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注定无法平凡庸碌

1989年3月26日,25岁的海子,在山海关的铁路面前踌躇了很久,终于,在火车慢行时,他钻到铁路中间。很快,他的肉体斜着,被火车轧成两截。而他,在12天前写下那首流传后世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此时,他也刚结束了他不为人知的第六段恋情。

海子,当代著名的抒情诗人。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

15年后,海子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而这个时候,她的同龄人还在读初中。为了供养海子读书,父母日日夜夜的加班做衣服,为他凑齐30元学费。

海子来到北大读书,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他的初心就是为了让这个家能好过一点,让父母不那么辛苦。但海子却在北大经历了人生剧变,走上了一条非主流的路。

那就是写诗。

来到了卧虎藏龙的北大,海子认识了家世良好的骆一禾,他的父母都是当地有地位的人,父亲是经济学家,母亲是高管。骆一禾在父母的熏陶下,也是当年北京西城区的文科状元。来到北大后,他很快成为学校的活跃分子。

骆一禾有个好朋友,叫刘军,笔名西川。三人成了生死之交。经常一起吃饭,一起讨论诗歌,还安排了写作分工。比如三人约好:“海子写天堂,骆一禾写地域,西川写炼狱”。七年以后,他们被称为北大历史上的“三剑客”,只是,那时候还活着的只有西川一人了。

1984年,20岁的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而他在这儿因为写诗,谈了一场师生恋。

有一次上课时,海子问同学们最喜欢的诗人是谁时?其他同学都回答了像普希金、但丁这些外国诗人,唯独一个叫王波婉的女同学,最后来了一句“海子”。

慢慢的,两人从无话不谈到互生情愫,海子为王波婉写了很多诗,表达对她的爱。后来一次外出踏青时,两人入住旅店。因为没有结婚证,旅店要求他们只能住两间,可海子还是没忍住,偷偷到王波婉的房间一起住。这种行为在那个时代是被强烈谴责的。

可在特立独行的诗人的眼中,这是一种爱的表达。

可爱情终究抵不过现实,1986年9月,王波婉回校,本来以为继续浪漫约会的海子,听到的却是分手的消息。

原来王波婉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看不上海子的农民出身。恋情的失败,成了海子的意难平。失恋后的海子,自尊严重受挫,人几近疯狂。他想过去死,但由于一场雪,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那天晚上,昌平下了一场雪,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和同事喝酒的海子,突然就不想死了。这是海子第一次有想死的念头,虽然没有付诸行动,但有些东西注定失去了。

正如他的诗风所示,从温暖的母性的爱到父系的复仇,从在爱情中燃烧自己到在诗歌中燃烧自己。这次的失恋成了压死他的第一根稻草。而后面几段恋情的失败,更是让他对这个世界绝望。

海子失恋后,他开始复仇式的写诗,以《神曲》和《浮士德》为范本,他想建立一个诗歌帝国,他开始写作《太阳 :七部书》。可天才的世界总是光荣和孤立的,现实却不断的毒打他。

1987年5月,北京作协举办“西山会议”,海子在会上被批评,在后来参加的其他作家聚会时,他也被多次否定,成为大家的笑料。生前的海子,除了骆一和西川,他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

面对世人的否定,女友的抛弃,家人的不理解,海子的情绪越来越糟,于是他迷上了气功。练到后面,他甚至出现了幻觉。有人说,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但无论怎样,幻觉世界里,是他用行动对现实的控诉和反抗。

1986年3月25日,他穿着白衬衣、带着书包和四本书就出门了。这四本书分别是《圣经》《瓦尔登湖》《康拉德小说选》《孤筏重洋》。

3月26日,海子来到了上海关到龙家营的铁路,此时春分刚过,微风不燥,这是诗人最喜欢的春天。海子终于原谅一切,他在附近的墙上随便撕了一张纸,写上了最终的遗书。

“我叫查海生,我的自杀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我之前的遗书全部作废,我的诗稿仍请交给《十月》的骆一禾”。

卧轨之前,他脱下外套,整齐好,码在书包上,下午五点半,1205火车驶来,海子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海子的生命形态,是为数不多的传奇。15岁上北大,20岁教哲学,25岁写下不朽的诗篇。在他生命的最后七年,一共创作出200多万字作品。生前潦倒孤寂。死后,却意外走进人的心里。

人们迷恋他的雄心与才华,热爱他的温暖与多情。他的作品,让无数在磨难中挣扎的人得到共鸣,获得陪伴。诗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回应,更是他留给后人的礼物。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海子被永远铭记在了那个春天。

海子死后,骆一禾为了完成好友遗愿,不分昼夜的整理诗稿。5月31号,海子死后的66天,骆一禾突然晕倒,猝然死亡。西川后来接起了这棒,为后人留下海子曾活的足迹。

海子,那个在北大写诗的天才少年,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些人,注定无法平凡庸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