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肝脏疾病了解多少超声老师给你讲肝脏疾病

张老师带你了解肝脏超声检查50问答

1 .肝脏的正常解剖概要

肝脏呈楔形,其上面紧贴膈肌叫膈面,下面紧邻结肠、胆囊和胃,称脏面。肝内结构还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及胆道系统。第一肝门:位于肝脏的脏面,是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入肝的地方。第二肝门:位于肝脏的后上方,是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地方。肝静脉和门静脉在肝 内交叉走行的,门静脉从第一肝门入肝,向肝的膈面走行。肝静脉血流是由末梢向第二肝门入 肝脏的后上方走行。

2 .肝脏的五叶四段是如何划分的有何实际意义

肝脏有五个裂,将肝脏分为五个叶四段。正中裂位于肝脏脏面的正中,以下腔静脉窝和胆囊的连线为标志,肝中静脉和其在一个纵断面上,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大叶;右叶间裂将右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左叶间裂将左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肝脏右段间裂将右后叶分为右后叶上段和右后叶下段。肝脏左段间裂将左外叶分为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背裂将尾状叶和左内叶分开。

在剑突下经第二肝门斜切面能同时显示3支肝静脉长轴图及汇入下腔静脉的第二肝门。 在此切面,右肝静脉将右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左肝静脉将左叶分成左内叶和左外叶。

在剑突下经第一肝门横切面:显示肝门横沟门静脉主干横断面及其左右分支。声束略向 左即可显示门脉左支分支,左支矢状部末端与肝左静脉近端断面的连线为左段间裂的标志,将 左外叶分为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门静脉主干横部后方即为尾状叶的横断面。探头略向 右显示门脉右支及其右前右后分支。由右后支起始点通过右后分支与右前支远端断面之间向 右引线,将右后叶分为右后叶上段及右后叶下段。超声医生可以根据切面图的标志确定病变所在叶段,进行定位诊断。

3 .肝脏主要的超声切面图有哪些?都显示哪些肝内结构

肝下腔静脉矢状切面:探头置于正中线右侧L 5〜 2.0 cm,声束指向后上,显示肝左内叶 的纵断面,其前方部分为左内叶,后方为尾状叶,最后方紧贴肝包膜为下腔静脉的长轴断面。 在近横膈处可见肝中静脉汇入其中。肝、腹主动脉矢状切面:探头置于正中线左侧约1 cm,声束指向后上方,显示肝左外叶纵断面,其内有肝左静脉主干的斜断面及其分支的横断面。左叶的后方为腹主动脉纵断面,两者 之间有食管末端的横断面。

肝右肾纵切面:探头置于右腋前线与右锁骨中线之间声束指向后方,显示肝右叶、右肝静 脉及门脉右支的断面图,右肾的纵断面图。此切面可显示肝肾隐窝。

剑突下经第一肝门横切面:探头置于剑突下,声束指向后上方,显示肝门横沟门静脉主干 横断面及其左右分支。声束略向左即可显示门脉左支横部、矢状部、囊部及其分支。左肝管的 分支:左外上支及左外下支位于门脉左支相应分支的内侧。此切面可显示左内叶、左外叶及尾 状叶的横断面。探头略向右显示门脉右支及其右前右后分支。肝中静脉的横断面位于肝脏正中,其与下腔静脉的连线为肝正中裂。

剑突下经第二肝门斜切面:探头置于剑突下偏右声束指向右后上方,能同时获得3支肝静 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肝高位斜切面。

右肋间经第一肝门斜切面,探头置于右肋缘上方肋间斜切显示肝右叶斜断面、门脉右支主 干、右肝管、右肝动脉及胆囊颈体斜切面。

右肋缘下经胆总管长轴斜切面:探头置于右肋缘下纵斜切声束指向后方,显示人第一肝门 的门静脉主干、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长轴切面及部分右肝。

4 .肝脏及肝内管道的正常超声测值是多少

(1)肝右叶前后径 肝右肾纵切面图:右锁骨中线与右腋前线之间矢状切面测肝脏前后的 垂直距离,为肝右叶前后径,10~ 12 cm0

(2)肝右叶最大斜径病人仰卧位,探头于右肋缘下纵切,声束向后上方膈顶显示第二肝 ■ 门区,右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右肝前缘到后缘的距离,12-14 cm0 但最大斜径的测 量目前不是很统一,探头倾斜度的大小每个操作者可能多少都会有差异,笔者认为前后径的测 量比较准确。

(3)肝左叶前后径 肝、腹主动脉矢状切面测肝左叶膈顶水平的前后垂直距离:不超过 6~7 cm0

(4)尾状叶前后径:在剑突下经第一肝门横切面测量,不超过3 cm。

门静脉主干直径(L 06 ± 0.17) cm,不 超 过 1.4 cm,右支内径0. 6 ~ 1.2 cm,不 超 过 1.2 cm。 左支.0.8~ 1.3 cm。肝静脉内径不超过1 cm。

