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
IMT-2020: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正式批准了三项有利于推进未来5G研究进程的决议,并正式确定了5G的法定名称是“IMT-2020”。
IMT: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智能多模式终端(Intelligent Multimode Terminal); 脉冲调制遥测(Impulse Modulated Telemetering)。
2G:2nd 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4G:4th 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3DES:Tripl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三重数据加密标准。3DES(即Triple DES)是DES向AES过渡的加密算法(1999年,NIST将3DES指定为过渡的加密标准),是DES的一个更安全的变形。3DES是DES加密算法的一种模式,它使用3条56位的密钥对数据进行三次加密。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也就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全球性通信技术组织的名字。它的成立目的,就是团结全球通信“伙伴”,合作研究和制定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用来替代2G。3GPP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并拥有5G完整计划的5G标准研究组织,由ITU最终宣布5G标准。成立于1998年,由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标准化组织共同组成,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3G技术的重要制定者。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协调成员之间的矛盾,制定规则和契约。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务。短信服务是一种存储和转发服务。也就是说,短消息并不是直接从发送人发送到接收人,而始终通过短信服务中心进行转发。
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Protocol,微软媒体服务器协议。用来访问并流式接收 Windows Media 服务器中 .asf 文件的一种协议。(彩信)
OTT:Over The Top,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现在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不少服务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和计费,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
SIM:英文全称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实际上是一个装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卡。SIM卡由CPU、ROM、RAM、EEPROM和I/O电路组成,主要用于GSM网络、W-CDMA网络和TD-SCDMA网络。用户使用SIM时,实际上是手机向SIM卡发出命令,SIM卡根据标准规范来执行或者拒绝。简单来说,就是为我们提供网络通信处理服务的手机卡。我们熟悉的SIM卡有三个版本,根据大小的不同,常被用户称为大卡、中卡、小卡。而实际,在这三种卡型之外,还有最早FF型,大小跟银行卡差不多。SIM卡几乎自手机普及的时候就陪伴着我们,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它逐渐会eSIM技术取代。
eSIM:全称为Embedded-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可以看作是SIM技术的进化,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从而替代物理SIM卡。eSIM类似于早年的小灵通,而具备更强大的功能。借助eSIM技术,用户可以自由的更换运营商套餐,从而选择更适合而优惠的服务。目前,eSIM更多的应用在物联网的一些智能穿戴设备上,如手表、手环等。eSIM概念最早由GSMA提出,很多终端广商和运营商也在密切关注eSIM领域,中国联通就成立eSIM产业合作联盟,加快对eSIM技术的研发,而其他企业也有相应的项目在进行。
vSIM:全称为virtual SIM,依托操作系统纯软件实现的 SIM 功能。与 eSIM 的不同是, vSIM不依赖于运营商,vSIM 可以马上实现 eSIM 的功能服务,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而且手机厂商可以迅速落地,助推了eSIM生态的发展。利用先进的VSIM技术可以在手机终端上实现无卡漫游的业务模型,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际漫游领域。vSIM覆盖超过100多个国家,是SoftSIM将近两倍多,另外,vSIM整个的成本和流量价格要比SoftSIM便宜近三倍。vSIM技术目前主要以漫游宝、环球漫游等漫游方案解决商为代表。
softSIM:SoftSim概念最开始是苹果提出,后来也有其他终端商跟进,它的基本特征是终端商控制写入SoftSim的信息,可以截断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联系,改为由终端商向用户出售通信服务。e-sim和softsim是两种不同的形态,e-sim有一个物理SIM卡芯片嵌入在手机主板上,softsim是依托操作系统纯软件实现的SIM功能,没有实际的物理芯片存在。SoftSIM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修改底层终端的芯片,不需要太多的研发时间和成本既可以投入到很多终端的使用。
SSC:SSC模式是会话和服务连续模式(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 Mode)的简称;5GS支持有三种不同的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 (SSC) modes;一个PDU会话的SSC模式在该PDU会话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一条PDU连接在起建立时设置为SSC mode-X,那么这条PDU会话的模式是不能修改的,直至其被去激活都是SSC mode-X。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指一个网络能够利用各种基础技术,为指定的网络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LAN:LAN代表局域网。顾名思义,它覆盖了一个局部区域。这通常包括一个本地办公室,由于Wi-Fi的普及,它们现在在家庭中也很普遍。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几乎所有现代LAN都基于以太网。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开放技术,以太网现在是至高无上的。它自70年代初以来就存在,并且不会很快消失。
有两种实现以太网的方法:双绞线电缆或无线。双绞线电缆使用类似于电话插孔连接器插入交换机。电缆插入交换机,可以连接到其他网络。与另一个网络的连接是通向另一个LAN或Internet 的网关。
另一种流行的以太网访问方法是通过IEEE 802.11标准下的Wi-Fi 。几乎所有新路由器都可以使用b / g / n标准。IEEE 802.11b和g在2.4 GHz频谱中运行,而n在2.4和5 GHz中运行,从而可以减少干扰,从而提高性能。无线的不利方面是潜在的干扰和潜在的窃听。
WAN:与LAN相反,WAN是指广域网。确切的名称就是它的名字:网络覆盖的区域比LAN广。距离的范围从连接公司或大学校园内多个建筑物的网络到连接不同国家/地区办公室的卫星链路。最受欢迎的WAN是您用来阅读本文的WAN:互联网。它实际上是其他网络(包括其他LAN和WAN)的集合,因此得名。
WAN可以有线连接(例如,使用光纤电缆)或无线连接。无线广域网可能使用微波或红外(IR)传输技术,甚至使用卫星。在连接园区时,铺设光纤可能很有意义,但是在连接更远的距离时,铺设光纤会变得更加昂贵。为了节省金钱,组织可以选择使用无线技术或从第三方租借线路。
PAN:PAN代表个人局域网,这听起来又像是:一个覆盖很小区域(通常是一间小房间)的网络。最著名的无线PAN网络技术是蓝牙,而最流行的有线PAN是USB。您可能不会将无线耳机,打印机或智能手机视为网络中的组件,但它们肯定是在互相交谈。实际上,许多外围设备本身就是计算机。Wi-Fi还可以用作PAN技术,因为Wi-Fi还用于较小的区域。
MAN:城域网(MAN)将位于同一城域中的节点连接起来。例如,位于旧金山的一家公司可能会将其位于旧金山,奥克兰和圣何塞的办公点通过网络链接在一起。
组织建立这种网络的最常见方法之一就是使用微波传输技术。您可能已经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了微波天线,天线在空中高高延伸,将视频和声音回传到主要电视演播室。也可以使用光缆将建筑物连接在一起,但是与WAN一样,大多数使用电线的组织都会从另一家运营商处租用,因为铺设电缆本身非常昂贵。
过去,拥有MAN的组织使用异步传输模式(ATM),FDDI或SMDS网络。
LAN交换机与SAN交换机
LAN交换机和SAN交换机的区别为:支持技术不同、作用不同、交互双方不同。
一、支持技术不同
1、LAN交换机:LAN交换机的支持技术为Gigabit Ethernet (GBE)技术。
2、SAN交换机:SAN交换机的支持技术为Fiber Channel(FC)技术。
二、作用不同
1、LAN交换机:LAN交换机主要是处理设备间的通信问题。
2、SAN交换机:SAN交换机主要是将磁盘阵列、磁带等存储设备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
三、交互双方不同
1、LAN交换机:LAN交换机的交互双方为普通的设备。
2、SAN交换机:SAN交换机的交互双方为完成存储设备与服务器。
LAN交换机的技术特点是所有端口平时都不连通,当工作站需要通信时,交换式集线器或局域网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端口,使每一对端口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无冲突的传输数据,通信完成后断开连接。
SAN交换机的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了对数据设备的高性能连接,提高了数据备份速度,还增加了对存储系统的冗余连接,提供了对高可用群集系统的支持。
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把总带宽分隔成多个正交的信道,每个用户占用一个信道。1G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只能提供模拟语音技术。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具有相同频率的载波在时间域上分成若干时隙,供多个不同地址用户使用不同的时隙来实现多址联接的通信方式。2G主要采用时分多址技术,提供数字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供多个不同地址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序列来实现多址联接的通信方式。3G以码分多址为技术特征,用户峰值速率可达100Mbps至1Gbps,能够支持各种移动宽带数据业务。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OFDM技术的演进,将OFDM和FDMA技术结合。在利用OFDM对信道进行副载波化后,在部分子载波上加载传输数据的传输技术。4G以正交频多址为核心,用户峰值速率达到100Mbps至1Gbps,能够支持各种移动宽带数据业务。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指的是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个月或一年)电信运营企业平均每个用户贡献的通信业务收入,其单位为元/户。从计算的角度看,ARPU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业务收入和用户数量,相对用户数量,业务收入越高,ARPU值越大。同时ARPU值也反映企业的用户结构状况,当用户构成中高端客户占的比重越高,ARPU值就越高。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指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对于用户体验等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在显著改善移动宽带接入的数据速率、延迟、用户密度、容量和覆盖范围,即使在智能高速公路等较为拥挤的环境中,也能够实现AR/VR应用的实时数据流传输。
