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燕亲子日记第902天之外语篇:可以讲不好英文但不能讲不好中文

坤燕亲子日记第902天之外语篇:可以讲不好英文但不能讲不好中文

2020年5月20日

亲子共读记录之小猪

共读时间: 睡前

共读时长: 30分钟

共读地点: 客厅 胡冰屋

共读内容:青蛙  蓝色小考拉


阳:睡前聊天,按摩鼻子


睡前我们看了两集蓝色小考拉,每集五分钟,总共10分钟,只看看,我有时会跟读,而小猪不跟读的,我也不会问他问题,我们只是在享受这个动画,如此就好。

而阳的英语,我是不管了,她上学了,有老师管了,并且我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让她学习英文了,如果有时间,还是学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我们之前背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也是经典文化。

在吴蓓的书中提到,说华德福教育反对教学,是否可以教英语呢?本杰明对此解释,孩子越小,学语言越快。如果年幼的孩子跟随父母到了美国,他一定比父母更快地学会英语。但在中国的环境里,孩子从小应该有一种归属感,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中国人当然讲中国话,如果孩子从小让他学英语,他究竟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或美国人?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总是用语言思考,不同的语言带来不同的理解方式和思考方式。如果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两种语言中,他本民族的根在哪?“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本杰明举例说,印度人从小就学本地语和英语,长大后两种语言都说不地道。心灵的家园是语言,当孩子建立起心灵的家园后,才能开始学习外语。

这个我们和聊一聊,其实也有说过一些了。我陪阳,还有小猪这么十多年,除了故事书,动画片看一点英文之外,我不会教,也不会和孩子用英文对话的。不是我都不能讲,而是我不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讲中国话。有人说,会讲多少词就和孩子讲多少,不会的,才用中文代替。

我们犯不着这么做,我们是中国人就说中国话。就像我和我的家人见面不会说国语,开口就是方言,这是我们共同语言,一听乡音就是无比亲切的感觉。而我们孩子现在生长在环境就是国语,一出生妈妈就和他说国语,这是妈妈话,这是我们的根。就仅仅为了学好一门外国的语言,把我们自己的根就丢了,这是多么不值得的事

龙应台带两个儿子在德国时,她从来不和孩子们讲德语和英语,而是和孩子们说的国语,她称这个为妈妈话。是的,妈妈话,就是母语。

而台湾亲子作家汪姐也在家从来不和孩子们说英语,只是在讲故事时会说,其他时间都不会有半句英文的。

他们的英文不好吗?好得不得了呢。龙应台和一个德国教授结婚,德语是不错的,英语也是很好。而汪姐呢,她的研究生学业是在美国读的,他们都不和孩子们在家说英文,这是因为国语是我们的母语,也就是妈妈话,妈妈话是中国人的象征。

而且,我们孩子们上小学后,这门外国的语言是有老师专门教的,我们着什么急,要在家教?这是本末倒置的事了。而我为什么要在家讲英文故事,还有看动画片呢?这只是给孩子们通过故事熟悉这门语言的发意,感觉而已,像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都是放国语,但我们日常的对话没人说国语的。

我们自己先学好自己的话,给孩子们种下一个根,还有中国民族的文化种子,熟悉我们的经典,读我们自己的书,像西方人没有哪个人不读圣经的?这是他们的文化传统。而我们的孩子则要读一读经典,四书五经,老子,庄子。这些都是可以学习的。

而现在我发现太多的孩子花在学习外语的时间太多了,投资也很大,机构的培训,

线上的学习都是很多的。我们学会了人家的语言,却把自己的根给丢了,当我们真的和外国人说话时,他们向我们请教中国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时,孩子能否说出个三五来?会说外国语,却不了解人家的圣经,说自己是中国人,却也不知道自己的文化。

最后,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一个断层,变成了一个没有根的人。

我个人认为真的没有多大的必要在学习外国语花上太多时间与精力,先学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如果孩子到了适当的时候,就他们现在上学的这个频率,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这个英文加起来的学习时间是有16年呢,如果他们想要在这个上面有一个突破,想去外企什么的,他们自己发愤一下就能上来了。想想他们要学习16年哦,我们着什么急在孩子小学,幼儿园阶段就可劲地花时间去参加各种英文的学习,电脑,平板,培训班各种上。

要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可以讲不好外国话,但不能讲不好中国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坤燕亲子日记第902天之外语篇:可以讲不好英文但不能讲不好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