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6览冥训诗解9至虚纯一本立道生




《淮南子》卷6览冥训诗解9至虚纯一本立道生

题文诗:

钳且大丙,不施辔衔,而以善御,闻于天下.

伏羲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

至虚纯一,不喋苛事.周书有曰:掩雉不得,

更顺其风.若夫申韩,商鞅为治,挬拔其根,

芜弃其本,而不穷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

凿制五刑,为刻削法,背道德本,而但争于,

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忻忻然常,

自以为治,如此是犹,抱薪救火,凿窦出水.

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

三月必死.所以然何?皆狂生而,无其本也.

黄河九折,以注于海,而流不绝,昆仑之输;

潦水不泄,瀇瀁极望,旬月不雨,则涸枯泽,

受瀷无源.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姮娥也者,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是由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

不若取燧,寄人之汲,不若凿井.至源至元,

至元至母,至母真情,真情治本,本立道生,

至道无为,无为至朴,至朴至纯,至虚而实.

【原文】

    夫钳且、大丙不施辔衔,而以善御闻于天下。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而不  喋苛事也。《周书》曰:“掩雉不得,更顺其风。”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挬拔其根,芜弃其本,而不穷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凿窦而出水。夫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不过三月必死。所以然者何也?皆狂生而无其本者也。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潦水不泄,瀇瀁极望,旬月不雨则涸而枯泽,受瀷而无源者。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译文参考】

那钳且、大丙不用缰绳马衔却以善于驾御而闻名天下,伏羲、女娲不设法律制度却以至高德性而流传后世,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达到了虚静无为纯粹专一的境界,而不是忙于琐碎的政事。

    《周书》中说到“如果捕猎不到雉鸡,就应该顺着它飞走的风向去寻找”。这说的是顺其道理的重要性。今天像申不害、韩非、商鞅等人的法家治国方针,只是在拔掉事物的根本,抛弃事物的本源,因为是不强调治本的重要,所以这些人也不会去追究社会弊端的由来根源、又为何能发展到这种状态?他们只就事论事地刻意制定各种刑法,并加以无情地实施,这样一来,真的是违背了道之根本,一门心思去追求竞争那些刀尖锥末样的利益,而不惜牺牲百姓利益,消耗殚尽他们的大半东西,却还欣欣然以为天下太平无事,这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凿开孔洞来蓄水一样荒谬。

 

   那些井边树木生出的蘖枝经不起汲水瓦瓮的频繁碰撞,河边树木长出的弱枝受不了来回舟船的经常挤压,所以这些蘖枝弱枝是不出三月必死无疑。为什么呢?都是由于这些枝条疯狂乱长而背离了它所能生长的根本条件。黄河九曲弯转才注入大海,河水流长不绝断,是因为有昆仑雪山输送了无尽的水源;积水不泄而发展到汪洋一片,一望无尽,但如果十天半月不降雨水的话,这一片积水就会干涸蒸发干净,这是因为积水没有得到水源补充。就像羿向西王母请求而得到的一点长生药被姮娥偷吃后飞往月宫,羿就为此惆怅若失,惋惜再也无法得到长生药,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因为羿不知道这长生药是怎样炼成的。所以说凡事都应掌握根本为好,就像向邻居借火不如自己掌握取火的燧和技术,借别人的井汲水不如自己家院里凿口井。

你可能感兴趣的:(《淮南子》卷6览冥训诗解9至虚纯一本立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