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研讨会

图片发自App)

        2019年4月26日至27日,“全国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举办。本次活动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承办。活动包括了学术报告、专家讲座、诗歌吟诵表演、名师观摩课、教师展示课、学术论坛等各项丰富内容。

        张万利主编致辞。“终南山麓,弦歌雅诵,曲江池畔,诗骚分流。”

图片发自App

                研讨会日程安排


图片发自App

        贾玲老师致辞。她说,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相会于古城西安,咂摸秦风汉韵,感受盛唐气象。希望在场老师们要用使命与情怀为三尺讲台写一首长长的情诗,让学生热爱诗歌,让灵魂丰盈而生动。

图片发自App

        西安市曲江一中副校长陈勇刚代表学校对所有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陈校长从“曲江池畔春正好,客来八方耀长安;汲曲水之甘冽,采国学之芬芳;诗词曲赋蕴涵泳,亭台廊榭漾书香;曲水流觞饮诗情,春日迤逦浸古韵;特色课程润英才,精彩社团毓繁梦;共读经典学传统,海峡两岸话情深”六个方面介绍了曲江一中的办学理念、特色和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希望大家都能与诗词为伴,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教育的诗和远方。

图片发自App

        随后,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钟振振教授的讲座《中国古代山水诗歌鉴赏》从文学审美角度来谈对山水诗歌的认识。钟教授以曹操《观沧海》中的经典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例,提出可以从语言之美的角度来鉴赏山水诗歌。钟教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谈论李白《望天门山》中“碧水东流”的合理性,从而引出诗歌解读的一个重要原则:诗的文本解读要基于语言的弹性。通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钟教授又从由诗歌考据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探究诗人的心境。两个小时的讲座提供了多种鉴赏山水诗歌的方法和角度。

图片发自App

第一节:《蜀道难》金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以李白与长安的故事激情导入。课堂由吟咏诗情、涵泳诗味、体味诗心三部分构成,课堂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在问题丛林中进行精神探索 。

      实录:

        请一生试读《蜀道难》。

        再读:学生试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请学生评价,再由教师点评。

        师生合作,一人读三行。(以上朗读约10分钟)

图片发自App

师:读诗,要走到诗的内部。下面,请你把小组讨论出的最优问题写在卡片上。(约5分钟)

问题1、锦城虽云乐,为何早还家?(师引何其芳语:“诗中两句极弱”,哪两句?)

问题2、为何使用五丁开山的例子?

问题3、为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出现三次?(师:一唱三叹,角度不同,使诗歌回环往复,不断深化。)

问题4、关于蜀道难的创作时间(师:无定论。追问:有没有可能想通过此文,表达内心的情感?)(学生畅所欲言,发言非常精彩)

(这堂课,据说学生已经学过了,金老师之前已多次磨课,试讲过三遍。对于旧课,如何新教?就诗歌教学而言,再次学习文本,师生的提问水平、朗读水平必须大有不同。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环节:朗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三个环节要依次推进。其中朗读是必须的,只有通过朗读这种直觉的感官的审美体验,才能进入理性思考,最终达到诗歌教学的高度。金老师对学生朗读不断的及时、恰当的点评,这一点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在学生提问环节,由学生分组递交问题,教师快速梳理后有选择性的当堂解决,这种做法非常符合阅读的规律——提出问题是深入文本的关键,提问的能力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李旭山老师讲时也是这种做法,这需要教师要有极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浙江特级教师钟海平老师:金老师的课堂得益于教师非常充分的备课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最大的魅力正在于教师的深情与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和老师。

图片发自App

第二节:观摩课《登高》        (甘肃省酒泉中学  霍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首先提出品赏诗歌的策略——“从作品中读出一个时代里边的一个灵魂”,然后以任务驱动诗歌鉴赏,以读贯穿。

        读韵——结合韵脚读出诗歌音乐美;

        读意——补充句子成分读通全诗意思;

        读题——通过题目类读联想:登高之作;

        读字——通过圈点品赏关键字词;

        读人——概括全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读句——读出沉郁顿挫的含金量;

        读写——仿写原诗句式,深入体会艺术特点

        这七部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史建义老师认为这堂内容十分饱满充实,霍老师循循善诱,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诗歌学习。

他评:霍军老师是最适合解诗的人,因为他是个诗人。

        翻开霍老师的朋友圈,以及作品,不管写什么,或者拍什么,几乎每天一首原创诗歌,记录自己生活与情感的律动。

        我以为,真正诗人不一定是写出伟大诗句的人,而是以诗歌为生存方式,把诗歌当作日常精神食粮,借助诗歌来完成自我的人。 霍军老师恰是那样的人

          那么,一个诗人如何来讲一首诗?

