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娘3

秋生娘很快得了村委的老房子。因为她类属一级残疾,村里头一年给免了租金算是对她最大的照顾。很快,她就找来工匠把墙的夹壁砸了,使得房子更宽敞。屋里屋外该修的修该补得补,一切整理妥当,有村委牵头帮着买了一台旧的磨粉机。为此,秋生娘对村里领导感激涕零,就差一叩三拜了。

等到磨粉厂开工了,家里男人和儿子也有事儿做了。秋生娘每天吃了饭也去磨坊里帮忙过称收钱,至此,她那些偷鸡摸狗、掐菜顺瓜的事儿再也没出现过,大家都说秋生娘变了一个人。

自从有了磨粉房,村里人很受益。原先磨粉需要跑出老远外出加工,如果家里男人不在婆姨们根本无法完成。现在好了,磨粉房就在家门口,女人们只需推着洗好晒干的麦子去粉房里坐着等就成,而且价钱公道实惠。

秋生爹虽然老实巴交,人却实在干活勤快。每日都把粉房打扫的干干净净,别人送麦子过去,他也会小心翼翼地倒进磨机,做到不洒不漏不浪费。磨完粉还当着主家面,用条子把面袋子敲得噼里啪啦响,将粘在袋子上的面粉倒的干干净净。这一点儿,令细心的婆姨们很是满意。

都说妇女顶起一边天,女人说话起着不菲的作用这话不假。村里的婆姨们就像流动的喇叭,走到哪里就把秋生家磨坊的好宣扬到哪里,几张嘴成了免费的宣传工具让秋生磨粉房很受益。那些赞扬的话,像坐在墙头上的尘埃,被风一吹东南西北的跑。很快,连周边村子里的人都知道王庄开了磨粉坊,而且磨出的粉像天上的白云、像冬日的雪洁白如玉。

那个秋季,秋生家的磨粉房,迎来了首次人流小高峰。

自从家里有了赚钱的行业,秋生娘不去磨坊里帮忙的时候,都穿着整齐脸上漾着笑,见了村里婆姨称大姐妹子,见了老人称大娘婶子大伯。由原来的看谁都不顺眼,换成看谁都养眼。家里做了可口稀奇的饭菜,也会一东家给一碗,西家给一碟。门口有一棵五月杏九月枣,到了成熟的时节,她就把红红的果子,送这家一捧给那家一把分着吃了。大家对她的变化看在心里,之间的关系也明朗起来。

都说顾客是衣食父母。精明的秋生娘哪会不晓得这个理。她家之所以买卖好,全依仗着村里人的支持。如果没有大家帮忙,她的设备再好活儿干的再漂亮,没有人来也是白搭。

秋生娘的为人和善以及家庭条件的改观,在得儿子秋生的婚事上也沾了不少光。秋生粗壮的身板浓眉大眼面相耐看,使得他很快成了村里一个很受媒人惦记的帅小伙。

说媒的经常上门提亲说又有哪家姑娘相中了她。每每听到这些,秋生娘的心除了高兴还悬在半空中 她怕,怕人家姑娘如果看到家里还有一只胳膊的婆婆而悔婚。那些日子,她心事重重,自责着自己以前偷盗的行为不说,还嫌弃着自己身体的残疾。

农村人儿子说亲,人家姑娘相中了人后,家人还会亲自或者托至亲来村里偷偷地打听一番。例如这户人家为人咋样?属不属于作奸犯科类?像那种酒徒赌棍类更是相当忌讳。

一天,秋生娘出门正好碰到一个外乡人,和张九的老婆坐在一处闲屋前嘀嘀咕咕着。凭直觉她能断定这陌生人,是儿子秋生刚处的对象家派来打听事儿的探子。知道对方底细后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打听谁不好,偏偏遇到张九的婆姨。这婆姨可就是自己当初偷菜的人家。完了完了,这亲事保不准没戏了。”

秋生娘像霜打的茄子,一连几天精神恍惚坐立难安。她又像待屠的猪,洗净脖子单等着白刀子进去了。

有一天天刚朦朦亮,就有两只喜鹊在她家的老柿子树上不停地叫。吵的她没心思再睡了。

等她刚拔开大门的门栓,媒人就笑着上门了。

“秋生娘,这次你可得给我送个大猪头了,我可要十斤重的,哈哈。”

媒人看到秋生娘傻愣在一旁,笑得更欢了。

“成了成了,人家姑娘和家里大人,同意和秋生的亲事了,说过几天还要来家里瞧瞧呢!”

啊!秋生娘脑子一炸,这婚事成了?还以为没戏了呢!

“要的要的,不就是十斤大猪头吗?还有酒呢!等他们成亲了让秋生给你送去。”秋生娘的嘴咧到耳根上了,笑着笑着就漾出了泪花儿。还是好人多啊!她偷偷地拎起那只悬在半空的衣袖擦了擦眼角。

村里有人眼红秋生家的买卖,依仗着自己有些闲钱,也在村东开了一家新磨坊。磨坊高端大气上档次,一溜子钢棚罩的屋顶,设备更是国内最先进的新型货色。最重要的设备还外带淘洗功能,如果谁家嫌弃洗麦子麻烦费时,可以直接推上一麻袋来这里洗好了直接上磨磨出细粉。新磨坊的落成,对整个王庄的男女来说是一种诱惑。因为大家看惯了老一套磨粉技术,对新设备新技术满是好奇。

新粉房开业那天,主家请了全村男女老少吃了八桌子酒席,其目的明了。要求大家以后来他的磨坊捧场。再看秋生家,遭遇了几年以来头一次的考验,一连几日没人上门磨粉。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生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