~ 0 .4 cm;分支直径小于0 .1 cm0

肝内胆道:左右肝管直径,正常应小于0.3

5 .正常肝脏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及脉冲多普勒测值是多少

门静脉:门静脉为进肝的血流,于右肋间或右肋缘下斜切面CDFI可显示门脉主干及右支 内为红色血流。脉冲多普勒测量取样线和门脉之间的角度不超过40。,频谱为连续性的低速 血流,舒张中晚期流速最高。门静脉的血流速度(23.8 ±4.9) cm/s。肝静脉:3 支肝静脉的内 径均不超过1 cm0 肝静脉血流是由肝的边缘部分向第二肝门处,也就是向肝的后上方流动, 所以在肋间斜切或肋缘下斜切CDFI显示的肝静脉的血流均是背向探头的蓝色血流。肝静脉 脉冲多普勒测量角度10°〜 30°,血流频谱为一正、两负的三相波。收缩早期为一低速的负向波,收缩中期为一流速较快的负向波,舒张末期为一低速的正向波。最大血流速度为(28.45士 9.75)cm/s。

肝动脉:肝总动脉直径为(0.39±0.07) cm, 流速(91.1±24.9) cm/s;肝固有动脉(0.33士 0.07) cm, 流速(82.2 ± 20.8) cm/s,测量角度约60°,R I为 0.5 ~ 0 .8(平 均 0 .6 ),CDFI血流信 号为以红色为主的五彩镶嵌血流信号。

6 .肝脏的静脉声学造影分哪几项?有什么作用

静脉声学造影,可以从肘静脉注入造影剂,经肺循环到动脉系统到达全身各个脏器。目前可 以进行声学造影的脏器包括心脏、肝、肾、卵巢及乳腺等。在腹部脏器中,最常用于肝脏造影。 根据造影剂注射后到达动脉或静脉时间的不同分:早期动脉相:从注射造影剂到门脉主干出现 造影剂信号之前;门脉相,门脉内出现造影剂信号至注射造影剂后120 s;延迟相(实质相):注 射造影剂121 s 以后至4'~ 6 时造影剂从肝脏清除。由于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血供不同,静脉 超声造影剂显示有不同的特点,对于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特别是微小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 帮助。

7 ,何为脂肪肝,其病因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有哪些

正常肝脏脂肪组织占其重量的5% 。当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脂肪所占的比例增 加,称为脂肪肝。肥胖症、脂肪摄入过多、脂代谢障碍,是形成脂肪肝的原因。其他还包括:饮 酒、糖尿病、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细胞毒药等)。肝大体形态饱满,严重的出现肝大。镜下显示 为肝细胞脂肪变性,即空泡样变性。长期的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

8 .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有哪些

因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及脂肪浸润分布情况的不同图像略有差别。轻度脂肪肝肝脏回声弥 漫性均匀性增强,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晰。中度脂肪肝肝左右叶的前后径均可变大,而左叶 的上下径缩小,左叶下缘角变钝,肝脏回声明显的增强,肝脏图像的后1〃 回声衰减,管道结构 显示不太清晰;重度的脂肪肝肝脏明显增大,回声明显增强增粗,肝脏图像的远区约占肝脏 1/2甚至2/3部分回声明显衰减,管道结构及远区肝包膜显示不清。长期严重的脂肪肝肝脏 回声可呈明显的粗颗粒状,可出现脾大。

9 .不均匀脂肪肝(肝脏的不均匀脂肪浸润)的超声表现

不均匀的脂肪肝或称肝不均匀的脂肪浸润指局限于半个肝、一个叶、一个段的脂肪浸润, 或弥漫的脂肪浸润间有小区域的正常肝组织。 像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表现为半个肝脏、一个 叶或段的回声增强,边界清晰整齐。②一个或多个局灶性的回声增强,多不规则,边界尚清晰。 ③肝脏弥漫性的回声增强伴局灶性的低回声区,低回声区多分布于左内叶近门脉左支横部或 右前叶近胆囊前壁处,是未被脂肪浸润的正常肝组织。形态多不规则,边界尚清晰,但个别形 态可以很规则,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这种局灶性的低回声或强回声需要和肝占位性病 变鉴别:彩超显示前者内部有正常的肝内血管进入且走行正常,而肝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多对血管有压迫且周边及内部多有异常的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和正常的肝组织增

10.肝硬化的病因及病理改变有哪些

肝硬化按病因分肝炎后肝硬化、寄生虫性、循环障碍性(心源性、肝静脉阻塞性)、胆道阻塞 性、营养不良性(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及原因不明性;按组织病理学 分大结节性肝硬化、小结节性肝硬化及混合性肝硬化;常见的是肝炎后肝硬化所致的门脉性肝 硬化。临床上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1.肝硬化早期及晚期的超声表现

