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2022年读书打卡记录7)


【打卡】第259天  202202227

【书目30】《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

【作者】傅佩荣

【版次】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

【页数】269页

【进度】1-40页

第一部分:古代哲学

前三节作者从神话、宗教、城邦生活三个方面来介绍古代哲学诞生的大背景。

神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弥补理性思考的不足。如果用一句话描写希腊哲学的起源,那就是从神话走向理性。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方向相同而方法不同。方向都是想要掌握人生的意义,但宗教诉诸信仰,而哲学的方法则是理性。

接下来分别列数了自然派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等和“辩士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高尔吉亚的思想。与“辩士学派”同时登上历史舞台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则是苏格拉底。这位得到德尔菲神谕的道德哲学家,自称是真理的助产士,宣称“知识即德行”、知善才能为善,改写了哲学史,使雅典成为西方哲学的圣地。

他在《申辩》中说:“……雅典是最伟大的城市,以智慧与强盛驰名远近。可是,你只顾在尽量多赚财富和博取名声方面用心,而对内心的修养和真理,以及怎样使灵魂完善等问题,都是漠不关心的,难道你不感到羞愧吗?”

这质问,放在今天,更加“应景”,更掷地有声。

【打卡】第271天 20220318

【进度】41-59页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这对“相爱相杀”的哲学师徒有何相继和相离呢?

柏拉图(二):探寻真理的知识论

人类心智从无知发展到有知,其过程是由意见上升到知识。意见所把握的是“影像与个别物体”。此时,人的心态是“幻想与相信”。知识的对象是可知之物,包括“理型与数学定理”。此时,人的心态是“假设与认知”。
“假设”的对象是数学定理。譬如,1、2、3、4,或长方形、圆形、三角形,都是对具体的感觉对象加以抽象之后的结果。没有这些数学定理,我们无从分辨个别物体的种类与计算。而假设阶段已经超越了可见之物,但是又未能完全脱离它们。因此,最高的“认知”心态,要完全脱离下层变化不已的世界,而仅以理型为其对象。理型才是真实客观而恒存之物。
柏拉图的知识理论,不只是简单的分类与定义而已,它还有实际的修行要配合。换言之,人若只靠天生的感官去认知,而未曾接受任何教育或指导,那么难免像是洞穴中的囚犯,只能面对道具映现在墙壁上的影像,所知的一切“被他们自己的情感与偏见所扭曲,又由语言的媒介而被别人的情感与偏见所扭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洞穴比喻”,描写一般人的心态正是如此,连道具都没见到,更不要说洞穴之外的光天化日了。因此,为了获得真知,人必须向上提升,排除感觉、幻想与信念,闭上感官之眼,才可张开心智之眼。
人的心智掌握了理型,才算得到了知识。这里所谓的掌握,是指“发现”,而不是“发明”。理型永远存在,关键在于人能否用心智去“发现”它。就此而论,柏拉图并不是一般所谓的唯心论,因为他的心智只能发现,而不能发明理念。
那么,什么是理型呢?只要许多个别物体有一个共同名称,它们就有一个相应的观念或理型。在此所说的“观念或理型”,是迁就一般人的理解而言,而不代表理型纯粹只是人们心中的观念。譬如,我说“张三勇敢,李四也勇敢。”我必须先知道“勇敢”的本质,才能如此判断。没有“勇敢”的正确观念,又如何判断谁勇敢呢?许多人对柏拉图的质疑,原因在于他们总是扣紧具体之物来思考。譬如,“黄马是马,黑马也是马”。那么,马的理型何在?的确,这是柏拉图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是,别忘了,柏拉图对于有形可见的万物向来兴趣不大。
他所关心的是人的问题。因此,他的理型主要是指:一、伦理学及美学上的理型,如善、正义、美;二、概括的概念,如同、异、有、非有、似、不似、一、多,可供人们进行思考及判断者;三、数学上的理型。以上述三种为主,此外,他还附带谈到:四、自然物的理型;五、人工制品的理型。但是,这在哲学史上带来长期的争论。这不只是柏拉图个人的问题,也是人类认知能力永远要面对的问题。

