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思

《分草莓》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草莓》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草莓的情境,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进一步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与计算方法。

亮点回顾

1.巧妙的情境导入使得新旧知识衔接自然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和竖式的基础上学习试商。所以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那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该怎样快速准确地试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经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过程。这样学生心里就会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借助情景图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借助课本中分草莓的情境图,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出所料,学生一看图片,精神倍增。一位学生情不自禁提出问题:平均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这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随后学生轻松列出了算式。但是因为题目涉及的数字较大,学生难以用口诀直接得出结果,所以要帮助学生学会试商迫在眉睫。这时,根据课本给出帮助学生试商道理的提示,我向学生抛出问题:谁能结合分草莓的具体情境来解释为什么商7不合适?学生开始思考,也有的在对话框里留言(本节课属于空中课堂)。要求连麦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我把机会留给学生。有人回答道:因为“七八五十六”,每盘放7个草莓,一共需要56个草莓,可桌子上只有55个草莓,不够分。可见商7大了,应该把商改小一些,改商为6。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时我趁热追问学生:那么商5行吗?这时对话框里又热闹了起来。大部分同学说不行,也有极个别同学说行。实践出真知,于是我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动手画代替草莓试着分一分,结果证明商5太小,不行。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彻底掌握了试商的正确方法,并用语言总结出试商的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事实证明,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练习中巩固新知,化错中加深记忆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试商方法的理解,我利用教科书给出的两个典型错题,让学生判断对错并改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错题的辨析,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不足之处

好课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磨出来的,经验都是在多次践行中摸索出来的。本节课准备比较充分,但由于受疫情影响,是在网上教学的,所以多多少少还是留有一些遗憾。

1.由于客观原因,孩子们没有亲历分草莓的过程,这样的体验不是很深刻。

2.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实现,没有课堂交流的气氛。

3.对个别知识点掌握模糊的学生,无法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辅导。

4.由于急切想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所以连麦好几次,致使课堂教学有些超时。

改进设想

鉴于本节课中的呈现的一些不足,我做了深刻反思,归纳出以下改进措施:

1.应该为学生创造亲历分草莓的条件,让孩子们在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并学会如何正确地试商。

2.如果有条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活动起来,这样不仅学生之间的智慧可以互相吸收,更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对个别掌握不清楚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辅导。,

4.时间安排合理化,让学生在有效的40分钟学的充实,学的扎实。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积累,在积累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和《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下,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2.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会用所学的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亮点回顾

一、用儿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所以课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用儿歌导入。如“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接着我抛出问题:在这首儿歌中有几个表示方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以这样的方式导入,自然引出本节新知。

二、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带学生到操场上去辨认方向。首先体验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这是学生最常见的生活经验。继而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方向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就是“南”。据此认清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着又让学生在操场的四个方向分别找一个象征性的景物。

在本环节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活动环境,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在探索讨论中知道地图的绘制规定

通过组织学生回到教室集体展示、交流在操场上的发现,并记录下来讨论结果。接着引导学生在记录单上转动方向,按照“上北”的要求,观察各方位的景物。学生在此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几个小组的记录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发现了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了辨认方位。

不足之处

1.由于人的认知思维存有差异,有的同学先天方向感弱,所以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

2.有些学生现实中能够分清东、南、西、北,单从地图上辨认四个方向没有问题,但如果需要把现实中的辨认与地图上的辨认统一起来时,就会出现困难。

3.部分学生分不清左右,所以对东、西的辨认不太敏感。

4.这节课由于安排的情境活动比较多,教学容量有些大,所以教学时间有些延时。

改进设想

基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针对有的同学方向弱,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北极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树的年轮疏的一面指向南,枝叶稀的一面指向北等。这些将加深学生对方向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

2.为了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应经常带领学生到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然后把相应方向中的景物记录下来,然后与地图上的方向“一一对应”。

3.帮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借助熟悉的参照物加强对“左西、右东”的辨认与记忆。

4.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本节教学内容稍微难,所以掌握比较吃力。应该根据学情,删减一少部分内容,留到下节课再讲。

课堂结束了,但思考还在继续。作为教师,我们到底该如何让学生把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探索,在现实中不断践行!讲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数一数(一)》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数一数(一)》是北师大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 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亮点回顾