肝纤维化到早期肝硬化的过渡从超声显像上不一定能区分。肝纤维化表现肝实质回声略 增粗。高频探头可显示汇管区短条状稍强回声或长条状稍强回声,进一步发展变粗、变长,即可能进入早期肝硬化。早期的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增大或正常大小,但肝内回声散在的增粗、增 强。肝包膜增厚不光滑。脾脏可以稍厚或明显的增厚,门脉内径正常或略增宽。肝包膜增厚

不光滑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特别是用高频探头探查。

晚期肝硬化表现非常典型。肝右叶缩小,左叶增大或正常。肝脏表面不光滑,甚至凹凸不 平呈锯齿状。肝内为纤细的网状、条索状强回声间以小的片状低回声。门脉内径增宽,血流速 度变慢。脾脏明显的增大。可有腹水伴胆囊壁均匀性的增厚。可出现副脐静脉开放。

超声显像对晚期肝硬化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的敏感性和医师的 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但所显示的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和临床的症状及分期一致,这和肝细 胞的损害程度及个人的肝功能代偿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12 . 如何诊断副脐静脉(脐旁静脉)重新开放

脐静脉位于镰状韧带内,出生后闭塞。肝硬化的晚期,由于门脉压力太高导致脐旁静脉或 副脐静脉开放(相当于侧支循环形成)。超声显示:在左叶横切面上显示位于左内外叶之间的 因形无回声区,矢状切面显示为由门脉左支的囊部向肝下缘走行的管道结构,迂曲,出肝后沿 腹壁向下走行。彩超显示有血流信号,为和门静脉血流信号相似的红色信号,脉冲多普勒扫查 为连续低速血流频谱。

13 . 胆汁性肝硬化和门脉性肝硬化有什么区别

由于肝内外胆道的持续性阻塞,可能伴有炎症,使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症及 假小叶形成。胆汁性肝硬化和门脉性肝硬化的区别是必须有胆道阻塞的病史,肝脏增大、表面 尚光滑,肝内回声弥漫性的增强,无较大的结节状及片状低回声,回声分布尚均匀。晚期肝脏 可缩小并出现睥大及腹水。可显示肝内外胆道扩张或单纯肝内胆道扩张.

14 .门脉海绵样变性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声像图及多普勒超声有哪些特点门脉海绵样变性是由于门脉主干或分支完全阻塞后,其周形成大量的网状侧支循环血样隅施瞬铢雌燃潞物喀阖做郦期湖端窈踹蜷嬲里就第RW脚螭掷然瞬枕尊懒渤烟踞磷魏端韵阚磔蟒啷梆

管以连接阻塞的近端和远端。病因:门静脉癌栓占50%左右,其次为血栓形成、消化系感染、 门静脉炎及不明原因狭窄,造成门脉管腔的闭塞,使门静脉血流中断。二维超声显示正常的门 脉内有血栓及癌栓的回声,或闭塞的门脉呈条状强回声。于其 声区。CDFI显示门脉内血流信号中断或消失,其 es 的无回声内为低速的门静脉样血流信 号。门脉海绵样变性均有脾大,多数有腹水。

15.门脉血栓形成如何诊断?与肝癌形成的瘤栓如何鉴别

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脾切除术后,也可见于血液的高凝状态或血栓 性静脉炎。超声显示门脉腔内低回声团块附着于管壁的一侧或两侧,或充满管腔。8 F I 显 示:门脉血流束变窄,如果血栓完全阻塞管腔,则门脉血流束中断,但一般会形成门脉的侧支循 环,严重的形成门脉海绵样变性。 塞近端可显示反流血流信号。肝动脉可以略有扩张,血流 有蚯蚓状、网状或条状无回

速度略有加快。

门脉内血栓和癌栓的区别:后者一般较大以至于栓子处门脉直径明显增大,可以超过2.0 cm 甚至 2.5 cm而前者门脉内经多正常或变小;可有结节感;多出现于弥漫型肝癌或结节巨块 型肝癌的晚期。肝内外动脉扩张明显,血流速度明显加快。CDFI:于瘤栓内可显示纤细的血 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探及低速的动脉及门脉血流信号,而单纯的血栓内一般不能显示血流信 号。

16.何谓布•加综合征

于肝后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导致的以肝静脉回流受阻所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为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 syndr。me,BCS)。 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消瘦、食欲不振、乏 力等。体征包括肝大,以尾状叶增大为其特征;脾大,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双下肢浮肿及静 脉曲张等。病因:先天性隔膜或狭窄,血栓性静脉炎,血液高凝状态,肿瘤栓子或肿瘤外压。多 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一般较缓慢,偶有急性发病的。

