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开来;有一本书,被人评价“像哲学一样深刻,像工具书一样实用,像小说一样好看”。这本书就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一位既是老师又是妈妈的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老师首先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在这本书中,尹建莉老师结合她十几年的育儿经验,把抽象的教育原理融入大量的生活事例中,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内容既能直面教育问题,又引人深入思考,其传达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让我相见恨晚、受益匪浅。
自从做了母亲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是纸上谈兵的宏篇大论,而是要切实地落实到教育孩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上。小事情体现了父母的教育理念,细节处培养了孩子的良好品格。
01.
给小板凳揉揉疼——培养善良和豁达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幼小的孩子走路不小心碰到了凳子(或者其他物件),摔倒在地大哭起来。这时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会这样哄孩子:“别哭了宝宝,都是这个凳子不好,你看我打它了。”然后家长打了凳子几下,孩子揉揉眼睛不哭了。
同样的场景,有的妈妈是这样做的:
她先是亲亲孩子的疼处,哄哄孩子,然后对孩子说:“你看,凳子放这儿没动,你跑来跑去碰倒了它,你疼凳子也疼啊!我们要不要一起来安慰它一下啊?”
孩子听了觉得有道理,擦着眼泪和妈妈一起把倒在地上的凳子扶了起来。
这些妈妈没有按照常规把凳子当做一个物品,而是把凳子拟人化为有感觉知道疼的生灵,一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责任——是自己的不小心导致了自己和凳子的疼痛;二是让孩子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疼痛的感觉不只是自己有,凳子也会疼的;三是通过安慰凳子的行为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忘记了自己的疼痛,可谓一举三得。
前一类家长,拍打板凳这种复仇行为让孩子学会了“报复”,“有仇必报”,而后一类家长,通过给小板凳揉揉疼,则让孩子学会了善良和豁达,在日后的生活中即便和别人发生冲突,孩子也会表现出“同理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自以为是和对立敌视,而是在理解和豁达的基础上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处理冲突。
作者在书中写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02.
打针有些疼——培养孩子忍耐痛苦的勇气
大概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打过疫苗,或者因为生病而打过针吧!
打针——看起来是一件很普通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做家长的在第一次带孩子打针时如果不能好好引导,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日后对打针的恐惧心理,医院打针室里那些哇哇哭叫的孩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对于这个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本书作者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更优的处理办法。
女儿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因生病需要打针,作者先是把要打针的理由平静地告诉女儿,因为生病了,不舒服,而打针能够让病好起来。孩子虽小,却能明白大人的意思,理智上接受了打针,但心里还是害怕,问妈妈打针疼不疼,作者微笑但平淡地告诉孩子:有点疼,但疼的不厉害,就像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孩子知道摔屁墩儿只是有一点儿疼,能接受,而且没有哭,所以心理上放松多了。
作者又继续鼓励女儿:“你那次摔屁墩儿没有哭,妈妈觉得你很勇敢,打针也差不多,你试试自己勇敢吧。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既鼓励了孩子,又给了孩子退路,让孩子觉得即使打针哭了也没事。当然,后来孩子表现的很好,打针这个小问题,就在作者的三言两语中解决了。
我读完这段以后不久,正好要带孩子去打疫苗,于是就用书中的办法,果然孩子没有哭,轻轻松松完成了疫苗接种。
打针虽是件小事,但却不能把孩子摁住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通过这件小事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一些生命中无法避免的痛苦,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同时,大人在教育孩子时也应有自己的一些原则: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平静地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表现出焦虑,否则会让孩子觉得问题严重甚至吓着他们;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绝不能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而是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勇气,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能力。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03.
实事求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品格
实事求是,多么普通的四个字,可能大多数家长都会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实事求是,可是理念上、语言上的告知并不等于行为上的完全做到。且不说孩子,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做到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实事求是呢?
书中写到:“实事求是的主要对立面不是虚假,是虚浮——虚荣、浮躁,以及这之下的偏执和嫉妒等——看似小问题,在不经意间流露,却有相当的破坏力。”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她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学高级优秀教师,母亲也是一位老师,父亲教的高三毕业班中大部分学生都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还没有到报考清华万无一失的地步。
可是父母却认为如果女儿考不上清华他们一来没有面子,二来以后教书没有说服力,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是力主她报清华,结果第一年没考上,复读后第二年又差了几分,最后上了一所其他学校,其实也是很不错的一所大学,但父母总认为孩子补习了一年才考了这个大学很没面子,很不满,提起来就唉声叹气,弄得孩子四年大学一直很郁闷,中间甚至休学了半年。
毕业后女孩去考清华的硕士没有考上,想出国留学,不知为什么也没有成功,后来通过父母的关系找了个不错的工作,但是因和她一起进公司的两个同事都来自名校,而其中一个同事后来还被提拔当了一个小负责人,女孩终于受不了了,离家出走半个月后再也不肯去上班,最后被诊断出抑郁症。
这对父母不顾女儿成绩上不了清华的事实,仅因自己的虚荣和偏执强迫女儿报考清华,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导致了女儿的不幸。
世间这么偏执的父母或许是少数,但在生活和学习中,不顾事实,不尊重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因好面子、虚荣、浮躁甚至嫉妒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小到日常中的言行不一,如一方面教育孩子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另一方面又拿成绩好的同学来和孩子进行比较;大到对孩子选专业选工作甚至选对象的指指点点,不尊重孩子内心的意愿,不顾及孩子成绩、兴趣爱好等事实,只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
“不踏实是生命中的硬伤,它扭曲人的思维方式,使人既无法客观地面对他人,也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一个孩子在未来生活中的踏实度,取决于他成长中多大程度上受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影响,取决于他长大成人后的思维方式与这四个字有多接近。”
实事求是,这个被尹建莉老师称为比黄金还珍贵的品格,是所有美好品格的基石,这四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完全践行,却并不那么容易。身教重于言传,如何在日常的教育中践行实事求是的理念,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做家长的深思。
以上,只是分享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极小的一部分内容,这本可以说是家教书中的宝藏书籍,值得所有做父母的好好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