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2020年2月13日

正月二十

第一节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一、英华书院

1818年,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教会学校,第一所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二、马礼逊学堂

1842年,迁入香港,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


第二节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一、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型、特点和意义

1.洋务学堂的举办

西文和西艺为主。

2.洋务学堂的类型

外国语言文字:京师同文馆

军事技术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技术事业学堂:福州电气学堂

2.洋务学堂的特点

培养目标:造就各项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办学性质:专科学校,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培养人才。

教学内容:西文,西艺,课程多包含与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视丽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组织形式:分年课程,班级授课制。

洋务学堂新旧杂糅的特点:彼此之间孤立,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不放弃四书五经。关键环节受洋人挟制。

洋务学堂的意义:

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动摇和瓦解了旧教育体系,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历史意义重大。

二、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第一所洋务学堂。

特点:

第一,培养目标专为培养译员、通事而设,专门培养洋务人才,不再是培养科举考试的官僚后备军,注重学以致用。

第二,课程设置外语居于首位,侧重西学和西艺,汉文经学贯穿始终。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最早开始了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年课程。

四,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风,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意义:

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

1.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2.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标志和象征意义。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始,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了中国教育之中,教育向前迈了一步。

三、福建船政学堂

左宗棠 求是堂艺局1866

习学洋技 :主要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

1868年,前:学堂绘事院和艺圃。后学堂,驾驶。艺圃,开创了职业教育在职教育的先声。

1913年,三个独立学校,福州制造学校,福州海军学校,艺术学校。

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四、幼童留美与派遣欧洲


第三节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清末维持封建统治的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

1898,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中学,也称“旧学”,封建伦理道德,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2)西学也称新学。西政,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法律行政。

(3)中西学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可偏废。

(4)《劝学篇》还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改革科举的设想,倡导留学教育,制定学制,职业教育,培训师资。

《劝学篇》成为晚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三、“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历史作用

从整体上看,给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中国近代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化的步伐。

教育方面,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堂,打破了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切实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制度,思想革新,实践推动。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

2.局限性

(1)在教育方面,由于“中体西用”根本目的还是在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封建信条的支配,又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2)文化理论方面,“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学、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外矛盾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教育史》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