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

Agilean CEO 程鸣萱推荐序

德鲁克说过,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激发人的善意,是让人们“想干”,激发人的潜能,是让人们“能干”。工业时代的管理方式,偏向于“胡萝卜 加大棒”:胡萝卜是利诱,大棒是威胁,两者都在利用人性的共同特点,即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去“操控”工作者,这与管理的本质背道而驰。

“胡萝卜加大棒”曾被全世界的管理者普遍接受并使用,但“胡萝卜加大棒”如今的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有二:知识工作者本身就是专家,绩效考核的大棒作用已经不大;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精神诉求的差异化越来越大,胡萝卜作为物质激励的作用也愈来愈小(最近上海的同学们看到胡萝卜都想吐了吧)。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里知识工作者变得愈发重要,管理更偏重于对个体的允许接纳,以及取长补短,激发集体智慧进行生产与创造。德鲁克90岁时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是他给后世的管理者留下的课题,而我们,正在解题的路上。

既然管理的责任,是对个体的允许接纳,以及帮助其成长和成功,管理者就要理解和懂得人性,包括人的共性和个性(不同的性格特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短板。如何深入认识自己、理解他人,MBTI性格测试是个可尝试的工具。

本文基于Agilean一个咨询团队的MBTI性格测试经历,介绍如何认识自己、有目的地培养能力,以及促进团队取长补短协作的过程,供大家参考。

两年多前,我们四个咨询顾问在一个充满挑战的项目里相互支持。四个人性格迥异。“老父亲”人狠话不多,外表温和端庄,内里能文(TDD&DDD&BDD&RDD)能武(太极拳剑),是项目的负责人。“大猫”爱憎分明,遇到中意的人和蔼可亲,遇到不中意的,管你是谁,也分分钟白眼翻上天。“老钱”中年热血,自带一种信任团队的真诚,博览群书啥都能聊。“小憨汉”,超级暖男,和他相处如沐春风,项目里不管什么立场的人都喜欢他,我们都戏称他是“中央空调”。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1张图片

项目进行不久,老父亲介绍了性格类型测试MBTI给我们,称之为“科学算命”。测试结果以及随后的讨论,不仅解释了我们的很多行为模式,增加了彼此了解,也为大家相处提供了比较靠谱的参考。我们在公司内部针对MBTI做过一些分享,邀请更多的小伙伴做这个测试,这也成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

《原则》和《团队协作的五个障碍》两本书里,都提到了MBTI 测试。《原则》中使用MBTI测试结果为团队成员建立“棒球卡”,用以标注团队成员的能力项、优劣势及表扬推荐,方便在分配工作时参考。《团队协作的五个障碍》提到利用MBTI测试结果加深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以便于构建团队信任。

大猫最近说MBTI很流行,流行到她已经有点儿不想再看这个话题了。现在大多数MBTI文章,是按一个MBTI类型,描述这类人的行为模式,比如工作中什么样、失恋了会有什么反应等,脸谱化地解释各种类型,形成关于该类型的刻板印象。可能因为MBTI太流行了,被关注多了,也多了不少批评MBTI的文章。

作为顾问,我们一贯认为不管什么框架、方法,在没有背景前提的情况下,试图提供具体的答案,那多半是不靠谱的。这里,我们尝试为MBTI增加一些纹理、风味,谈谈对这个体系的了解和认识,希望能引发一些思考和讨论,如果引发争论那就是最好的。

1

先问是什么,再问好不好

所以MBTI究竟是个啥?