mMTC:大规模物联网,更多的称为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将在6GHz以下的频段发展,同时应用在大规模物联网上,较可见的发展是NB-IoT,许多低成本、低功耗、长寿命的设备可以支持嵌入式 高速传感器、停车传感器和智能电表等应用。
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使用户和设备能够以最低延迟与其他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同时保证高网络 可用性。
NR:New Radio,新空口;基于OFDM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也是下一代非常重要的蜂窝移动技术基础,5G技术将实现超低时延、高可靠性。NR涉及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新无线标准。OFDM指的是一种【数字多载波调制方法】。随着3GPP采用这一标准之后,NR这一术语被沿用下来,成为5G的另一个代称,正如用LTE(长期演进)描述4G无线标准一样。
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就是将传统的CT业务部署到云平台上(云平台是指将物理硬件虚拟化所形成的虚拟机平台,能够承载CT和IT应用),从而实现软硬件解耦合。软件和硬件的分离,保证软件模块不受硬件更新换代的制约。
EPC:Evolved Packet Core,核心分组网演进,4G的核心网;4G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够快速传输语音、文本、视频和图像信息,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国际电信联盟对于4G系统的标准为符合100 Mbit/s数据传输速度的系统,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机器之间的高速对话。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软件定义的网络、软件控制的网络、可编程的网络。SDN的设计思路其实和NFV一样,都是通过解耦来实现系统灵活性的提升。NFV是软硬件解耦,而SDN是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解耦。NFV负责各种网元的虚拟化,而SDN负责网络本身的虚拟化(比如,网络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
网络切片:一种按需组网的方式,可以让运营商在统一的基础设施上分离出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网络,每个网络切片从无线接入网承载网再到核心网上进行逻辑隔离,以适配各种各样类型的应用。在一个网络切片中,至少可分为无线网子切片、承载网子切片和核心网子切片三部分。
5G核心网网元
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DM支持以下功能:
- 3GPP AKA身份验证凭证的生成
- 用户标识处理(例如5G系统中每个用户的SUPI的存储和管理)
- 支持取消隐藏受隐私保护的用户标识符(SUCI)
- 基于签约数据的接入认证(例如漫游限制)
- UE 服务的 NF 注册管理(例如,为 UE 存储服务 AMF,为 UE PDU 会话存储服务 SMF)
- 支持服务/会话连续性(通过保持 SMF / DNN 进行中的会话分配)
- MT-SMS 交付支持
- 合法拦截功能(特别是在出站漫游情况下,其中UDM是LI的唯一联系点)
- 签约管理
- SMS 管理
UDM通过基于Nudm服务的接口向AMF,SMF,SMSF,NEF,GMLC,NWDAF和AUSF提供服务。
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认证服务器功能;生成鉴权向量。
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将提供其负责的所有移动性,UE访问选择和 PDU 会话相关的策略。
-应用和业务数据流检测
-QoS控制、额度管理、基于流的计费
-背景数据(Background data)传送策略协商
-对通过NEF和PFDF从第三方AS配置进来的PFD(Packet Filter Descriptor)进行管理
-数据流分流管理(不同DN)
-具备UDR(User Data Repository)前端功能以提供用户签约信息提供网络选择和移动性管理相关的策略(比如RFSP检索)
-UE策略的配置(网络侧须支持向UE提供策略信息,比如∶网络发现和选择策略、SSC模式选择策略、网路切片选择策略)
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5GC 的核心网络功能之一, 和 gNodeB 通过 NG接口进行逻辑互联。相当于 4GMME 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增加了 NAS 透传功能, 包括注册管理,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接入鉴权,接入授权,合法监听,转发 UE 和 SMF 之间的 SM 消息,转发 UE 和 SMSF 之间的 SMS 消息。
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会话管理、UP选择和控制;SM NAS消息终止;下行数据通知。
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5GC 的核心网络功能之一, 和 gNodeB 通过 NG3 接口进行逻辑互联。Intra-RAT移动的锚点;数据报文路由、转发、检测及Qo5处理;流量统计和上报。
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网络能力收集、分析和重组,网络能力的开放。
NRF:NF Repository Function,业务发现,从NF实例接收NF发现请求,并向NF实例提供发现的NF实例的信息(被发现)。全新的网元,类似于增强的DNS。
5GC:5G Core Network,5G 核心网。
5G NSA:5G Non-Standalone,5G非独立组网。5G不能直接连核心网,通过4G控制面接入,再通过双连接的方式使用户面在4G和5G分流。
5G SA:5G Standalone,5G独立组网。采用端到端的5G网络架构,从终端、无线新空口到核心网都采用5G相关标准,支持5G各类接口,实现5G各项功能,提供5G类服务。
5G RAN:5G Radio Access Network,5G 接入网。
5QI:5G QoS Identifier,5G QoS指示符。
802.1x: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和认证协议。它可以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端口访问LAN/WLAN。当客户端与AP关联后,是否可以使用AP提供的无线服务要取决于802.1x的认证结果。如果客户端能通过认证,就可以访问WLAN中的资源;如果不能通过认证,则无法访问WLAN中的资源。
A3:algorithm A3,A3鉴权算法。
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认证、授权和计费。一个用于配置认证、授权和计费的机制。认证是指对用户的身份与可使用的网络服务进行确认;授权(Authorization)是指依据认证结果开放网络服务给用户;计费是指记录用户对各种网络服务的用量并提供给计费系统。
AAS:Adaptive Antenna System,自适应天线系统。采用多根天线收发信号的天线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跟踪、提取各移动用户的空间信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达到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可以利用用户空间位置的不同,在同一信道中发送和接受各用户的信号而不发生相互干扰,进而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处理单元。
ABR:Adaptive Bit Rate (ABR),自适应码率。自适应码率指视频服务端提供多种码率的媒资,客户端根据实际情况,如网络拥塞情况、播放器处理能力等,选择最合适的码率进行视频播放。并根据情况变化,自动切换合适的码率分片文件。目前支持自适应码率的流媒体协议有DASH、HLS、HSS等。
ACC:Automatic Congestion Control,自动拥塞控制。当去往某局的业务量过大导致话路负荷过大时,由发生拥塞的MSC Server发起,由相邻MSC Server实现的自动流量控制业务。
ACK:ACKnowledgement,应答消息。接收端发送的、确认信息成功接收的响应信息。确认可以在任何层面实现,包括物理层(利用电压在一条或多条线缆上对传输进行协调)、链路层(表示一条物理链路进行了成功的传输)、甚至更高的层级。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一种对称分组密码算法,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01年11月26日发布,是对称密钥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之一,该标准用来替代DES。高级加密标准意在执行一种未分类的、公开于众的对称加密算法。密码块大小固定为128 位,密钥大小为128 位、192位或256位。
AISG: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天线接口标准组织。
ALD:Antenna Line Device,电调天线设备。
AMBR: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聚合最大比特速率。3GPP定义的一种QoS参数,表示一个UE所有Non-GBR业务所允许的最大速率。
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
AMF Region:AMF区域
AMF Set:AMF集
AMR:Adaptive 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一种基于自适应速率、并采用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机制的编解码算法(即ACELP),通常也指一种编解码类型。
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
ANR: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自动邻区关系。
ARP: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分配保持优先级。QoS的一个特性,ARP参数可同时应用于GBR和Non-GBR承载,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决定一个承载建立或承载修改的请求是否能够被接受,也可以用于决定一个承载建立或承载修改的请求因为系统资源受限被拒绝。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映射为MAC地址的互联网协议,允许主机和路由器通过ARP请求和ARP回应确定链路层地址。
B2H:Business to Home,无线宽带业务。
BBC:Battery Backup Cabinet,蓄电池柜。基站的一部分,实现-48V的直流电源备电功能。在无输入电源的情况下,给基站持续供电。
BBP:Baseband Processing Unit,基带板。该单元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控制单元三大部分。基带单元主要用于话音和数据速率适配以及信道编码等。基带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器部分和通信部分。
BBU:BaseBand Unit,基带单元。分布式基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完成信号的基带处理(如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提供传输管理及接口,管理无线资源,提供时钟信号等功能。
BC:Boundary Clock,边界时钟。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显式PTP通信通道中任一个提供时钟端口的时钟。
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
BER:Bit Error Rate,误码率。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一种高速的独立“Hello”协议,可以达到毫秒级的链路故障检测,从而满足运营商级的可靠性要求。BFD与相邻系统建立会话后,在它们之间的通道上周期性地发送BFD包,如果某个系统在协商的检测时间内没有接收到BFD包,则认为这条双向通道的某个部分出了故障。上层协议通过BFD感知到链路故障后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恢复。
