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得到了什么?

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在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APP里花费至少1个小时,我订阅了5个付费专栏(每个专栏199元/年),购买了一些音频及文字的电子书,在里面花费了上千元,一些体会由此而来。

媒体的内容发展到今天,已经分化,大体上看,我把它们分为新闻、报导、观点三层:

新闻(News),这是硬资讯,是一种标准化的客观内容,地震、火灾、意外等等,老沉定下的门户新闻的“快速准确全面客观”的八字真言,是对硬资讯内容的极好的概括,这也是做硬资讯的最低标准。

纯粹的新闻内容,由于其公共属性太强,替代品较多,缺乏用户付费的土壤,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是所谓的“标品”,其商业逻辑是“规模即效率,流量即王道。”  能快速的分发,触达用户,往往成为决胜关键,最终还是靠广告获利。

报导(Report),这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挖掘和二次解读,这里是具备良好新闻素养的传统媒体人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地方,对表面事件背后详尽的报道,娓娓道来,极易出现口碑上乘的佳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好文”“删前必看”,我昨天看到一篇关于招财宝违约事件的报导文章,就读的酣畅淋漓,解答了不少心中疑惑,财新和澎湃这类背景的媒体是很好的例证。

观点(Opinion),则是极其个性化的内容,是带有鲜明的作者个人烙印的内容。在“得到”App里看到的付费内容,并不在时效性和深度上做刻意的标榜,不在前两类内容已经做的很好的地方去竞争,但上面的内容往往是独立思考、视角独特、观点鲜明,帮人开启脑洞,譬如我订阅的万维钢、吴伯凡、吴军的专栏文章,经常让人有种“我靠”的阅读快感,这种阅读快感,背后还夹杂着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知识优越感和成长的暗喜,这种诡异的满足感让我就一不小心成了一个年贡献ARPU超过1000元的付费用户。不过,我依然高度怀疑订阅这些内容就真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这并不符合“10000小时”和“刻意练习”的专家成长法则。

从几个角度来看吧。

从内容的产量来看,新闻(news)型内容的量最大(一个移动新闻平台的日均分发内容量能做到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报导型内容其次(日均千篇级别?),观点型内容最少(日均百篇级别或者更少),这样一来,就意味着用传统的流量指标体系来衡量观点型内容是不可行的。

新闻APP我们喜欢看DAU/MAU这些指标,如果用这种思路,拿着Questmobile的数据去刷,“得到”APP很难进入观察视野。“得到”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产品,它和今日头条在先天的产品逻辑上就存在巨大分野,今日头条走的是一条宽门,“得到”走窄门。

从内容的生产门槛来看,毫无疑问,观点型内容的门槛是最高的。

自媒体的群体,从公开的数字来看有好几百万人,不过这是个毫无意义的数字,从产量分布来看,必定是Skew分布的,一个人偶发两三篇内容是可能的,但是要持续的生产内容,其实是个很高的门槛,我的账号也开了几个月了,也就十几篇的比较好的内容。而对于观点型的内容,门槛更高,独立思考、视角独特、言之有物、观点鲜明,做到这几点,且持续做到这几点,极其困难。

目前“得到”APP的十几个专栏作者,首先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已耕耘多年,成就显著,譬如吴军这类大拿;其次,有足够的创作能力(包括文字的或视音频的);最后,需要在这个事情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几个条件筛下来,能符合的人并不多。  这样一来,也注定着“得到”会在很长时间里存在供给端不足的情况,不过这种供给不足带来的稀缺,并非是坏事。

从商业逻辑来看,硬资讯和报道型内容最后都走向流量和广告的逻辑,收入公式大体=DAU*人均Feed条数*ad load*eCPM,而类似“得到APP”这样的产品,收入公式大体=User * ARPU,两个指标还可以继续分拆,大体上和游戏的业务逻辑有些相似。哪个更有潜力呢?还真不好说。从单个用户价值来看,广告模式下,以微博为例,3亿的MAU用户规模,市场预期今年能做到40多亿元的收入,粗略来算,每个用户贡献的年ARPU其实只有十几块钱。

而“得到APP”这种模式,一个付费用户可以做到几百元的年ARPU,但是用户规模的天花板就要比广告模式下的低很多了。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内容的分发。

移动资讯内容市场的分发领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基本上形成了两大派。一个是基于机器算法的分发,由今日头条几乎垄断。一个是基于人际传播的分发,由微博几乎垄断。机器算法派类似“气宗”,你看不见它,但是它的确在那里,发挥着威力。社交传播派类似“剑宗”,一招一式都看到见,讲究快准狠,人多力量大。

今日头条这类机器算法派,在分发硬资讯方面的效率,几乎是摧枯拉朽,完胜传统靠人力编辑推送的模式。气剑两宗在传播硬资讯方面当然会有竞争,但更多的是体现差异。对于气宗的算法派,在内容推送触达用户的那一刻,其任务和使命即宣告结束,冲击波打击到物体上之后,力量便已经衰竭。而“剑宗”的社交传播派,在内容触达用户的时候只是开始,对该条内容阐述的事件的发酵、升温、二次演变,才是社交平台对内容价值最大的地方,平台和内容主体之间能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直接或间接成为事件的一部分,这是算法派难以做到。

而“得到”的付费内容打造的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讲究私密化、社群化、小众化、稀缺性,靠内容层面的消费升级获得粉丝,它是KK(凯文凯利)的“一千铁杆粉丝理论”的践行者。“得到”在订阅者之间构建了一种社群文化,订阅者和作者之间有高度的互动,而互动的结果又成为原始内容的补充,被其他订阅者二次消费,这是在一般的新闻内容和报导内容中难以做到的。

在这类模式下,分发是个伪命题,因为它并想让它的内容成为随手可得的街头货,它依靠付费门槛来筛选真正的用户。机器算法的智能和高效推送在这里如同是铁拳打在棉花上,是乏力和不必要的。如果你的产品面对的是千万级别或亿级的人群时候,所谓的个性,其实更多的是体现共性,是可预测的,将人和内容进行标签化后做匹配,机器能发挥其效率优势;而你的产品如果面对的是个几千人几百人的群体时候,更多的是多样性(Diversification),更难预测,你面临的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前者依然是兜售商品的逻辑,后者需要服务的逻辑。

在这个时间节点,大部分的内容生产者可以放弃做内容分发平台的幻想了,专注做内容更加适合。在分发领域,无论是气宗还是剑宗,都已经树立了很高的壁垒。幸运的是,不同类型的创作者,都能在内容生产链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大部分人生产硬资讯,这是用户需求量最大的部分,也是内容产业的基石。

一部分具有洞察和调研分析能力的自媒体人,在做深度精品内容上依然能发挥其特长。而头部的大牛人,可以在封闭的社群中生产优质内容,依靠用户付费来获得回报。 而一些扮演“内容搬运工”的角色,则面临淘汰的局面,包括大部分的低端编辑和大部分做”文摘"内容的自媒体。

应该说,这是内容创作者最好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得到”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