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灵的司法-德国冤错案启示录》读后感/大辣子 5月 读后感

五一去逛罗翔和许知远在节目里去过的北京著名书店“万圣书园”,坐落于“宇宙中心”海淀区五道口附近。一进门就有扑面而来的知识的气息,书店里人不少,附近高校学生教师样子的人居多,游客怕是只我一人,说不定哪个看着邋里邋遢的老头就是个著名学者呢。书堆的很满,书架上方还有很多书几乎填到了天花板,脚下也有很多未分类为码放的纸箱。店里没有通俗小说类的畅销书,也没有大学基础教材和英语数理化工具书一类的,以经济、宗教、哲学、历史、法律、以及英文原版书几大类为主。目测全书店没有基本我能看懂的书。最终买了一本最不入门的德国书里猜测自己勉强能看的《失灵的司法-德国冤错案启示录》。

着实后悔晚上睡觉之前看,因为我看完第一个案例,后脊背发凉,有一种丧失对司法信任的恐惧感,瞬间有点不敢睡了。

我国法律体系源于德国,所以好多术语听起来那个别扭啊,就跟来回翻译(大学老师讲的内地法律抄台湾的,台湾抄日本的,日本抄德国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啊,咱不懂,猜测是这样)的版本有关。大陆法系的运作亦如德国人的机械化思维,判案也是套公式,要素A+要素B+要素C ,扔进法律运作机器,计算出一个结果。庞大的机器中的零件除了问题,计算出的结果就跑偏了。看了第一个案例,不经要感叹,这都21世纪了,这可是在所谓人权民主的大欧洲。顺便先吐槽几句别以为西方就咋了,天天骂自己国家法制不完善巴拉巴拉的哥们你们懂法律吗,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2008年发生的一起独居老人溺亡浴缸案,唯一的犯罪嫌疑人是死者公寓的管理员,检方逮捕管理员所能掌握的唯一线索是:在他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人在死者身前见过死者。直到本书出版(2013年)管理员的案子还没终结,他还在牢里为自己的清白奋战,但成功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呢?在大众的认知里司法是不会出错的。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写道:如果说司法中“几乎没什么错误的司法判决”,这是司法界在“自欺欺人”,在司法过程中,将不想看到的人排除在自己的道路之外,其实是多么简单又多么经常发生的事,而我们却忽视了这其中的危险性。

我之前问一个同事,为什么研究生换专业去学法律。他说本科时候得知一个律师为一个案件坚持了很多年,被触动了。啊,我当时内心受到了冲击,因为他平时完全是看不出来是个“有情怀”的人。罗翔说他在B 站火了之后有很多人被他感动了,当人们被感动之后还是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如果与法律有关的事能片刻感动一个人,那么能在一个人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就足够了。

之前在喜马拉雅听书听了个《想点大事:法律是种思维模式》(作者清华大学刘晗)的介绍,是一本告诉你法律制定规则的原理,不是讲具体法律知识的,怎样通过法律提炼出纵观全局的思维方式。之后准备去看完整的书,也推荐给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灵的司法-德国冤错案启示录》读后感/大辣子 5月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