柏拉图(三):追求至善的理型论

柏拉图在建构知识理论时,很清楚知识必须以客观恒存之物为对象,并且知识的运作是去“发现”,而不是“发明”其对象。为了发现,人必须排除感觉作用的干扰。他把客观恒存之物称为“理型”。
我们暂且依柏拉图之意,专就伦理学及美学上的理型,亦即价值理型而言,接着进行思考:这些理型之间的关系如何?柏拉图认为,理型既然是各种价值的原型,彼此之间不会互斥,并且由一个最高理念来统合。最高理型是绝对的真实,它同时也是绝对的美与绝对的善。这三个名词都加上“绝对”,就必须是“统一”的。他在《理想国》中直接肯定“善的理型”地位最为显要。他把“善”比喻为太阳。阳光使宇宙万物清晰可见,因而在某种意义下,阳光就成为万物的美善与价值之来源。
阳光之喻,颇有深意。假设大地一片漆黑,则任何东西都无法呈现,有如混沌,谈不上有任何东西存在。阳光一出现,万物才由相互区分而得以存在。我们不能说“阳光创造万物”,但可以说“无阳光则万物形同不存在”。
依此再进一步,若无绝对的善,则人的生命无异于漆黑一团,无法被理解,因而也无意义可言。现在,绝对的善有如阳光,使人在变化生灭的尘世上,以及十分短促的生命中,发现人生应该何去何从,亦即应该矢志追求至善,因而使人生豁然开朗,确立明确的意义与努力目标。这是柏拉图提出理型论的真正用意。
由此可知,理型论居于柏拉图思想的核心地位。它使知识论得到依据,同时也保障了万物的存在基础,亦即后来所谓形而上学的依据。如果把眼光看得更远一些,理念论还有以下两大作用:
一是有关宇宙万物如何创生。在《蒂迈欧》中,柏拉图借助神话中的德米奥格,说他是“根据理型,把原初质料塑造成万物”。这位典爱神性工匠如何造人呢?他发现,在有形可见之物中,不具备知性的无论如何不可能比具备知性的更美;进而,心智不可能存在于没有灵魂的东西中。因此,他把心智放人灵魂,把灵魂放人形体,再调和为一个整体。因此,人生的目的即在于解脱灵魂,方法则是认识理型。
二是有关人的知识。“知识即回忆”,这是柏拉图的另一论断。人的灵魂在投胎为人之前,居于理型界,认识所有的理念。投胎为人之后,身体有如监狱,使灵魂受到感官的约束,因而遗忘了理型。知识即回忆起灵魂原本所知的理型。正因为是经由回忆,理型才不受后天经验的限制,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也因而保障了人类知识的有效性。
以上两种见解都带有希腊神话或宗教的色彩。这在柏拉图当时,也许是权宜之计。哲学家有心建构完整的系统,但是遇到像宇宙与灵魂这样无法确证的问题时,必须发挥一些想象力。无论如何,他所触及的问题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开创了新局面。现代哲学家怀特海说:“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脚而已。”这话是有一定根据的。

亚里士多德(一):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介绍亚氏的各项学说之前,最好大致比较一下他与柏拉图的承启关系。
柏氏认为,人类知识具有统一性,要统一于理型界;亚氏同意此构想,但认为,达到统一性应该从经验出发,不可忽略感觉所得的一切。柏氏对逻辑思维与辩证法多有着墨;亚氏则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学科。柏氏关心真实存在的基础,并以“理型”为其答案;亚氏则创立了“形而上学”,说明变化并非全属虚幻。柏氏对“知识”的有效性提出像“回忆说"之类的特殊见解;亚氏则提出著名的“四因说”来响应。
西方哲学有两大系统:一派重理性,另一派重经验。这种过度简化的区分与对立,就源自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二人的学说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分由人类生命的两种需求,去建构一个完整的生命蓝图。

【打卡】第276天  20220328

【进度】60–74页

1.斯多亚学派(即斯多葛学派)

此学派的创始人芝诺,深受赫拉克利特的影响,以罗格斯主导一切,并以火为宇宙实体。他的立场是一元论唯物论:“万物都是一个庞大整体的部分,自然界为其躯体,神为其灵魂。”

人只有一种自由,那就是:有意识而心甘情愿去做“他必须做的事”。亦即,人可以改变他对事物的判断及态度,将之作为“神的旨意”而欣然接受。只有以此来看人才是自由的。
斯多亚学派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对伦理学的见解。他们认为,哲学的主要关怀是行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求得幸福,而幸福在于德行。德行在于呵护自然的生活。“自然”即指“本性”而言。人的行为符合自然法则,即人的意志符合神的旨意。

中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波赛唐纽斯。他遵循斯多亚学派的立场,主张一元论,进而试图论证自然界的统一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受到了柏拉图二元论观点的影响:他认为人由身体与灵魂组成,灵魂虽然也像火焰般的气,但应具有某种不死性。

本学派晚期的代表人物有塞纳卡、爱比克泰德与奥勒留。

本学派最动人的学说是强调理性与德行的伦理学观点。

2.伊壁鸠鲁学派

本学派强调感觉与享乐。伊壁鸠鲁受得莫克利特原子论的影响,认为一切都是无数原子的机械式活动。他认为诸生由精致的原子组成。他们平静安详,不问人间琐事。他肯定诸神的存在,是为了说明人类普遍对诸神的信仰。但是真正的虔诚是能够在平静之中,以心灵探索万事万物。

伊氏在理学上主张快乐是人生的目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他的学说也因此得到享乐主义之名。但是他绝不是主张纵欲的肤浅之流。他所谓的快乐并非感性上短暂的快乐,而是能够持续一生的快乐。快乐并不在于积极的满足某些欲望,而在于消除痛苦,使灵魂平静安详。

伊壁鸠鲁的学说虽有享乐主义之名,其实却是明智的判断苦乐以及温和的节制欲望。他在伦理学方面给人的建议不是该做什么,而是该如何计算苦乐效益。只要节制的欲望,个人生活就能更加独立自主,不受任何约束,“就像居住在人群中的神”。
他的建议是收敛与计算,以求在活着的每一瞬间都能免于痛苦并感觉快乐。但是,理性的计算能够避开民用的弥天大网吗?


3.怀疑主义

此学派的最早最早代表人物是皮罗;到了公元前一世纪埃内西德木是他的继承人;后续的怀疑主义者认为:任何事物皆不能就其本身而被确知;任何事物也不能经由其他事物而被确知。

4.新柏拉图主义

所谓的新柏拉图主义,是指先接受柏拉图的理性论观点,再设法提出新的诠释,使他的理论体系更能符合后人需要的思想流派。

本派别的代表人物是普洛斯诺。他把古希腊早期的奥菲斯教派、毕达哥拉斯学社以及柏拉图思想中的宗教因素全都纳入自己的系统中。他心中的哲学,涵盖了宗教伦理与密契主义。他甚至认为密契经验是真正哲学家的最高成就。

【打卡】第277天  20220329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2022年读书打卡记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