在我们的认知里,实际上有一个心理学理论基础和两种MBTI。现在引发大众争论的,主要是后两者。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2张图片

  • 荣格的人格理论:源自荣格1921年发表的著作《心理类型》,他观察到人用8种不同类型的过程来获取信息(感知过程)和做出决策(决策过程)。在书里,他描述了人的意识和周遭世界连接的N-S、T-F两个维度四个类型,结合E-I两个方向,形成了8种认知方式。具体维度和类型,后文会详细介绍。

  • Myer-Briggs家的MBTI: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是Isabel Myer (一个非专业人士,作家)和她母亲Kathryn Briggs(另一个作家)基于荣格的人格理论,增加了P和J维度,于1943年设计出来的一套性格类型自测系统,后来成立了公司、协会专门推广,资助了市面上1/3左右的MBTI学术论文。Isabel Myer和她儿子Peter Myer在1980年合写了一本书《Gifts Differing-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Type》,国内译名《天资差异》,说起来这个体系也问世快80年了。

  • 流行文化的MBTI:如果你见过下面这种图,在不同场景下把人格进行简单分类或标签,说明你接触过MBTI流行文化。这种方式的确有趣,但也带来很多误解。除了前文提到的泛娱乐化传播本身,还有新的MBTI体系,在Myer-Briggs体系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分为A和T(我们没有深究过是什么意思)……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3张图片

荣格的关注重点是人的感知和决策过程,Myer-Briggs关注的是过程的外在展现。这就像是关注基因组合和基因表达一样,是相关的,但不是等同的。流行文化呢?更像是说男性就该阳刚英气,女性就要温婉可人,是一种刻板印象。

从来没有完美的模型,MBTI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尝试对人进行研究的模型,荣格人格类型、MBTI和其他的模型一样,都必然有某个关注重点。这就意味着,模型对于不关注的事情,会进行简化和抽象,所以模型很难做到全面。有没有全面的模型呢?真正全面的,大概只有现实世界吧。

因为模型是片面的,当我们说到某个模型时,一定要考虑这个模型的适用性。把荣格的理论框架和MBTI相比,MBTI是个性格偏好测试,得益于背后人格理论的支持,当然还有成功的市场化运作,理解和使用都很方便。但在使用时,如果把MBTI结果作为对人的一种绝对化描述,关注点容易局限为四个字母,即使只关注其中的两个认知过程,也简化了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荣格的人格理论用八个认知能力,以及这些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去理解人格,其解释力量显然更为强大,但副作用是难以掌握和理解,当然也不利于传播。另外,人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之间不是严格对应关系,我们能观察的只是行为,这给使用人格理论解释行为带来不少挑战。

由于荣格的理论本身没有提供一个测试体系,我们这里就聊聊Myer-Briggs体系的测试,这个测试体系也是现在被重点批判的部分。果壳最近有一篇文章讲MBTI的问题,感觉还挺在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参考。维基百科上也有不少相关讨论,问题基本集中在心理统计学上的缺陷上,除了果壳文章提到的测试的信度、效度以外,还有维度不独立、不全面(不MECE)等。

从很多做测试人的感受来说,测试过程中会觉得有些选项难以抉择,或者因为对结果类型的片面解读而觉得测出来不像自己,或者过几天再测又是另一个结果。由于这样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它就是个玩意儿,这样的感受无可厚非。

说回我们自己,到底怎么看这个结果呢?我们认为测试结果只是一个当下的、局部的、统计上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做测试的人,在测试的当下(或近期),更多的使用了这个类型代表的几种认知倾向。就像我们会用剪刀、扳手、钉锤、螺丝刀、锯子等等工具,由于现实需要,最近螺丝刀和钉锤使用比较多,不代表其他的工具就不会用,只是这两种用得多、用得熟练而已。有的人可能长期使用1-2种工具,有的人可以熟练使用很多工具。

以我们自己为例。首先,关于测试本身的问题,我们自己或多或少遇到了。老钱多年前毕业找工作时做过另一个版本,发现结果和现在不一致。我们采用的版本的问卷,其中的一些问题放到工作、生活场景下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一些认识二十多年的朋友的测试结果,也和我对他们的一贯了解不大相同。至于测试结果,两年前老父亲是妥妥的INTP,最强的认知能力是Ti(内倾思考)、Ne(外倾直觉),分别是关注概念定义和可能性的认知能力(后文会做详细介绍)。但最近老父亲测出了了ISFJ,最强的认知能力是Si(内倾感觉)、Fe(外倾情感),分别是关注规范和他人福祉的认知能力。这是工作与生活发展带来的测试结果的自然改变。