        他总起课堂的一句就是——今天我们来学点诗人的语言。

        这句话决定了诗人的课堂必定是感受的,体味的,而非分析的,是充满联想和想象的,而非过多解释的。

        他首先把学生拉到自己诗人们的圈里。从他要孩子深呼吸诗人故乡的第一口空气开始,他,白居易,杜甫,李白和孩子们,在霍老师不羁的想象里已经开始同呼吸,共命运了。

        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一瞬间便穿越了上下五千年,走到了诗的情境里,没有情境便无法深切的感受,而没有感受,就没有诗。

        要把诗人的语言教给学生,朗读必不可少,霍老师的朗读指导诗由外到内的。

        声音是诗歌的外在形式,于是先从韵律抓朗读,找出韵脚,从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然后再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朗读。

        在这里,值得称道的有两点做法:

        一是,让学生在诗句中填补主语——“我”,比如“艰难苦恨繁霜鬓”,他要学生这样理解——我艰难我苦恨我繁霜鬓。这个句式的填补看似浅易,实则大有深意,一下子,将诗人最真切的体验拉到了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口中的我,是诗人吗?还是在反复吟诵中变成了孩子自己?正是角色的悄悄挪移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将诗人的情感体验内化到了自己身上,为后面理解诗句做了铺垫。

     

        二是霍老师很多群诗阅读的尝试:比如登高作品的类比;不同诗人的鸟儿状态的对比;杜甫诗句中的“恨”们以及他无数次的的“胸怀大志”。

        这些全是他带领孩子通过联想诗句,去类比,对比,去渲染,去烘托,然后体味诗的主旨与情感,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在这一环节中诗句的选择尤其重要,霍老师选择都是学生学过的,或者较为晓畅的经典诗句。便于通过联想,情感的唤醒。

      有人质疑霍老师过多的旁征博引,那是他还不懂得诗人的课堂——

      霍老师就是要孩子在诗句的情境里理解诗句,要孩子学会从各个角度用联想的方式体味诗句,绝不过多的解释和分析。他要的是用诗的方式去感受和品味诗。他要到达诗的本质。

      学生到底有没有读懂诗呢?

        霍老师呈现的方式有两个

        一个当然是朗读,让观者印象深刻的有两句,一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中,孩子一字一顿砸向听众以及自己内心的力量。还有一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孩子读出的悲壮的感,以及由此唤醒的生活体验。

      另一个是让学生用一个句式来形容抒情主人公,这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正如霍老师在课的开头所言——“要走近一个时代里一个伟大的灵魂。”

      他给出的是:

      “我读出了一个(        )而又(        )的人”

      “我”必然是孩子自己的主观自由的体验

      ……而又……”则指向一个灵魂矛盾又统一的复杂与伟大。

      读懂诗歌,就是要读懂形式里的秘密。诗人当然是最擅长揭示了古诗形式里的小秘密的——在七言三主谓句式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情感内容。

    为体会这个典型句式的特点,霍老师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在诗句的朗读中体悟,同时他自己则模仿创作,并且要孩子也模仿创作,在共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句式特点,把孩子变成了一个会写诗句的人。

      我没有告诉你什么是诗人,也没有告诉怎样成为一个诗人,你通过自己一句句的写作成为自己的诗人——多么诗意的课堂!

   

      值得注意的是霍军老师整节课的课堂语言,也都是诗啊!形象生动,充满想象。

      这样的句子俯仰皆是,信手拈来:

     

      鼻子上放张桌子就是诗

      杜甫的心在落叶,全世界都在落叶,整个世界在凋零……

      “萧萧”这个词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是湿润的还是干燥的?

      一个个漂泊在外的打工仔也是一个个杜甫啊!

      张万利老师在此次的诗歌盛会开幕式上说,诗总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的。

     

      我想说,

      霍军老师,正是通过他的课堂,拉着孩子的手,一步步地抵达诗的故乡。

      一个诗人的课堂本身的存在就是诗。

第三节:观摩课《豹》            (西安高新一中    贾建英)《豹》一课围绕“一样的豹——思想的穿透力”与“不一样的豹——艺术的张力”两个问题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冯至和北岛两个不同的翻译版本的异同,感受诗歌的内涵和魅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研训教师桂彩丽老师说,这堂课让孩子有安全感,让师生有获得感,让课堂有幸福感,学生们独立思考,发出声音,向生动不断行进。

第四节:肖培东《雨巷》                        肖培东老师呈现了一堂有味、有情的《雨巷》,在读中感受情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品味生活,将别人的诗读成自己的诗。

或许有意为难肖培东,学生只带了一支笔和一张纸,没带书。

让学生自告奋勇读。

问:你为什么能记得这一段?

