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学概论》

读《佛学概论》,了解佛教发展过程,为之记。

那烂陀寺

一、佛教的形成

佛教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源于婆罗门教,属于一种当时流行起来的沙门思潮。佛教与婆罗门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

1. 社会阶层基础不同。婆罗门的社会基础是种姓制度,维护的是四大种姓中最上层的婆罗门祭司的利益,强调种姓地位不变;佛教的社会基础是刹帝利、吠舍阶层,代表的是国王贵族、地主商人的利益,反对种姓,强调观念平等。

2. 世界观不同。婆罗门持有常观,强调万物恒常不变,梵天是世间的永恒主宰;佛教持无常关,否定世间有最高实体的主宰。

3. 对待人对事物的认知态度不同。婆罗门认为人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所以人的认识会把唯一不二的本质看成是多样的有差别的,从而形成人的贪恋、追求,进而陷入痛苦,人因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佛教认为万事万物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没有恒常,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事物的存在是依赖于各种条件而存在,离开条件就不存在。

二者的主要关联在于:都追求脱苦的最高精神境界,佛为涅槃,婆罗门为解脱。佛教的轮回观源自婆罗门教的《奥义书》,“此世行善得善生,或生为婆罗门,或为刹帝利,或为吠舍,而此生行恶,将得恶生,或生为猪狗,或生为贱民首陀罗。”轮回观是吸引群众信仰的有利工具,婆罗门认为轮回无法摆脱,人生生世世都在轮回中循环,佛教则提出涅槃的概念,可以摆脱轮回脱离苦难,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这是一种摆脱了人的情感、欲望的境界,与世俗世界有本质区别的境界。

二、佛教的基本情况

1. 经、律、论三藏

经:佛教教义,经过佛陀之后的四次集结,由信徒归纳总结而成。一般认为是佛陀所说过的话。但其实佛陀认为他的观念更多需要意会,难以言传,更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律:僧徒生活与修行的规定、戒律。

论:阐述经义的辅导书。

2. 佛教发展的四个阶段

从公元前6世纪~公元13世纪,佛教发展经过四个阶段,分别为:早期佛教、小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后期佛教。

3. 佛陀的生平

佛陀生平的记录可参考《宗教史》中关于巴尔胡特崒堵波雕像部分的记录。

4. 佛教的一些观点

(1)四谛

苦、集、灭、道。是佛教对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并指出了解决的路线和方法。人世间充满了痛苦,苦有八种,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取蕴,这种认识来源于婆罗门教,是佛教对人世间的基本看法。而造成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的情感,这就是集。人类是通过五感接触事物来产生情感,而情感又生成痛苦,所以要消除痛苦就要去除感情因素,通过领悟智慧摆脱无明,这就是灭。而消除苦难摆脱欲望情感,最终达到涅槃的方法就是道,共有八种方式(八正道),简而言之,相信佛陀并按其指导修行、生活与思考。

(2)无常与无我

佛教强调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无主体性,“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但这也带来了与轮回观的矛盾。

无常无我是无主体,而轮回解脱是有明确主体的,这一矛盾也是佛教内部争论的重大问题。

(3)五蕴

色、受、想、行、识为五蕴,反映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现象。

色:物质现象,为存在、客观。

受:是客观作用于主观形成的感受、情绪,是精神反映。

想:主观意识形成的观念、表象。

行:在主观意识作用下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

识:意识活动。

五蕴观主要论述了主客观二者的作用关系问题,颇具辩证意味。

(4)戒、定、慧

戒:戒律,为佛教的行为准则,是准备修行的前提条件。

定:禅定,用来控制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修行的方式。

慧:获得涅槃,是修行的目标。

(5)信众

佛教有七种信众,正式出家修行的:比丘、比丘尼,持具足戒,有几百条戒律规定;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持三皈五戒;未成年的:沙弥、啥迷你、式叉摩那(18-20岁女性)

(6)佛教的四次集结

第一次:佛陀圆寂当年,在王舍城举行,主要弟子参加,形成了经与律。

第二次:100年后,毗舍离城,争论问题统一思想。

第三次:又100年后,阿育王时期,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次:又200年后,在迦湿弥罗城,重新解释佛经,形成三藏。

其中第二、三次集结的争论,导致了佛教的分裂,形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

(7)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佛教分裂的原因:佛教第二次集结是缘于佛教为了迎合信徒大众的需要,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日益世俗化,对佛经产生了多种解释。于是999个罗汉集结,重新解释佛经,特别指出佛教不能收受钱财,否则即为犯戒。其他未被召集的僧众则自行集结,认为收受钱财是合法的,不是犯戒。佛教于是分裂成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部。

二者的主要区别:

(8)后期佛教

大乘佛教的中观派与瑜伽派,中观派主张俗有真空,体虚无幻,瑜伽派主张外无内有,是皆唯实。最终融合为瑜伽中观派。

密教由小乘佛教+古代咒语,具有佛教+印度教的双重特点,并不断受到印度教“左道”的影响,日渐堕落,对生殖崇拜,强调男女性爱体验,把满足性欲视为追求极乐世界,并认为可以由此成佛。

三、佛教的衰亡

佛教密化后不久,开始走下坡路,影响变小,到公元13世纪最终衰亡。主要原因:

1. 自身原因。佛教放弃了在哲理方面的探索,演化成单纯致力于宗教实践和偶像崇拜的流派,失去了思想探索的积极意义,无法保持长久吸引力。

2. 印度教兴起。在印度半岛,佛教一直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居于正统的是婆罗门教及其演化来的印度教。佛教密化后,印度教正处于兴盛期。

3. 伊斯兰势力入侵印度半岛。给予佛教沉重打击,大量教徒被杀害或被迫改变信仰,佛寺遭毁灭(那烂陀寺被毁),佛教生存的人员与物质基础遭到破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佛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