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衡量通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指某一个时间段内数据传输出错的块数与所接收到的总块数之比。误码率越低,代表数字通信系统的通信品质越好。
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在GSM/CDMA网络中,位于BTS与MSC之间的逻辑实体。它通过Abis接口与BTS对接、通过A接口与MSC对接,主要承担无线资源管理、基站管理、功率控制、切换控制、话务统计等功能。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BT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
BWP:BandWidth Part,部分带宽。
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简称CC)聚合成更大的带宽,以满足3GPP的要求,提升用户的上下行峰值速率体验。
CB:Configuration Baseline,配置基线。已经正式约定并由变更管理流程进行管理的配置的基准。配置基准用作未来构建、发布和变更的基础。
CC:Component Carrier,分量载波。指参与载波聚合的不同小区所对应的载波。
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一个点到多点的双向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主要用于传送接入管理功能相关的信令信息。
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
CCH:Common transport CHannel,公共传输信道。
CCU:Cabinet Control Unit,机柜控制单元。
CD:Collision Detection,碰撞检测。
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
CE:Channel Element,信道单元。
CGI:Cell Global Identifier ,全球小区识别码。
CGPS:CPRI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CGRI 全球定位系统。
CHR:Call History Record,呼叫记录系统。一种有效、迅速地定位故障的系统。它可以记录每个用户在呼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保存在服务器中。在需要时,可以通过CHR客户端查询特定用户的呼叫历史记录,迅速定位故障原因。
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将OFDM符号尾部的信号搬移到头部构成循环前缀。CP的长度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常规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和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
CPE: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CPE是位于用户所在地的任何终端和相关设备,并且在分界点连接到运营商的网络。 分界点是在建筑物或综合体中建立的一个点,用于将客户设备与位于通信服务提供商的分配基础设施或中心办公室中的设备分开。 CPE一般指的是电话,路由器,网络交换机,住宅网关(RG),机顶盒,固定移动融合产品,家庭网络适配器和互联网接入网关等设备,使用户能够通过用户住址附近的LAN获得通信服务。
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无线基站的无线设备控制器(REC)和无线设备(RE)之间的关键的内部接口的公共规范,该规范是在2003年6月由华为、爱立信、NEC、西门子和北电发起制定的,致力于基带、射频接口的标准化。它发布了较为完善的一些规范,积极推动了标准和设备成熟,主要特点是基带和射频分离,以实现在工程、机房和相应的一些设备方面的节省。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单元,它是解释和执行指令的部件。具有取指、译码和执行指令的基本功能,以及通过计算机的主要数据传输通道(总线),与其它部件交换信息。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一种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的过程。CRC检验根据传输的数据通过复杂的计算产生一个数。发送设备在发送数据前进行这个计算,然后将结果发送给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在接收后,重复同样的运算,如果两个设备的运算结果相同,就认为传输无误,这个过程被称为冗余检验是因为每次传输不仅包含数据而且包含额外(冗余)的差错检验值。
CRL: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证书撤销列表。一个由认证中心废除的所有认证的时间戳组成的列表。CRL是由认证中心签署并且使之对需要依赖认证授权的实体有效。
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冲突检测。一种用于以太局域网内的媒体接入控制技术,它要求所有连接在此网络上的设备在传输数据之前,侦听信道是否空闲。并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些时间,再重复发送。
DC:Dual Connectivity,双连接。 or Dual Carrier,双载波。
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流动方向不变的电流。电流可能停止或改变幅值但总是流向一个方向。
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
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
DDoS attack: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多个安全遭受危害的系统对单个目标系统进行攻击,大量的信息流到目标系统中,占用目标系统的资源,导致目标系统因为超负荷而拒绝为其他用户提供服务。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用于加密由IBM开发的计算机数据加密规范,美国政府于1977年将此规范作为标准。DES使用一个56比特的密钥。
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差别服务。IETF定义的一个标准机制,用于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根据业务的不同服务等级约定,有差别地进行流量控制和转发来解决拥塞问题。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DNS:Domain Name Server,网域名称服务器。TCP/IP网络中的功能实体,通过该服务器,用户只通过域名就可以访问对应的服务器。在TCP/IP网络中域名与IP地址一一对应,域名便于记忆,但网络中的服务器间只能通过IP地址相互识别,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通过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区分服务编码点。根据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的QoS分类标准,在每个数据包IP头部的服务类别TOS字节中,利用已使用的6比特和未使用的2比特,通过编码值来区分优先级。DSCP是TOS字节中已使用6比特的标识,是“IP 优先”和“服务类型”字段的组合。为了利用只支持“IP 优先”的旧路由器,会使用DSCP值,因为DSCP值与“IP 优先”字段兼容。每一个DSCP编码值都被映射到一个已定义的PHB(PerHop-Behavior)标识码。通过键入DSCP值,终端设备可对流量进行标识。
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
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非连续性发射。
eCPRI:Enhanced CPRI,增强的通用公共无线接口。
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
EFM OA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OAM,以太网最后一公里OAM。
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符合ITU-T标准的网元管理软件,管理一个或多个某个类别的网元。网元管理系统允许用户单独管理每一个网元的所有特征。网络管理系统则管理网元之间的通信。
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增强型机器类通信。
EMU:Environment Monitoring Unit,环境监控单元。一种用于监测电源、温度等环境变量的电源环境监控板。通过继电器输入外部信号,还可以监视火警,烟雾,盗警等。通过网管系统的显示,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到环境的变化。
EMUA:Environment Monitoring Unit type A ,环境监控单元。可选配单元,主要完成机柜内环境变量监测、告警处理等功能,实现机柜环境监控及干接点告警。
EN-DC: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及新空口的双连接模式。在EN-DC场景下,eNodeB作为主节点,与EPC连接;gNodeB作为辅助。
ESN:Equipment Serial Number,设备序列号。用来唯一标识一套设备。
ETWS: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地震海啸警报系统。
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3GPP R8版本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无线接入架构,具有高传输速率、低延迟和数据包最优化等特点。E-UTRAN包含了若干个E-NodeB,提供了终止于UE的E-UTRA用户面(PHY/MAC)和控制面(RRC)协议。详细请参见3GPP TS 36.101协议。
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向量幅度。误差矢量平均功率与参考信号的平均功率之比的平方根。
eX2:enhanced X2 interface,增强X2接口。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用频率来划分多通道的应用。在频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链路通道使用不同的频点,下行数据采用突发方式发送,上、下行发送都采用固定时间长度的帧。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开发的高速光纤局域网标准。在基于令牌环标准的网络上,FDDI提供了传输率为每秒100兆位(100百万位)的传输率。FDDI II是FDDI标准的扩充,它增加了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实时模拟数据传输的规范。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将多个独立的信号在一种介质上进行传输的方法,每个信号分配唯一的载频。负责信号组合的硬件称为复用器,负责信号分离的硬件称为解复用器。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一种在单向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错误的技术,通过连同数据发送额外的信息进行错误恢复,以降低比特误码率。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率。系统通过预留资源等方式,保证数据流的比特速率在不超过GBR时能够全部通过;超过GBR的流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处理:拥塞时超过GBR的流量会被丢弃,不拥塞时超过GBR但小于MBR的流量可以通过。享有GBR资源的承载被称为GBR承载,其它的承载被称为NonGBR承载。详细请参见3GPP TS 23.246协议。
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
GFBR:Guaranteed Flow Bit Rate,保证流比特率。
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基于一组积极活动的卫星群,卫星通过两路频宽不断传输编码信号,用户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接收到这些信号。
gNodeB:5G的基站协议功能实体。在3G CDMA里面基站被称为NodeB,到了4G LTE里面基站被称为eNodeB(enhanced NodeB),到了5G NR叫gNodeB。
