得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柴米油盐,什么叫责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见怪不怪。

当你不喜欢老人看孩子方式时,只要想想,那到底是她的亲孙子亲孙女,你就算请十个保姆,有没有她值得放心?

换句话说,只要老人能帮我们把孩子带周全了,身体健康,能吃能睡,已经是大功一件——毕竟人家也没有一定要帮我们看孩子的义务。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那就是在温饱程度上的更高要求,理应动用更大的智慧、更好的方法去寻求合作。

当然,也希望老人们呢,能放下权威、控制的心态,多听听年轻父母的声音。因为从开始孕育生命的那一刻,年轻的父母就在学习怎样去科学的照顾好孩子。

孩子不是你们的,更不是我们的,他们只属于自己。只有永远保有开放、与时俱进的心态,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谁是完美的,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进,只要在大多时候肯彼此迁就,肯互相体谅,能肯定对方的付出,便已经至为难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成长之路(二)---正视婆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