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七令》出世,诗人们闲不住了

据说白居易分司东都时,群贤会兴化亭送别。山水之地,文人雅士酒酣之余,免不了要吟诗作对来增添乐趣。原本这无可厚非,只是当看到这似宝塔形状的词时,我坐不住了。


首先来看今天的主角白诗人写的:


白居易

绮美,瓖美。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放弃眼中的山山水水,直接写诗,两词道尽其美,四句写出其用,有些无法言说的情感,也借着吟诗一首委婉表达,可见诗的作用远不是休闲之时的打发那么简单。


诗,除去华丽辞藻的欣赏外,在我们眼中俨然还是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的所思所想,看到他不善表露的情感,悲也好,喜也好,诗是诗人最亲密的知心人,懂得他的欢喜。


人可以骗人,诗不会。


韦氏

临池,似玉

衰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玉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can)舞阵速。


韦氏的竹,贞节不改,笔直翠绿间,安静而悠远。诗人们都蛮喜欢这种劲直挺拔的植物,借他的节节生长,笔直挺立,表达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定决心,誓要做自己。


当然,竹也是很实用的,可以用来做萧,吹奏出一波烟水,也可当仙杖,灵通剔透,惊似龙化。


王起

点缀,分葩。

露初衰,月未斜。

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誇。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每一季都有相应的花开,引得蝴蝶翩翩起舞,黄莺日日啼鸣,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站在花前,与花同乐,幽香沁沁,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植物有着治愈的功效,能让你感受到来自生命的舒适,王起诗人无疑是感受到了,所以一枝花,便能让他嗅到千树花开的气息,沉醉其中。


李绅

光辉,皎洁。

耀乾坤,静空阔。

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这首词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最后一句: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月夜之下,琴声萧瑟,本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尽兴,此时,却偏偏“声不切”,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了“知音”,令人惋惜不已。


而月也在这琴声的存托下,显得更加静谧了。琴声幽幽,无人懂,月色如水,无人沐,以动忖静,静上加静。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茶,永远是诗人的最爱,不仅是因为那苦涩生香的味道,更因为他冲泡时的样子:初时争相上浮,最后折戟沉沙,沉落杯底。


人这一生也如茶一样是要经历浮沉的,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浮在上面,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落在杯底,而是会一浮一沉,反复磨练。

刘禹锡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止,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由水及人,道尽人生哲学,诗人的眼光是睿智的,虽说喝酒吟诗看起来有些颓废丧志,但是诗人到底也是红尘中人,免不了要经历人世间的种种荒凉。


而人情交往也应淡如水般,君子之交,心心相印,道性净然。少点虚伪,多点真诚,彼此坦诚相待,惺惺相惜惜,自己舒服,对方也舒服。


魏扶

迥野,深秋。

生枕上,起眉头。

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候。


愁,一种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诗人却借用巴猿,谷水,形象地表达出来,让人在字里行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情感,诗人之笔,果然是有魔法呀。


“闺阁危坐”,女儿姿态跃然纸上,其愁也清晰明了。恍惚间仿佛能看到她的眉间,微微紧促,焦虑之态难以掩饰,而手上的琵琶声更是把这种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


江上烟波难散去,愁又岂是容易解去的?


令狐楚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小时候对山的印象是高耸入云,不见峰顶,山上植被生长,绿意葱葱,层层薄雾终年环绕,似仙峰绝境。而令狐楚诗人的山则多了一丝热闹,例如那滴滴的古泉,关关的幽谷鸟,带了些生命的味道,山,似乎不再那么清冷了。


或许是诗人常常流连于山上享受静谧的缘故,所以他的笔下山还是那样的神秘,但其间却带了些人间烟火的味道,,不再只是蓬莱仙境的存托,还是俗世的安谧之所,是麋鹿偶尔踏足的乐地。


霍绒之

萧瑟,凋零

催薄幕,冷云屏。

远出东海,低徊北城。

怜它漂泊者,伤我倚栏形。

寰宇哀愁未扫,人间寂寞相同。

红尘待子三生以,白发垂崖一念中。


我听过冬天的风,一夜过后,梨花满枝,也听过六月的风,回头间,大雨倾盆,无处可挡。而霍绒之笔下的风,似乎没有前两者那么迅速,疾厉,反而带着些萧瑟的味道,有些枯萎,有些颓败。


寂寞是红尘的哀怨,风是寂寞的点缀,倚栏望去,是风动,也是心动,点点沧桑,风吹不散,也化不去。“红尘”“白发”“一念中”,风不曾谢幕,但生命有限,会垂暮。


至此,诗人们已经吟诵完了,总结其规律为:自一字至七字为句,除去第一句外,其余各二句,对称,押韵,共五十五字,《一七令》便是它们的词牌名。


这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很不一样,从未想过诗词还可以这么玩,但略一想想也就明白了:吟诗作乐,最终图的不都是一个“乐”字吗,诗人写的开心,意境优美,哲理丰富,读者读的欢喜,醍醐灌顶,备受启发,这便是最好的状态。


诗人是红尘中的智者,一双锐眼,怕是早已看透这一切,故而不受羁跘,只专注于内涵而非形式,形散神不散,意境悠远。所谓诗词达心,便也是如此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一七令》出世,诗人们闲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