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GP是TDD系统特有的保护时间,主要原因在于下行到上行转换时基站和UE间有一个下上行双向传输时延RTD。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由3GPP定义,用于连接移动手机用户和公共数据网。在GSM网络里,GPRS共享网络数据库和无线接入网,并利用PCU(Packet Control Unit)、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和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提供跨移动和固定网的分组交换数据业务。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基于卫星的全球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持续提供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球移动通信系统。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GSM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
GTAM:GSM Antenna and TMA control Module,天线和塔放控制模块。该模块实现对电调天线的控制和对塔顶放大器的馈电。
GUAMI:Globally Unique AMF Identifier,全球唯一AMF ID。
GUTI: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由MME分配给UE,目的是保护UE的永久标识符IMSI。 GUTI由两部分构成:GUMMEI+M-TMSI。其中,GUMMEI用来标识分配该GUTI的MME,M-TMSI用来标识该MME中 的UE。UE入网后,在网络中,会根据IMSI分配一个TMSI,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只要UE仍然在网,如果在S1或者Uu口中查到其S-TMSI信息,就能推算出GUTI(GUTI= MCC + MNC + MME GROUP ID + MME Code + M-TMSI),并进一步在USN上查询出IMSI。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为了克服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的缺点,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就产生了混合自动重传(HARQ),即在一个ARQ系统中包含一个FEC子系统,当FEC的纠错能力可以纠正这些错误时,则不需要使用ARQ;只有当FEC无法正常纠错时,才通过ARQ反馈信道请求重发错误码组。只有采用OFDMA的物理层才可以支持HARQ机制。HARQ兼具了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的优点,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系统吞吐量。
HEUA:Heat Exchange Unit type A,热交换监控单元。一种提供风扇监控和告警上报功能的电子电路。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3GPP在R5协议中为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调制解调算法,它可以在不改变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把下行数据业务最大速率提高到14.4M bit/s。
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
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一个数据访问协议,用于上载速度达到5.76 Mbit/s的移动电话网络。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HTTPS 加密协定。运行在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或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上的HTTP协议。用于建立一个信息安全通道,以提供加密通讯及对网络服务器身份的鉴定。
ICP:IMA Control Protocol,IMA控制协议。
ICR:Indoor Centralized Rack,室内集中安装架。基站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室内分布式解决方案,支持BBU和RRU集中安装。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一个工程和电子等专业的组织。该组织在美国成立,成员来自众多国家。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直接面向电子电气工程、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领域。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工程任务组。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TCP/IP协议族中负责IP组播成员管理的协议。它用来在IP主机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IMB:Indoor Mini Box,室内小容量机框。基站的一部分,支持外部交直流输入,给BBU提供安装空间及防护的室内小机框。
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在无线网络中用于唯一识别移动用户的一个号码。这个号码通常被存放在SIM卡中,由手机发送给网络。它也可用于获取存储在本地位置寄存器(HLR)中的移动用户的其他信息,或复制在当地拜访位置寄存器中。为了防止通过无线接口对用户进行窃听和跟踪的IMSI是很少被发送的,而是被作为尽可能由一个随机生成的TMSI代替发送。
IN:Intelligent Network,智能网。一种非被动网,它包含着嵌入式的分析、管理、容错和其它能保证网络流畅运行。智能网是在现有电话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带有智能的电话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它的网络智能配置分布在全网中的若干个业务控制点中的计算机上,而由软件实现网络智能的控制,以提供更为灵活的智能控制功能。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簇中的一种协议,控制将分割的数据报文封装入包中、从发送站到目的网络和站点的包的路由选择以及在目标站组合成原始数据信息。IP协议运行在TCP/IP模型的互联网层,对应于ISO/OSI模型。
IP 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IP化无线接入网。用IP技术实现无线接入网数据回传的网络。
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电视。IPTV是以IP网络为传输通道,以机顶盒+电视机为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为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多媒体服务的业务。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第四版互联网协议。互联网协议(IP)的当前版本。IPv4使用32字节用作主机地址,每个地址属于A、B、C、D、E五类中的一类。地址为32位编码,通常用4个点分十进制数表示。每个地址由一个网络码、(可选)子网码、主机码组成。网络码和(可选)子网码用于路由,主机码用于在网络或子网内部寻址到一台具体主机。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第六版因特网协议。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一套规范,是IPv4的升级版本。它是网络层协议的第二代标准协议,也被称为IPng(IP NextGeneration)。IPv6和IPv4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是IP地址的长度从32位升为128位。
IP地址:一种32位(四字节)的二进制数码,它唯一标识一台连入因特网的主机(计算机),与因特网上其他主机相区分,其目的在于以包传送的形式进行通信。IP地址以“点分”的形式表示以四个字节的十进制数字组成,以句点分隔(例如,127.0.0.1)。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第二个字节或第三个字节标明主机连入的网络;剩余的位表明主机本身。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方因特网服务提供方(ISP)是向客户提供网络接入和相关业务的商业公司或者组织。
ISUP: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er Part,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DN 用户部分(ISUP),是 SS7/C7 信令系统的一种主要协议,定义了协议和程序用于建立、管理和释放中继电路,该中继电路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上传输语音和数据呼叫。ISUP 适用于 ISDN呼叫和非 ISDN 呼叫。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的协议,在提高两端传输速率的同时也提供了较高的可靠性。链路两端通过发送LACP协议报文,通告彼此的参数,自动形成并启用一条聚合链路。聚合链路形成后,LACP负责实时维护链路状态,当检测到接收或者发送方向链路故障时,自动调整链路聚合使用的端口。
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位置区标识。LAI用于在不同的PLMN内部唯一标识一个位置区,它由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络码(MNC)、位置区码(LAC)组成。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由处于同一建筑或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相连接而组成的网络,具有高速和低错误率的特点,Ethernet、FDDI、令牌环是LAN的三种主要实现技术。当今的局域网一般都建构在交换以太网或Wi-Fi技术上,以1000Mb/s(即1Gb/s)的速度运行。
LAPD:Link Access Procedure on the D channel,D信道上的链路接入规程。
LCK:Locked signal function,锁定信号功能。锁定(LCK)信号功能用于MEP在服务层管理性锁定以及随后的数据业务流中断后,向客户层的对端MEP进行通告,抑制客户层的告警。
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基于TCP/IP的网络协议,允许访问目录系统代理,涉及X.500 目录访问协议的部分简化功能。
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系列标准规定,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是OSI数据链路层的上部子层。以太网、令牌环及无线局域网等物理媒介的逻辑链路控制是相同的。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链路层发现协议。链路层发现协议是IEEE 802.1ab中定义的第二层发现协议。通过采用LLDP技术,在网络规模迅速扩大时,网管系统可以快速掌握二层网络拓扑信息、拓扑变化信息。
LM:Log Management,日志管理。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长期演进技术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往4G发展的过渡版本。也曾经被俗称为3.9G,直到2010年12月6日国际电信联盟把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正式定义为4G。长期演进技术是应用于手机及数据卡终端的高速无线通讯标准,该标准基于旧有的GSM/EDGE和UMTS/HSPA网络技术,并使用调制技术提升网络容量及速度。该标准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于2008年第四季度于Release 8版本中首次提出,并在Release 9版本中进行少许改良。