说到底,如果把8种认知类型简化为四个字母,把认知和决策模式当成性格气质,离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本身已经谬以千里了。

2

4个字母组合?是8种认知能力

MBTI的测试结果是类似INTJ这样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四个维度。如果只是把这个四个字母分别拆开去解释,你要么内向,要么外向;要么你是个“P”,拖延成性,要么你是个“J”,事事计划得当,全家旅游全靠你定攻略,你就会发现这个测试结果一点都不靠谱。

所以我们回到八个认知能力。首先,请记住,我们所有人都同时具有八个认知能力。虽然能力有强弱之分,但都是存在的。就好像一个人拥有理性,不代表他毫无感性,一个人对抽象概念感兴趣,不代表他完全不在意现实感受。其次,能力是可以被发展和培养的。一个共情能力强大的人,也可以具有出色的逻辑推导能力。最后,所有的能力都有正反两面的影响,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掉一点书袋:了解八个认知能力

荣格观察到人用8种不同类型的过程来获取信息(感知过程)和利用信息做出决策(决策过程)。他描述了人的意识和周遭世界连接的8种方式,比如,也许我们享受基于直觉和这个世界交互,也许我们的决定大多基于个人价值。

首先,荣格注意到人们获取信息或决策时的关注点有区别。有些人是外向的(extravertnig),更关注人、人的行动、地点、物体这些外部世界;有些人内向的(introvering),更关注内心的想法、情绪、记忆、想象的世界。荣格认为这种关注点、获取能量的方式差别决定了我们行为的差异。此外,外向还意味着主动行动、互动,内向意味着被动等待、响应。

其次,荣格识别了四个基础认知过程。分别是直觉(iNtuiting)、感觉(Sensing)、思考(Thingking)和情感(Feeling)。直觉和感觉是感知过程,分配注意力去感知、处理信息的过程。直觉过程常以符号化、概念性的方式,而感觉过程通常是可见的、经验性的方式。思考和情感是决策过程,是我们做决定、组织的过程。思考过程依靠客观标准、逻辑推理和理性原则,而情感过程更多依据是否恰当、价值判断和对自己与他人的重要性。注意这里的情感过程并非情绪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植根于情绪反应的价值判断过程。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行动也可能涉及这四个基础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必须的、有用的。

我们可以把这四个基础过程用在内、外两个世界,这样就有了八个认知过程。比如Fi,内向情感,就是根据自身的情绪、记忆和想象来做价值判断的认知过程,可能有点“自我”。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4张图片

有个简单方法可以说明这四种基础过程的区别,尝试回想一段中性或者积极的往事,这件事中除了你,还有其他人也在里面,如果你在回想的过程中:

  • 感觉像自己重新经历了一遍,那么这就是感觉(S)过程在作用

  • 像观看电影一样看你自己,那么这就是思考(T)过程在作用

  • 当有另一个人在这段记忆中,你可以移情,看到TA眼中的体验, 这就是情感(F)过程在作用

  • 在以上三种模式间切换,那就是直觉(N)过程在作用

主次认知能力的作用

虽然大家都有八个认知能力,但通常我们主要讨论最强大的四个能力,毕竟六边形战士(其实这里应该是八边形)实在凤毛麟角。

怎么认识四个能力的作用呢?我们看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家四口开车出游,第一认知能力就是那个把握方向盘的人,他真正在驾驶车辆。第二认知能力是坐在副驾驶的人,可以帮忙设置导航、观察并提示路况,当然也有可能打个盹。第三认知能力是坐在后排大一点的孩子,基本已经懂事,能在旅途中照顾好自己,也许还可以帮一些忙。第四认知能力就是后排的幼子,还需要大孩子和父母的照顾,但也给旅途带来一些欢声笑语。如果后排这两个孩子闹起脾气,可能还得停车照顾好他们。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5张图片

