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江苏省共有34.83万考生,白湘菱同学以430分一举获得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然而选修科目政治是A+,历史却考了一个B+。许多名校在江苏招生除了高考分数要求外,还严格要求选修双A+。
此事一经公开,立即引发激烈的争论。有人希望名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录取白湘菱;也有人说招生还是要按录取规则,规矩不应视同儿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任务驱动型时评作文:
文体驱动——发言稿,时评(“就事论事”,对时事进行直接评论)
二、审题提示:材料实质是讨论“规则”,焦点是“恪守规则”与“变通规则”。
行文必须紧紧围绕白湘菱该不该破格录取事件发表看法,态度明确,深入分析;
【拟题示例】
一、遵守规则的角度:
勿视规矩成儿戏
规则既定,岂可轻易窜改?
为清北拒录白湘菱叫好
用规则之绳,育社会之风
莫让人才成为规则的“牺牲品”
规则并非儿戏,状元也须达标
二、打破规则的角度:
为选人才,何妨逾矩?
我劝名校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莫让人才成为“规则”的牺牲品
【存在主要问题】
1. 忽视作文要求,没有发言稿格式,此为硬伤;
2. 架空分析,亦有宿构套构之嫌;时评要对时事进行直接评论,许多学生开头引入材料表明观点之后,就抛开材料架空分析规则重要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议论空洞,大而无当。
3. 偏离题意:①谈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培养人才;本次作文所议白湘菱是否该被名校破格录取一事与教育有关,与人才有关,但材料本质不是谈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培养人才;而是谈“规则”;②谈“变革”“创新”的意义;此类作文由立意“变通规则”的“变”引申为谈论“变革”,由“变革”引申为谈论“创新”,导致偏离材料中心“规则”,脱离题意。
4. 议论分析单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有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必然结果。尤其在时事评论这类作文类型面前,许多学生恐怕都是捉襟见肘的。
【观点1】
引发热议的原因:白湘菱“状元”的标签。很多网友认为如此优秀的成绩单不该因为一个B+就被名校拒之门外。但现实是“我们很想录,但是没有办法去打破规则。规则让位于人性,但却是实实在在保障了每个人的利益。提现了公平原则。
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公平原则是维持社会稳定,抚慰人心的良药。
高考录取规则,在某种层面讲,本身就存在着出现落差的可能,但要明白,这种规则并不是针对某位考生,而是面向一个整体,所谓公平,就是把每个人都定义在同一个规则说明下。当然,要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规则必定还要不断地完善改进,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要学会的就是先去适应规则,然后努力提升自己。
同类观点2
北大,你们家老校长兼容并包,看了梁漱溟一篇文章就再三邀请他去担任教授,破格把小学毕业生沈从文请上了北大教席,为什么今天就容不下一个江苏文科状元呢?
北大虎躯一震,慌忙站出来表态:“很遗憾,白湘菱的成绩不符合我校的录取要求,招生还是要按录取规则来。”
网友们意兴阑珊地说,江苏状元,清华不疼,北大不爱。其实清华疼死了,北大爱坏了,只是规则在那里,没有任何办法。规则是什么?规则是对所有人的契约。一个不遵守契约的大学,基本上大学精神也就坍塌了,遑论什么教育人文、宽容品质和思想含量?