M2UA:MTP2-User Adaptation layer,MTP2用户适配层。该协议可用于信令网关和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的信令传输。SS7信令网中的SP通过SG接入MGC,M2UA运行在SCTP的上层,是SCTP用户。SG提供NIF(Nodal Interworking Function)模块,通过原语实现MTP2与M2UA的互通。在MGC端,M2UA的上层用户是MTP3。
M3UA:MTP3-User Adaptation layer,MTP3用户适配层。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层。
MAE:MBB Automation Engine ,移动网络自动操作引擎。MAE是无线自动化的引擎,是面向5G时代,用于无线网络部署、维护优化、业务发放的全场景化的APP。可以有效降低运营商的OPEX,优化业务体验和运营效率,加速运营商工作流的全场景的自动化,助力运营商实现自动驾驶的移动网络。
MANO: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管理和编排。
MBB:Mobile BroadBand,移动宽带。
MBR:Maximum Bit Rate,最大比特速率。
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唯一标识移动用户所属国家的三位数字代码。
MCE:MAC Control Element,MAC控制单元。
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计算机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散列函数,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护。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MeNB:Master eNodeB,主基站。是DC UE驻留小区所属的基站。
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一种核心网设备,它将一种网络的媒体转换成另一种网络所要求的格式,可以分别对音频、视频和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能够进行全双工的媒体转换。也可以播放一些音频/视频信号,执行一些IVR(Interactive Voice-Response)功能,甚至具有提供媒体会议的能力。
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系统消息主信息块,采用静态资源分配。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多路天线同时用于源(发射器)和目的地(接收器)。在通信回路每一端的天线都进行了组合以达到最小的误码率和最优的数据传输速度。
MIN: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标识号码。
MLPPP:Multi-Link Point-to-Point Protocol,多链路点到点协议。
MM:Mobility Management, 移动性管理。移动网络下的一项基本功能,用于保证UE能够在移动的情况下享受无中断的服务。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
MML:man-machine language,人机语言。
MML命令:人机语言命令,是对网元操作和维护的主要模式,网管可以通过下发MML命令,实现对网元的操作。
mmWave:millimeter wave,毫米波。通常将30~300GHz的频域(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
MSC:真对物联网,表计(Meter)、传感器(Sensor)、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
MTP:Message Transfer Part,消息传输部分。SS7协议栈的组成部分,提供可靠的路由,通常是在一个网络内部的路由。
MTP3:Message Transfer Part Layer 3,3层消息传送部分。7号信令系统(SS7)的一部分,用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通信。MTP第三层提供日常功能,通过SS7网络将信令消息传输到指定端点。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在网络中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报文。大小根据网络可变,如在X.25网络中是576字节,以太网中是1500字节,16Mbit/s令牌环中是17914字节。MTU大小取决于网络的链路层。当报文在网络上传输时,路径MTU,即PMTU确定了相关网络中最小报文尺寸,即所有网络能够不分段传输的报文大小。
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由一个网络设备向另一网络设备返回的通知,用于表示此设备不能理解一个消息或者无法实现一个请求操作。
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UE和核心网之间的一个功能层。非接入层支持核心网和UE之间业务和信令消息的传输。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在主机组网中,在只有一个IP网络供主机使用时,能够将虚拟机连接到外部网络的一种网络连接。Vmware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在一个或多个虚拟机和外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它对针对每个虚拟机的输入数据包进行辨识并且将它们发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另请参见桥接网络,vCenter Converter Boot CD (VMware vCenter Converter Boot CD),定制组网,主机组网。
NBAP:NodeB application part,NodeB应用部分。
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
NCL:Neighboring Cell List,外部小区列表。
NE:Network Element,网元。即网络单元,包含硬件设备及运行其上的软件。通常一个网络单元至少具有一块主控板,负责整个网络单元的管理和监控。主机软件运行在主控板上。
NML:Network Management Layer,网络管理层次。电信网网管的分层管理体系结构中完成对所管理区域内网络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功能的逻辑层面。
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负责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的管理系统。
NNSF:non access stratum node selection function,NAS节点选择功能。
Non-GBR:Non-Guaranteed Bit Rate,非GBR。
NRT:Neighboring Relation Table,邻区关系列表。本小区和外部小区构成的邻区关系的列表。
NSE:Network Service Entity,网络服务实体。
NSSAI: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网络切片选择支撑信息。
NSVC:Network Service Virtual Connection,网络通信虚拟连接。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是应用层协议,用于在分布式时间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进行时间同步,其实现基于IP和UDP。NTP从时间协议(Time Protocol)和ICMP时间戳报文(ICMP Timestamp Message)演变而来,主要从准确性和强壮性方面进行了特殊的设计。
NUL:Normal UL,正常上行。
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一组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监测,故障申告,故障定位,以及故障修复等。
OC:Ordinary Clock,普通时钟。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O&M: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运营和维护。指负责监控、管理通信网络中的设备。
OMB:Outdoor Mini Box, 室外小容量机框。基站的一部分,支持外部交直流输入,给BBU提供安装空间及防护的室外小机框。
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网络管理系统的实体,负责一个或一组网元的操作维护。例如,OMC-radio可负责无线子系统的管理,OMC-switch可负责交换网元的管理。此外,网络管理中心(NMC)控制整个网络,OMC在NMC控制之下。
OMU: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Unit,操作维护单元。操作维护单元,是一个逻辑概念。在操作维护子系统中,OMU是操作维护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桥梁。CIE提供给用户的操作界面,对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系统中设备管理、部署等功能的操作维护能力,包括配置、监控、告警、日志等OM能力。
OOK:On-Off-Keying ,开关键。
OPEX:OPerating EXpense,运营成本。指企业运行付出的各种支出成本,包括维护费用、营销费用、人工成本以及折旧。
OSS: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运营支撑系统。
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
PAMC:Perceptively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感知自适。
PCell:Primary Cell,主服务小区。CA UE驻留的小区,CA UE在该小区内的运行与其他R8/9小区没有区别。只有PCell才有PUCCH信道。
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物理小区标识。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一种通过在信号中改变脉冲幅度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法。与脉冲幅度调制(PAM)不同,脉冲幅度调制中的脉冲幅度可以连续变化,脉冲编码调制将脉冲幅度限制在某些预定义的值上。由于信号是离散的,或数字式的,而不是模拟式的,脉冲编码调制在抗噪声方面比PAM更优越。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H:Packet Data CHannel,分组数据信道。GPRS经常使用分组数据通道这一术语来区分GPRS控制的时隙而和管用的GSM电路交换。同样,分组数据通道可以承载信令或者用户数据。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一种协议,主要用于处理空中接口上承载网络层的分组数据,例如IP数据流。
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分组交换外网和GPRS网络之间的通信。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U: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
PF:Paging Frame,寻呼帧。
PHB:Per-Hop Behavior,逐跳行为。IETF Diff-Serv工作组将网络节点对报文实施调度、监管等转发行为定义为PHB。网络中各设备根据DSCP值选择相应的PHB行为。每类PHB都对应一组DSCP。目前,IETF定义了四种标准的PHB,分别是CS(Class Selector)、EF (Expedited Forwarding)、AF (Assured Forwarding)和BE (Best-Effort)。
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报告。
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网际包探测器。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网。用于区分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一个服务区可由一个或若干个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组成。PLMN区域的标识是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识别码),中国移动的MNC是00,中国联通的MNC是01。
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预编码矩阵指示。
