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抓周看教育,“立志”是中国教育的核心

多么痛的领悟,30岁对自己6年职场生涯的扎心反思

何必急躁,不以恋爱为目的的婚姻才真是耍流氓

拥有了自己的天空,才能欣赏到别人的世界。

《少年的你》在人生这个大考场,每一个选择都只是小命题。

中年危机的无奈,细思恐极的电影寓言—《电话亭》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笑话让我印象深刻,说的是父亲问孩子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孩子回答:“金钱和美女”,后来父亲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立即改口:“事业和爱情”,得到了奖赏。这一个方面表现了说话的艺术,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立志”的重视。

中国的传统习俗里,有一项十分重要的风俗程序,就是“抓周”,在床上放上常用的物品,让刚满周岁的孩子随意的抓取,以预测孩子未来从事的事业和人生走向。抓到笔墨纸砚以后就会读书考试,状元及第。抓到算盘钱币就会成为商贾大亨,家财万贯。抓到印章就会掌权,抓到木刀就会从军,抓到食品就会贪吃等。

这些都代表了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前途的期许,虽然有点迷信,而且多半事与愿违,但是仍乐此不疲。


“我不知道做什么,所以我觉得每天快乐就好。”

“我不知道做什么,我只能每天加班,担负起责任。”

“我不知道做什么,只能听从父母安排工作,结婚,孩子,但是我不喜欢。”

“我不知道做什么,我只知道我只能坚持,终会出头。”


在某次的下班的夜晚,我草草了解了晚饭以后,深夜打开收音机,听到深夜主播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里是一个疲惫又年轻的声音:“主播好,我想问一下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成绩,现在30岁了,感觉很迷茫,请老师指点。”

主播沉默了两秒,回答道:“在我的人生里,我一直觉得‘努力’是最没有味道的废话。小时候学习遇到问题,身边的人只会说要‘努力’。工作遇到问题,老板只会说要‘努力’。可是这种口号一点意义都没有,成功必须努力,但是努力未必成功。我考上大学,学习播音,学习吉他,自己写书,我做这些事情从来都没有过‘坚持’,只有不想干的事情才会让人觉得需要‘坚持’。30岁了,我觉得你应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一味的干耗,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失败。”


刚开始我听到年轻人的提问,觉得正是我想的,深感共鸣。再听到主播的回答以后,却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情做失败了不是失败,自己觉得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有志气的人会对自己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完成的路上”。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变得优秀,能力优秀,缺乏目标就会在人生路上成为无头的苍蝇,没有强烈的目标,就没有强烈的动力,做事就特别容易放弃。

这个也是我的困境,从小一路螺旋上升,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工作。人生仿佛只有这么一条道路,而且十分的艰难。我的人生仿佛只有试卷,然后就是客户,别人的生活影响着自己的人生状态。我想离开,但是我不知道做啥。这个世界仿佛在告诉我们,成功就是物质的充裕,但是吃过才知道,成功学不是美食,而是泡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现在的成功人士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立志”的重要性,周杰伦从小热爱音乐终成流行音乐教父,韩寒从小热爱文学成为知名作家,热爱赛车后来还成了赛车手,丁俊晖喜爱台球也培养成了台球大师。应试教育无可避免,但是对于兴趣的培养,更能成为人生道路的指南针。

当然,“诗和远方”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但是“生活的苟且”更加的需要,当人沉浸在生活的苟且的时候,特别的容易忘记自己的曾经有过的初心,不觉那可能才是人生真正的道路,而如今生活环境里的享乐主义的诱惑会更加让人沉浸在对于欲望的无尽的追逐里,那样放弃的东西会更多。

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抬头,是来源于年轻群体的精神空虚,精神空虚来源于自身的志向的模糊。不知道做啥,只能去消费,才能满足自己。

人生苦短,光阴似箭,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就算是当一块螺丝钉,也应该在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是著名的画家高更,40岁开始立志学画,从零学起,废寝忘食,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是终成一代大师。内心的追求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更成为全人类的福利。“立志”是一辈子的事,有的时候年轻因为经历不多,可能找不到自己喜爱的目标。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完美的人生是眼睛闭上以后不留遗憾,而不是家财万贯却含泪而终。

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志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中国近代的教育之所以能够诞生出这么多改变世界的伟人,原因就在于在正确的教育下树立了远大理想,从而不懈的奋斗改变了中国。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愿望,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教育的意义是帮助来到这个世界的新人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并帮助他们走到位置。有目标有梦想是好事,没有梦想没有目标,那就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道路。人走得快走得高不如走得稳,走的坚持,因为这样才能走得远。

而立志教育最重要的,是给于足够的眼界和经历,经历过,行动过,看到过。就能坚定信念,将志向深深的扎根于灵魂,一本名人的传记,一次生动的旅行,或者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实践,就可能让一个人将一件事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从而破除迷茫,排除万难,奋斗终生,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立志”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不能一蹴而就,得一步一步来。如果没有一个自己明确的目标,很难走过前两步,更别说是“治国,平天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抓周看教育,“立志”是中国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