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退役脱轨再入的重要组件——在轨运行整整20年的Pirs码头号对接舱,终于迎来最后时刻,挥挥手告别国际空间站,告别太空,告别这个世界。
●别了,国际空间站
UTC协调世界时间7月26日10:55(北京时间7月26日18:55),位于中国北部上空260英里(416公里)高度,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MS-16连同Pirs码头号对接舱,顺利脱离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星辰号对接口,开始为期3小时的自由飞行。
●推迟三次的永别
众所周知,此次告别时间已经连续推迟三次,直至最终别了。至于原因?简单明了。由于受到科学号舱发动机停机、对接系统故障等不利影响,原定于7月23日脱轨再入,连续推迟三天(23日、24日、25日),直到顺延至7月26日。
万一科学号这个后来者无法前来报到,码头号对接舱这张旧牌也就不必急于扔掉,还能凑合着用。
所以,最终下令进步号飞船拖拽码头号就此永别,这意味着俄罗斯航天局已经更有把握、更有信心——最终能让科学号顺利对接码头号让位的星辰号对接口。科学号能否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答案就在7月29日揭晓。
●最后一把燃烧自己
一次性的进步号飞船MS-16就像拖船一样,拖拽无动力的码头号对接舱飞离空间站,在太空自由飞行一段时间,享受生命的最后时刻。
UTC协调世界时间7月26日14:01(北京时间7月26日22:01),进步号飞船启动推进器脱离轨道,41分钟后进步号飞船和码头号对接舱一同再入大气层高温烧掉,少量残骸也将落入南太平洋偏远海域。
最后一把燃烧自己,点缀一下太空时代。
俄罗斯称这艘进步号货运飞船MS-16,表示进步号飞船MS款型第16艘/第16次补给ISS任务,NASA称之为进步号77,表示进步号飞船第77次补给ISS任务。这也是进步号飞船总计第168次太空任务。
这艘货运飞船从今年2月17日对接,到7月26日脱离再入,总计停靠国际空间站时间159天。
●码头号这一生
码头号,俄语:ирс,英文Pirs,俄航天称之为SO-1/DC-1/MRM-1,即对接模块1/对接舱1/迷你研究模块1。质量3.58吨,长度4.91米,最大直径2.55米,增压体积13立方米。尽管看似不大,却劳苦功高。作为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停靠港和气闸舱,码头号已经整整服役了20年。
2001年9月14日,码头号搭乘一艘经过改装的进步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两天后与星辰号服务舱面向地球端口对接。
从此以后,码头号支持过数十次俄罗斯太空行走,同时作为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停靠港口,将宇航员和货物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码头号由RKK科罗廖夫能源公司制造,功能类似于之前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舱,设计使用寿命为5年,结果一用就是20年。
与Pirs码头号几乎一样的另一舱:Poisk探索号对接舱,也称为SO-2/DC-2/MRM-2。2009年11月10日发射升空,同样与星辰号服务舱对接,位于码头号的对面,即天顶对接口。现已累计停靠过21艘俄罗斯飞船。
●科学号命运多舛
码头号走了,科学号来了。
尽管科学号还在途中,尽管碰到一些问题,尽管命运多舛。
原本计划2007年就该发射的科学号,由于预算短缺、俄航天计划削减、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导致足足推迟14年。终于见到2021年7月21日发射升空,但结果还是不顺缠身:进入爬升轨道后,主发动机故障停机、对接传感器测试异常、对接雷达天线无法展开、推进剂存在泄露迹象……
尽管俄航天官方挤牙膏似的披露只是一点点,不过,最新各种迹象已表明,科学号看似越来越安全,正在恢复健康。推进系统貌似已经正常,爬升轨道越来越接近国际空间站,自动交会对接系统顺利测试两次,甚至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已在空间站做好手动对接的准备……总之,交会对接时间目前保持不变:UTC时间7月29日13:25/北京时间7月29日21:25。
作为国际空间站最新成员,Nauka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不仅将接管码头号让出来的地盘,而且让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大有腾笼换鸟的意味。
Nauka俄语为「科学」,因此译作科学号舱。该舱长13米,直径4.5米,加上两个12米长的太阳能翼,总宽度30米。舱重20.2吨,是码头号对接舱五倍多。功能更是码头号无法比拟的。拥有80立方米加压空间,设有宇航员卧室、厨房、空气与净水系统,以及一个厕所,同时能为6人提供氧气,可支持俄罗斯ISS宇航员新增3人。再添上一只11米长的神臂:ERA欧洲机械臂。这个聪明灵动的太空智能机器人,看样子会让科学舱如虎添翼,大显身手。
俄罗斯终于发射科学号舱,去除多年心病,外挂一只神臂
●科学号:为了留后手
俄罗斯最新部署ISS重器科学号,背后战略意义绝不一般。我们知道,有关ISS国际空间站续命是个复杂问题。尽管各成员国曾经达成框架协议至少延迟到2028年,但美、俄政治博弈显然会导致未来变数很大。
俄方角度:最近发射寿命长达10年以上的科学号舱就是为了留后手,为了未来一旦双方谈不拢,即可独立运行俄罗斯自家空间站。即使谈成,也会作为一大筹码,拥有更大议价能力。
美国角度:采取双线程解决方案,国会议员们热衷于推动《2018太空前沿法案》等法案,增加投入期望延续至2030年;NASA更希望推进商业运营空间站,比如支持公理号商业空间站。
又因为存在CSS中国空间站无形且巨大的压力,继续保存近地轨道空间站实力,已经成为ISS成员国共识。因此2024年不会是ISS大限之年,无论美俄都不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