PMTU:Path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路径最大传输单元。利用ICMPv6数据包过大差错报文确定路径支持的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
PMU:Power Monitoring Unit,电源监控模块。
PO:Paging Occasion,寻呼时机。
PQ:Priority Queuing,优先级队列调度。一种绝对优先级队列调度。队列中高优先级业务可以得到较大带宽、较低的时延、较小的抖动的服务。而低优先级业务只能等待高优先级业务被发送完后才能被发送,充分保证了高优先级业务被优先处理。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
PRC:Primary Reference Clock,基准参考时钟。
PRTC:Primary Reference Time Clock,基准定时参考时钟。
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
PSU:Power Supply Unit,电源模块。外部输入电源转为内部使用电源的模块。可分为交流电源模块和直流电源模块。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永久虚拟电路。分组交换网络上两个节点之间的一种永久性逻辑连接。PVC就像节点间的专用连接,但数据可以在公共载体上传输。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一个通过转换或调制来传达数据的调制方法,基准信号(载波)的定相。有时候也叫做第四期或者四相PSK或4-PSK,QPSK在星状图中使用四个点,平均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在这四个相位上, QPSK每个符号能够进行两位编码,以格雷编码的方式显示在图形上以最小化误码率(BER)。
RA:Random Access,随机接入。
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承载。
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拨号用户远程认证服务。一种鉴别和授权拨号用户的安全服务,并且是一种集中式访问的控制机制。作为一种分布式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能提供AAA功能。
RADIUS认证:一种认证模式。BRAS将用户名和密码通过RADIUS协议传送给RADIUS服务器,RADIUS服务器完成对用户的认证并将认证结果反馈给BRAS。
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提供用户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连接,将核心网和无线网络隔离开的射频接入网络。
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
RAND:RANDom number,随机数。从已知的一组数字选取的一个数,集合中的每个数有同样的发生概率。随机数通常用于认证和加密的过程。
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
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
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
RBG:Resource Block Group,资源块组。
RCU:Remote Control Unit,远端控制单元。电调天线内部移相器的驱动马达。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为链路层协议,负责修复错误和流控。
RM:Resource Management,资源管理。面向华为自有复杂应用,为应用与服务按规格需求提供所需资源,通过异构I层适配(InterCloud)完成资源申请、分配、释放等。
RMSI: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剩余最小系统消息。
RMU:Radio Multiplex Unit,射频复用单元。
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子系统中的设备,主要控制无线资源的使用和完整性。
RNSAP: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无线网络系统应用部分。
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ROHC),鲁棒性头压缩。一种专为无线链路设计的数据包头压缩机制,以适应无线链路高误码率和长环回时间的链路特性。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分布式基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完成信号的中频处理(如数字I/Q调制解调、上下变频、DA/AD转换)、射频处理、双工等功能。
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
RSL:Received Signal Level,接收信号电平。接收机输入终端的信号电平。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由接收机脉冲整形滤波器定义的带宽内接收到的TDD宽带功率(在指定时隙内),包括热噪音和在接收机理产生的噪音。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
RT:Radio Transmission control,无线电发射控制。
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
SAK:Secret Access Key,接入密钥。一个用于验证用户请求完整性的字符串,与接入码一起构成用户访问对象存储服务系统的凭证。
SAU:Signaling Access Unit,信令接入单元。一个基于C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平台上面的统一的窄带信令接入平台。
SCC: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辅载波。指SCell所对应的载波。
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配置给CA UE作辅助上下行数传,而无RRC连接的小区。
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辅基站中为UE提供服务的小区所在的组为辅小区组。
SCG bearer:辅小区组承载
SCG Split Bearer:SCG分离承载
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同步信道。
SCN:switched circuit network,电路交换网络。
SCS:Sub-Carrier Spacing,子载波间隔。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一种传输层协议,它的上层为SCTP用户应用,下层作为分组网络。在SIGTRAN协议的应用中,SCTP上层用户是SCN信令的适配模块(如M2UA、M3UA),下层是IP网。SCTP协议使得信令传输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优的实时性能和多归属性支持。
SCTP双归属:SCTP双归属(SCTP dual-homing)指在3GPP R4版本(或以上版本)的组网架构下,一个MGW从属于两个MSC Server的组网模式。
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业务数据适配协议。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SFTP: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安全文件传输协议。一个基于SSH(Secure Shell)提供安全文件传输的网络协议。
SgNB:secondary gNodeB,辅gNodeB。
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GPRS业务支撑节点。一种为提供分组数据业务而引入的一个网元功能实体。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为本SGSN服务区域的MS转发输入/输出的IP分组。它跟踪移动台的位置,执行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在UMTS网络中,SGSN通过IuPS接口与RNC连接。在激活GPRS业务时,SGSN负责与MS建立移动性和安全保密性的有关信息。在PDP信息被激活时,SGSN负责与GGSN建立路由的PDP信息。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
SHA:Secure Hash Algorithm, 安全散列算法。一种可以计算160位报文或数据文件(称为信息汇编)压缩形式的技术。为了安全起见,报文的接收方与发送方在计算和验证数字签名的时候要使用该算法。
SIG:Service Intelligence Gateway,业务智能网关。
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单收多发。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干扰噪声比。
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单收单发。
SMC:Security Mode Command,安全模式命令。
SNR: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在一个给定时间点上,有效信号的振幅与噪音信号的振幅之比。SNR表示为功率比对数的10倍,单位是分贝(dB)。
SNTP: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 简单网络时钟协议。该协议由 NTP 改编而来,主要用来同步因特网中计算机的时钟。
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自组织网络。
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
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信令无线承载。
SSB:Static Shared Beam,静态共享波束。静态共享波束功能是指在垂直面上形成两个波束,即一个8T8R的AAU上建立两个4T4R的小区。
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同步信号块。
SSH:Secure Shell,安全外壳。一套标准的网络协议,允许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之间建立安全渠道。用户通过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的网络环境远程登录时,SSH特性可以提供安全的信息保障和强大的认证功能,以保护网络不受诸如IP地址欺诈、简单口令截取等攻击。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工作于套接字层的安全协议。该层位于TCP层和应用层之间,用于数据的加解密以及相关实体的认证。
SSM:Synchronization Status Message,同步状态信息。该信息用于在同步定时链路中传递定时信号的质量等级,使得SDH网和同步网中的节点时钟通过对SSM的读解获取上游时钟的信息。
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
STMA:Smart Tower-Mounted Amplifier, 智能塔放。
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信令转接点。
sub-3 GHz:frequency band lower than or equal to 3 GHz,低于等于3G的频段。
sub-6 GHz:frequency band lower than or equal to 6 GHz,低于等于6G的频段。
SUL:Supplementary Uplink,辅助上行。
SUL:Supplementary Uplink,辅助上行。
SU-MIMO:Single-User MIMO,单用户MIMO。
S帧:在HDLC帧中,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通常称为S帧。S帧以控制字段第一位和第二位是二进制数10为标志。
T1:北美的1.544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标准,可提供24 x 64 kbit/s的信道。
