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修改:归纳或演绎均尊重学生 ——评刘恩樵老师《让你的作文从70分到90分》

一、课例再现

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从70分提升到90分。我们怎么做到呢,一文三次修改。

展示:一文三次修改,品相扶摇直上。

展示文章《捞花瓶》

70分,有头有尾,事情完整。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请大家浏览,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开课直接】

2:48

学生独自看文,思考。老师巡视,提醒勾画,写写,建议从总体修改入手。

07:00

学生交流

生1:在怎么办前面,加上心理描写,比如说“”,还可以加神态描写 ,比如说“”

师:神态、动作、充实,表现性就更生动。怎么办,三个字不能给读者

生2:第一小节的,这阴沟很深,可以用比喻 、夸张的修辞,比如“”,花瓶只露出半张嘴,还

师:你为什么要对小沟和花做补充

生:为下面捞花瓶做铺垫。

师:大家发现没有,有两个地方,把阴沟比作万深渊,这个比喻,你怎么看?

生4:夸张不合适。

师:小区门口的小阴沟不可能是深渊,想法好,但要恰当。花瓶只露出半张嘴,只让它说说话,好像在说救我啊,救我啊。

生5:可以加我心理的变化,在爸爸让我捞花瓶的时候,加一些心理。在我捞的时候,又可以加我想怎么捞。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相当的好。请你复述一下这位同学的话,概括一下。

生6、生7:转述生5的发言。

生8:把心情,从紧张到喜悦,写出来。

师:把捞花瓶的心理变化写出来。这样让文章一波三折,有点起伏,吸引读者。

有没有同学再有其他想法?

生9:有力,可以进一步。如深吸一口气。

师:注重细节,很好。在很好时候都可以

生10:最后一段,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

师:不就事论事,写完这件事后,画龙点睛。思考,捞花瓶用了什么方法,这个方法是不是一下就想起的,是想到了平时的吹气球。所以可以在这之前,写尝试了其他的办法,都不行之后,才想起吹气球。想用……结果……,想用……,又担心……,想……又……,,怎么办呢,突然想到了。

这样,把刚才同学加的,老师加的,我们就可以从70分变成80分了。

20:00出示:修改后的文章,(主要是老师刚才加的用其他方法)。

师:这段修改,综合了刚才我们哪此同学的修改意见。

生11、12、13、14

23:48

出示:善用抑扬

24:41

出示任务

二改:化用诗句

在文章合适的地方,引进诗句,如,老师出示文段,举例2个。

26:50

学生再读原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加什么诗句。

生15:在怎么办后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生16:在最后一段前面加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无”

生17:在怎么办后面,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借问酒家何处有,改成,借问绝招何处有然后用到文章中去。诗歌我们要活用活用。

32:15

出示:二次加了诗句的文章

几个学生分处读加了诗句的地方。

师:好的,现在我们可以得88分了。我们再来学一点小招,上90分。

36:32

出示:文章中的一句话,放到下一段。

说说为什么这样放

生:承上启下

生:写出我的决心

师:是用了什么方法,知道吗?

生:强调

【这个地方,老师的点拨是没有到位的,所以学生不知方向地猜老师的答案】

师:后拿前。

40:32

出示:

三改:巧用独句成段

师: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强调

师:概括这个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这个地方清晰,问题重复】

43:00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独句成段的呢,找出来看看。

生找出后,老师都会追问一句,为什么或是起什么作用

出示:三改后的文章,红笔标出独句成段的文字。

46:20

出示:修改后的终稿。

47:00

总结

【这节还是总觉得少了什么。】

二、作文修改:归纳或演绎均尊重学生

这节课有三次修改活动:第一次,善用抑扬;第二次,化用诗句;第三次,学用独句成段。这三次修改活动在时间分配上,第一次最多,第二次次之,第三次时间最少。在第一次的修改活动中,刘老师用了归纳的教学策略,第二三次修改活动,用的是演绎的策略。为什么第一次修改活动时间长,用了24分钟,占了大半课堂教学时间,而第二次第三次两次的修改活动时长累计23分钟。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为什么第一次修改要用归纳法,第二三次修改要用演绎的方式,这里面又有什么讲究?这两者里的讲究不过就是四个字——尊重学生。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有起点,作文修改也不例外。学生作文修改的起点是什么?是学生最朴实的觉得“这一处可以这样来改”。面对一篇已完成的作文,在老师没有给出修改方向之前,对于修改的方向,学生是没有聚集的,是处处有发现,处处皆可改的。对于修改,学生第一反映是修改具体的文句,而不是去思考修改谋篇布局,揣摩立意,修改文章的结构,比较记叙顺序,讲究文章段落形式等相对中观的层面。这是学生作文修改的起点。刘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了这一学情,在教学中设计的第一次修改任务就是:读原稿,说说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怎样的修改。这次修心活动,给足了时间,让学生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到文章里去发现自己认为的可以修改的地方,并尽可能说出怎样修改。学生的原认知得到了尊重,学习的时间出得到了保证,因而学生能放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事实证明,学生的修改意见绝大多数对于原稿的提升都是有帮助的。学生的修改意见分享出来,刘老师都是以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气进行回应。学生修改方案不妥之处也是在先上肯定想法,再优化做法的情况进行,学生人人都被认可,被肯定。在众多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得出,第一次修改的方法,是善用抑扬。(当然,这个提法,还应进一步考量。)

第二次和第三次,老师就直接用了演绎的方式,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修改。第二次是用诗句,第三次是用独句成段。这两次活动都是老师明确修改的方向,并分别做出修改示例,然后让学生用规定方式进行修改。变第一次的发散式修改为聚焦式修改。目的明确,集中注意力,因而节约了教学时间。从学生发言中可以推知,此前在修改作文的时候,确实在引用诗句和独句成段上缺少认识,老师用先讲解是什么,为什么,再示例,再修改的演绎流程是基于这个班学生实情的。顺带,三次修改,在方式上,在时长形成相应的互补,也调整了教学节奏。

在这节课里,刘老师用归纳的方式将学生的修改经验提炼成修改方法,用演绎的方式强化了新的修改方向,做到了新旧的融合,经验的提升,能力的形成。对学生而言,这是一节有效的作文修改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文修改:归纳或演绎均尊重学生 ——评刘恩樵老师《让你的作文从70分到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