  “数一数(一)”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数的认识。怎样把学生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学生的数感不是一时半会就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认识“千”的活动中,作为直观模型,小方块易于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看到大大的正方体模型,学生最初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提示学生可以借助100以内数的学习经验“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等来解决这个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数10片组成一个大正方体表示千。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在知识上,便于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也为探索三位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做铺垫;另一方面,在情感上,让学生感到面对这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有信心解决的,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2.把握数学教学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数学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3.适时追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交流数数这一环节,除了教科书上的两种方法,有的学生可能还会从八百八十七直接数到九百八十七,再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这时,我追问到:“为什么可以从八百八十七直接数到九百九十七?”通过追问让学生积极思考,而后明白除了一个一个地数,还可以按照一百一百的间隔数,只是八百和九百之间只有一个百。

不足之处

1.教学容量感觉还是有点多,对于后进生来说学的有些吃力。

2.在数数的过程中,由于数字较大,有的同学还是不太熟练。比如:一个一个地数,从八百九十八数到九百零三。当数到八百九十九到九百零一之间的数时,有的学生就卡住了。

3.由于学生初次学习数大数,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次训练数数方法,因此时间有些延时。

4.对数数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没有进行及时了解清楚到底困难出在哪里。

改进设想

基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分析学情,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容量。

2.在数数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声音,及时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看看哪里有困难,要进行及时辅导。

3.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尽量要了解其学习的困难点在哪里,然后给予及时的辅导与帮助。

4.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灵活调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是在教学生如何学。这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最好诠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为方向,力争上好每一节数学课。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和《给教师的最好建议》。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分米和毫米》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从而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估算意识,让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亮点回顾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构建联系

活动一:量一量,认一认。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且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分米”和“毫米”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创设两个测量铅笔的活动情境,分别由厘米自然地引出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在两个测量活动中,一支铅笔长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另一支铅笔长6厘米还多一点,更精确地表达这支铅笔的长度,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从而引出毫米,让学生感受学习毫米的必要性。

设计这两个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活动二:找一找,说一说。

知道1分米有多长,单凭讲解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概念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分米的清晰表象,就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感受,逐步地将知识内化。

所以我又利用课本资源安排了第二个活动。先量文具盒,让学生明确10厘米就是1分米,再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画一画1分米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知了“1分米”的长度,还强化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长度概念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手的一拃长大约是1分米,并让学生两两合作动手测量,验证其讨论结果。(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度的线段,再让学生掐住线段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最后让学生自己重新比划出1分米,再和1分米的线段比对修正……)

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头脑中“1分米”的概念逐渐清晰。不仅加强了学生对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实际体验,而且还了解了一种估测分米的方便工具。同时活动还引导学生感受到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无形中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并不神秘。

三、让学生在疑惑中勇敢探索

活动三:量一量,说一说。

要求学生量出2分硬币、数学书以及橡皮的厚度。

当学生尝试用手中的尺子测量时,心中产生了疑惑,所有这几样物品的厚度都不足1厘米。这时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仔细观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最后有学生上台介绍:1厘米可以平均分为10小格,这样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轻松测出硬币、数学书和橡皮的厚度,同时懂得1厘米=10毫米的道理。

在教学认识毫米这一环节,通过测量中的冲突,让学生产生发现新单位的需求。于是我放手让他们通过实践、交流、探索,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彻底理解了1厘米=10毫米的意义。这样的活动过程,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不足之处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教育事业真是遗憾的事业。我教了一辈子书,没有上过一堂十全十美的课。于老师说出了所有教师的心声。在本节课中,或多或少也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1.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没有提前在各小组指定一个负责人,所以活动时纪律有些乱。

2.在用尺子测量物体时,我只是对学生进行了口头指导,没有在多媒体上演示,这就导致有的小组成员测量时不太规范。

3.由于本节课操作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

改进设想

基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适当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资源,让课堂变的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灵动有趣。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示范测量过程,让学生跟着老师规范测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并且安排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3.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4.时间安排要学会调控。一节课既要精练,又要充实。

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不足中积累经验,以自己的经验做“根”,带领学生亲历活动,继续探索,快乐创造,享受课堂!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016年第5期。


《买电器》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提出用整十数、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亮点回顾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在情境中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

通过创设“买电器”的情境,电器价钱都是整十、整百的数,目的是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相加减的计算。

二、在体会算法多样化中积累经验

在解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一共花多少元”这个问题时,我首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得出结果。几分钟后,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其思考过程。有的学生结合数线解释自己是一百一百地加出结果,有的学生结合计数器图解释自己是通过在百位上用5个百加8个百得到结果,还有的学生是利用5+8=13推出500+800=1300。

学生借助计数器直观模型,可以促进对算理的理解;借助先前的口算经验,可以形成新的计算技能;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积累计算经验。