当然,有的人能力发展比较完全,可能车上的四个都是成年人,能当驾驶员的不只一个人,可以按需轮换。这辆车甚至也可以变成商务车、小巴车,带上6个、甚至8个认知能力共同出行。

MBTI与八个认知能力的对应关系

我们经常讨论MBTI的几个小伙伴,主要从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的角度去理解MBTI,并不纠结于测试结果本身。当然,应用和参考MBTI的测试结果,对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还是有帮助的。比如我们会在面试过程中,有时候可以考虑加入MBTI测试,作为了解认知能力类型的参考。

对自己的主导和辅助认知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做一个MBTI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下表就能对照发现,最主要的认知能力是1,次要的是2。比如对于ENFP类型的人,主导的认知过程就是感知过程Ne,辅助认识过程是判断过程Fi,但其他6个认知过程也是会起作用,只不过是这两个认知过程主导了ENFP类型的行为。

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八个认知能力的倾向性测试,根据认知能力强弱,反推MBTI类型。不同的测试方式,会产生有趣的差异。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6张图片

3

不同认知能力的自我体验

两年前,老父亲是妥妥的INTP,大猫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INTJ,老钱是ENFP,小憨汉是ESFJ。Ti,Ni,Ne,Fe分别是我们几个的主导、善用的认知能力。Fi是大猫希望发展的能力,又是老钱的辅助认知能力。下面我们就分别谈谈我们对这几个认知能力的体会和理解。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们都重新做了测试,老父亲最近居然变成了ISFJ,中间两个维度都发生了变化。大猫虽然还是INTJ,但如果按照八个认知维度能力强弱的排序,也有可能是ENTP(前三强的认知能力是Ne、Ni和Te,其中Ni和Te几乎一样强),这都是非常有趣的变化和差异。

Ti:明确概念的冲动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7张图片

出自Dario Nardi 《8 Keys to Self Leadership》

一群朝圣者经过几个月跋涉,去拜见一个山上的智者。朝圣者走进庙中,问智者:“什么是智慧”。智者回答:“你如何定义智慧?”

Ti是老父亲的第一功能。老父亲是个爱琢磨的人,总想搞个大一统的框架/系统/模型把遇到的问题,包括天、地、人、事、物装进去,然后给定输入,跑一跑模型,看看输出,再调整下参数来完善模型。Ti是内向型思考,和Te的区别在于,Te的思考是有输出的,是建造类型的,而Ti的思考很多是没有输出的,是解构类型的。打个比方,Te外倾思考是盖房子,Ti内倾思考是拆房子。所以Ti强的人,很容易发现现实中不合理的地方,表现的有点爱挑毛病(挺适合做顾问)。另外,他们不光挑别人的毛病,也会挑自己的毛病,可能活得不太开心,所以大家也犯不着跟他们斤斤计较。Ti的人对概念理论特别着迷,能够很快理解抽象的东西,学习能力比较强,比如数学物理,也爱发明一些新词。Te的人表达能力强,经常说的头头是道,把别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其实自己可能也是一知半解,说不定还是临场发挥(也挺合做顾问)。

程序员的T思考功能都挺强,不同之处在于,Te强的可能编码比较快,而Ti强的可能找bug比较快。在外人看来,程序员都是一样的,但程序员知道,编程高手和调试高手是有区别的。老父亲编码能力一般,找bug的能力挺强,以前同事遇到系统出问题,疑难杂症都来找老父亲帮忙看看。但接到一个新需求,和以往不太一样,没法用CV大法了,架构设计变了,老父亲就实现的比较慢,设计原型就要搞半天,实现的时候往往想的过细,考虑太多的异常情况,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复杂度。而Te强的同事早就用“糙快猛”的方式把功能实现,发版上线了。老父亲后来去了平台项目,做平台软件和系统底层软件的开发和研发管理,而不是做上层应用软件开发,也是性格特质决定了工作方向的选择,事实证明这种选择还是比较合适的。

