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言无忌话近邻

2011年12月27日

         一年多以前,瘦鼠心血来潮,敲了几篇春秋文字,题为《华哥与金弟》,中途停下,不敢再敲下去,怕一不小心犯了忌讳,落下什么不是来。

         其实,我就一个好奇,对那个故作神秘的国度,以及天朝对那个国度故作神秘的态度。说实话,我是属于受《再见了,亲人》熏陶过的那一代人,我曾经在课堂上动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用我那不关风的豁牙,甚至渴望过能够见到美丽的金达莱花,嗅嗅她的芳香。更多的时候,在我的童年,我和伙伴们玩着一种叫做“抗美援朝”的山寨扑克,那是找来硬纸片自己做成的,一共十六张,按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字,以大小和顺序为区分,也就是“大抗”最大,“小国”最小。课间就玩这个,比扑克简单,边玩牌还边哼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来,我阅读过很多关于那场战争的文字,包括当时敌我双方的战将的回忆录等,我能理解在各自不同立场上对于那场战争的定义。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英勇的朝鲜人民也诠释了不屈的涵义。于是,我觉得,“唇亡齿寒”固然有着战略的考量,而现实中凝结的生命与热血的友谊却是那么坚不可摧。虽然我没有机会去接触那片土地,但我小时候在綦江桥河的街道上常看见过那些用膝盖跪着行走的人,他们曾经为那片土地付出,并且把双腿留在了那个国家的土地上。

        直到有一天,一个未被证实的关于北京申办奥运的传言让我心里陡生阴霾,我发现国与国原来和人与人一样。这么说吧,国与国之间和民间对亲戚的感觉一样,老一辈亲着呢,后一辈继续来往着,再后来稀疏来往着,最后就不大走动了,渐渐的,那曾经的亲厚也就稀薄了起来,毕竟各有各的道路,各有各的圈子。倘若再偶尔有些是非什么的,那就形同陌路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凡是关于朝鲜的网络新闻,那评论绝大多数时候是关闭着的。很是好奇,就忍不住揣摩,这究竟是为什么?冥思苦想,然后再根据我向《红楼梦》中贾瑞同学虚心学习“正照风月鉴”后总结出来的看新闻应该“反照”的经验,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觉得关闭评论是因为害怕网民的跟帖会说出《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子的话来而有损中朝友谊。那为什么断定网民的跟帖就一定会有这个倾向呢?这当然是审核者的预判了,而做出这个判断的心理根源其实就是他们其实也是赞同那个小孩子的话的,他们也存在和网民一样的看法,只是他们碍于种种原因不敢或者不想说出来而已。

        我是草民,不懂得纵横捭阖,更不明白下一盘什么大棋,我只是一个好奇的看戏人,并不想掩饰自己的臆断。我觉得大多数网民对我们这个近邻已经不像老一辈那么亲近了,甚至产生了很多的嫌隙。在放眼看完世界后再围观那个近邻,嘴角应该是挂了嘲讽的笑容的。作为围观者,谁会相信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会是伟大领袖,会是精神支柱,谁会相信他三岁开枪,八岁开重卡,各项运动无所不精,骑术超过业余,打篮球更是超过一般职业球员等等鬼话?可是,人家当局者迷啊,人家子民愿意在崇拜中找到寄托。有寄托总比咱没信仰好,有寄托才稳定,且不需要花大把钞票去维持。那天我在视频中看到近邻老大的举哀现场——熟悉的呼天抢地,熟悉的胸前像章,熟悉的青蓝二色衣着,熟悉的口号式表达,似曾相识。其实,往前三十五年,咱不是一样的么?其实,咱们心里滋味挺复杂的。

        就聊到这儿了,再聊下去就涉及到肉食者的事了,咱不懂也不打算搞明白。只是于一些现象中隐隐发现,咱这近邻可不是省油的灯,让哥脑袋都大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鼠言无忌话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