17.超声显像如何诊断布•加综合征

二维超声显示:①肝段下腔静脉可有以下几种情况。隔膜型:于腔内附着于两侧壁之间的 隔膜,斜行一侧有孔或横膈膜呈筛孔状,膈膜回声较强;狭窄或闭塞型:局部管腔狭窄,甚至闭 塞。局部或有团块结节回声阻塞管腔致狭窄,外压性的可显示管腔外的肿物图像;下腔静脉旁 侧支循环形成。狭窄段下方管腔可扩张。CDFI显示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的血流束变细或中 断,狭窄处以其上方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下方可有反流。此时伴有肝静脉的扩张,内径可大于 1.0 em。②肝静脉某一支管腔狭窄,肝静脉的管腔可以完全闭塞呈条索状强回声伴其近端和 相邻肝静脉间交通支形成。③其他:肝大,以尾状叶明显,严重者可出现肝脏回声粗糙、脾大及 大量腹水。

18.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由于血吸虫感染,经门脉进入肝脏,阻塞门静脉的小分支,形成慢性的炎症,造成血管周的纤维化,肝脏的慢性炎性损害发展为肝硬化。超声图像显示:①肝脏正常大小或略小,早期 肝脏回声增粗略增强,晚期显示表面不光滑,可凹凸不平。血吸虫性肝硬化较肝炎后肝硬化的 纤维增生明显,形成较粗的条状或网状的强回声,故肝实质的回声可呈典型的“龟背”样或“地 图”状改变。既条状网状交织的强回声之间为小的不规则的低回声。肝血管显示不清晰。严 重者门脉内径增宽。②脾大显著,可以形成巨脾。腹腔可有无回声区。如发现肝脏有典型的 “龟背”样或“地图”状改变,有血吸虫感染史或疫区居住史,可以诊断。

19.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声像图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n病,是由于相关基因的缺陷造成胆汁排泄铜减少,铜离子在肝 内浓积,铜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清中非铜蓝蛋白结合铜水平增高,铜离子沉积于脑、角膜、肾和骨 关节。早期肝脏似脂肪肝,肝细胞质与线粒体内有铜沉积,以后出现肝细胞坏死、塌陷。晚期 呈大结节性肝硬化。超声显像早期为肝实质的弥漫性损害,回声呈点状散在增强,不均匀。晚 期肝脏可以缩小,表面不平滑,内为网状条索状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不规则的低回声,分布不 均匀。本病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

20.淤血肝的声像图特点是什么?肝静脉多普勒频谱有什么异常

由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使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小叶中央的肝细胞萎缩 坏死,小叶中央纤维化。病理表现为肝肿大,回声密集均匀,早期回声低或中等,晚期回声可以 增强略增粗伴脾大,此时可能有心源性肝硬化。肝包膜光滑,回声分布均匀。下腔静脉扩张。 肝静脉扩张,直径大于L0 速减慢。

cm。 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频谱呈两正两负的“W”形 ,波幅减低,流

21.酒精性肝脏损害的超声表现

酒精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水肿、酒精性透明小体形成,严重者肝细胞灶性坏 死、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周围胶元纤维沉积,小结节性肝硬化形成。超声显像:早期可有肝 大、回声均匀减低或增强。有人认为肝内可以出现“假双管”征,即肝内可显示细小肝动脉扩张 和伴行的门脉形成双管征。晚期出现肝硬化时,表现为肝内回声呈均匀密集的小结节状,可伴 脾大、门脉内径增宽及腹水。酒精性肝损害肝脏的声像图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异性不是很 强,必须结合病史,一般不主张单独下诊断。

22.单纯性肝囊肿的超声表现

单纯性肝囊肿病因不明,是否为先天性的,尚不肯定。多 在 40〜 50岁以后开始出现,60 岁以后比较常见。一般无症状,除非特大的囊肿,可以压迫周围组织。超声显示肝内无回声 区,壁不厚,光滑,后壁回声增强,可见侧方声影。可单发或多发,转动探头各切面扫查均不与 血管及胆管相通。与肝内肝静脉及门静脉横断面的鉴别:囊肿位于肝实质而非血管走行的部 位。转动探头血管可显示长轴的图像而囊肿形态不变。CDFL可以显示血管内或血池内有血 流信号而囊肿内则无。小血管横断面后方回声增强程度不如囊肿明显,可能与其内的透声性有关。