问:你读这首诗记住了什么?

师:请一个学生读一读有丁香姑娘的那一小节。(体味意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伤感)

请一位学生读出第一节中的“伤感”。(这个学生读得非常伤感。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哪位学生想再读一读第一段?

(该生读得很好,师问另一生:你觉得他读得好不好。好。你愿不愿向他学习。愿意。愿意就请你读一遍。

图片发自App

)教师提醒学生:感情基调——伤感。

学生再读。

哪位同学把这首诗描写的画面描述一遍?

还有哪位同学把这首诗的画面再描述一下?下面请一位同学整首诗把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想象诗的画面。

问一男孩子:你觉得这首诗好听吗?好听。诗人能把这首诗写得好听,是怎么做到的?生:画面美。感情。(教师启发:在什么场景下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明确:感情共鸣)

全班男女同学分读1、7段。师:他俩读的段落有什么特点?(重复:回环)

再来一组男女生读,每人一段,最后一段合读。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玲老师认为本课通过文字感受美,通过诵读体验美,而语文课的美丽正是由这些细节来生发,让学生开出灿烂的花朵,让他们长出几片鲜绿的叶子。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学术报告
北京教科院市级教研员连中国老师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专业性、创造性很强的生命活动》讲座。连老师认为好诗是自我与世界瞬间的直抵、刹那的永恒。他从语文课谈起,提出阅读就是要从自己的生命真实里诞生内容,才能构成丰富的隽永的能量与趣味,并从专业性、创造性、生命性三个方面,结合经典诗歌与高考中的诗歌赏析引导大家体会文字是一个人心中精神的白马与奇妙的精灵,只有破透诗人的语言,才能进入诗人独特而内在的世界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4月27日上午

第一节徐晓冰《念奴娇.赤壁怀古》

特点:旁征博引,抽丝剥茧。徐老师采用1+X的群文阅读方式,以本词为基础,通过诸多材料引导学生丰富诗人内心的情感,触摸更加立体的苏轼。

实录:听过读过背过的举个手(了解学情)

图片发自App

齐背一遍。

问:你觉得大江东去、庐山烟雨浙江潮,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大江东去:豪放)

图片发自App

小组交流你喜欢这首词的原因。(师:你是喜欢景呢,人呢,还是情呢?)

生:因为景。

你读一遍景的句子。

生读。再读。师范读。

图片发自App

说说为什么这三句好?

生:意境开阔。

生:“穿”,特别豪放,有气势。

师:惊、拍、卷、千堆,齐崛絮状。

还有喜欢别的句子的吗?

生:最后两句。写出了词人的旷达。师:能联系乌台诗案,知人论世,很好。

师:还有吗?

生:雄姿英发

师:什么是雄姿

图片发自App

什么是英发?

图片发自App

读一遍“遥想公瑾当年……烟灭”,体会一下志得意满的感觉。

(三国——周郎——赤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苏轼为什么夸?

图片发自App

师:他有自夸的资本。(展示如下幻灯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的感悟:这样引经据典,学生学习是否有效?

要读出韵味。

请找出韵脚。(教师读有韵脚的句子,特意读重韵脚字)

图片发自App

下面这段话,大家很熟悉,说明了苏词的风格:

图片发自App

男孩子,站起来,能背的背,能读的读,开始。

图片发自App

评:这种大容量的设计,适合程度较好的学生对象。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文化的自然浸润。贺卫东教授点评说,这不仅是一堂大气的课,而且用已知教未知,更是一堂智慧的课。

第二节    董一菲《沁园春.雪》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课以“这首词的独特之处”贯穿始终,将情感与语言交织,洋洋洒洒,文化流淌在其中。董老师用浪漫的情怀以及智慧与幽默构建了一个诗意的课堂。

冯为民老师评价道:“我们在美中畅游,在诗中读到了智慧”。

实录:读课题,词牌,题目。现在选一位同学读这首词,你觉得男生好还是女生好?为什么?