虽然我非常同情白湘菱,但我仍然为清北拒录白湘菱叫好。我国现在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伴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还有契约精神的建设。
其实清北太想录取白湘菱了,她现在不止是状元,还是高曝光率的话题人物,三个状元也达不到她一个人的宣传力度。
但北大和清华这次坚守规则,不为所动,虽然口是心非,但毕竟没敢越雷池半步。正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北大和清华够爷们,做得好,这就是好大学的样子,大国重器的样子。北大和清华坚守规则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状元不达标与普通学生没什么不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清北不录取北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佳作导写】
1.人才需破格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江苏高考艺考生以430分获得省文科状元,但许多名校在江苏的招生标准中还要求选修双a+,而该考生白湘菱的历史只有b+。此事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我认为名校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录取白湘菱。
白湘菱历史B+可能特殊原因,或自身、或外界。这可能是一次是失误,单纯考砸了而已。但这一次失误并不能代表什么,她仍有她的实力,她的实力足以弥补这次考试的不足,从她一举拿下江苏省状元可看出:她有足够的知识底蕴、文化内涵,如果因这一次失误不录取她,不是失去了一个好苗子了吗?破格录取白湘菱完全值得。
名校也不必拘泥于常规之中,偶尔破格录取也无妨。名校破格录取白湘菱只会迎来一片叫好:白湘菱的能力有目共睹,并不因为破格录取她导致其他学生心理不平衡:况且破格录取白湘菱是对一个人才的肯定与帮助,让他获得更好资源,使能力更进一步。这样一来,名校破格录取白湘菱又得名声,也得人才,岂不双赢?而且之前有北大校长蔡元培录取过一个数学十几分的学生——胡适的前例,并不是胡适后台多硬,而是蔡元培先生慧眼识珠,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录取了胡适。虽然当时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但之后的结果众人皆知——一代大文豪胡适不仅当上了北大的教授,其作品还影响了中国文学界,所以破格录取白湘菱完全值得。
对于社会而言,白湘菱在众人“闻风而逃”的江苏高考中夺得状元,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当然值得名校的师资与配置来培养她,如果经过名校几年的培养,以她的能力一定能是某一方面的佼佼者,若因其一科历史的分数稍低而否定她的才能与其潜能的话,那么对社会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与悲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但在高考中我们不可能扬长避短,只能尽力一搏,但因其短而看不见其过人之长处,是极为可悲的,人才不必看短而需获得对社会而言,破格录取白湘菱完全值得。
破格不是逾矩,有才之人也值得爱才之士跳出因定界限。古代周公能为了人才而“吐哺”,今名校为了人才而破格何尝不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江苏高考状元白湘菱的事情引发热议,只因她历史只拿了个B,却要与名校失之交臂。同样作为学生的我,知道后十分惋惜,但规矩就是规矩,不容儿戏,招生还需遵守规则。
诚然,白同学能在近三十五万考生中勇摘桂冠,定是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因此,对网友希望名校破格录取她的关切心理可以理解。
但岂能因一名考生是状元、学习勤奋而随意打破?若因其努力而为白湘菱破例,那这将是对千万寒窗苦读,披星戴月十二载的考生的公平,考生规则一旦打破,那这考试的公平与价值也荡然无存!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毫不夸张的说,为高考拼尽所有的考生是占绝大多数的,今天我们给白湘菱的努力一个善果,那其他考生的努力就是被狠狠的践踏!
没有规则,何谈公平?况且这只是一次特例,以后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白湘菱,难道每次遇到特殊情况我们都要“开后门”吗?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公平原则才是维持社会稳定,抚慰人心的良药。
所以,破格录取白湘菱,就代表着破坏了公平,一个国家没有了规则,人人都不讲道理,那又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呢?高考录取规则,在某种层面讲,本身就存在着出现落差的可能,但要明白,这种规则并不是针对某位考生,而是面向一个整体,所谓公平,就是把每个人都定义在同一个规则说明下。
当然,要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规则必定还要不断地完善改进,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要学会的就是先去适应规则,然后努力提升自己。
既然白同学选择参加高考这种规矩严谨的考试,也不会同意以破格录取这种不公平的方式进入名校,由此来看,名校仍需按规则办事。
同学们,规则乃公平底线,无规则不公平。所以我们要遵守规则,以此事为戒,以吾辈之力,捍卫公平!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点评:开头还需要提升,罗辑思维清晰。开头来一段有关规矩的大道理句,引出材料,一开始 就提材料,有点先入为主白湘菱事件,唐突了。
