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2019年,我要落地对“将知道变成做到”的认知:每月给自己设定一个刻意练习的“改变”,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强化与之相关的神经元链接,用行动促成稳定的神经回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养成习惯)
一、每月一个改变的目标
当我拿着一张A4纸和一只笔,安静的坐在写字台前,准备写下2019年准备做到那些“改变”时,发现自己的心是那样的多情。
我喜欢码字、拆书;也中意跑步、游泳等运动;期望自己学习英语、学投资,更渴望自己看更多的书。我准备戒烟和控制喝酒;又想控制体重飙升。好像需要改变的太多了点吧!
突然想起周岭老师在一篇文章里说的:人们喜欢在新年制定计划,往往是基于对过去的不满而非对未来真正的需要。
当前,我最需要的改变是什么?
本着“极简主义”的原则,我开始在心底探寻自己最真实的需要,2019年1月就开始行动的唯一改变目标。
我开始对繁杂的新年愿望进行排序,强烈的健康意识让“戒烟”排到了所有愿望的最前面。
第一个“改变”我选择了“戒烟”!
也许对于从来不吸烟的人来说,很难理解戒烟为什么会那么难。就像我明明知道香烟的危害,要改变吸烟的习惯一样的难。
吸烟二十年了,我也做了数不清的戒烟努力,可惜每次都是失败告终。最近的一次戒烟是在2018.1.1,我坚持了几个月便宣告失败!
这一次,我能坚持戒烟多久呢?
二、关于“戒烟”的知道
1.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是自己特别清楚的事情,只是每次吸烟都会刻意的逃避这个事实。
作为一名43岁的中年油腻大叔,应该从身边频频听闻或亲眼见到的某某同龄人得癌症并死亡的消息中,建立起强烈的健康危机意识。随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加速下降,抵御各种病患的能力同时减弱。如果还是和年轻人一样的放纵自己吸烟这个不良的“爱好”,患病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
如果真的将死亡的恐惧和吸烟快感连接起来,会发现戒烟真的还是可能的。我们不是常听说这样的故事吗?某某人因为去医院检查,查出了什么问题,医生要求马上戒烟,结果他就再也没吸过了~人都怕死。
就问自己怕不怕死亡?
2.关于烟草的支出:
平均每天我会吸掉2包烟,每包单价20元左右,20*2*365=14600元。
每年自己花在烟草上的支出,即使非常保守的计算都是上万元。可是我将这些钱直接烧掉了,还顺便往肺里塞进了大量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毒物质。
这真是自己想要的吗?
三、做到“戒烟”背后需要的“道理”
1.敬畏时间
每个人能拥有的时间其实是固定,在死亡前,我们很难准确知道这个值是多少?除了敬畏、珍惜时间,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
①敬畏时间其实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②敬畏它还在于:时间的必然流逝给人带来的恐慌和焦虑,(即使权倾天下的权力,富可敌国的财富,也不能阻止时间流逝。)
③深入骨髓的敬畏,发至内心的珍惜,才可能用好每个人手中最重要和珍贵的资源:时间。
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倒计时吧!
2.健康第一
对于个人来说,健康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戒烟”这个动作是对健康理念的强化。
健康第一的意识,意味着你把“戒烟”这件事放到最高优先级去执行。当“戒烟”和其他事情冲突时,必须优先保证。
对“戒烟”这类不做某事的练习,具体的行为就是:一边加深吸烟对健康危害的认知,甚至上升到对死亡的恐惧;一边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经常运动、适度食色、坚持冥想等。
3.不完美才美!
这可能是自己的第N次决定戒烟,每次的失败都是忍不住吸了朋友散的一只烟,就开始自暴自弃。
其实,我应该明白偶尔吸一只朋友散的烟相比自己主动去买烟吸,那也是戒烟啊!人生哪有那么多绝对完美的事情。
通常,你才开始“戒烟”时,做不到绝对不吸也是正常的啊!只要不是自己主动持续去买烟吸。绝不能因为偶尔一次的复吸就觉得不够完美,自己就放弃了。
4.极简主义原则
极简主义在行动上体现为:一次只做一个改变!
比如,每月只有一个坚持“改变”的目标!
任何“改变”能坚持下来,一定是人用行为对大脑的神经元联系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强化,直到髓鞘质将这个连接通路包裹起来,形成稳定的回路。
人能真正做到的“改变”其实很少,当我们目标不止一个的时候,便很难持续的通过行为去固化关于“戒烟”神经元的连接。
毕竟,人的大脑和现在流行的多核心CPU不同,它更像一台单核心电脑,不能像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当一个任务在“单核”的大脑运行的时候,其他的任务便自动被排斥于大脑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