图片发自App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读了作品后的感受。(这是一首——的白雪歌)

图片发自App

最钟爱的季节。春、秋

写冬天的诗,学生列举

图片发自App

你认为这首词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

上阙引领全词的动词是:望

读望字句。望见了什么?要具体。辛弃疾、岳飞、王之涣望的诗句(引领学生回忆).

回答问题:望见了什么?

图片发自App

生:看到了山。什么岭?秦岭。拜托,什么岭?学生接不上,师说:五岭

想到了什么?

生:欲与天公试比高。

下阕:写了哪些人物?这几位共同点是什么?(让学生自由说:统治者)

毛泽东对他们怎么看?(学生发言,结合诗句)

既然他们有瑕疵,那么谁能主宰历史呢?(分流人物,分流何意?谁是风流人物?)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生:一笔描壮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讲座:霍军《语文教师如何读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手持一卷诗,便是语文老师一天幸福的开始。


图片发自App

霍军:我们的生存状态是每天都在苟且,比如苟且地忙着切菜。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语言的陌生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霍老师:

老师如何读诗?

一,做一个诗歌爱好者。  陶渊明在劳作时,享受诗歌的意境。 读诗是一种生活方式。要爱她!在跳广场舞时也要有诗。你可以喝酒,听音乐,你可以做任何一种劳作。可是,你做任何劳作能否心甘情愿,能否会心一笑?  苏轼辗转奔波,只有陶渊明,柳子厚诗文书册,目为二友。  陶渊明就是苏东坡的良药!  动物不会说话,不会读诗,人类多情善感!用语言表达它!  我们读诗,要读慢一点!  都在抱怨诗歌没落了,无人读诗了。只要你读,诗歌就有救: 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焉。 一个语文老师有一个早晨读了一首诗,那么,世界就有诗意了。 尼采说: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 我们都在抱怨今日人们素质不高,不爱文化。你爱诗歌,就是全世界在爱诗歌—— 木心,在我身上,一辈子以自己为素材,狠狠克服这个倒霉的时代! 庄子: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诗歌教会了人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好文字都是诗意盎然!朱光潜:用典型细节写出来的都是诗。  周郎是细节,周瑜不是。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张晓风,关于春天的名字,让自己活在诗意中。痴迷,沉浸。以此为乐。自觉自愿为之付出时间心力。解放了精神,获得了自由!纪伯伦: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庙宇和殿堂。阿基米德:小子,等一等,让我把这道题算完。在罗马士兵举刀相向的时候,也依然沉浸在解题的痴迷中。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也。拥有这些,才能有诗意。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苏轼:《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撷菜》《独觉》几米: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因此,要用诗歌教育自己。要用诗歌教育你的学生。

二,用语文老师的专业读诗歌。 教师读诗,应该具备语言艺术专业的眼光。要研究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陌生化才有诗意。“在解决诗学问题的科学论著中,应当杜绝那种把作为文学作品内容的诗人感受及其同时代人的思想”  舞蹈是一种被感觉到了的行走。诗歌是被感觉到的行走。读诗,要知其所以然!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把编码教给学生!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三、 用写诗的方式生活做一个写诗的尝试者!教会学生把诗歌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诗心诗语诗情——诗歌如何进课堂?

提问1:以别诗解此诗,好吗?带月荷锄归

带:月亮走我也走的感觉,更有诗意。

提问2:一问一答的方式好吗?

提问3:诗歌整本书阅读,如何进行?

冯为民:既要注意诗歌的流变史,又要注意诗人的心灵史

梳理化的阅读、集群性的问题、具体化的任务、有适当的方法进入

问题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你怎么看?

问题5:通过研究诗研究诗人,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吗?(这是一个维度问题:语言、思维、审美、文化,都不可少,视情况而定)

问题6:诗歌对仗平仄等需不需要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或如何处理?



“全国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研讨会”培训总结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万多君

2019年4月26日至27日,“全国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西安市曲江一中举办。本次研讨会内容包括学术报告、专家讲座、诗歌吟诵表演、名师观摩课、教师展示课、学术论坛等各项丰富内容。直观感受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现赘述于下:

一、由诗歌吟诵表演说起——我们的诗词教学缺什么

诗歌教学,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当代诗歌,我们的日常教学都基本停留在解诗、分析艺术特点的层面,尤其是古典诗词的教学,囿于高考诗歌鉴赏的答题模板,多流于字、词、句的语法分析和浅层的诗句串讲,而忽略了先通过诗词的吟诵去唤醒学生对诗词的直观感受。众所周知,诗词的特质在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节奏和韵律。可吟诵性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吟诵,体味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意境、情感——而这些,却是教师的诗句串讲所不能给予学生的;个性化的吟诵更是学生将自己的解读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解读融入对诗词的理解。在这种吟诵中,体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体验和收获。