修改:这样开头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的祖宗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设置了规矩,法则,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期,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制度和法则,才有祖国今天的强大,古人云,无规律不成方圆。
而今天白湘菱………………
这样开头,娓娓道来,设置前奏,慢慢转移到材料上来。给人一种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感觉。
打破规矩的材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对比缺少大师的当下中国,民国时期可谓大师辈出,而民国时期很多的名人学者年轻时都偏科的厉害,但幸运的是都是被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破格录取的,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传为佳话。这里边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些才子们大都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即文科出类拔萃而理科尤其是数学可谓一塌糊涂;二是很多受惠者感同身受,惺惺相惜,投桃报李,充当知识界的伯乐,师生之谊薪火相传。
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毛泽东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即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据说偏科很严重,对于不喜欢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毛泽东经常得零分或接近零分,而他对喜欢的文史课程,则学得津津有味且有独到见解,常得100分。
经典美文《背影》的作者朱自清1916年参加北大招生考试,数学0分,同样因作文满分被破格录取。其他的据说还有郭沫若、沈从文、叶曼、金庸、三毛、琼瑶等等。
偏科的人,往往很多都是其领域的最出色的人,多亏有了胡适、蔡元培、罗家伦这些“伯乐”,他们在录取考生时,不拘泥于框架,择优破格录取,才有了那么多人的才华得以施展。民国的学术之风是很自由的,自由的让我们羡慕,才有大师不断,学者云集。
毛泽东理科成绩很差,但他打破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胡适理科成绩也不好,但拥有30多个博士头衔,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闻一多和臧克家的数学成绩都很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出优美的诗歌,毕竟,诗歌不是算出来的;钱钟书顺利地从理科《围城》里突围出来,成了文学殿堂的一代宗师;青年作家韩寒和中国首富马云的故事更是告诉我们:偏科生也有春天,也可以成就伟业。当然,我们也不要以名人的经历找借口,画虎不成反类犬,学问都是老老实实做出来的,等你精通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哦。
他小学毕业做北大讲师,47岁写下500万字,封笔抵命
人生脆弱如一支芦苇,
在秋风中一阵摇就完事,
也许比芦苇不大像,
日月流注,
芦苇年年长,
相同的春天不易得。”
写在先生三十二年忌辰
192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北平城词条大雪纷飞,郁达夫词条快步走在路上,他拢紧身上的两件薄棉衣,拐进银闸胡同的一所小公寓,推开房门,里面一个青年正在写作,双腿用几块旧棉絮裹住,露在外面握笔的手已经肿的通红。
郁达夫摘下脖子上的一条淡灰色羊皮围巾披在青年身上。
又带他去小饭馆吃了一顿饭,饭菜花费一块七角,郁达夫掏出五块整钱,找回来的零头转身都送给了面前饥瘦的青年。
一阵寒暄,才得知青年是弃武从文,几经辗转北上而来,有如古代为求功名的才子不辞千里赴京赶考,所以他的眼眸才那么炽热与虔诚。
临别,郁达夫鼓励道:“你要好好写下去”,青年无以为报,两行清泪先流了下来。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一个月后,青年的第一篇作品终于登上《晨报副刊》,署笔名“休芸芸”。此后,中国文坛渐渐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青年还有一个正名,叫作沈从文词条。
1
近代湘西历史上,曾走出过大名鼎鼎的“凤凰三杰”,一是湘西王陈渠珍,二是湖南神童熊希龄词条,其三,则是沈从文,陈渠珍词条是他的上级,熊希龄是他的远亲,三人皆是生于湘西,长于湘西。
蒋勋词条先生不止一次说:读鲁迅想起韩愈,而读沈从文,可以想起柳宗元词条。
沈从文笔下的人物自带一股山水间的灵气,代表作《边城》也是绕水而写,表面风轻云淡,落笔处却苍凉又深刻。
单是一句“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便能震得看客们怅然若失。
一个小学未曾毕业的人走上北大讲台,写作风格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追根溯源,某种程度上,是湘土地灵成全了沈从文的剑走偏锋。
而如果要说出一个喜欢湘西的理由,也会是因为沈从文。
1922年,沈从文离开军队,与好友满叔远结伴前往北京求学,两人在狭小的住处落脚后,便着手准备考试,十几天时间,将正在招生的几所国立大学考了个遍。
沈从文考上过一所,因交不起昂贵的膳宿费而作罢,满叔远屡战屡败,不久便回了老家。