23.如何区别多奏肝和多发性肝囊肿

多囊肝为先天性的疾病,故年轻人即可出现。肝大,表面可凹凸不平,甚至形态失常。肝 内可显示散在分布或密集分布的大小不等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严重的多囊肝无回声 区和无回声区相连,其间无正常的肝组织。肝内的管道结构可以紊乱不清。单纯性的肝囊肿 和多囊肝的区别是,前者的囊肿即使多发一般少于10个,囊肿和囊肿之间的肝组织是正常的, 肝脏的形态一般无变化,除非位于肝表面的大的囊肿,可使肝形态失常。而多囊肝肝内的囊肿 为大量的囊肿散在或密集分布,常伴有多囊肾或其他先天畸形。

24.肝脓肿的超声诊断要点

肝脓肿按病因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临床上所见的一般为细菌性的。其随病程的不同时 期声像图表现不一。脓肿早期(脓肿形成前期):局部肝组织充血水肿,呈现不规则的边界不清 晰的低回声区;脓肿形成期:脓肿前期发展至组织坏死液化,从病变的周边逐渐出现不规则的 或圆形、椭圆形的无回声区,由于脓肿黏稠,无回声内可有稀疏均匀的低回声,也可有条状的回 声或分隔回声。壁由开始的不光滑、不清晰逐渐光滑清晰,慢性的脓肿壁可以很厚,且回声增 强。脓肿恢复期:脓肿的腔渐变小、不规则至闭合,局部为不规则的强回声。但由于目前抗 素的应用,病理变化很不典型。可以不液化不形成囊肿就渐恢复;可以伴右侧胸腔的积液。肝 脓肿的诊断必须根据病情的发展动态观察。

25.肝包虫病有几种?超声显像的特点

肝包虫病又叫肝棘球坳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有两种:细粒棘球坳和泡状棘 球坳,以前者最常见。分单房及多房型棘球坳两种。细粒棘球坳以囊性为主,单个或多发,囊 壁厚,呈略强或强回声环,呈双层,内层可以脱落在囊腔呈漂浮不定的膜状。囊壁可钙化呈强 回声伴声影。可见附壁的小囊为子囊呈“囊中囊”现象,或脱落游离于母囊中,囊内可以看到大 小不等的强回声颗粒为囊沙。根据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人将其分成以下四型。 I 型:单纯 的囊肿或伴内膜的脱落漂浮,此型多为感染的早期;n型:囊内伴有子囊和子囊的间质,此型最 常见;DI型:当合并感染时,脓液、子囊的囊沙混杂呈杂乱的回声;N型:无生命的、致密的钙化 病灶。由泡状棘球蝇感染所致的肝包虫病很少见,感染的包虫病灶无包膜、不规则;特点:肝内 可见巨块或弥漫分布的结节回声,外形不规则、无包膜,内为较强回声,可见点状、小结节状或 小圆圈状强回声伴声影,杂乱分布,后方回声可衰减;个别内部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

26.肝血管瘤的病理分型有哪些?有哪些声像图特点?

肝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0.4% ~20.0%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有 10% 〜 30%的患者多发。从病理组织学上可分为四型: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瘤 及毛细血管瘤。临床常见的绝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其声像图的特点:边界清晰,可以显示 清晰的、很薄的包膜强回声,大多数轮廓规则,少数不规则,内回声可为强、中、低三种,视瘤体的大小而不同,一般内部回声略低于周边包膜的回声。直径小于2 cm的小血管瘤,以强回声 为主,直径2 ~ 4 cm者也多为略强回声,间以小点状、小片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大于4 cm的多 为混合回声型,以网状、小条状的略强回声间以小片状的低回声。但个别病例,不论瘤体大小, 以低回声为主,包膜回声略强。边缘可呈分叶状,有可压缩性。与肝癌的鉴别:肝癌周边有低 回声晕,呈结中结现象;多合并肝硬化,生长迅速;而血管瘤绝大多数无这些特征。血管瘤膨胀

27.肝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声学造影的表现

CDFI可以显示病灶周边及内部有动脉血管的血流信号,有以下特点:数量少,流速慢,走 行平直,或迂曲,很少出现弧形或环形的包绕征;病变内部血管也较少。除非巨大的血管瘤,肝静脉超声造影:约67.7%的血管瘤在动脉期无明显的增强,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瘤内造 影剂信号由周边向内部逐渐增多,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仍持续增强,此为血管瘤的特异性表现; 95%以上在门脉相及延迟相增强水平不变,2.5%略有下降;约87.5%病灶动脉期增强形态表

肝腺瘤很少见,常发生于成年女性,可能与口服避孕药有关。超声可显示肝内的单个或多 个结节,也可很大,呈巨块状。边界清晰、轮廓规则、有包膜,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当有出血或坏 死时,内部可出现不规则的无回声或点片状的强回声。与慢性的肝病、肝硬化无任何关系。当 出现以上特点的肝内实性占位性病变时,应想到此病的可能;确诊需要做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组

