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了解读书本质才能真正做到“主动阅读”,不费力且有收获!

读书这件事,真正让我受益的主要来自于两大点,第一是来自内部:我又燃起了想要读书的念头,这点很重要,只要你自己有意识想读书才是开始。我意识到职业生涯遇到了瓶颈,生活心态也是一团糟的时候,只有读书才是成本最低,回报率最高的方式了,它不仅可以帮你缓解当下的焦虑,还能给你带来终身受用的知识内核。第二是来自外部:在我有了第一点想法的基础上去寻求真正有效的“阅读法”,不再是粗浅的了解,而是拿来一本书或是一个课程从头至尾好好地学完。

我过去是为了克服我不爱读书这件事会找方法,比如“5分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从书的三分之二处开始阅读”等,我尝试过但依然觉得读书很难,还是被动读书。读过几本书,可读完却完全记不住,并且好像感受不到从读书中获益了什么,因此读书这件事又开始石沉大海,可以说完全是“无效读书”,而不是真正学习“如何阅读”这件事!

如果你没能好好了解“如何阅读”,那么你就可能永远不会“爱读书”,这个简单通俗的道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了。

清楚“如何阅读”这件事,爱读书就不是别人硬塞给你的了,你自己会自然喜欢上读书,亲测有效,曾经我也是一个“读书残疾人”,如今可以自主读书,并且会将二三十万字的书籍变成我自己几千字的读书笔记存档,随时可以一目了然的复习书籍主要内容。

读书难题之一:主动阅读这件事,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就是没有任何外力帮助,你就是想读这本书,这个“想读”很重要,但是想读也是有方法的,不过在方法之前不能直接跨越“心理”这关,先要解决心态和理解的问题。


敲黑板!重点来了!

有效读书必须具备以下六点:

1、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

前面提过要有阅读的自我驱动力这是前提,让你想阅读的理由实在太多了,读书只有好处啊!你要清楚的知道,阅读的目标:为获取知识和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阅读就是学习,是一种指导型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我们想要从比我们“更专业”“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因此我们就一定要知道他们是谁,要明白他们说的意思,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带着问题去读,并且找到答案,获取我们想要获得的知识以此达到阅读的预期。

阅读前提要做到这几点:

(1)判断这本书是不是值得一读,看书名,看索引、看序,看评分等等,以及通过了解作者的权威性,读书大咖的介绍以及销量等等来判断,如果这本书不值得读,你还没有完全认可它,那读起来的动力怎么能足呢?

(2)深入了解作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之相关的人物及事件,很多平台搜索可以获得相关信息,那些内容你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就像一则新闻一样容易,同时你也了解了一位名人,增加了谈资,我相信你很愿意做这件事。

(3)研究目录页,首先了解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了解,可以挑几个很感兴趣的章节先读几段,看是否让你产生兴趣或者求知欲望。这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法,但是对于读书少的人来说,你还没有足够的知识体系和积累让你用快速阅读就能结束一本书,我建议把它只作为阅读前的一个“热身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2、养成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

一个合格的读者必做的事情就是记录笔记,边思考边记忆,可以先画出重点部分,随笔把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写出来,通读完之后再快速复习翻阅,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来整理一个完整的笔记,以备以后拿出来能快速理解复习。阅读一本书你首先要能够提出这4个问题,并且要在阅读中找得到答案(这也是阅读完成后的收获,提前说是要在记笔记阶段有思路):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是如何依次发展和论述这个主题的,逐渐找出关键议题和句子来,主题可能在标题或者前言中就总结了,但论述是在书中每一个章节中,需要你重新串联起来的。

(2)作者具体表达了哪些想法、论点,具体是怎么说的,如何论证的,这是比较细节的内容,需要读书的时候留心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细节部分。

(3)这本书讲的有道理吗?或者说方法有用吗,如果你认真的读了这本书就会有自己的判断。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或者方法,你认为这些知识有什么意义?能如何应用或者给了你哪些启示?

以上四个问题概括了一个读者的责任,能够提出问题和不能提出问题的读者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前者是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如果养成习惯会让你的收获有飞跃级别的提升。

3、聚焦阅读,进行分析式(进阶为主题式)阅读

这是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阅读方式,分析阅读的4个规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这更适合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全部用上,但在阅读的时候要潜伏在脑子中,前面是阅读热身,现在才是真正认真的开始:

(1)阅读前先对书籍进行分类,不同的书籍阅读方法会有一些小的变化,但是原则基本都是统一的。例如阅读小说不适合思维导图笔记等。

(2)透视一本书,读过之后整体的列出一本书的架构,就好像我经常读完书后整理出来的大章节实际是和原书不一样的,通过我的理解,将干货提取出来,其余细节描述只作为理解,不必列进主要核心框架中,把需要反复复习的要点整理总结出来。

(3)列出问题找到答案,阅读之前你一定是带着问题才开始阅读的,阅读中也会产生各种不理解的问题,将问题列出来能让你有更大的求知欲望去后面找到答案,答案一旦找到后,这个问题就天然的深刻记忆在你脑中了,书也读的更加通透。

(4)判断作者主旨,并找出重点段落,了解作者解决或没解决的问题,以及他想表达的观点,与作者产生交流互动,仿佛一个无形的老师在给你讲授课程,又或者一个知识渊博的长者在和你讲述一个道理,你要认真听,并且内心与之交流,想象他在写书时的心境和想法,与作者共同找到答案和真知,这能让你不自觉的走进书中。

4、好内容反反复复看,加深印象

这也是做笔记的便捷之处,笔记是全书的精华,往往你在读过一次以后,整理笔记是速读第二次,后面遇到可应用的时候翻阅笔记或者书中重点标注的部分可以快速唤醒你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反复看才能加深印象。

5、阅读时带着批判和学习思维

当你认真读过一本书的时候就会对全书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能在这个领域系统的读过几本不同的书籍之后你自然会产生一些批判思维。学习是我们的目的,但是认真辨别真相也是很重要的,批判思维我建议不要盲目产生,要先虚心接纳学习,才有正确的判断。

6、阅读过程中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

这是最务实的方面,也是我们最初要读书的原始期望,我们希望读书能改变生活,改变现状。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别忘了思考,思考的维度可以很多,阅读之后最终能代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场景中是最有成就感的,也是主动阅读下一本的原动力。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有自我驱动力,读书前先了解作者背景,带着思考阅读,与作者交流,记录问题寻找答案,笔记给我带来成就感还能反复复习,久而久之阅读可以代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让我受益。

以上是通过我的整理分享了“如何阅读”这件事,我本人收获很大,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

我选择学习阅读法是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的,全文26.2万字,21章节,我通篇认真读完之后总结出重要的八大章节内容,共9000字,一个目录就如思维导图一样一目了然,也是可以根据目录导航到目前最需要的部分。这本书可以说是读书方法的“鼻祖”级别的读物了,很多后来者所阐述的内容也都是从中提取或“篡改”而来的,改的好的也没有原文全面,改的不好的只是浪费时间或者误导你而已。

任何好的解读都不能代替原文,但是它可以帮你概括要点、提取精华,甚至可以马上学以致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了解读书本质才能真正做到“主动阅读”,不费力且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