沈从文接着考燕京大学的二年制国文班,可惜在口试时,沈从文一问三不知,罕见地得了个零分,主考官见他实在拮据,好心将两块钱的报名费也退还给他。
早在1917年,蔡元培任职北大校长时,便开放了北大的旁听特权,于是沈从文重新找了一个房子,坐落于北大红楼词条的南边,取名“窄而霉小斋”,他白天旁听课程,晚上自行写作。
可惜投稿上百篇,皆是石沉大海,此时沈从文的北漂生涯,已经有两年了。
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沈从文写信给从未谋面的郁达夫寻求帮助,郁达夫长他六岁,已凭借一部《沉沦》在文坛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令沈从文意想不到的是,郁达夫竟然真的来看他了。
彼时的郁达夫爱情不顺,仕途失意,每天借酒消愁,当他看见处境比他更艰难的沈从文尚且没有放弃时,同情之余更是自省。
有人评价沈从文与郁达夫的相遇:
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会客死他乡;
没有沈从文,郁达夫可能会沉沦一辈子。
君子过招,少的是文人相轻,多的是英雄相惜。
此后两人的友谊持续了一辈子,1945年,郁达夫去世的噩耗从异国穿来,沈从文瞬间泪流满面,久久无法平静,那天是9月17日。
20年前北平城里那场洁白无瑕的大雪,也才算在这个秋天下到了尾声。
2
武侠泰斗金庸先生曾说:我最喜欢两个作家,国外的大仲马和国内的沈从文。
而沈从文的处女作发表在《晨报副刊》上,主编便是金先生词条的表哥徐志摩词条,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友。
1928年,胡适上任上海中国公学的校长,学校还缺一个教师,徐志摩便推荐了已有作品傍身的沈从文,虽然他仅有小学学历,但胡适仍破例聘用。
1929年一个盛夏的清晨,沈从文破天荒花了八个银元,坐上了一辆包车去往中国公学词条,手上还提着一沓一万多字的教学资料,可见沈从文对这初次登台的重视,毕竟这一天的工资才六块钱。
沈从文走进教室,看着讲台下乌泱泱一片学生,突然就把上课内容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缓解紧张,沈从文先在黑板上写好了提纲,再转过来,又是十几分钟的沉默,在学生的催促下,沈从文终于吞吞吐吐开了口,可惜又讲得太快,一个小时的课程被他十几分钟便说完了,过了一会儿,沈从文转身写下: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君子不隐其短,不得不佩服沈从文的这份坦荡。
下课后沈从文又羞又愧地走进校长办公室,还未等他汇报情况,胡适已经开口道:"我听说了,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你,这就是成功。"
公学的胡适性情温和,而北大的刘文典则近乎狂傲。
传闻,沈从文在昆明教学升教授时,刘文典曾说:
“在西南联大词条,陈寅恪词条才是真正的教授,他应该拿四百块钱,
我该拿四十块钱,
朱自清词条可拿四块钱。
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毛钱。”
而受到轰炸跑警报时,刘文典回来搀扶视力不好的陈寅恪,中途遇见沈从文,又讥笑道:“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词条,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跑啊!”
后来才女张充和词条替自己的姐夫分析,刘文典并非单独针对沈从文,而是看不起他后面日益繁盛的新文学。时代交替,一新一旧,可分轻重?可争是非?答案交由历史宣布最为公允。
而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
3
作家叶圣陶词条说:谁娶了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家是户名门望族,书香传世,六个儿子的名字都带有宝盖头,四个女儿的名字则都带有两条腿。
大姐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词条,二姐张允和词条嫁给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词条,沈从文给他取外号叫周百科,这么熟是因为几人互为连襟,沈从文娶的是张家三小姐,名为张兆和词条。
还是在1929年,年仅19岁的张兆和写完功课后,便给新收到的几封情书编号,从青蛙一号开始到青蛙十二号,最后一封来自沈从文,被编成了“癞蛤蟆十三号”。
虽然从未得到过回应,但沈从文的书信却没有断过,信里才华横溢,实际见面却又紧张的手足无措,张兆和是中国公学的校花,沈从文想走过去套近乎,一开口却叫成了“那个笑话”。
张兆和气得抱上一沓厚信找到了胡适,想请他出面劝阻一下沈从文,可惜胡适最热衷的事情除了做学问,便是做媒。
他笑嘻嘻的夸赞沈从文的情书文笔不错,在小说创作上更是个天才,并且提出自己认识张兆和的父亲,可以撮合两人,张兆和更是连连拒绝。
沈从文与张兆和最后胡适说:他顽固的爱你!
张兆和涨红了脸回道:我顽固的不爱他!
胡适虽然以当“红娘”为乐,这一次却给沈从文写去了劝退信: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
尽管如此,此时水火不相容的沈从文与张兆和最后还是在胡适的“鸳鸯谱”上签了名字,在这上面签字的夫妻还有赵元任词条与杨步伟词条,徐志摩与陆小曼......这是胡适专门记录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个本子,并且都是自己撮合或者主婚的。
那是在1932年的夏天,苏州九如巷的大门外来了一位身穿青灰色长衫的年轻人,拘谨地提着一堆礼物,他自言姓沈,来找张家的三小姐。
沈从文这次待了七天,三年多的单相思终于有了结果,回校任教之前,他请求二姐张允和先询问其父亲,如果他上门提亲,可有希望? 如果张父同意,就让他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沈从文与张兆和几天后,张允和与张兆和坐上人力车,从苏州城心一路颠簸到闾门外,终于到达电报局。
