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 写什么

    今天我突然想,我为什么要写些东西?我要写哪些东西?

    写东西,是我的爱好。从小就喜欢把心里想的东西记录下来,没有理由,就是喜欢。

    写写,扔扔,日记本用了一本又一本,也没留下什么。

    小时候那些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有趣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成了模糊的印象,有些,再也想不起来了。

    比如,小时候,大妹突然肚子疼,街里的医生看不透症。爸爸妈妈就去焦作医院找我大姑,把我送到在留固第三营姥姥家。六姥姥家一个舅舅比我大一两岁,他管六姥爷叫爹,我感觉很奇怪,不知道爹就是爸爸。我就笑他有爹没爸。那时候村里经常停电,我和三姨家的姊妹几个,还有舅舅家的那么多表哥,还有姥爷好多本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十几个孩子在月亮底下玩挤尿床和摸瞎儿,姥姥家临大街,院墙是土墙,门是栅栏门,我们在那墙上挤呀挤,推呀推,身上都是土,大人也不吵。每天我们都会玩到深夜,也不记得谁叫我们回家。

    那时候村里没有路灯。村东头有一家门口按了个灯,晚上灯一亮,有小孩儿就在他们门口玩。我在村中间姥姥家门口往那儿望,感觉他们那儿好像在唱大戏,挺稀罕的。

    还有,我大舅家有七个表哥。有一次我一个表哥去放羊,我大妗在后面喊“X孬,X孬”,七个表哥的名字喊了六个,就是没喊出去放羊的那个表哥的名字,我们在旁边乐得直叫。

    依稀还记得姥爷种了好多甜瓜,那甜瓜又大、又面、又甜。姥姥种了一种叫做shuo ao的植物,在我印象中,那植物类似水稻,磨成面炸的年糕糯糯的、甜甜的,特别好吃。现在超市卖的年糕跟当年的年糕的味儿没法比。据说那种植物的产量低,后来淘汰了。不知是不是真的。

    还有姥爷摊的煎饼,里面有晒干的萝卜丝,特别有嚼头,可好吃了。

    还有我跟大姐(我三姨的大女儿)去河里摸虾,我们摸了一小碗,把裤子都弄湿了,三姨用面给我们拌了拌,炸了炸,简直是美味。我再也没吃过那么鲜的虾了。那条小河我现在知道是柳清河,跟上官镇的柳清河是连着的,那时候河里经常有水。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河水干了。

      还有去地里掰甜蜀杆儿,挑叶子黄的,杆儿红的,看着长得营养不良,不咋地的,准甜。那长得粗粗壮壮的,叶子黑黑的,反而不甜。

    那时候还吃豆面馍,有点干,但是好吃。还去地里烤红薯。用土坷垃垒个塔形状,具体怎么烤的我忘了,但是我记得四处找柴火。

    还有打耳儿,扔核桃,玩几吉林,高大锤啥的。

      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儿,我现在只能记起一点点了。我就在想,要是我以前写的东西不扔多好,那会帮我想起多少美好的事儿啊!

    2019有那么一天,我突发奇想,开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无论对错,都如实的记录下来,我就在想啊!不为别的,就为留下美好的记忆。没想到,这样一写,竟然坚持了356天。

    一天又一天,我有想法就写,没有目的,没有限制,天马行空,想哪儿写哪儿,特别自在。今年,我还想继续写下去。

    骨子里,我就是一个无所追求的人,渴望自由,享受简单、平淡的生活。

    一本书、一杯茶或者一杯白开水,我可以在阳台上待上一个下午。

    看看书,喝喝水,看看自己养的花,想想书中的人物,思考一下他们的人生,再想想换成自己会怎么做。就这样,时间就过去了。

    写什么呢?

    写写家庭生活,写写读书见闻,写写工作收获,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不着急,慢慢写。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在一天天变老。我和老公也一天天不再年轻。相扶相伴的这些事记录下来,配上照片,闲来无事,翻翻看看,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经典的书籍,越读越爱读。比如《红楼梦》,以前看不懂。现在有点儿懂了。看不同版本的红楼,听刘心武、蒋勋说红楼,看中文友写评论,自己再琢磨,越琢磨越觉得《红楼梦》有意思。这个寒假,我最大的收获是细读了《红楼梦》和《白鹿原》。我觉得,曹雪芹和陈忠实,二者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让我佩服。

    中华民族历来不缺少有信仰的人,这些人的信仰从哪里来?从读书中而来。

    曹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饱尝人世间的辛酸,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信仰。

    《白鹿原》这部小说中我最欣赏的是朱先生和白嘉轩。他们都是坚持儒家思想的。如果说,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那么,白嘉轩主要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在他身上几乎承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全部负荷。这位识字不多、一生敬恭桑梓、服田力穑的族长,虽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接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却把“仁、义、礼、智、信”完全融合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典范行为为村民树起了一个楷模。

    白嘉轩始终坚守“耕读传家”的古训。他那副在两根名柱上挂着的“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的对联便是最好诠释。在教育儿子上,白嘉轩以严父的形象,将几百年来白家所固守的一切儒家传统文化灌输给儿子,让他们也走“耕读传家”之路,虽然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新思想、新经济的冲击下已面临崩溃的边缘,但白嘉轩那种自力更生的民族优良品质仍是值得赞赏的。

    圣人一般的朱先生,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一席话使一城百姓免遭兵革涂炭;年馑时主持粥场恩泽百姓;穷毕生心血编撰县志使后人有史可考;发表抗日宣言视死如归……虽是儒者,却不迂腐,“天下注定是朱毛的”,透出他目力的敏捷超前。死时一切从简不装棺材不加盖不用蒙脸纸,因为他“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唯有一捆书作伴。

    读小说可以启迪人生,增长智慧,使人的心胸宽广。今后我可以试着写写自己对书中人物的评论,加深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还是想谢啥就写啥吧。总之一句话,坚持写就会有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写 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