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大叔 清江风情 8月2日
湖北的西南部,恩施州有两条被驴友公认的最经典的徒步线路:恩施市的鹿院坪、利川市的清江古河床。作为恩施本地驴友,如果你没走过这两个地方,也就不好意思说是个合格的驴子。
前面已经介绍过世外桃源鹿院坪,这里说说清江古河床。
清江古河床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东城区境内,总长8公里,这里方圆十里无人烟,其风光十分秀美。
且不论这利川最美的户外线路,百里绝壁、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如何美不胜收,也不谈一线天、熊猫洞、大小龙门、洞群、暗河、地缝、独峰、象鼻山、清江河画廊的秀丽风光,也不在此一一赞叹清江故道一路怪石嶙峋,溶洞相连,山形奇特,绝壁耸立,峡谷幽深,玉瀑飞溅,天坑密布,植被茂密……单表那个偶遇的独家寨。
八月份的一天,雨后初晴,恩施蜗牛户外运动俱乐部徒步清江古河床。
虽然天气阴沉,但仍然无法阻挡那些呼之欲出的景象,怒放的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山花,满山的青绿,巍然耸立的悬崖峭壁,悠闲的土鸡和仍然会关注外来人员的农家。
行经观彩峡的峡口,刚从绝壁下绕过,一大片苞谷地呈现在眼前,前方小龙门在望。包谷林前的三岔路口,两个当地打渔人正要下到河谷去,遂上前攀谈,一问之下,方知此处小地名叫“独家寨”。
独家寨,寨子在哪里啊?打渔人向路边东面的绝壁上一指,那里就是!侧身一看,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直上绝壁中央。
欲观独家寨全貌,徒步的驴友们好似没找到合适的角度,从两百米开外的小龙门前高坡上,也只能看见独家寨所在的山坳,和绝壁上山门所在,根本不可能窥得寨内的房屋檐角。
独家寨,地属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交椅台村八组。喀斯特地貌山峦,峰峰相连,清江河水剖山而过。背面半片山两峰山坳处就是独家寨。
总的来说,独家寨的地势形如一个不规则的马鞍,东西北三面为高耸绝壁,最矮的也有20米,南面下临清江河谷绝壁,目测雨后浑黄的河水距寨内苞谷地,约有60米高。
独家寨入口左面山崖下,一段两米多高的石砌围墙,圈着一个废弃多时的小院,院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青藤,木门早已不知去向,唯余门框淹没在半人高的草丛中。院墙上方,崖壁罩岩壳处,一个不知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凿就的门形石洞,杳无人畜活动痕迹。
沿着寨前石壁前石条垒砌成“S”形的石道,拾阶而上,约40余步,陡壁上天然的大石洞如漏斗状逐渐收缩,至半山腰上呈一个梯形小洞口,向内伸去。这2米多高的洞口,上面装着两扇木门,这就是独家寨的入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穿过木门拾阶而上,竹林小道清幽一人,夹道的包谷林鼓鼓囊囊,展现丰收的欢欣。前行数十米,豁然开朗,瓜蔬满园,泥墙木屋,蜜蜂环绕,恍若桃花源。
峡谷环抱的独家寨坐落在绝壁之上的山腰平坦处,是一栋约200平方米一正两明两厢的老式吊脚楼,坐北朝南。七步石阶上的阶沿石板铺就,房前院坝青草漫长,几颗苞谷苗恣意地见缝插针。房前屋后种满苞谷、红苕、四季豆、魔芋,还有两分地的土烟田。厢房侧旁的搁板上随意放置了几个木质蜂桶,野蜂环绕。
关上洞口的木门,便与世隔绝,独家寨自成一片天地,一屋一户即是一寨,现有寨民3人。73岁的秦代华就是寨主,72岁的李才梅是压寨夫人,49岁的长子秦兴平照料着全家人的生活。
门前阶沿坎上,秦代华坐在条凳上卷着旱烟,身穿有些发白的深蓝色衣裤,灰扑扑的解放鞋,嘴上叼着一个小烟斗,依墙靠着一根拐杖。看到游客们一步步走近,他憨厚一笑。李才梅靠坐在大门边的长板凳上,看到有人前来,只是腼腆不语。6、7年前她下身瘫痪,现在已不能行走,每天只能挪着坐在门前,与眼前的青山对话。