张允和先发了一封电报,仅有一个字:允。
张兆和担心沈从文不解其意,又追加了一封,也只有简洁的一句话: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情书中写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地方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张兆和并非沈从文人生中的唯一恋人,这段婚姻中途也有过裂痕,但最终两人还是一起从青丝,走到了白发。
多年后,沈从文已逾古稀,二姐张允和去看望他,屋内狼藉不堪无处下脚,沈从文却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信,他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张允和想看,沈从文便将情书紧紧撰在手心,羞涩得像个少年。
4
据说沈从文能突然得到二姐张允和的支持,是因为那日他带去的礼物很合其审美。
礼物是沈从文所买,挑选却还是特意请作家朋友巴金词条帮了忙的。
沈从文与巴金的相识是在他去看望张兆和的前两天,在上海。
巴金(右一)与沈从文夫妇刚开始,沈从文担心买礼物的钱不够,巴金便先带他找到一个出版社卖了新作《虎雏》词条的版权,虎雏与沈从文的二儿子同名,大儿子叫龙朱词条,也是取自他的小说之名。
巴金建议沈从文买包装精美的外文书作为见面礼,并带他去了当地书籍最多的正大书店,精心挑选了几套俄罗斯的文学名著。
沈从文去迎接爱情的那天,也是他与巴金友情开始的日子。一年后,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中山公园的水榭结婚,巴金送上“幸福无量”的贺词,并将请柬一直保存着。
那时沈从文在青岛,巴金便去青岛找他谈文学,沈从文在北京,巴金便也去了他的府右街词条达子营28号做客,那段时间,巴金在书房写作,沈从文在院子里的枣树下写作,一个写出了《边城》,一个写出了《爱情三部曲》词条。
有人说:我们要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晚年的巴金住在上海,沈从文住在北京,一次,巴金拜访沈从文,带来了一包鸡蛋糕,两个老人面对面坐着,摇摇晃晃说些旧事,用缺了牙的腮帮熬着软食,不时低声地品评这东西不如哪一家的好。
不料这一次,竟是两位老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后来沈从文先去世,巴金便万字长文思老友,他写道:没有一滴眼泪,悲痛却在我的心里,我也在埋葬自己的一部分。
这些都被记在沈从文表侄的文章中,表侄本名黄永裕,由沈从文替他改成黄永玉词条,人称“画坛鬼才”。
他后来给沈从文立碑刻字: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5
1948年,郭沫若点名批判沈从文,舆论重压之下,沈从文用割动脉喝煤油等方式自杀,所幸几次都被家人及时救了下来。
但几个月后,沈从文在一张条幅落款处写下四个大字:封笔试纸。
之后,沈从文再也没有自杀的念头,也不再进行纯粹的文艺创作,先生大概在心里用文字抵了自己一条命。
1949年,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词条工作,他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文学创作过渡到文学研究。
这一年,沈从文47岁。
对于沈从文而言,从文学家去慢慢转变为历史学家,或许并不是一件委屈的事情,他的高足汪曾祺词条曾说过:”沈先生词条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这从他年轻时的古物收集癖也可窥得一二,但是总归让人深觉惋惜。
沈从文的寂寥,与那些出土文物的孤独必定殊途同归,这让他对一个物件,一段文化的考证解析都带有感情,所以汪曾祺将他的研究评价为“抒情考古学”。
三十年后,沈从文携妻访美,他在夏威夷大学词条演讲,绝口不提曾经风光,只说:“地上的东西我不研究了,我现在都研究地下的,地上有《二十五史》词条,地下也有二十五史。”
访美期间,夫妻两人住在四妹张充和的家中,沈从文素来怕辣嗜甜,到那里,他便馋上了西方的冰淇淋,张充和每天都会在饭后备上甜点,但唯独有一天忘记了,沈从文觉得自己是客人,主动索问有失礼数,于是他假装起身离桌,嘴上边说着:“那我真上楼了,那我就不吃冰淇淋了。”
当时引得众人捧腹不已,晚年的沈先生尤其可爱,在外面总像个孩子,只有回到家乡才像位长者。
那是访美回国后,沈从文在亲友的陪同下回了一趟湘西老家,回忆童年最觉身心老。先生爱听家乡的傩堂戏,时常听着听着便湿了眼眶,唱词是: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
6
32年前的今天,沈从文因突发心脏病永别人世,享年86岁。
也正是那一年,诺贝尔文学奖词条的评委马悦然非常遗憾地表示:“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项奖。”
远在美国的张充和用电报发来挽词: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1992年,也是5月,沈从文的家人将他送回了湘西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水,一半葬于听涛山。
跟随沈从文的骨灰一起流逝的,还有张兆和积攒了四年的花瓣,沈从文去世之后,张兆和种了很多花花草草,每一株都取好了名字,全都以沈从文笔下的女孩而命名。
沈从文与张兆和沈从文的墓地没有坟冢,但是旁边立有一块天然五彩石,石上刻有沈从文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先生活着的时候,懂他的人寥寥,今天又到先生忌辰,想起如他人生般孤独的一首诗:
人生脆弱如一支芦苇
在秋风中一阵摇就完事
也许比芦苇不大像
日月流注
芦苇年年长
相同的春天不易得
读了作者的这篇文章,方知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