三、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

在我刚提出问题时,有一些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答案。为了兼顾全体学生,我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思路,然后再找其他学生重新解释他的思路。这时,我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即便有学生已经能够说出正确结果,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算理。这时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画珠子。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而领悟到三位数加减法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方法相同,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只是数的范围扩大了。

不足之处

1.教学容量有些大,因为在探究三种算理时用时有些多,导致时间上有些前松后紧。

2.对于借助画数线理解算理这种方法,个别学生有些吃力。

3.有的学生审题不清,所以提出的问题不合适。

4.由于时间关系,对有困难的学生没有给予个别帮助。

改进设想

基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因为教学容量有些大,所以我打算把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讲,第一课时只探究三种算理,练习留到第二节课完成。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根据题意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时,要多去下边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给予个别帮助,让疑难得到及时解决。

4.合理安排时间,让课堂内容凝练而充实。

曹培英老师在讲座中曾经说过:现在教师的课堂让学生“吃全鱼”的现象非常严重,要“鱼身鱼尾”分开吃,这样才能吃出味道。曹老师的比喻太贴切了。上一课,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教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调控课堂时间,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效率。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


《认识角》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亮点回顾

在本节内容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角作为一个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生活中的墙角、桌角不尽相同,本节内容学习的是平面上的角。在本节内容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收获: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物品中认识角

在主情境图中首先呈现了三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剪刀、钟表、红领巾。剪刀张开的两个刀刃、钟面上的两根指针及红领巾的两边都可以组成“角”,然后在物品上拿红笔描出了角的图形,这时着重向学生介绍“,这些都是角”。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是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之一。

2.在画角活动中加强对角的概念的体会

接下来我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完后互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在画角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3.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

动手操作过后,当我要求学生在现场找一找有哪些角时,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她的文具盒把平面上的“角”介绍给大家看。这位同学话音刚落,教室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料这时,她的同桌大声说:我有反对意见。出乎大家的意料,同学们一下子惊呆了,教室立马平静下来。我笑着鼓励这位同学让他说说理由。只见他胸有成竹地说道:老师,我发现课本上的角都是由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而文具盒边上的线根本不直,所以我认为不是角。这次我情不自禁为这位同学竖起了大拇指,其他同学也陆续跟着鼓起掌来。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怕同学们没理解透彻,于是我又叫其他几位同学先后发表了意见,最后全班同学一致认为文具盒表面上的那四个不是角。在思辨中,孩子们加强了对角的认识,从而学会了判断角。

不足之处

1.在比较角的大小操作过程中,由于三角板的三条边是有宽度的,有的学生可能受到三角板内外两组角等因素的干扰,所以不能聚焦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而与边长无关”的问题。

2.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在顶角处画的交叉了。

3.本节课设计的练习稍微有点多,做课后作业中的计算题浪费了不少时间,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有些紧。

改进设想

基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应该借助于多媒体演示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

2.画角时,同样应该借助多媒体演示其画角步骤,让学生在下边跟着画,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画角要领。

3.在教学容量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删减一少部分,放到第二节课完成。这样就可以为学生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争取更充分的时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我们肩负重任,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挑战老师,挑战同学的精神。这样的学生将来才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奥运开幕》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奥运开幕》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开幕的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分,知道1时=60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亮点回顾

1.借助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北京奥运会开幕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由“奥运开幕”的情境引出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初步感知8时08分在钟面上的表示方式。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是渗透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会看,会做、会说的好习惯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不仅了解了钟面结构,还认识了时针和分针。接下来,我鼓励学生动手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最后以小组汇报结果。学生观察到的画面: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所以1时=60分。这时理解时和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就会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3.在经验中出错,在化错中获知

由于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存有一定的记忆,凭直觉认为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所以就出现了“1时=10分”的错误认识。其实,我很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于是我还是借助于钟表,让出错的同学上讲台多拨几次时针和分针,通过仔细观察,先前出错的同学终于明白“1时=60分”的道理。

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原有的对十进关系的认识会影响他们对六十进制的理解,所以部分学生课堂上就出现了“1时=10分”的错误。

2.学生在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时,对“几时几分”中“几时”的认识容易出错。比如9:45,有的学生会误认为是10:45。

3.在写时间8:05时不少学生写成了“8:5”。

4.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

5.对学生缺少确定时间的方法指导。

5.教学容量有些大,以至于最后不能按预期安排完成。

基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结合拨钟表的操作活动,分小组进行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通过了解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是如何表示时间的,从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1分=60分)。