Ni:天然的上帝视角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8张图片

出自Dario Nardi 《8 Keys to Self Leadership》

一群朝圣者经过几个月跋涉,去拜见一个山上的智者。朝圣者走进庙中,问智者:“什么是智慧”。智者回答:“你早已知道答案”。

大猫说,这很典型,很Ni。

内向直觉,其实是八个认知模式里面有点“玄乎”的一个能力。有的时候大猫觉得这有点像一种“脑补”故事和画面的能力。从个人体验上说,很多时候像是开“上帝视角”,当说到某个场景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产生画面感,这种画面感甚至会带着很多细节和前因后果,像个小故事。比如当说起捡到一只流浪的小猫,自然而然出现在大猫脑海中的场景会有:小猫是什么样的,皮毛是什么颜色,触感是否柔软,在哪捡到的,捡猫的人和小猫是怎么相遇的,小猫和捡猫的人有怎样的互动,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以及小猫有了家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等等。在这个场景中,大猫大部分时间不是作为第一人称角色而存在,不是小猫,也不是捡猫的人,而是作为旁观视角存在,但所有这些场景都可以非常真实。并且整个故事自然铺陈,不是经过严密推理得出来的。

题外话,大猫有很明显的视觉记忆者和表达者的倾向,但不知道这样的倾向是巧合,还是Ni能力的副产品呢?

在产生迷思或者解决问题的时候,时常不是一个渐进突破、逐步解决的过程,往往是一个“顿悟”的体验。Ni会向内构建各种的可能场景,从中寻找各种自己认可的模式。这个寻找的过程,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确定答案的一刻会非常清晰。这么说有点儿抽象,就像漫画展示的一样,Ni往往已经有了自己内生的答案,只是需要把这个答案找出来。某种程度上说,Ni的人可能“主意很大”,在没有找到这个答案之前,会持续内省,外界的意见也好、信息也好,都只是辅助找到这个答案的助力。只有找到内心的答案,才会向外影响行为。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如果Ni发展太过当然不好,会有点固执不听劝。Ni强大的大猫表示,嗯,这样确实不行,要改(但继续我行我素)。

Ne:探索无限可能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9张图片

出自Dario Nardi《8 Keys to Self Leadership》

一群朝圣者经过几个月跋涉,去拜见一个山上的智者。朝圣者走进庙中,问智者:“什么是智慧”。智者回答:“如果我给你一根火柴会怎样?”。

老钱说,这里说的就是Ne的最重要特点,关注可能性、浮现的模式。

外向直觉强的人的一个特点,是对人际间的化学反应和人的行为模式很敏感。这也是为什么MBTI,作为一个理解人的行为模式的工具,最早被老父亲介绍给团队(他的辅助认知过程)。以Ne作为主导认知过程的老钱,对这个工具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读了不少相关的书,推波助澜。并让Fi觉醒,希望理解自己行为的大猫,加入到这个持续的讨论之中。

外向直觉还适合在对外交流中发现各种模式。增强Ne的方式是看书,密集接受各种信息资讯,在头脑里这些信息会自动产生连接(也许在睡梦中),新的创意会涌现出来。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老父亲的第二功能是Ne,爱看书,每年看100多本,虽然还没下笔如有神,但已经读书破万卷了。Ti和Ne的组合,在MBTI里有个性格类型叫学者型,哲学家或者逻辑学家,他们就是喜欢思考,喜欢看书,喜欢搞概念,喜欢搞模型,我们的顾问同事中有不少这种类型的人。

Ne作为主导认知过程的老钱也爱读书,如果读到和盘旋在脑子里的想法相关的内容,会自然联想到其他书中的相关想法。所以在一段时间里,他读书不涂涂写写,记下这些联想,就感觉不得劲。再后来,受《卡片读书写作法》的启示,把这些相关想法记在卡片中,归集到相关的主题下,日积月累,慢慢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思考。基于这些卡片也点亮了写作的技能树,虽然文笔不行,但好在有点儿料,好在是自己的。