29 .肝炎性假痛

肝内局灶性炎性增生性病变,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闭塞性静脉炎有关。单发独立 结节,也可多发,以右叶为主,呈球形或椭圆形多结节融合。大小不等,多小于5 cm,也有大于 10 cm者。病理组织学显示为浆细胞性肉芽肿、纤维化、血管炎、黄色肉芽肿,大片的坏死。超 声显示:不规则的肿物图像,某些断面可以呈一大一小的葫芦形或哑铃形结节状;可有包膜,以 低回声为主,分布不均匀。CDFI可显示内部有血流信号但较少;周边无血管包绕征。

30.什么是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为肝的正常组织成分以不正常结构排列的肝脏良性实性肿块,病因 不明。

二维超声表现为肝内规则或不规则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周边有或无声晕。有些病灶 的中央可以显示小片状的稍强回声。CDFI可以显示内部有动脉血流信号由中央流向周边; 与肝癌病灶的动脉血流走向正相反。超声造影有其特征性的表现:以往应用CQz造影剂做动脉造影,显示造影剂由中央向

边呈放射状(车轮状)的充盈。静脉声学造影显示:在动脉期快速均匀的增强,并持续到门脉相 及延迟相,为良性病变的特点;但本病的确诊依赖于组织学活检。

31.原发性肝癌从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声像图四方面是如何分型的

从临床上分亚临床前期、亚临床期及中晚期。大体病理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及弥漫型。 从组织学分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及混合型。超声图像按内部回声可分强回声、低回声、等回 声及囊实混合型,形态与大体病理解剖分型一致。

32.常见的巨块型及结节型肝癌的超声表现

①肝内巨块状或结节状实性占位性病变,巨块型直径一般超过5

等、分布不均匀,可显示结中结现象。③大部分周边有低回声晕。④巨块型内部可以出现出血 坏死而呈不规则的无回声区。⑤大部分肝脏回声不均匀,有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回声特点。 ⑥巨块型或多结节型肝脏可以增大,形态失常,位于包膜下的可以使肝表面隆起。⑦肿块可以 压迫周围的血管、胆道及临近的脏器,出现狭窄或移位。⑧可以侵犯临近脏器或血管,如侵犯 门静脉形成门脉瘤栓。

33.弥漫型肝癌的超声表现

弥漫型肝癌是肝内多部位起源的肿瘤细胞在肝内多部位同时发生的原发性肝癌。常发生 于青壮年。恶性程度极高,发展迅速。超声显像有以下特点:①肝明显增大,于剑突下压之坚 硬。②肝内可以显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状及小片状的强弱不等的异常回声,边界不清晰;肝实 质回声强弱不等、分布极不均匀。③常侵犯门静脉主干或左右分支形成瘤栓。④病变发展迅 速。⑤多伴有肝硬化及顽固性的腹水。⑥青壮年更常见。⑦CDFI显示肝内动脉血流信号明 显增多,特别是合并门脉瘤栓时,门脉血流信号变细甚至中断,可显示肝内大量的动脉血流信 号,肝动脉扩张,血流速度明显的加快。

34,弥漫性肝癌与肝硬化的超声鉴别

①晚期肝硬化肝脏多缩小,而弥漫型的肝癌肝脏明显增大。当发现晚期肝硬化肝脏明显 增大时,一定想到弥漫型肝癌发生的可能。②弥漫性肝癌肝内可见圆形的稍强回声或低回声 结节,有立体膨胀感,而肝硬化一般无。③CDFI是鉴别肝硬化和弥漫型肝癌的最好方法。前 者肝内动脉血流信号减少,而后者肝内动脉扩张,血流信号明显增多。④弥漫性肝癌常合并门 静脉瘤栓,而肝硬化可合并门脉血栓,形态与瘤栓有明显的不同。⑤超声造影显示弥漫性肝癌 在动脉期肝内有明显的结节状回声增强,而肝硬化则无。

35.肝癌的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表现

CDFI检测:巨块型与结节型肝癌于病变的周边可以显示较丰富的弧形、半月形环绕的异 常血流信号;并分支进入病变的内部。PW检测为动脉血流信号。肝内动脉的血流信号极易 显示。晚期病变的肝内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肝总动脉扩张,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弥漫型肝癌肝内外动脉扩张明显,特别是伴有门脉瘤栓时,肝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极易显示。肝动脉血流 速度明显加快,可达正常的2 ~ 3 倍,肝动脉明显扩张。

36.胆管细胞性肝癌的超声表现

胆管细胞性肝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多为腺癌。可位于肝实质内,也可以位于肝门部的 肝管内。癌细胞内无胆汁,间质多。超声表现:①肝内实性占位性病变,轮廓不规则,边界可以 不清晰,可呈浸润性的生长,内以中、低回声为主,也可有稍强的回声;分布不均匀,但结中结现 象不明显;周边可有低回声晕。②由于血供一般不丰富,内部可出现液化坏死呈不规则的无回 声区。③常伴有肝门淋巴结肿大。④病变周边可以显示受压扩张的肝内胆管。⑤CDFI于病 变的周边及内部可以探及动脉血流信号,但不丰富。⑥少合并肝硬化或慢性肝病。

