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子路(六)

孔子六十三岁的时候周游到楚国边境,本来楚昭王是想重用孔子的,可是楚国的贵族们不赞成,怕孔子到了楚国会夺取政权,楚昭王听信了楚国令君子西的劝谏,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头,所以孔子只能从楚国的边境重返卫国。

孔子再到卫国,这时卫出公在位已有三年,卫国已经大致稳定。卫灵公之后便是卫出公,卫出公是卫灵公的孙子,为什么权位会隔代继承呢?话说卫灵公时期,夫人南子和宋国公子宋朝私通,连卫灵公都不计较,满朝文武也不愿多说,唯独太子蒯聩(是卫灵公的儿子,也是卫出公的父亲)觉得耻辱,想刺杀南子。后因刺杀阴谋败露,蒯聩逃亡。卫灵公死前,想让小儿子郢继位,郢不接受。卫灵公死了,卫国的实际掌权者南子要立郢,郢还是不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但是他儿子姬辄还在呀,我不敢当。”所以就立了姬辄。蒯聩要回来奔丧,想以太子之名继位,南子让姬辄“以王父命拒父命”,称爷爷为王父,对亲生父亲就不认了,发兵拦着不让他进来,蒯聩跑到宿地自保。

这时的卫出公已在位三年,国家基本稳定,也有意要请孔子来担当重要职务,子路听到消息,非常高兴,连忙跑来问老师:“卫君请您出山为政,您首先会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先正名吧!”,子路一听老师说正名就跺脚了:“有这么做的吗?老师也太迂了吧!正什么名呀?”,孔子一听也急了;“子路,你放肆!你不知道的,可以存疑,可以问我,怎么能张嘴就说我太迂呢”, 接着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事就干不成;做不成事,社会就没有伦理秩序,就不能兴礼乐;礼乐不兴,则法度乖张,小人得志,君子遭罪,那刑罚也不中。刑罚不中,人民无所适从,手足无措,所以,君子之名,一定是光明正大,说得明白的,不仅说得明白,理直气壮,而且一定做得成事。君子对于自己以什么名,说什么话,是绝对不会马虎苟且的!”

那么,上面的对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听小编慢慢分析。

上文已经说了,卫出公据国拒父,是无父逆子,得位不正,孔子说要先正名,就是说你要先解决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但是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弑父弑君、僭越乱伦都成了家常便饭了,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私欲还有什么不敢干、又有什么不能干的呢?老师您寻了这么多年,一直想得到重用,实行自己的主张,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大好良机,为什么还要说这等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呢,真是迂腐到家了。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坚持正名呢,因为他的思想基础是修己以感天下,无论是修己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父子之伦尤为重要,如果自己都达不到父子之伦的基本要求,如何能够要求其他人坚守父子之伦,所谓上行下效,自己不正,怎么能正一国?不能名正言顺,个个浑水摸鱼,则一国手足无措,人人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乱了,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

那么怎么正这个名呢,一是立公子郢,二是迎回蒯聩继位。但是可能做到吗,很多人会不答应吧,南子、卫出公又不是吃素的,谁正名谁倒霉,丢了性命还不讨好。有些事情一旦定了,就很难解了,孔老师说正名是坚持自己的本心,他的心中已被天理人伦充满,有着自己的执念,经年不改,一以贯之,正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孔子应该是想拒绝此时在卫国入仕,因为邦无道的时候是很危险的,后面的发展也确实证明孔子此时不入仕是正确的选择,蒯聩、伯姬以及浑良夫合谋,于卫出公十二年(公元前481)劫持了孔悝,胁迫他参与政变,孔悝屈服入伙,政变成功,卫出公逃亡。蒯聩继位。子路就死于此次政变。蒯聩夺权后,第一个杀了南子。蒯聩在卫国君位上也只坐了三年,就被赶下台,流亡中被杀。姬辄于一年后回国复位。

凡事开头开错了,往后怎么你也对不了。子路自以为是慷慨就义,但是他这义,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他的主公是孔悝。孔悝在政变中已经跟了蒯聩。子路忠于姬辄,便已经背叛了孔悝。下令杀死子路的,正是新君蒯聩。当初老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他说老师迂腐。而他自己,却没逃出这名不正言不顺的魔咒。到底是谁迂腐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与子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