TCH:Traffic CHannel,业务信道。携带话音编码信息或用户数据的信道。它分为话音业务信道和数据业务信道。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IP中的协议,用于将数据信息分解成信息包,使之经过IP协议发送;并对利用IP协议接收来的信息包进行校验并将其重新装配成完整的信息。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能够确保信息的无误发送,它与ISO/OSI基准模型中的传输层相对应。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时分双工(TDD)系统的上行和下行链路在不同的时隙中传输,它们通常共享同一频率。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一种数字复用技术。TDM把一个信道的抽样周期均分成若干个时隙(TSn, n=0,1,2,3,……),多路信号的抽样值编码依据一定的顺序占用某一时隙,组成多路复用数字信号,用这一个信道独立传输的技术。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一个3G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的无线传输方案灵活地综合了FDMA,TDMA和CDMA等基本传输方法。通过与联合检测相结合,它在传输容量方面表现非凡。通过引进智能天线,容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基于高度的业务灵活性,TD-SCDMA无线网络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连接到交换网络。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全。
TMA:Tower-Mounted Amplifier ,塔式放大器。一种安装在塔附近(比如,安装在塔顶)的低噪声放大器。这类放大器能够把天线发出的较弱信号放大,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覆盖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天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从而降低了UE的发射功率。
TOS: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
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一种在一些网络设备中使用的技术机制,用于防止不同的无线网络中过多的干扰。
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跟踪参考信号。
TRU:Transmit Receive Unit,射频收发单元。
TSC:Training Sequence Code,训练系列号。一种号码,主要用于时分多址接入系统、维持定时以及均衡信道。其有助于降低符号间干扰以及多径效应。
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发送时间间隔。
UBBP:universal baseband processing unit,通用基带处理单元。
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
UCN:User Center Network,用户中心网络。
UCNC:User Centric No Cell Radio Access,用户为中心的无蜂窝无线接入。
UDT:User Data Transfer, 用户数据传送。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允许一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向另一端的应用程序发送数据报的标准TCP/IP协议。UDP利用IP协议发送数据报,为应用程序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报文发送服务。因此,UDP消息可能会出现丢弃、重复、延迟或乱序发送的问题。UDP用于尽力传输数据报文,即目的端不会主动确认是否已经接收到正确的数据报文。
UE: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MPT:universal main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unit,通用主处理传输单元。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一种3G移动技术,用于发送速率达2Mbit/s的宽带信息。除了语音和数据,UMTS还可以通过固定、移动、以及卫星系统发送音频和视频。
UPGW:User Plane Gateway,用户面网关。
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极高可靠极低时延场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带接口设备的串行总线的标准。这个标准最初是专为计算机而设计,如:个人电脑,苹果的Macintosh电脑等。但随着它的普及,此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游戏和个人数字助理的业务。
USCU:universal satellite card and clock unit,通用星卡时钟单元。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通用协调时间。一个全球通用的科学计时标准。它是通过精心维护原时钟,确保全球保持统一(精确到微秒)
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
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虚拟信道标识符。
VCL:Virtual Channel Link,虚通道链接。
VoLTE: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语音业务。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一种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逻辑上把网络资源和网络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划分,把一个物理的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多个VLAN)。VLAN内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而VLAN间不能直接互通,可以有效地抑制广播报文。
VPI: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语音业务。
VRF: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虚拟通路标识符。
VRRP:异步传输模式信元头的标识,用来标识这个信元哪个虚通路连接。#V*P*N# Routing and Forwarding,虚拟专用网路由转发。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第三代无线技术,ITU标准之一,基于CDMA技术。
Web LMT:Web Local Maintenance Terminal,Web本地维护终端。该终端提供MML、批操作功能,由Web LMT Server和Web LMT Client组成。Web LMT Server嵌入在主机设备中,对外提供HTTP服务。用户通过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连接Web LMT Server,IE与Web LMT Server之间通过HTTP协议传递数据。用户通过IE将Web LMT Client程序从Web LMT Server中加载到本地运行。WebLMT Server与PGW建立TCP连接,并通过MML交换数据。
WFQ:Weighted Fair Queuing ,加权公平队列调度。一种具有带宽分配权重因子的公平调度。该调度方式将接口总带宽按照权重因子分配给各个队列,循环调度各队列。从而保证在每次调度中,所有优先级队列的报文均能够得到调度。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宽带接入技术。它使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覆盖面积可达数十公里。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
WRR:Weighted Round Robin,加权轮循队列调度。
X2AP:X2 Application Protocol,X2应用协议。
XnAP:Xn Application Protocol,Xn应用协议。
Y.1731:ITU-T标准组织提出的OAM协议,它不仅包含IEEE802.1ag所规定的内容,而且又增加了更多的OAM消息组合,包括AIS(AlarmIndication Signal),RDI(Remote Defect Indication),锁信号LCK(Locked Signal),测试信号,自动保护切换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维护通信渠道MCC(Maintenance Communication Channel),试验EXP(Experimental OAM),供应商特定的VSP(Vendor Specific OAM)故障管理以及用于性能监视的丢包管理LM(Loss Measurement)和延迟评估DM
本地备份:一种文件系统数据备份的方式,意指给本端文件系统创建一个备份副本(快照)。
部署证书:通过网管下发的配置命令,下载证书到网元。
参考时钟:一个非常稳定而精确的能够实现完全自治的时钟,频率能够作为一个基准提供给其他时钟做比较。
插框:接插微波传输的电路板的箱。
超时时间:用于过程控制,在命令不能成功完成与取消命令之前服务器所等待的时间。
承载:一个已定义容量、时延、误码率等的信息传输通道。
承载网络:承载网络用来传送物理设备之间传输层协议的消息。
冲突:两个报文在同一介质同时传输的一种状态。相互干扰造成两个报文都无法识别。
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包括线路时延和设备转发时延。是指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帧到接收站点接收完成该数据帧的全部时间。
错误码:在计算机程序里, 错误码是一系列与应用程序错误对应的编号消息。这些错误可能是硬件, 软件, 或者是用户输入的错误导致的。一些常见错误码对用户来说是可见的,如在微软操作系统出现的“黑屏死机”码。
单播:在单个发送者和单个接受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方式。
丢包:当网络中的一台设备过载或者在指定的时刻内不能再接收数据时,将产生数据报文丢弃现象。
抖动:一个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短期的、非积累性的偏离。
反压:一种流量控制方式。即当接收侧监测到发送侧发送流量过大时,接收侧会发出信号通知发送侧降低发送速率。
防火墙: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
分集增益:多天线系统对抗信道衰落对性能的影响,利用各天线上信号深衰落的不相关性,减小合并后信号的衰落幅度(即信噪比的方差)而获得的性能增益。
告警指示:在网元设备机柜上,有四种颜色不同的指示灯指示网元当前状态:绿灯亮:表示网元已通电;红灯亮:表示有紧急告警产生;橙灯亮:表示有主要告警产生;黄灯亮:表示有次要告警产生。在单板拉手条上,通过ALM告警指示灯指示单板的当前状态。
功率控制:功率控制通过调整gNodeB和UE的发射功率,用以补偿信道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抑制5G同频小区间的干扰,保障网络覆盖和容量需求。
共传输:不同制式通过共同的传输接口与传输网络相连,共享传输资源。
共模:采用SDR(software-defined radio)技术,在同一块射频模块上通过软件配置实现多种制式支持。
广播:对网络中的全体成员发送报文的方式。广播范围由广播地址决定。
广播地址: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播地址是一个允许信息发送给网络中所有节点的网络地址,而不是只将信息发送至一个特定的网络主机。
广播消息:向所指定的一类系统群发的消息。
广播域:一组网络局点,这些局点接收在组内任何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也指设备上负责转发组播帧、广播帧和未知目的帧的所有接口的集合。
滑动窗口:一个协议特征,允许发送者在接收到确认报文之前,发送多个数据包。在收到第一个发送报文的确认报文之后,发送者“滑动”报文窗口并发送下一个报文。发送报文或字节的数目就是所谓的窗口规模。增加窗口规模可以提高吞吐量。
话务统计:一种在设备及其周围的通信网络上进行各种数据的测量、收集及统计的活动。通过收集的数据对设备(或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信令、用户和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并为设备的运行管理、故障定位,以及网络的监测维护、规划设计等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环回测试:将音频、视频数据模拟实际应用在通路上传输,测试是否能够得到预期输出。环回测试可以测试本地网络连接,也可以经过远端再返回本地,测试远端网络连接。
