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2017年2月16日,山东省广饶县某中学一名高三女生在家中服毒自杀身亡;
2017年12月23日,湖南省湘潭县某中学一名高二学生从教学楼五楼坠亡;
2018年1月4日,深圳市某中学一名初三学生从教学楼坠落身亡;
2018年9月1日, 广东佛山16岁男孩离家出走后高空坠亡;
2018年10月15日,13岁女生服用160片秋水仙碱片自杀;
2019年3月12日,9 岁男孩打破学校玻璃后选择跳楼致身亡;
2019年4月17日,上海17岁高中男孩因与母亲发生口角,行驶途中从高架跳桥自杀;
2020年3月1日,河南邓州一女孩因无手机上网课自杀;
……
这不只是冰冷的数字,每一次事件的背后,代表的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何其痛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根据《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名死于自杀,还有8名自杀未遂。
曾经有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意识到了自杀事件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措施、做出干预。但不乏一种声音称:现在的孩子太矫情了!抗挫折能力那么差,一点小事就去自杀,根本就是长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长大了也没出息。
于是就有不少父母认为,从小就应该对孩子特别严格,要让他多经历些苦难,才能茁壮坚强,甚至创造挫折也要锻炼他们!
但却很少人去深究,抗挫能力真的是通过父母人为制造挫折培养的吗?
教育的选择》中,有这样一句话,起点君很是认可: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好的挫折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爱的教育。
现在不少父母错误理解了挫折教育,认为挖个坑让孩子毫无防备地掉进去,再冷眼旁观不施以援手,甚至再丢两颗石子下去,最后看着他自己爬上来,就是成长了,今后就会更耐挫折,其实不然。
得不到鼓励的童年,内心是很脆弱的。
在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袖手旁观,不给予支持和帮助,会让孩子在情感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仅不能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斗志,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次数多了,孩子会在反复的失败中萌生难以消散的挫败感,以至于陷入自我怀疑,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认定自己是无能的,面对困难的时候越来越退缩,更容易放弃努力。
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家长如何帮孩子面对挫折?
01、允许孩子犯错,情感上支持TA
挫折教育,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挫折,然后孩子就从中成长了。而是当孩子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给到全方位的家庭支持。
在成长道路上,孩子犯错、遇到一些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要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爸爸妈妈们要尽可能在情感上支持孩子,让他明白遭遇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此外,要向孩子传达:“即使失败了,爸爸妈妈也一如既往地爱你”。有了如此的接纳与鼓励,孩子才会不惧失败,不断迸发出勇敢尝试的新力量,直到战胜挫折。
02、接受并响应孩子的不良情绪
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只有“爱”。
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必然会引发一些消极的情绪,例如失落、沮丧、愤怒、怀疑等等,此时指责孩子会让他们在负面情绪里越陷越深,家长要尽可能地认同孩子的难过,接受孩子的这些情绪,比如蹲下身子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很难过。”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只有允许孩子有情绪,才能帮助他逐渐学会理智地面对情绪、调节情绪。
03、教会孩子主动寻求帮助
孩子年纪小,能力有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哪怕瓶盖拧不开,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挫折。
家长可以教会他的是如何在逆境中寻求支持,获取资源,克服逆境,不需要什么事都一个人扛过去。当在自己努力后却没有解决的时候,要学会主动向周围能力更强的人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并不是示弱,而是巧妙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04、陪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那些扛不住事儿的孩子,不是经受的挫折少,而是周围给予的支持太少了。
许多研究表明,耐挫力高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即便是身处逆境,也有底气有自信自己拥有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挫折,而是陪在孩子身边与他一起应对挫折。
孩子受到心理生理发育的限制,并没有能力独自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这时候就尤其需要一个人陪他一同面对挫折,一同修复感受。
家长们可以帮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将挫折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向孩子逐个提问,鼓励引导他自己破解问题,走出困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提升,自信心也会大增,之后再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抗挫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05、引导孩子认识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
人生最不缺的就是挫折。
我们要教会孩子接受胜败乃兵家常事,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换个视角看待挫折。相比结果,我们在过程中得到的成长和进步更值得重视,毕竟,失败和错误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失望和伤心也是我们经常经历的情感,关键是怎么去对待失败或者挫败感。
那些从中失败中收获的经验、韧性、抗击打能力以及竞争精神,才是能使我们获利终生的。
所以,挫折教育,是给教育,不是给挫折。在孩子遇到问题,陷入困境的时候,给予他足够的理解、支持与鼓励,才是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在逆境中陪伴孩子,与他一同经历,一同承担,一同成长,才能让孩子在爱与支持中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强大。
哩哩猫——新家庭早期教育正向知识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