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紫姑(痴堂随笔)

图片发自App

        迎紫姑是中国传统习俗。

        迎紫姑很有意思。紫姑相当于国家卫生部部长。但似乎也不是,她没有这么大权限,只是专管厕所的。

      《金陵岁时记》记载:“正月望,迎厕姑。人家闺秀以香楮往迎厕上,果闻粪窖中有声,知为神降之征。迎入内室,铺米于盘,两人对执小粪箕,立一箸于中,其箸自动,能从盘上画米如问事者。有吉兆,则书为字或画如意、双钱种种吉祥形式,凶则否。甥女余学文颇工其法。按:宋沈括《梦溪笔谈》:‘正月望夜,迎厕姑谓之紫姑。景祐中,太常博士王纶家因迎紫姑,有神降。其闺女自称上帝后宫诸女,能文章,颇清丽,谓之《女仙集》,行于世,其书有数体,甚有笔力,然非世间篆隶,其名有藻笺篆、茁金篆十余名。’”相传紫姑为正妻不容,常叫她打扫厕所,正月十五死,民间此日束草人于厕边或猪栏,祝词,觉掖下草人重,便是神来,设祭酒果,云其能卜新年蚕桑之事。

        唐代诗人熊登孺写过一首《正月十五》:“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他和白居易、刘禹锡是好朋友。宋代女诗人张玉娘有《灯夕迎紫姑神》,诗中写道:“淑气回春雪渐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万点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晓风。烟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各佩玲珑。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阜动出紫宫。”

        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九引《东坡集》叙述一则紫姑降神与苏东坡之问答,曰:“《东坡集》有仙姑问答一则云:‘仆尝问三姑(即紫姑之别称——引者注),是神耶仙耶,三姑曰:曼卿之徒也。欲求其事为作传,三姑曰:妾本寿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父为廛民,教妾曰:汝生而有异,他日必贵于人。遂送妾于州人李志处修学,不月余,博通九经。父卒,母遂嫁妾与一伶人,亦不旬日,洞晓五音。时刺史诬执良人,置之囹圄,遂强娶妾为侍妾。不岁余,夫人侧目,遂令左右擒妾,投于厕中。幸遇天符使者过,见此事,奏之上帝,敕送冥司理直其事,遂令妾于人间,主管人局。余问云:甚时人?三姑云:唐时人。又问名甚,不敢言其名。又问刺史后为甚官,三姑云:后入相。又问甚帝代时人,姑云,则天时。”《茶香室续钞》作者俞樾曰:“按此即世所谓坑三姑也,俗以正月望日迎紫姑,即其神也。”

        苏东坡还写过一篇《子姑神记》:

        元丰三年正月朔日,予始去京师来黄州。二月朔至郡。至之明 年,进士潘丙谓予曰:“异哉,公之始受命,黄人未知也。有神降于州之侨人郭氏之第,与人言如响,且善赋诗,曰:‘苏公将至,而吾不及见也。’已而,公以是日至,而神以是日去。”其明年正月,丙又曰:“神复降于郭氏。”予往观之,则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二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曰:“妾,寿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丽卿。自幼知读书属文,为伶人妇。唐垂拱中,寿阳刺史害妾夫,纳妾为侍书,而其妻妒悍甚,见杀于厕。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其直怨,且使有所职于人间。盖世所谓子姑神者,其类甚众,然未有如妾之卓然者也。公少留而为赋诗,且舞以娱公。”诗数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杂以嘲笑。问神仙鬼佛变化之理,其答皆出于人意外。坐客抚掌,作《道调梁州》,神起舞中节,曲终再拜以请曰:“公文名于天下,何惜方寸之纸,不使世人知有妾乎?”予观何氏之生,见掠于酷吏,而遇害于悍妻,其怨深矣。而终不指言刺史之姓名,似有礼者。客至逆知其平生,而终不言人之阴私与休咎,可谓知矣。又知好文字而耻无闻于世,皆可贤者。粗为录之,答其意焉。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元月,苏轼观看了黄州侨居人郭遘迎请紫姑神的过程,写了一首《少年游》:

        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旧时的成都,每到元宵节,家里凡有女儿的,都会被母亲带着一起祭紫姑祈好运, 嫁个好人家。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迎紫姑(痴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