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设计学》1:如何当一个合格的谋士?

今天咱们讲的这本书叫《行为设计学》,英文名是《DECISIVE》。

我觉得这本书的翻译名称不太准确,这本书直译过来应该是“决策”,这本书讲的是如何“科学决策”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奇普·希思(Chip Heath),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第二作者是丹·希思(Dan Heath),是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

他们是两兄弟!

兄弟两一起合作写了很多畅销书,包括《打造峰值体验》、《瞬变》等等,他们写书的特点是论述扎实,有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模型,读完马上可以现学现用。

这本书是教人做决策的,要放在古代,这应该是类似于郭嘉、贾诩这类谋士的必修课。

学好这本书,你看问题的视野会变广,你做决定的成功率会提高,你会更加理性,甚至你打牌的技术都会提高。

关于决策,真的读这本书就够了。

01   做决策究竟有多难?

每个人都要做决策。

我们需要做大决策,比如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专业;我们同样需要做小决策,比如是坚持节食计划还是品尝一口美味的蛋糕。

无论决策的大小,我们似乎总会犯错误。

腾讯调查显示,70%的大学生后悔自己所学专业。同样的,面对美食诱惑,我们很可能忘记自己要变瘦变美的美好愿望。

商业决策常常存在缺陷。一份针对企业并购的研究显示:管理者83%的决策没有为股东创造任何价值。

个人决策不容乐观,很多人选择错误的股票投资组合,选择糟糕的理财方式,导致“月光”、“月负”。

年轻时误交损友,中年时茫然四顾,老年时后悔当年没有一吻玫瑰香。

决策难,做对决策更难。

好在,现在已经有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希思兄弟指出了阻碍有效决策的四大思维陷阱,分别是:思维狭隘,证实倾向,短期情绪,过度自信。

作者提出:只要解决这四大思维陷阱,你就能实现科学决策。

具体怎么做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叫WRAP的科学决策流程,分别用来克服这四种思维陷阱。

WRAP指的是:

1、Widen your options                     

-拓展选项,克服思维狭隘。

2、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     

-检验假设, 克服证实倾向

3、Attat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  

-隔离思考,克服短期情绪

4、Prepare to be wrong                    

-料败于前,克服过度自信

严格按照WRAP的流程,你能做出更好的决定。

我特别喜欢万维钢老师对这四个策略的表述:拓展选项对“奇计百出”,检验假设对应“实事求是”,隔离思考对应“从长计议”,“ 料败于前”对应“未料胜先料败”。

古代最厉害的谋士也不过如此了。

02 谋士的套路

我们要克服的第一个思维陷阱是思维狭隘,采取的方法是拓展选项

古代谋士给主公提策略总是要有个上策、中策、下策,这里面上策往往是高风险、高收益。比如用谋略,不战而胜;中策比较稳妥,就是按部就班;下策往往是低风险低收益,比如强行攻城。

不妨看下“凤雏”庞统给刘备献计的故事: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到了公元212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对于这个时候的刘备,显然不能一直在益州耗下去了,要么取益州,要么回荆州。在夺取巴蜀之地上,当时在刘备身边的谋士庞统提出了三条计策。其中,上策为: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益州;中策为:击杀杨怀、高沛等蜀中名将,而后进兵程度;下策为:回到荆州,慢慢进图益州。

最后,刘备选了中策,顺利入了川,成就了霸业。

以前,我总觉得庞统是故弄玄虚,这三个计策一提,主公多半都会选择中策,上策太过冒险,下策太过保守,中策比较适中,你干嘛不直接提中策呢,还非要弄个上中下策呢?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庞统的套路。

谋士采取的是“拓展选项”这个策略,它有三个好处:

第一,拓展策略克服了思维狭隘

你只给主公提一个策略,他只会考虑着一个策略,他的思维就被限制住了,他不会考虑更多的情况。

社交网站上,少男少女们经常会问:我到底要不要分手?这样问就是思维狭隘,你只有分手/不分手两个选项,你未来后悔的可能性很大。

聪明人会问:分手前我应不应该先安排好下家?

这样你起码多了一个选项。

第二,拓展选项策略把决定权给了主公

出计谋是谋士的责任,而做决定是主公权力,你只提一个意见,主公只能照做,到底谁是老大?

另外,如果计谋失败了,你就可以立刻甩锅:你看,我给你说了上中下三计,你非要选中计,错不在我。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我也很无奈啊。

第三,拓展选项策略暗含“政治套路”

这种套路其实提供了两个虚假选项:给别人三个选项,但只有一个靠谱,主公其实只能选中策。

美国“谋士”也是这么玩的。

基辛格在《白宫岁月》一书中写到:在每次重大决策前,美国国务院都会给总统尼克松的三个“选择”备忘录,其中有两个显然不行,合理的选择只有一个。

基辛格说:“最经典的例子是,让尼克松在:核战,当前政策和投降三者之间做选择。”

看似很多选项,其实只有一个是对的。

当然,谋士使用拓展选项这个策略,最重要的还是第一个作用:让自己和主公避免思维狭隘。

那么该如何拓展选项,开阔自己的思路呢?

作者提出了很多方法:

比如,头脑风暴,一群不同领域的人各种奇思妙想;

比如,学习优秀同行,沃尔玛成功的秘诀就是山姆沃尔顿经常研究竞争对手的

经营方法。

比如,实用类比法,观察鲨鱼发明了“鲨鱼皮”泳衣。

总之,想法越多,你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越大。

拓宽选项,每次给主公提出上中下三个计谋,是成为合格谋士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03  谋士根本不靠谱

我读这本书第一个感悟就是:所谓科学决策可能是玄学,所谓谋士可能是江湖骗子。

给主公提出几个貌似都对也貌似都不对的选项,主公从以此做决策。

成功了当然是皆大欢喜,大家都会说:“先生神机妙算。”失败了也可以置身事外甩锅给主公,逢人便说“竖子不足与谋”。

成了是牛逼,输了是运气,玩的是套路,看的是概率。

这么看来,谋士这个职业,可能根本不靠谱

同理可得,市面上的一切成功学大师、咨询界翘楚、整合营销专家,根本不靠谱。

他们的套路,大概永远不会超过诸葛亮、郭嘉这些老前辈。

无非是把上中下策变成了方案ABC,把谋略变成了企业战略,营销口号从“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变成了“华人成功学权威、世界青年人领袖”。

你听他们的,成功了,那当然是因为方法有用,如果失败了,就是你个人努力不够。

咋说都有理,你说气不气。

曾国藩晚年曾经总经自己战胜太平天国的“成功经验”:“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关键词是三个字:“靠运气”。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之言。

你可以掌握最好的决策方法,你可以成为最优秀的谋士,但是要成就大事业,靠努力不如靠运气。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尽人事,安天命,完成规定动作,接受必然结果。

这才是学习科学决策的最终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为设计学》1:如何当一个合格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