我们的诗词教学缺乏的正是这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唤醒,学生课堂上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听到的只是老师对诗词自认为合理的、精彩的讲述,而学生的思维却是停滞的,结果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听者所获了了”。综观本次诗歌教学研讨会,几乎所有专家的观摩课都将诗歌吟诵设计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肖培东老师执教的《雨巷》、霍军老师执教的《登高》、徐晓彬老师执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吟诵诗歌所用的时间甚至达到了10分钟之久。通过教师参与、指导下的吟诵,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得以激发,在吟诵中水到渠成地解诗,在解诗中再次吟诵,两相结合,课堂教学就呈现出许多精彩的生成,学生对诗词的感受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

二、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诵读 诵读是学诗之必需,是解诗的基础。但如果教师不能将吟诵合理、恰当地嵌入整个教学过程,不在吟诵的形式、吟诵需要达到的目的方面做精心设计,吟诵就会和解诗成为两张皮。以下是几个吟诵教学片断: 1、金慧老师执教《蜀道难》 师请一生试读《蜀道难》,老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读完后向学生发问:有没有读错的字?——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 这个句子该怎么读?——引导学生注意节奏 这个句子怎么读能读得更好?(让几个学生试读、学生互相点评,再让这个学生读)——引导学生反复体悟情感 继续读:师生合作,每人读三行 以上诵读长达10分钟。在这10分钟内,教师不紧不慢,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尝试,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诵读这种直觉的感官的审美体验,最终进入理性思考,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深入解读文本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老师对学生朗读不断的及时、恰当的点评,也很好地提升了学生诵读的水平2、霍军老师执教的《登高》如何来讲一首诗?    他总起课堂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来学点诗人的语言。这句话决定了他的课堂必定是感受的,体味的,而非分析的,是充满联想和想象的,而非过多解释的。要把诗人的语言教给学生,朗读必不可少,霍老师的朗读指导诗由外到内的:先从韵律抓朗读,找出韵脚,从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然后再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朗读——在这里,值得称道的有两点做法:      一是,让学生在诗句中填补主语——“我”,比如“艰难苦恨繁霜鬓”,他要学生这样理解——我艰难我苦恨我繁霜鬓。这个句式的填补看似浅易,实则大有深意,一下子,将诗人最真切的体验拉到了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口中的我,是诗人吗?还是在反复吟诵中变成了孩子自己?正是角色的悄悄挪移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将诗人的情感体验内化到了自己身上,为后面理解诗句做了铺垫。