屋前泥土院坝阶沿坎前,秦兴平手拿一把镰刀,正准备下田干农活,见有客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操一口山寨普通话,为寻访的游人介绍本寨的风土人情、四季收获。
当时,除了我们几名恩施蜗牛队徒步驴友,正有两个年轻女孩完成休整,背着小包又将出发。还有一家三口,围在寨主秦代华身边,谈笑风生,10岁的小男孩对山寨的生活充满了好奇,蹿上跳下,闹个不停,为寂静的山谷增添无尽的欢笑。
据秦兴平讲,其祖辈从贵州迁徙而来,到利川后先是定居在柏杨镇高山,那里海拔较高,土地贫瘠,庄稼收成极差,一家人常食不果腹。四十几年前,秦兴平出生后不久,秦代华一家三口来到交椅台村,在集体的帮助下盖起房子,生活逐渐走向正轨。按照集体的安排,秦代华在这个隐秘山谷中安家。
这里曾经有一户陈姓人家居住,门前有十来亩集体土地。后来陈家人搬走了,屋舍荒废,只剩地坪。
那些年,秦代华带着李才梅、几岁的秦兴平,入住绝壁深谷,开始开荒种地,打造家园。那时候,房前屋后都是竹林,秦代华白天要为集体干活,夜晚便在竹林中慢慢开垦菜地、扩展地坪。为集体开垦土地也算工分,为了多挣点口粮,他还忙着把一些边角林地整成耕地。
大半年后,土地慢慢平整好了。每天干这么多活,挣的工分一天只能换一斤苞谷的口粮,李才梅心疼吃不饱饭的丈夫。秦代华身体好,饭量也大,一顿能吃三碗干饭。她忙着照顾孩子,也种些洋芋、红苕等管饱的东西,尽量省着让丈夫吃饱。
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木头适合做支撑,也可以做木板,秦代华抽空陆续砍下一百多根木头,买来便宜的松树屋架,请木匠师傅以换工的形式帮忙盖起一间屋子。没有钱,他们只能在屋顶铺上苞谷梗子遮风挡雨。
几年后,苞谷梗子才换成茅草。直到秦兴平二十岁时,父子俩请人帮忙,自己打坯烧瓦,才有了现在的瓦房,一间屋子逐渐变成五六间,厨房、堂屋、卧室才区分开来。独家寨初具雏形。
秦代华、李才梅育有两子,长子秦兴平,二子秦兴兵。秦兴平先后娶了两个媳妇,连孩子都没生,就相继跑了。这些年来多在浙江、广东、重庆等地打工,除了农忙时回来帮忙,一大半时间不回山寨。
二子秦兴兵则在利川的土桥村说了个媳妇,姑娘嫌这里太穷,要他当了上门女婿。24年前,山谷里迎来第三个孩子,这是秦代华妹妹的女儿,生下来几天就被抱来,名唤吴琴。
山里的日子太过单调,从小学爬坡到三四里外的小学上课,到初高中寄宿,吴琴也慢慢离开山谷。如今,她在腾龙洞景区上班,每月回独家寨两次,带些日杂用品和食物看望两位老人。
近几年,独家寨被一些驴友发现后,陆续有人来寻幽探奇。觉得老人们的山寨生活,是都市人最为羡慕的,期望自己也能寻到这样一片桃花源。
秦代华却有些无奈,一拨拨的游客前来,节假日甚至能达到几百人,山谷中的垃圾多了,有些人甚至抜走他的菜苗,说是原生态无污染。还有人出钱要租下这个山寨,两老却不愿意离开这个生活了四十几年一手建立的王国,他们不知道到了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现在这么自在。
在秦代华看来,现在的生活很舒服。早上六七点钟自然醒后,给自己和老伴煮点红苕洋芋,撒上盐,就够一天的两顿饭了。吃完饭,喂猪、种菜、养蜂、晒烟叶等活儿,只要想干就有。不想干的时候可以进屋看电视,自从大儿子秦兴平买回一台32寸的液晶电视机,他再也不用到别人家去看抗战剧了。
因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独家寨多做停留,白云深处人家的风貌只能略窥一二,也没能向二老多多讨教绝地凿屋,养猪、砍柴、种菜、养蜂的心得。可以肯定的是,寨主和压寨夫人的所谓爱情故事也许平淡无奇,但是,他们终将守望山寨相伴到老。
回望洞口大门上收取游人两元环境保护费的“温馨提示”,这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与外面的世界,如此接近,又如此遥远。独家寨,仿佛在拒绝着什么,冥冥中又一定在期盼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