环网:一种网络形态,在该网络中,所有网络节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会话:服务器用于识别客户的请求响应序列。通过会话,服务器能够识别出来自于同一个客户的请求。
机柜:无需支撑物能自立的围合式结构件,可以容纳电气和/或电子设备。
极化: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如果电场矢量的方向保持固定或按一定规律旋转,则这种电磁波被称为极化电磁波。如果电磁波的电场矢量的方向保持与水平面垂直,则被称为垂直极化电磁波,如果电磁波的电场矢量的方向保持与水平面平行,则被称为水平极化电磁波。如果电磁波的点出矢量变化形成一个圆,则被称为圆极化电磁波。
集群:将多个服务器集中起来使它们能够像一台服务器一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技术。采用集群通常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数据处理能力或服务能力。例如,可以减少单点故障、共享存储资源、负荷分担或提高系统性能等。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主要对智真设备电源进行控制,同时接受智真主机的控制。
加密:一种变换数据的功能,目的是掩藏信息内容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
加载:一个将信息从存储器载入内存以便处理(信息为数据时)或执行(信息为程序时)的过程。
解调:在通信技术中,调制解调器的一种工作方法,以尽可能少的失真把来自电话线上的数据从调制的载波序列(不同的波幅和频率代表有意义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要求的数字形式。
静态路由:一种特殊的路由,它不能自动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而必须由管理员手工配置。当网络结构比较简单时,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网络正常工作。使用静态路由可以改进网络的性能,并可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静态路由的缺点在于:当网络发生故障或者拓扑发生变化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改变,必须由管理员手动修改。
空口:手机或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提的或者移动的)与基站之间的接口。
链接:一个网站URL 地址。用户可将地址信息通过邮件或在其他网站、论坛粘贴的方式进行分享。获得该地址的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打开地址,访问对应的资源。
链路:一个“拓扑组件”,它通过固定的资源(比如固定路由)为不同子网中两个端点提供传送能力。
流媒体: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上连续传输的实际媒体,它融合了流媒体数据采集、压缩、编码、存储、传输及终端播放、网络通信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在低带宽环境下实时提供高质量的影音效果。
路径损耗:发生于射频波通过空气传输时的损耗。这种损耗是由大气层的影响及与其他物体发生交互所产生的,它对信号有过滤作用。
目的地址路由:一种信息映射表,保存消息的目的地址、目的地址匹配长度、消息类型等信息,是路由器选择消息路由匹配目的地址的信息来源。
频谱效率:用来衡量将模拟信号编码为变量的编码方法的功效的指标。任何编码方法都占用一定的带宽,并在该带宽中以一定的速率传输比特。每赫兹内每秒传输的比特就定义为该编码方法的频谱效率。
乒乓切换:由于信号质量的变化或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UE在小区之间来回切换的现象。
容错:系统或部件克服错误输入继续正常运行的能力。
上行:在接入网中,远离用户侧链路端点的方向为上行。
设备状态:设备状态分为两种:可用、不可用。 实队列的设备占用率超过“设备占用率阈值(%)”时,则该实队列状态为不可用。 虚队列的状态取决于所关联的共享设备。共享设备占用率达到100%时,该共享设备状态为不可用,则对应的虚队列也不可用。
时钟同步:指频率的同步,指信号的频率跟踪到基准频率上,但不要求起始时刻保持一致。
时钟源:设置NTP时,提供时间标准的设备。
属性:对象的性质或特性,它因对象而异,或随时间变化。
数字调制:利用基带数字信号的变化控制载波的振幅、相位或频率的变化,从而使信息通过载波进行传输的一种方法。
数字信号:某一电参量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跳跃变化,仅有有限个取值的信号,如电报信号、数据信号、遥测指令等。数字信号得名于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中抽样信号量化样值的编码值。鉴于最早和最典型的话音信号编码PCM技术采用8 kHz频率抽样(抽样周期或帧长为125μs),8位(比特)二进制码,并把一个字节的长度定为8比特。数字信号可认为是以字节为单元的成帧码流。数字信号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易整形和再生,但所占用的带宽较宽。
衰减:信号强度减弱或信号丢失,通常以dB计量。
双归属:一种网络拓扑,其中的设备通过两个独立的接入点连接。其中一个接入点是主连接,另一个是备用连接。只有当主连接出现故障时它才被激活。
逃生通道:逃生通道是指业务控制器允许终端主机在未经认证的情况下访问认证后域中的网络资源。逃生通道只会在业务控制器出现重大故障时启用,目的在于在业务控制器出现重大故障时依然保持网络畅通,而在故障排除后自动关闭。
调度:计算任务下发后,由调度器对各个计算任务进行编排,然后下发运行。
拓扑:一个局域网内或者多个局域网之间的设备连接所构成的网络配置或者布置。
拓扑视图:人机交互界面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拓扑视图直观地显示网络的组网情况和网络中各网元、子网的告警、通讯状态,反映网络运行的基本情况。
外部网络:数据中心外部的网络,如Internet或企业已部署的私有网络。用户在部署数据中心网络时,需要与外部网络互通。
网段:以太网或其它网络的一部分,此部分的所有消息对所有节点都是通用的,即从网段的一个节点广播,被所有其它节点收到。
网关IP:网关的IP地址。网关是指在不同网络间转发报文的节点。当发送方和接收方不在同一网络时,发出的报文必须通过网关转发。
网络层:OSI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提供路由和寻址的功能,使两终端系统能够互连, 并且具有一定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能力。TCP/IP协议体系中的网络层功能由IP协议规定和实现,故又称IP层。
网络服务:在NFV体系中,网络服务由多个VNF、网络链接和物理网络功能组成。
网元ID:网管系统中对被管理设备的标识符。在一个网络里每个网元设备对应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卫星传输:通过卫星通讯实现传输通讯功能。
五元组:全IP网络数据包中的五种数据: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协议。
物理层:OSI模型中7层结构的第一层。它为在开放式系统间建立的传输连接上进行比特或比特组的传输提供服务,其中涉及到电,机械和交换的各个过程。
系统数据备份:备份服务器系统数据,用于恢复原来的操作系统。
下行:在接入网中,向用户侧链路端点发送的方向称为下行。
相位:在一个信号周期中,两个信号在时序上的相对位置。
消息类型:标识消息功能的标识符。激发呼叫控制具有一种消息类型,即信息;而功能呼叫控制具有若干消息类型,如呼叫连接、呼叫拆线和呼叫状态。
小区:采用基站识别码或全球小区识别码进行标识的无线覆盖的区域。在使用全向天线结构时,小区即为基站区。
信道:一个网络中两个或者多个位置之间的具有指定容量或者指定速度的电信通路,可以是通过线缆、无线(微波)、光纤或者以上三者的结合建立的通路。信道中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称为信息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s、kb/s、Mb/s、Gb/s、Tb/s等。
信令网:独立于电信网的支撑网,电信网中用于传输信令消息的专用数据网。信令网的三要素:信令点、信令转接点、信令链路。
信息安全:保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其他属性,如:真实性、可确认性、不可否认性和可靠性。
星形拓扑:所有局点接入到一台中心交换机的拓扑结构。两个局点之间通过电路交换进行通信。
虚拟化:虚拟化,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逻辑计算机,每个逻辑计算机可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虚拟化使用软件的方法重新定义划分IT资源,可以实现IT资源的动态分配、灵活调度、跨域共享,提高IT资源利用率,使IT资源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于各行各业中灵活多变的应用需求。
虚通道:虚通道提供了一种对数据流进行分组的方法,能够将所有数据流根据一定的条件划分为多个虚通道,并将这些虚通道视为独立的链路进行管理。对数据流进行分组的条件包括:IP五元组、ToS/DSCP、VLAN、MPLS、链路。同时,支持将一组用户的数据流划分为虚通道,可以根据用户区域、动态属性来划分用户组。
移动性:指的是从任何地点用户都能进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进行呼叫发收。所有不同业务的呼叫收费将集中在单一用户帐单上。连接的媒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例如模拟线路或数字线路或无线或卫星通信,这要取决于用户当时的需要。此外,用户可以按照用户业务明细表的范围在任何终端进行呼叫业务,在用户当时所在的终端上接收入呼或转发到其它地点。计费是按PCS(个人通信业务)用户而不是所用终端计算的。
以太网:一种局域网技术,它使用载波侦听多址/冲突检测(CSMA/CD)技术。以太网的速度可以是10、100、1000或者是10000Mbit/s。它易于维护并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应答:呼叫中心平台接通已分配到座席的呼叫的操作,分为自动应答和手工应答。自动应答由平台自动接通呼叫,手工应答由签入座席的业务代表点击接听按钮接通呼叫。
硬件地址:数据链路层地址,长度为6个字节。也称为物理地址。
拥塞:引起网络业务效率降低的网际间或者网络内的额外通信量。
用户数据:用户使用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
用户信息:如果一用户需要通过通信系统转发信息到另一用户,源用户和通信系统之间通过功能接口之间传递的信息叫做用户信息。
用户组:运营商根据用户群体特征对用户进行分组,从而控制不同用户组的用户体验不同的业务,让用户享受到多样化的体验。
源地址路由:一种信息映射表,保存了消息的源地址、源地址匹配长度、消息下发的帐号、路由信息的备注信息等,是路由器选择消息路由时匹配源地址和下发帐号的信息来源。
载频:一种经过调制后用来表示传输信息的一种波形,通常是正弦波。这种载频的频率一般远高于调制信号。
再生:为了使数字信号的振幅、波形和定时符合制定的规定而进行的接收和重建数字信号的过程。
窄带:在TDM时隙上传输的通信业务。公共交换电话网通常是窄带网络。传输速率低于2Mbit/s的通信通道属于窄带。
指标:性能采集器对被管设备的性能采集的一个特征项的名称描述。
主备备份:一种备份机制,同时部署两个功能相同的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主备倒换:一种故障处理技术,当主用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将业务、控制等功能切换到备用设备上,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主从同步:在主从同步模式下,制定的主时钟周期性消息给其他所有的从时钟。
主动模式:EFM OAM工作模式的一种,对端发现和远端环回都只能由主动模式的接口发起。
主服务器:分布式下运行核心进程的服务器。主服务器管理备份、存档和还原。主服务器负责为 NetBackup 选择介质和设备。 通常,主服务器包含NetBackup目录库。 该目录库包含内部数据库,内部数据库中包含有关NetBackup备份和配置的信息。
主机:运行虚拟化软件的物理服务器,可以在其上创建虚拟机。
主机名:功能实体的域名形式的主机名,用于通信时做路由。需要运营商统一规划。
主叫方:主叫方是指主动发起呼叫的节点。
子网:可以按照某种原则(如按地域划分)将一个比较大的网络结构分解为几个相对较小的网络结构,以方便操作员对网络的管理。在拓扑视图中,把这种相对较小的网络结构称为子网。
子网掩码:IP协议中应用的决定网络段落包去向的技术,以二进制格式存于设备中,与IP地址相对应。
自动切换:当GDR检测到生产机灾难发生时,GDR根据容灾系统的切换策略和发生灾难的生产机的重要性,进行容灾切换决策。当容灾系统满足容灾切换的要素时,GDR自动启动容灾切换流程,接管生产机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