2.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学会正确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在数一数的基础上,再通过拨一拨,引导学生一边拨表,一边观察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时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有些学生容易把钟面上的9:45写成10:45,这时需要引导出错的学生仔细观察时针的位置,必要时可以在钟面上拨出10:45让学生比较,进一步体会二者的差异。

4.对于容易把“8:06”写成“8:6”学生,要特别强调,中间的“0”不可省略。

5.尽量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确认时间的方法,如有一个一个数的,有用乘法计算的,还有用减的方法的只要学生能够找对,都要给予肯定。

6.根据教学重难点,在教学容量的安排上要做适量的删减。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要设计特殊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轻松将学生引入课堂。这样有利于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教育反思案例与论文》。


《评选吉祥物》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评选吉祥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举手和投票评选吉祥物的活动,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2.结合调查活动,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

3.在调查活动中,通过交流,养成接纳、鉴赏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亮点回顾

1.在情景导入中体会调查的必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借助课本情景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从四种小动物中选出一种最喜欢的小动物作为吉祥物。创设评选吉祥物这样的活动情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调查活动的必要性,而且这样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小组讨论中见证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调查数据,所以比较陌生。这时我引导学生先认真阅读课本中淘气和笑笑关于调查的方法,而后进行小组讨论。不一会儿,学生便想出了各种调查的方法。有的学生跟课本中的方法一样,而有的学生则不一样,比如有一种方法是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四种动物的名称,然后大家各自在喜欢的动物下面标注符号等。对于各种方法,只要学生表达的清楚、合理,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后又进行了紧张的选票整理。

3.记录数据形式新颖多样

整理完选票,接下来就是记录数据。在这个环节,许多同学在短时间内想出多种多样的记录符号,如“、√ 、x、 、、‘正’字、卌”等。孩子们的想象力之丰富让我很是惊讶,不得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点赞。

4.教学容量安排合理,能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不足之处

1.由于初次接触调查数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显得有些忙乱。

2.提前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充分,所以在以小组活动时,没有指定让各小组代表回答,所以在汇报调查方法时孩子们出现了多次抢答的情况,致使没有机会回答的同学情绪有些失落。

3.小组活动时没有指定让组长负责纪律,所以活动显得有些乱。

4.本节课安排的活动比较多,所以课堂教学有些延时。

改进设想

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预设了以下改进措施:

1.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调查活动,所以应该布置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或预习教科书上的内容,提前了解关于调查活动的一些知识。

2.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做好活动安排,包括小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纪律负责等,以保证活动能有序进行。

3.如果能提前以小组形式准备好调查记录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调查数据,这样有利于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

4.在合理安排教学容量的同时还要合理调控授课时间,尽量做到不拖时。

统计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在保证数学课堂知识的传授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体验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便会积累经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参考资料:《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特级教案》。


教师年度个人发展规划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方略致远培训公司的有序安排下,在项目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家乡好教师”小学数学组的全体学员通过参加远程视频培训、上海访学及专家入校指导等活动,可谓是受益匪浅,收获满满。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断层,走出教育与理念的误区,我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为把自己打造成“会上课,会研究,会辐射”的新型教师,特制定本年度个人发展规划如下:

一、个人现状分析

(一)教学经历

自2000年从教以来,有过五年包班教学(语数兼代)的经历。后来就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我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方面还存有一定的欠缺。这让我更加坚定今后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力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个人优势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从教18年,我勤恳敬业,任劳任怨,以博大宽厚的胸怀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与同事融洽相处,经常吸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付出总有收获,多年来,我先后获得了县教学能手、市教学能手等光荣称号,教学设计曾获得省级二等奖,发表论文两篇,并在县教研通讯上发表随笔。

(三)个人不足

旧的教学模式总是充斥着课堂,使得课堂教学缺乏个性、灵动。有时教和学呈现分离状态,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灵对话,难免使学生产生厌听情绪,这样便会影响课堂效果。因此,在理论研修、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磨练提升。

二、个人发展目标

(一)特色发展

力求由理论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通过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与研究能力,使自己成长为有一定理论修养、能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及形成自己个性教学风格的名师。

(二)具体目标

认真研读1到2本数学教学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能把所学理论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加强教研科研能力的发展,构建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教研科研的实践中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个人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争取上一节县级公开课,撰写1篇以上论文并争取发表。

自觉撰写教学反思,至少八篇。除此之外,利用空余时间写一写教师随笔。

三、具体学习安排

1.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书香伴我成长    阅读变成内需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内需。

