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一点思考

                        温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丁肇中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后来发表在《瞭望》杂志上,再后来被选入了部编课本,四年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大家都认为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议论文,我们教学中也结合此文给学生训练议论文的写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发现一种些人却因这篇文章对王阳明有了偏见。

          丁肇中是美籍华人,1974年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并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想通过这篇文章向我们所有的青年人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什么是格物致知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研究事物来获取知识。

            因为我们国家受传统教育影响,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者认为,这影响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可见作者用心是良苦的。

            但文章在第二段中从“四书”之一的《大学》中找到了“格物致知”一词的来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又接着说,他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四段他举了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实例,作为反面典型事例来证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大多数人读到这里,认为王阳明是伪科学的代表人物。特别是那些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王阳明的对王阳明产生了误解甚至偏见。

        我认为丁肇中在这里面举王阳明的事例来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是不恰当的。

        王阳明是哲学家,而丁肇中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所研究的方向不同,领域不同。王阳明是在探究人的心灵、精神层面,他“格竹子”来获取竹子的风骨,从而建造人心灵的大厦,寻找人心灵的家园。况且,当时王阳明“格竹子”只是年轻时验证朱熹学说的一个小插曲,并且验证失败后,他发现了程朱理学的不足,于是不懈探究,有了重大突破,也就有了“龙场悟道”,诞生了阳明哲学,

        王阳明的贡献有多大呢?从日本的发展看,据说

阳明哲学让日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可我们 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中很多人对王阳明产生了误解,误会阳明“格竹子”是自己的忙乱无用之说,误会王阳明是一位无智慧之人,还有最最重要的是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与丁肇中的实验室里实验精神根本就不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问题,没有可比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