关于如何读非虚构类的书,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卡片读书写作法》。后者的英文书名《How to take smart notes》,书中介绍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思考,如果能写出来更好,毕竟“写作使人精确”。

Fe:强大的共情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10张图片

出自Dario Nardi《8 Keys to Self Leadership》

一群朝圣者经过几个月跋涉,去拜见一个山上的智者。朝圣者走进庙中,问智者:“什么是智慧”。智者回答:“你如何用它来造福他人?”

Fe功能强大的小憨汉,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温和感,与他人建立链接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游刃有余。在我们一起工作的项目中,有很多利益相关方,大家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可不管在什么立场的群体当中,都有和小憨汉良好交流的小伙伴。即使小憨汉后来离开项目后,也有持续的非工作联系和沟通。

在生活中,小憨汉看煽情的电影容易流泪,强大的Fe+Si的辅助会让自己常常以代入者、换位思考的方式沉浸到剧情中,无法自拔地进行共情。因为Fe功能是一个灵敏性非常高的信息接收器,容易接收外界情绪,所以小憨汉也是个很敏感的人,天然会去关注和照顾周围人的感受,且能精确地察人所需。因此每每当他人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小憨汉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人“妈妈般的温暖”。大猫说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温柔关怀的力量。

小憨汉从小爱看《三国》,以刘备为偶像,喜欢刘备的礼贤下士、以德服人、仁义宽厚,这也说明了刘备的Fe功能是很突出的,但是Fe提供的这种向外拓展的能力,反之也是向内关系的弱项,比如做一些决策时过多地被别人的话语、情感和行动所影响,而变得优柔寡断,取川蜀之地时失去凤雏庞统便是最终未能一统天下的一大转折点。

因此,Fe是一把双刃剑,用力过猛会伤到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Fe功能强的人,往往在处理亲密关系上比较弱,因为Fe更注重和他人交往,但情感很大程度上需要与自己交往相处,所以看起来是暖男的小憨汉比他人更容易焦虑,总是由于利他思维而投入多于对方。由于Fe使用者有偶像包袱,比如小憨汉从小就是三好学生形象,害怕做错事,害怕被批评,渴望得到身边每个人的认可,在事情结果未达预期的时候,失落感和挫败感会逐渐演变为内疚和自责的心理,萌生和加剧了焦虑心态。Fe追求的不一定是事情的完美,但一定是他人认可层面的完美,因此,Fe功能强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心累。其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成功有太多因素影响,人的复杂性往往也远超事情本身的复杂性。

Fi:建立自我认同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11张图片

出自Dario Nardi《8 Keys to Self Leadership》

一群朝圣者经过几个月跋涉,去拜见一个山上的智者。朝圣者走进庙中,问智者:“什么是智慧”。智者回答:“这个问题重要么?”

因为大猫的主导功能是Ni、Ne,并且有比较强的Te倾向,长期以来F类型的能力发展始终有所欠缺。尤其作为一个按照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成长起来的人,按部就班的升学、工作,看起来一切都很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出来了。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对,但总觉得内心有哪里不舒适,或者理智上做了决策以后,又遭受情绪的冲击。

于是,大猫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就和漫画里展示的一样,探索我到底喜欢什么,什么对我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了解MBTI以后,大猫意识到,这是自己的Fi技能在逐步觉醒,在寻找内在感受上的自我认同,而不仅仅是逻辑、理智上的自洽。这可能就是Fi这个能力,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这种帮助在Fi能力成熟的老钱身上展现明显。老父亲最近要做一个“精力管理”的分享,分享之前发出了一个测试题,其中包括了“经常锻炼”,“陪伴家人和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专注于有长远价值”等方面的问题。测试结果显示老钱没有精力不济的问题,这不代表老钱精力充沛异于常人,而是以Fi作为辅助认知过程的老钱,很多时候会主动拒绝掉自己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上做了减法。

