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40:企业信息化为什么要进行顶层设计?

什么是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工程学术语。

其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

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

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主要特征

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

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

实际可操作性,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

与顶层设计有关的3个案例

案例1:

05年我在一家企业做信息化工作,这家企业属于机械制造行业。

在03年开始信息化建设。

公司招聘人员,组建部门,建设机房,搭建系统。

那时候国内信息化初入正轨,很多企业信息化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

一般企业只有战略规划,没有啥IT规划之类的,顶层设计更是无从谈起。

公司老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国内著名的ERP专家陈启申老师。

陈老师告诉他,国外很多跨国公司,大型集团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实施ERP系统。

于是公司老总听从了陈老师的意见,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

开始进行ERP选项,经过半年多的调研,从国外产品SAP/ORACLE到国内的用友U8/金蝶K3等(那时候SAP还没有HANA,只有R3,甲骨文的EBS也很不成熟,用友还没有NC和U9等产品)基本看了个遍。

最后选择了国内某ERP厂商的产品。

这个产品功能模块很多,包括生产模块、销售模块、采购模块、财务模块、库房模块、人事薪资等。

公司组织进行ERP系统的实施,那时候我负责生产模块的实施工作。

在深入实施UAT测试工艺路线、车间工序及工时计算时,出现了问题。

车间主任找我到说他们打印的工艺路线单中的工序顺序不对。

经过核对我才发现,很多工艺路线、工序都不对。

企业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当车间生产任务比较重时,经常有部分零件要拿到外协厂外协,这些外协零件的加工工序与原厂加工工序是不同的,需要在系统中单独增加工艺路线,也就是多工艺路线。

面对这个问题,我很快找来了项目经理和实施顾问。

他们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增加表,并在工艺路线的表中增加外协的工序字段。

我欣然接受了这个方案。

因为作为甲方,我好像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在开始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

车间主任也打印了单据,我也测试工艺路线单没有发现异常。

可没过几天,人力资源部门找我、财务部门找我。

他们纷纷拿着各自的打印出来的报表说,他们的工时报表、成本核算表与车间的表不一致。

我这才发现,原来实施顾问只给车间的表增加了工序,而没有把其他的涉及人力、财务等部门的表增加这个工序字段。

我找到顾问要求增加所有表的工序字段。

此时顾问跟我说:

马主管,这个字段在系统中牵扯的表非常多,他只能给已知的表增加工序的字段。

无法给所有涉及工序字段的表增加这个字段,因为牵扯的表太多,工作量太大。

他说这是软件系统产品的架构设计缺陷。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实施顾问也不是万能的。

软件产品如果在设计之初没有进行顶层架构和设计,那必然导致系统的可扩展性差,系统增加表和字段费时费力,也就不难理解实施顾问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了。

案例2:

09年我在这家公司又实施了条码系统(MES)。

基于ERP系统的实施,我在软件项目的实施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此时国内也逐渐注重软件架构、企业IT规划的研究,公司这边也开始认识到系统集成的重要性,系统集成可以使数据共享,复用。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公司成立的项目团队也大致构想了要如何进行系统集成。

在年初也进行了草草的规划,照猫画虎画了规划图。

可真正深入的实施后我们才发现。

原来实施的ERP与实施的条码系统是两家供应商,其系统搭建的底层数据库、开发语言环境等不同直接导致系统集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并且在实施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展业务规划及业务与技术的融合。

导致在实施的时候,ERP系统中库房出入库业务与条码系统(MES)中的出库业务打架。

数据衔接不顺畅。

有些数据在ERP系统中。

有些数据在条码系统中。

当需要两个系统合并数据并出报表的时候,需要手工导出在合并。

导致财务增加合并报表的工作量。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进行两个系统的深度集成或建立BI系统。

从两个数据库系统中分别取数后运算形成报表。

或是在软件选型时,进行顶层设计。

尽可能统一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开发语言、接口等,尽可能规避与现有系统冲突的开发环境、数据库、接口等。

比如选择SAP 那么就要尽可能多的选择SAP的其他模组或产品线。

选择Oracle 那就尽量选用其EBS 数据库 中间件等产品。

这里考虑的因素是一家公司好协调,二是其产品有顶层架构思维,有一定相关性。其产品相互集成更容易些(但这里不排除其产品没有相关性,有些公司的产品确实存在前后不相干)。

案例3:

至2012年,公司实施了多套系统。

搭建了多个数据库服务器。

我们发现,公司数据库服务器从有到无,从1台变成10几台。

且系统运行多年,存储了大类业务数据,数据安全成摆在我们的面前,成了重要的课题。

领导提出公司要降低运营成本,缩减支出。

在有限的信息化投资里,在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做等保,购买安全设备去保护10几台的服务器,总是觉得有点浪费资源。

而数据库服务器集群是集约化的体现,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公司在初上系统时,没有规划和顶层设计,随着系统陆陆续续的建设,这才发现规划和顶层设计可以规避很多后续问题。

而现如今公司正考虑集中建设数据中心,以保障数据安全且集约,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顶层设计,可以减少和规避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许多暗雷。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

应用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

不但是软件产品要进行顶层架构和设计,企业也同样需要对业务进行规划,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

企业在软件选项时针对自身信息化现状,做最契合的架构设计来满足业务需求。

满足企业发展,才能更好的进行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增强系统的扩展性。

从而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CIO40:企业信息化为什么要进行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