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好在哪⼉?
⾃从很久之前偶然被剧透过,我对弹幕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开启视频后如果有弹幕,我总是
第⼀时间关掉。
昨天在雪⼩豹的直播⾥,我才发现⾃⼰好像错过了不少好东⻄。她播放了⼀段卢曼卡⽚笔记的视频,地址在这⾥:盧曼(Niklas Luhmann)介紹紙⽚盒(訪談⽚段)_哔哩哔哩 (゜-゜)つロ ⼲杯~-bil...在这短短的⼏分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条弹幕。这些弹幕给我带来了不少欢乐。具体内容,我就不剧透了。你⾃⼰看,是不是很有趣?我就在想,弹幕这东⻄,好在哪⼉?为什么从 B 站开始,现在⼏乎所有的主流视频平台,全都在⽀持它?我以前看待它,就如同⽼师在上⾯讲课,学⽣在下⾯交头接⽿传⼩条。因为我本⼈就是⽼师,难怪会⾮常反感它。但是,在某些场景下,它其实更像是书评或者影评,是读者或观众的反馈。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让许多⽼师都明⽩了「反馈」的重要性。你对着屏幕讲的内容,即便是再绚丽夺⽬、⼝吐莲花,缺乏了反馈,也将是索然寡味的。从前写书评、影评这些东⻄,需要纵观全书或者全⽚,写得往往笼统抽象。现在不是了,可以结合具体的、刚刚出现的场景,来上⼀句弹幕。寥寥⼏个字⼉,因为上下⽂是如此清晰,于是就使得⽂字直接建构在背景上,爆发⼒强,表达效果更为突出。我最近⼀直在学习和使⽤的 Roam Research ,其实就是这样的细粒度呈现上下⽂的笔记应王树义2021/3/28社群⼯具2021/12/26 上午8:49 知识星球 | 深度连接铁杆粉丝,运营高品质社群,知识变现的工具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1824212545112422/3⽤。⼆者之间,只是信息载体的不同⽽已。这还没完,弹幕不只是⾃娱⾃乐。它充分体现出交互特性,⽤户和⽤户之间,也可以通过弹幕来进⾏第⼆轮、第三轮……甚⾄多轮的反馈互动。没有弹幕,你每次看到的作品都是⼀样的。有了不断增添的弹幕,作品整体(影⽚+弹幕)就是在不断迭代和变化的。Roam Research 正在研发的跨库笔记引⽤,其实不也就是向着这个⽬标前进吗?只是现在还在初期,远远不如弹幕好⽤。如果弹幕算作影评的话,那么书评该由什么产品对应更好呢?我想到的,是得到 App 的知识城邦。因为在这⾥,⼈们可以针对书、课程、他⼈的感悟等多种不同的信息类型,同样做到细粒度的上下⽂跳转。这样你随时都能把握⼀次讨论所基于的最基础的背景信息。在刷时间线时,造成⾜够多的信息偶遇。这个过程⽐给你推荐⼀系列书籍列表,要更有温度。我决定,以后如果没有剧情悬疑的结尾,或属于知识内容,还是开开弹幕看看吧。你喜欢弹幕吗?从弹幕中获得过惊喜吗?欢迎留⾔,咱们分享交流。张旭:跟您⼀样,我⼀直对弹幕⽐较拒绝。认为它会影响我对看的内容的体验。但是如果从另外⼀个⻆度思考,也许就柳暗花明了。好⻅解。2021/3/29后知后觉:弹幕可以提供很多意料之外的信息2021/3/29王树义 回复 后知后觉:没错,所以说是信息偶遇2021/3/29梅勒斯:以前追求全息(全部信息)和互动乐趣(动态影像+静态图⽚+⽂字),看影⽚看漫画等等,就喜欢有弹幕的,翻评论区还有点“嫌麻烦”2021/5/13王树义 回复 梅勒斯:谢谢经验分享!2021/5/132⼈赞过社群⼯具2021/12/26 上午8:49 知识星球 | 深度连接铁杆粉丝,运营高品质社群,知识变现的工具https://wx.zsxq.com/dweb2/index/topic_detail/1824212545112423/3jun:卢曼 的 纸⽚卡… 让我想到我⼀直很好奇的⼀件事,巴菲特做⼤量的阅读,但他不⽤任何电⼦产品。他是如何记笔记的?我觉得或许他也是有这样的⼀个index的系统,和卢曼的这个系统或许类似,不过会是更⾼效的⽂具⽤品系列。我⼀直觉得简报的⽅式其实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因为⼀个主题的简报出来,信息已经被反复阅读和思考了许多次。整个框架还有链接的过程是通过⼈脑和⼿完成的,相对于过程,这个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尔盖茨是会直接在书上写下观点,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然后再发表在⽹络端。写字的过程相⽐typing,更加深了记忆和理解…有时候更喜欢这种old school的⽅式,只是潮流⼀直推着我们⾛…2021/6/25王树义 回复 jun:⾮常好的思考。其实并⾮每个⼈都愿意把⾃⼰的⼯作流程都公开发布出来。巴菲特的信息处理⽅式,⼏乎就可以定义为公司「商业机密」了。所以他具体是怎么做的,⼏乎没⼈能说清楚。你说得对,不是说⽤了数字化⼯具,例如 Kindle,iPad,或者是电脑,就获得了⽐纸笔更⼤的优势。它们只能提升部分环节的效率。例如说有了 Kindle ,想买书就不⽤等待送货,甚⾄去跑书店;数字化笔记可以在阅读时直接把思考记录成电⼦版,⽆需进⾏⼆次转录,还保留了上下⽂;写作的时候⽤了电脑,就避免了原本必须的誊抄,修改也更加便捷。这⼏⼗年间,电脑出现在⼏乎所有的办公场所,就是这种效率提升的证据。但是,它们是否能够提升⼈们的认知⽔平呢?这就得分情况了。例如做笔记,便捷了之后,可能就是缺乏回顾。这也是笔记⼤量产⽣,但是很少能给他们带来有效输出的原因。另外,我们还要看到⼀种区别。信息处理加⼯的⽬的,是不同的。例如说学⽣学习系统化的知识,可能更需要的是记忆和内化。因此很多⼈看重的功能,包括了 Anki 记忆、拆书、思维导图……但是,这有个前提,是知识已经是系统化了的。你所要做的,是学习。但是对于知识的创造者来说,上述功能有⽤,但是远远不⾜够。他的⽬的绝不是将其他⼈的想法记下来,甚⾄不是⽤⾃⼰的话去描述⼀遍以增进理解,⽽是创造出原本没有的知识和内容。因此知识点单元间的链接,是更被看重的功能。发掘出若隐若现的线索,找到别⼈没有发现过的链路,往往是这种⼯作⾥⾯,最有价值的环节。甚⾄因为部分⼯具有了 algorithm for thoughts ,会有⼈欢呼雀跃。笔记与知识管理领域的争执,也往往发⽣在上述两种⼈中间。但是其实⼤可不必。当你对知识真正喜欢(⽽不是为了那⼀纸⽂凭)进⽽追逐创造新知的时候,你会从前者⾛向后者。需求会让你明⽩最爱⼯具的不⾜。⽽到了今天,所有的知识创造者,都不得不先做⼀个学⽣,把前⼈的智慧精华先学到⼿再说。就连写学术论⽂,也少不了罗列参考⽂献,因为空中楼阁不现实。所以,知识创造者⼤可不必对学习者不屑⼀顾。他似乎忘了,就在并不那么久远的过去,他也是这样⼀个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