对正在发展Fi能力的大猫也一样。作为强N和T能力的应用者,大猫过去基本是在抽象的、逻辑的层面处理问题。很多事情是“应该做”,但做了以后不见得会开心,反而是内耗。开始发展Fi以后会更多询问自己的感受,寻求事情背后的情绪动机,接纳自己存在“应该做”而不想做的事情。但大猫的Fi技能还相当不熟练,所以和原有能力的整合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感觉就像一台装了Windows系统的Mac电脑,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不太能一起运作。有时候也会用错系统,导致程序无法运行或者频繁报错。

可能因为在发展Fi能力,大猫这几年的朋友圈,一些让她觉得很治愈的朋友关系更紧密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些朋友给大猫提供了很强大的情绪价值。其中一部分朋友帮忙做了MBTI测试,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他们集中在以下三个类型,都有比较强的F认知,尤其很多是Fe认知,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补偿或者引导效应?

  • INFJ——Ni Fe

  • ENFJ——Fe Ni

  • INFP——Fi Ne

4

认知能力的成长

前面说到,认知能力是可以发展和培养的,一些中毒已深的同学开始有意识地发展自己那些较弱的认知技能,比如老父亲在发展Si和Fe,大猫在发展Fi。

作为家长,鸡自己的同时,也开始注意识别自家人类幼崽突出的认知技能,毕竟教(鸡)育(娃)对家长来说是个刚需。

教育界发展出了“性格教育学”,根据小孩的性格特质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现在不论公立教育还是私立教育,无非是大锅饭和小炒的区别,菜单不同而已,还很难做到“看人点菜,看菜吃饭”。从我们自己的观察看,现在国内学校教育着重培养的主要是孩子的T型能力(以及MBTI之外的记忆力),其次是N型能力,F能力和S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所以,即便做不到因材施教,家长了解一些子女的性格特质,在辅导小孩学习的时候也不至于要气得吐血。开玩笑地说,INTJ就是有学霸倾向的属性,好好引导一下,成绩不会差。而如果娃ESFP四样全占,学渣属性满点,就需要家长学习一套与孩子相处技巧,帮助孩子适应校园教育。老父亲真心建议,ESFP家长就别鸡娃了,鸡娃不如鸡自己。别问老父亲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一部教育辛酸史。

可教育永远是多层面的,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和Ti这样的认知能力相比,Fe这样的认知能力显然不能给娃的学业带来什么帮助,但在需要共情能力的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中,Fe却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团队合作、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娃的这些认知能力上的偏好,还是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到他们的。按照Nario在书中讲的,差不多10年可以点亮一个认知技能,8个能力,用80年正好。

参考

除了和小伙伴们的日常讨论中的一些发现,以及我们自己的思考,本文参考了Dario Nardi的《8 Keys to Self Leadership》中的不少论述,上文的漫画就来自于这本书。他在UCLA教了22年的书,教数学系的计算机程序和人类学系的复杂人类系统。

Dario在UCLA招募了五十多个学生,测试了他们的MBTI类型,做了一系列认知任务,同时用EEG(脑电波测试仪器)测试他们在大脑皮层的活跃程度。我们的大脑皮层分成了不同的认知功能区域,测试结果显示相同MBTI类型的人,在处理同样的认知任务时,大脑皮层的活动模式是相似的。他是市面上少有的用神经科学试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的方式,验证MBTI类型的学者。他把试验方法和结果发表在《Neuroscience of Personality》这本书里,尽管样本数很小,但仍然是个不错的开始。这让我们意识到,MBTI是有一定的脑科学研究支撑的。

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_第12张图片

出自Dario Nardi《Neuroscience of Personality:Principle of Psyche as a Living System》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捷顾问的MBTI体验:8个认知能力胜过4个字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