37.肝癌超声造影方面有何特点?与肝良性占位性病变如何鉴别

恶性病变表现为造影剂快进快出;良性病变为慢进慢出。约 85.7%的原发性肝癌在动脉 期快速充盈至整个病变。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呈低回声。约 60%呈均匀性增强,约 39.3%呈斑 点状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期周边慢速增强呈“花边”状,门脉期及实质期逐渐消退呈低回 声。肝血管瘤:在动脉期由周边向内部逐渐增强,比较有特异性。约 87.5%的病灶呈周边结节 状增强,约 90%在至门脉相及实质相持续增强呈强回声或等回声。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动 脉期呈完全性均匀性增强,约有83.3%的肿块于门脉相及延迟相呈高或等回声。造影剂增强 的程度明显高于肝实质,且比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的肿块。

38.肝癌合并门脉内瘤栓形成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门静脉瘤栓多出现于弥漫型肝癌或结节型、巨块型肝癌及转移型肝癌的晚期。①门静脉: 门静脉主干或左右支有瘤栓时,直径多明显增大,可达2〜 3 cm。 腔内可显示低回声或中等回 声结节或团块附着于管壁或充满管腔。②当完全阻塞管腔时,可以显示门脉周围的侧支循环 形成。③CDFI显示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束变细或中断。门脉周围的侧支循环可显示蚯 蚓状、网状的血流信号为和门静脉血流信号相似的静脉血流信号。④肝动脉:二维超声显示肝 动脉扩张,内径可超过0.5 cm □肝动脉的左右分支及肝内的分支扩张,8 F I 显示血流信号速 度快,肝内可见多条速度很快的动脉血流信号,通常以瘤栓所在肝明显,如位于门脉右支的瘤 栓,右肝动脉及其分支扩张明显,位于门脉左支,左肝动脉及其分支扩张明显。PW探测肝动 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可为正常的2倍甚至更高。

39 .小肝癌的声像图特点

小肝癌指直径小于3 an 的肝癌。处于亚临床期,无症状甲胎蛋白升高不到50%。目前 我国肝癌患者去医院就诊者中,小肝癌不到20%,所以,如何提高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 断率至关重要。超声结合甲胎蛋白检测对高危人群(乙肝及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的普查及随访 观察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般3个月到半年一次。超声显像特点:不同于大肝癌,小肝癌以低回声多见,直径大于L5 cm的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结中结现象。边界清晰,有低回声晕,可有侧方声影,后方回声可以略增强;CDFI可 以显示其周边及内部有明显的动脉血流信号。

40.肝母细胞瘤的病理及声像图特点

肝母细胞瘤为胚胎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多发生于婴幼儿,一般较大,单发或 多发。单发者以右叶多见。约 1/6为多发。中心区有出血坏死。超声显示:肝内可显示单发 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物图像,边界清晰,轮廓规则,内为中等或稍强回声,小的结节回声分布均 匀,大结节内回声不均匀,中心区可有出血坏死,呈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余处肝脏回声正常。很 大肿瘤或多发可致肝大,形态失常。CDFI可以显示肿瘤的周边和内部有异常的动脉血流信 号。晚期可有腹水及淋巴结转移。

41 . 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要点?有哪些具有特征性图像

肝脏是肿瘤发生血行转移最常见的器官,也可经淋巴转移至肝脏。最多见于消化系统的 肿瘤转移至肝,其次为乳癌、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及黑色素瘤。病变小时多无症状,有症 状多属晚期。超声显示:①常为多发;②边界清晰、轮廓规则小的结节以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 有低回声晕且较宽,故与中央区的等回声或略强回声构成“牛眼”征或叫“靶环”征,为转移性肝 癌的典型声像图所见。此型可见于任何转移性肝癌,但多见于腺癌肝转移。小的结节内部回 声均匀。③肝脏回声大多正常,与肝炎及肝硬化没有关系。④消化系统器官转移到肝脏者回 声多略强,有的内部为无回声区,可见于有分泌功能的肿瘤如黏液腺瘤、卵巢的囊腺瘤、鼻咽癌 等。⑤定性诊断还必须结合病史,特别是发现原发灶。