二是,霍老师有很多群诗阅读的尝试:比如登高作品的类比;不同诗人的鸟儿状态的对比;杜甫诗句中的“恨”们以及他无数次的“胸怀大志”。      这些全是他带领孩子通过联想诗句,去类比,对比,去渲染,去烘托,然后体味诗的主旨与情感,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在这一环节中诗句的选择尤其重要,霍老师选择都是学生学过的,或者较为晓畅的经典诗句。便于通过联想,情感的唤醒。霍老师就是要孩子在诗句的情境里理解诗句,要孩子学会从各个角度用联想的方式体味诗句,绝不过多的解释和分析。他要的是用诗的方式去感受和品味诗。他要到达诗的本质。      学生到底有没有读懂诗呢?霍老师呈现的方式有两个:      一个当然是朗读,让观者印象深刻的有两句,一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中,孩子一字一顿砸向听众以及自己内心的力量。还有一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孩子读出的悲壮的感,以及由此唤醒的生活体验。      另一个是让学生用一个句式来形容抒情主人公,这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他给出的是:      “我读出了一个(        )而又(        )的人”      “我”必然是孩子自己的主观自由的体验      ……而又……”则指向一个灵魂矛盾又统一的复杂与伟大。    为体会这个典型句式的特点,霍老师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在诗句的朗读中体悟,同时他自己则模仿创作,并且要孩子也模仿创作,在共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句式特点,把孩子变成了一个会写诗句的人。        读韵——结合韵脚读出诗歌音乐美;        读意——补充句子成分读通全诗意思;        读题——通过题目类读联想:登高之作;        读字——通过圈点品赏关键字词;        读人——概括全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读句——读出沉郁顿挫的含金量;        读写——仿写原诗句式,深入体会艺术特点      这七部分,环环相扣,由感性到理性再到语言的实践应用,内容饱满充实,老师循循善诱,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诗歌学习。    由此我想到了肖培东的一本书《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什么是“浅浅地教”,我的理解,就是不玩花里胡哨的东西,从语言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的美与不美,从而学会表达——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肖老师据说上课从不用课件,课堂就靠他的课前深入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随时掌控教学的节奏,这就是他课堂成功的秘密。      3、肖培东执教的《雨巷》肖培东老师呈现了一堂有味、有情的《雨巷》,在读中感受情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品味生活,将别人的诗读成自己的诗。    或许有意为难肖培东,学生只带了一支笔和一张纸,没带书。肖老师怎么处理这种突发情况?他的方法是:给学生他的书,让学生自告奋勇地读这首诗。问:你读这首诗记住了什么?    你为什么能记得这一段?(学生一定会谈到自己的感受)师:请一个学生读一读有丁香姑娘的那一小节。(体味意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伤感)    请一位学生读出第一节中的“伤感”。(这个学生读得非常伤感。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哪位学生想再读一读第一段?(该生读得很好,师问另一生:你觉得他读得好不好。好。你愿不愿向他学习。愿意。愿意就请你读一遍。学生再读。  哪位同学把这首诗描写的画面描述一遍?还有哪位同学把这首诗的画面再描述一下?(学生描述,这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下面请一位同学把整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想象诗的画面。问一男孩子:你觉得这首诗好听吗?生:好听。诗人能把这首诗写得好听,是怎么做到的?生:画面美;感情。(教师启发:在什么场景下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明确:感情共鸣)再读:全班男女同学2名分读1、7段。师:他俩读的段落有什么特点?(重复:回环)再来一组男女生读,每人一段,最后一段合读。本课通过文字感受美,通过诵读体验美,而语文课的美丽正是由这些细节来生发,让学生开出灿烂的花朵,让他们长出几片鲜绿的叶子。      三、诗歌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厚重,显示应有的文化底蕴?本次诗歌教学观摩课,除两首现代诗外,其他课堂都无一例外地存在以别诗解此诗的现象,即立足文本,旁征博引。这样做好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高中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浅显的知识层面,语言、思维、审美、文化,都不可少,好的语文教师应在疏通诗词字面意思后引领学生向诗歌思维、审美、文化的更深处漫溯,努力使课堂饱满、厚重。且看徐晓彬老师执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片段:    小组交流你喜欢这首词的原因。(教师给出必要的提示:你是喜欢景呢,人呢,还是情呢?)  生:因为景。(师:你读一遍写景的句子。)生读。再读。师范读。问:为什么说这三句好?生:意境开阔。生:“穿”,特别豪放,有气势。师:惊、拍、卷、千堆,奇绝雄壮。师:还有喜欢别的句子的吗?(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往“人”“情”方面思考,不露痕迹但问题指向清晰)生:雄姿英发。师追问:什么是“雄姿”?(学生做了解释,当然是字面解释,其他学生都表示赞同。徐老师的过人之处现在就表现出来了:他引了一段有关周瑜的材料  以上过程,教师不厌其烦地引材料,就是要让文本中周瑜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具体起来,让学生对周瑜形象有充分的认识,才好水到渠成地转入下一个环节“类比到苏轼本人”。 学生有了对周瑜“雄姿英发”的具体感受,教师让学生再读诗句:读一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体会一下周瑜志得意满的感觉。  上述两步完成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苏轼想起周瑜,既有羡慕,又有伤感? 总结一下:以别诗解此诗,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适时、适度。 2、引文的目的性要清晰,不要把诗词讲授搞成考证课。 3、引文要简短、易懂,与教学有关联度。四、教师的教学语言问题 董一菲老师执教《沁园春•雪》。个人认为,这节课不太成功,原因之一,在于她的教学语言。董老师满腹才学,出口就是锦绣文章,语言很有感染力,上课很有气场,但不足在于语言太过于高大上,不接学生(尤其是普通班级)地气,曲高和寡。请看如下语言片段: 这样的教学语言,确实很有文采,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定合拍,缺乏亲和感,容易变成教师个人的才艺秀,学生也不见得听得懂,又如何能引起学生共鸣?冯为民老师点评这节课,用了这样一句话:“飞流直下,疑是银河。”我理解是很含蓄地点出本堂课的优点和不足。又想起肖培东的那句话,“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立足文本,结合学情,讲求教学的实效性,再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才情,课堂教学可能会更好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国中学诗歌课堂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