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出类拔萃,做个努力的普通人就好

每年高考放榜,我总能想起表哥失踪,家里人着急到派出所报案的事。

表哥的失踪并不是毫无征兆的。2008年,表哥第三次参加高考,考试结束,考生们如刑满释放般冲出考场。据说,那天姨妈等到了考点清场,表哥才缓缓地走出考点校门。

那段时间,我们都不敢提及高考二字,生怕触碰到了哪根弦。直到,成绩出来,姨妈一家终于如愿以偿,表哥过了重点线!一家人都喜笑颜开,只有表哥淡淡回应着众人的喜悦。姨妈逢人就说:“我们家罗杰,要上重点大学啦,可算要出人头地了!”

可就在填报完志愿后的那天夜里,表哥失踪了。

家里人发疯似的满世界找表哥,但是杳无音信。偶然地,在表哥的笔记本里,看到一条“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的字样,姨妈当场急哭到晕厥。在病床上躺着,还嘱咐着姨父抽干屋后鱼塘的水,看能不能打捞起什么。

一周后,表哥又奇迹般地出现在家人面前,没有人敢问,大家心知肚明。

其实表哥资质平平,第一年过一本线已是拼尽全力。我知道他复读两次都是姨妈的主意,她觉得无论如何,孩子一定要上重点,才算光耀门楣,才能出人头地做“人上人”。

表哥只想要做个普通人,他曾经对我说起过“下辈子索性当个傻子!”但是父母为他选定了“人上人”的道路,沉重负担压的他喘不过气来,活得像个苦役。

我们本是普通人,生在普普通通的家庭,拥有着普普通通的智商,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能做到普通两个字,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但是寒窗苦读,出人头地,似乎成了所有寒门家庭对孩子的期待。出类拔萃,仅仅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衬托,才显得那样美好。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人上人”,实际上也是这个时代的负荷者。人生在世,做个普通人,就已经是中等偏上的人生试卷了,何苦还要为难自己去争那个出类拔萃的名额呢?

如果说表哥是因为父母期待,而鞭策自己成为成功人士,那么后来,我在周晓枫的《离歌》看到的,就是自我期许过重的悲剧。

主人公屠苏家境贫寒,从最苦的农村考上了精英之地的北大。大学生活也是异常地自卑压抑,直到从北大毕业分配那一刻,他尝到了权力的切肤之痛。工作名额被关系户挤掉,北大中文系才子,只能去撰写公文和演讲稿。

然而,屠苏怎么会轻易向命运低头,为了抗争改命,于是他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祭给仕途理想,包括亲情、爱情,甚至婚姻。

他接近“我”,以为“我”的家庭背景可以帮助他晋升,随后以文学为手段,开启了一段克己复礼式交往。因为“我”的不谙世事和顿感,屠苏忽冷忽热起来,分别的那晚,血气方刚的两人和衣而卧,屠苏抵抗住身体的召唤,展现了钢铁般的理性,是仕途理想让他的欲望归于职守。

屠苏大步流星地离开“我”,转而与明慧结婚,也是因为他敏锐地嗅到了,明慧背后若隐若现的领导和仕途晋升的模糊链接。

现实是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与明慧结婚后,他并没有晋升,索性又抛妻弃女,投入到小夜的怀抱。小夜标榜自己在大学任教,又给企业做法律顾问,手眼通天,立足学界,涉足商界,纵横官场,早已实现财务自由,似乎具备着可以帮他实现仕途梦想的能力。他便一头扎进了小夜给他描绘的虚拟世界。

毕竟那只是幻境,屠苏太渴望实现仕途理想和成功,以至于沉沦不可自拔。他辞去机关工作,下海创业失败,最终走投无路。年过半百,又为考一纸教育学博士文凭,夜以继日的苦读,有家不回,最终孤独地猝死在办公室。

屠苏走了那么远的路,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只为博取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惜他博取到的,只是一个机会,而不是成功本身。如果当初屠苏没有那么努力和出色,是否能够获得命运的垂青?

《于丹趣品人生》里有句话说的好:“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有些人特别看重权力,他的经历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就变成了权力的囚徒。”

屠苏就活成了仕途权力的囚徒,迷失了自己,越走越远。他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重新放到最底端的位置,最惨痛的角色里。每一寸向上的荣光,都是由更低一些,更深一些的黑暗换来的。而那些所谓的荣光,看似辉煌,实则是可有可无的边角。

一旦成为囚徒,自我就丢了。坚守住平凡的人生轨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更好的自己,做个普通人,未尝不是一件得意事。

说起普通人的努力,小说里似乎格外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许多人爱看它,是因为看到了奋斗,看到了励志。 但说到励志,其实存在悖论。故事里主角孙少平的人生并不成功,他的努力和收获似乎一直没有成正比。他苦苦追求更好的生活,却一直没有实现。他想要美好的爱情,却与爱情一次次擦肩而过。

他穿着补丁衣服,在学校的角落里默默挨饿,等待着食堂里黑色的馒头和低等的咸菜。即便是挨饿受冻,贫困苦难,他仍坚持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滋养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最爱读的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他被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所打动,那是他艰难生活里的精神食粮和指明星。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孙少平依然作为一个普通人努力地活着,没有改变世界,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故事。虽然经历了很多事情,接触了很多的人,但是这种人生经历在现实生活来看,也都是一些普通的事,他只是在完成一个人“活着和努力活着”的使命。

他那些看似平凡背后,不甘于平庸的睿智,对家庭的担当,对信念的坚守,对知识的崇敬才是我们普通人真正该努力的方向。

《简·爱》里说:“当我们的灵魂穿越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都是平等的”。

是啊,当繁华褪尽,万物沉寂,无论多么轰轰烈烈出类拔萃的人,最后都归于平凡普通。

不管是被迫还是主动,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去奔命,为了“出类拔萃”而耗尽心力,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就是灯火阑珊的温暖,柴米油盐的充实,还有精神的富庶。

一个人成年后真正意义的长大,就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设定,无须出类拔萃,默默努力前行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须出类拔萃,做个努力的普通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