42 . 目前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无水酒精注射、微波、射频、高能量聚焦超声、激光等。无水酒精注射是最早应用的方法, 效果比较肯定;但酒精对肝脏损伤严重,对于肝硬化晚期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不利;术后病人 疼痛比较明显,需反复注射。微波治疗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可以一次产生直径3 cm的凝固性 坏死灶,但是否对病人及医生有微波辐射还不肯定,病人疼痛明显,可能出现病人皮肤烫伤。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治疗效果比较好,一次病变凝固性坏死灶直径可达3〜 5 cm,对病人及医护人员无损伤。高能量聚焦超声及激光治疗创伤最小,病人痛苦少,但一次 灭活的组织少,需多次进行;费用比较高。

43 . 肝癌肝动脉栓塞治疗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肝癌以动脉供血为主,肝动脉栓塞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通常进行多次。 小肝癌效果最好。超声显示病变缩小、低回声晕不清晰到消失、病变周边和正常组织间的界限 模糊不清,内部回声呈小片状的增强以中央区明显,有的伴有声影,为碘油的聚集所致。“结中 结”现象消失。病变的缩小程度和栓塞的次数成正比。小于5 cm的病变,47%〜 50%的病例 在 2 次栓塞后癌肿缩小,70%以上的病例在3 次栓塞后癌肿缩小。有的可以呈片状的不规则 的强回声,与正常的肝组织分界不清。CDFI显示癌肿内部及周边动脉血流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效果较好的血流信号可以消失,但一段时间后周边可以显示新生的动脉血管。

44.超声如何诊断肝门淋巴结肿大

正常人肝门或腹膜后淋巴结不宜显示。当显示位于第一肝门管道的 ,或夹在管道之 间,或位于肝动脉周围的低回声结节,可能为淋巴结肿大。常多发,边界清晰、轮廓规则,内为 低回声,分布均匀。多来自消化系统肿瘤的转移,也可为结核性的,个别为腹膜后淋巴瘤波及 此处。淋巴结较大时,可压迫附近的胆管及门静脉,使其管腔狭窄。

45.肝结核的超声表现

肝结核可以有以几种声像图特征:①局限性结核灶肝内一个和多个结节状回声,边界清 晰或欠清晰,可为低回声,但陈旧性的结核灶回声较强,伴干酪样坏死及钙化回声很强甚至有 声影。②粟粒性结核 肝脾大,肝内回声弥漫性不均匀;可有小点状灶状的增强回声。肝结核 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肝活检才能确诊。

46.肝周围脓肿的超声表现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积液、肝周局限性积液,均可引发感染导致肝周围脓肿;如胃肠 穿孔、阑尾穿孔、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等。右膈下区包括右肝前间隙、肝后间隙及肝下间隙即肝 肾间隙Q 超声显示:以上部位出现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呈梭形,可对右肝形成边缘整齐的压 迹,同时伴有右膈肌抬高,膈肌运动受限。

47.肝外伤的超声表现

包括肝挫伤及肝破裂。肝挫伤肝实质可呈局部的或弥漫的回声减低,不均匀,边界不清 晰;有内出血可以伴有局部的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肝破裂:肝表面的包膜断裂,实质有裂口,显示①由肝表面延伸到肝内的楔形无回声区。②此处的肝包膜连续性中断。③右膈下有无回声 区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大,严重的肝破裂大量出血中下腹可出现无回声区。

48.肝移植后超声检查需要观察哪些内容

①血管(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通畅与否,吻合口有无狭窄或血栓形成血流频谱是否正常。肝静脉血流频谱是否正常。②胆道:肝内外胆道管腔是否清晰,管壁厚度是否正常, 内膜是否光滑,是否有狭窄或扩张,吻合口是否狭窄。③肝实质回声的强弱、均匀与否。④腹腔、胸腔及心包有无积液。⑤肾脏大小及回声是否正常。

49.肝移植排斥反应的肝脏有哪些特点

当肝脏出现排斥反应时,肝脏呈炎症细胞浸润、弥漫性分布的片状坏死区,肝内胆管炎症、 水肿甚至坏死。早期肝大,坏死严重肝可缩小。超声显示肝脏实质回声轻度弥漫性的增强但不均匀,如有坏死可出现小片状不规则的低回声。肝内胆管管壁增厚,不光滑,左右肝管及胆 总管管腔可以显示不清。肝静脉血流频谱显示血流速度慢,三相波消失可以变成单峰单相 。

50.如何判断肝移植术后的肝动脉吻合口狭窄或血栓形成

吻合口狭窄:二维超声可以表现为肝动脉吻合口管腔不清晰,脉冲多普勒探查狭窄近端流速减慢远端速度加快,CDFI显示狭窄处血流束变细。血栓形成:局部管腔内可以显示有低回声,CDFI显示血流束变细甚至中断。如果完全阻塞,脉冲多普勒探查不到动脉血流频谱,临床化验可以出现谷丙转氨酶的升高。

(张 梅 )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对肝脏疾病了解多少超声老师给你讲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