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第008天: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1)

图片发自App

1.封,甲骨文中是描述栽树的动作,左上角的“木”逐渐演变成了“土”的字形。

图片发自App

2.弟,忘记学《峄山碑》还是《说文部首》时见过的了,本义是梯子,引申为“次第”。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图片发自App

3.叔,似乎在学《说文部首》时也见过(不确定了,又懒得翻查),甲骨文字形是箭搭在弓上,但为什么理解为“弯腰捡东西”呢?我没明白。

图片发自App

现在我们统称父亲的弟弟为“叔”,前面加序号,如二叔、三叔、八叔、九叔等;古代家族中身份排行为“伯”“仲”“叔”“季”……

在周朝的时候,似乎“叔”是个尊称,并不专指老三。如本文提到的姬振铎排行老六,被封到曹国,后世也称其为“曹叔”。另有姬鲜(周文王第3个儿子)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姬度(周文王第5个嫡子)因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在历史上被称“蔡叔”或“蔡叔度”;姬处(周文王第8个嫡子)被分封在霍国(今山西霍州),历史上称他为“霍叔”或“霍叔处”;姬封(周文王第9个嫡子)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而称“康叔”或“康叔封”,后跟着周公参与平定“三监之乱”(待会儿说)有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因而他还有一个“卫康叔”的称谓。

另外史书上可见文王其他的庶子也有被称“叔”的,如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雍叔、十三子毛叔、十四子滕叔、十六子原叔、十七子酆叔、十八子郇叔等。当然传说周文王有不止十八个儿子,除嫡子外,目前可考的八个具体排行并不确定。

其中老三管叔鲜原本与老五蔡叔度、老八霍叔处一道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并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周初三监”。后来叛乱。

武王伐纣灭殷后还有很多诸侯国不愿意归附周,既要巩固周人的统治保障王都的安全、又要教化殷商遗民归顺,缓和社会矛盾,武王采取“以殷治殷”的策略,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殷都故地(今河南安阳),称邶国。

武庚毕竟是“外人”,为防止武庚造反,武王将三弟管叔鲜封于管地,与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一起“协助”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三监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监视武庚的,可是后来他们三位却“监守自盗”,伙同(也有说挟持)武庚一起造反,史称“三监之乱”。管叔、蔡叔、霍叔都是武王同父同母的弟弟,“打虎亲兄弟”,却为何会出现“三监之乱”呢?

还不是因为争夺王位嘛!文王的大儿子姬考(嫡长子,被后人尊称“伯邑考”,“伯”是其排行老大,“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在文王起事前已被纣王烹杀,文王死后二儿子姬发(武王)继位,武王死后其子姬育(成王)即位,安排其四弟姬旦(周公)辅政。

周人虽然推翻了商人,在制度上却是有所传承,西周之前的商王朝王位有“兄终弟及”的传统。管叔排行老三,他自然认为武王死后自己得位名正言顺,却偏偏传给了年幼的侄儿,还安排老四辅佐,自然难服。

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所有军国大事都要过问经手,管叔疑周公会篡夺大位。更何况自己年长是周公的哥哥,自然看不起周公;而且管叔为“三监”之首,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相当于诸侯之长;同时其封弟富庶,手中握有重兵粮草。管叔鲜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联系自己的弟弟蔡叔度、霍叔处,然后又与武庚谋事,武庚又联络东方奄和薄姑等国一同反周。

结果是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老三、流放老五、贬老八为庶人。呵呵,和昨天的清朝“九龙夺嫡”故事差不多嘛。给家里的初中生讲这两天我看的这两部“宫斗剧”,小子笑着说:“难道是同一个狗血编剧的作品吗?”呵呵,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啊!

4.振,振动的意思一直没有怎么变化,《画说汉字》解释其通“震”,但我想古人造字二者肯定不同,暂从其表示字义的偏旁来猜测一下:提手旁的,属于人为动作,如振铃;雨字头的,属于自然现象,如地震。

图片发自App


5.铎,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其形略近于甬钟,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图片发自App

振铎是周文王姬发的第六个嫡子。传说文王子嗣众多,仅正妻太姒就给他生了十个嫡子,目前史料见到的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也至少有八个。武王伐纣灭殷后西周初立并不稳定,于是武王把众多弟弟们分封到各地,其中六弟姬振铎被封到了曹国,成为曹姓的始祖。

看到“振铎”这两个字,记起小时候课本上有一篇文章《猫》的作者叫“郑振铎”,当时总也记不住这个“铎”字,总是把偏旁写错,现在知道是铜制乐器,金字旁应该不会搞错了。

这一句话字有点多,明天继续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曹全碑》第008天: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