本阶段,我要选读一些优秀的数学读本,即《小学数学教育》、

《跨越断层 走出误区》、《小学教学设计》等。

同时力求做好相关笔记及写出读后心得。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坚持教学相长    获得自我发展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勤听同年级老师的课,并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及时进行教研交流。大胆质疑,勤总结教学成果,并交流教学经验,以达到一课多模的效果。争取每学期上一节观摩课。

2.教学常规的践行与提升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备课,以达到更高的课堂效率。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集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要呈现阶梯式,兼顾每位同学,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效果。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并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的规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实用课题,注重收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数据,确定研究课题,并撰写成文。

四、成果体现

1.结合自身实际,把书中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让课堂绽放精彩。

2.至上上一节校级公开课、一节县级公开课。

3.在学中思,思中授,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4.能引领和辐射身边的教师,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打磨出轻松、灵动,富有朝气的个性课堂。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素养不是智商、学历和职务,而是诚信、良知和人格。十八年前,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必会义无反顾,风雨兼程。我知道,未来的三年,注定是艰难而苦累的三年;我更坚信,三年后的今天,我努力将自己雕琢成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家乡教师队伍中大放异彩。


              《前后》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前后》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能确定前、后的位置,并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经历“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亮点回顾

1.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是空间方位的概念教学,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前对此有些模糊认识,为抓住学生的兴趣,我借助“森林运动会”的场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表现自我的空间。

教学中,我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自主学习中建立“前后”概念,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体现了新课标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

3. 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较系统的思维方式,在本节课中特别注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有序观察、完整描述、猜测与验证等,使学生从小建立起数学思想,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不足之处

1.基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对物体的前后语言描述能力还是有些欠缺。

2.对前后的相对性理解比较吃力。

改进措施

1.给孩子们设法创造丰富的生活空间,逐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增强孩子们的空间感。

2.让阅读渗透数学课堂,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左右》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左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第三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语言描述“左右”物体的位置,准确确定“左右”。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渗透“事物之间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亮点回顾

1. 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富有情趣。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和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 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室外活动——爬楼梯,可以起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不足之处

1.由于本节课设计了好几个活动,所以在时间调控上有些前松后紧。

2.设计的变式训练内容有些多。以致到后半节课孩子们有些疲倦。

改进措施

1.要适量删减教学内容,有效实现短时高效。

2.有效调控时间,要“匀速”前进。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图形与空间”的教学开始,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几何概念。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和模型,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 

2.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四种物体。

亮点回顾

1.教学设计环环相扣

通过分类、动手操作、实践应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认识,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这就遵循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

2.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新课标中指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现状。本着这个精神,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收集生活中的物体,课上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把收集来的物体摆在一起进行观察和分类,充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摸一摸、摆一摆、玩一玩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尽量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不足之处

1.由于担心课堂纪律,这节课自主性操作明显不够,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忽视了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

2.评价语言不够生动、灵活,不能针对每个学生及时作出有特色的评价。

3.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说说图形的特征。

4.在课的最后没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忽视了数学本应回归生活的真谛。

  “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反思自己,才能使自己前行得更远。通过本节课,我知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多听课、多反思、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走的更远、更好!


《古人计数》的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古人计数》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20以内数的认识。其实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所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从而建立数位概念。

教学过程简介

    在解决重难点的实施上,我先让学生用小棒的数目来记录数量,接着提出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11根?从而为引出10根1捆打下基础。然后在捆小棒的动手活动中,体会到1捆代表1个十,1根代表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接着又介绍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解决“1个十”的表示方法,紧接着解决“1个一”的表示方法。我还设计了“我说你摆”的动手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表示十几的过程,最后用19来引入20,让学生建立“满十进一”的进位概念,建立数位思想。

亮点回顾

    1.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其中摆小棒能让孩子很好地体验一捆小棒有10个一和1个十的联系。

2.在练习设计环节,力求符合儿童年龄特点,让练习题富有趣味性和直观性。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孩子的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勃发出探究的欲望。我在课中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生成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足之处

1.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没有及时在课堂上对出现的困难给予帮助。

2.在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方面做的不够。

3.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数器,可能他们会比较激动,导致动手活动时纪律有些不好,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当用到教学工具时,应培养学生能有效且有序运用学习工具。

4.语言不够精炼,应该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语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改进设想

1.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对于有困难的后进生,要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帮助。

2.时间安排要合理,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3.教学容量的设计要合理,让学生在40分钟内高效接受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