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金钱和孩子》3.15

一、前言
直升机父母教养方式,形成密集性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分强烈)
背后的驱动力——育儿经济学。
即“所有教育方式的改变,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教育的投资回报很大。

二、主要的教养方式:
(一)专断型。严格控制孩子,并要求其绝对服从;体罚、限制、强权……
(二)放任型。让孩子自主决策,并鼓励其独立;有别于忽视型(完全不喜欢、不管《被忽视的孩子》)显得很开明,面对孩子的错误都宽容对待。
(三)权威型(最有利的)。通过说理和塑造价值观来跟孩子沟通,以达到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前提:父母首先得有比较高的素质(懂教育,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气等等)

三、父母如何关心孩子的两种驱动力:
(一)利他主义。对孩子完全共情。孩子怎么样高兴,让他高兴。——偏放任
(二)父爱主义。关心孩子的同时,认为其自主权有时应受到限制。密集型的驱动: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偏密集

四、影响教养方式的几个因素:
(一)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对比日本的34%,中国90%的家长认为勤奋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平均收入不大。)
(二)地位和社会关系的作用。来自于继承,比如欧洲贵族。
(三)社会安全与否。德国和美国。北欧的教育足够放松,因为社会足够安全。
(四)父母与孩子是否长期生活在一起。长大都跟父母在一起——偏专断(《红楼梦》,大家长);18岁以后变空巢——偏放任和权威。

五、【直升机父母的兴起】数据调查
1、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足球妈妈,每周的陪伴时间越来越久)
2、收入不平等造成的,教育的回报率越来越大
3、在学术上,分数的差别,密集型教养普遍较高。
4、完成大学教育的指标,权威型更有利,其次是放任、专断,最后是忽视。

六、不同国家的育儿价值观(三个指标)
1、想象力:北欧(瑞典、挪威)。
2、勤奋:中图、美国。经济不平等
3、独立性:北欧、日本。相对和平,更安全。

荷兰:正常点,已经够疯狂的啦!——放松
瑞典:户外教学。让孩子成为孩子
德国和瑞士:相对宽松,教育上相对比较严
英国和美国:密集型教育
中国:密集常态化
日本:让可爱的孩子踏上旅途吧!放手、独立
法国和西班牙:专断。体罚。考试制度严格、天主教。

【结论:随着收入不平等的提高,放任型的比例下降,权威型的比例升高。】

七、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1、不平等、居住隔离和育儿陷阱;(给工薪阶层带来极大压力,跟不上密集型教育不断增长的费用。)贫穷陷阱(单亲妈妈)

“如果向上流动,被定义为孩子移动到教育金字塔顶端的可能性,也就是获得硕士以上的学历。那么教养方式,对于向上流动的影响要大得多。在父母双方最多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家庭中,从不参与型改变为专断型教养方式,可以让孩子获得研究生学位的可能性提高近三倍。
在父母一方接受了高中以上的教育的家庭当中,从不参与型到权威型的转变,这一可能性提高了近五倍。即使使用了权威型教养方式,这样的家庭获得更高学位的孩子的概率也只有10%左右。
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密集型教养几乎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让孩子接受最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条件。”
母亲在推动子女教育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拥有一位专断型母亲,会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而父亲则相反。
——摘自书中
八、育儿差距会变成育儿陷阱——可能原因:
1、不同背景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2、父母面临的约束。(比如,金钱的限制)
3、家庭之外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同伴)

九、避免育儿陷阱的政策。即怎么办?
1、学习的组织系统。北欧的学校几乎没有差距;
电影【最初的梦想】
芬兰的教育:7岁上小学,全部免费,寓教于乐。教师标准化,出于同一个培训机构认证。评估体系,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水平。老师进行反馈和调整。重视孩子在社会上的能力。【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高社会地位,受人尊敬,最受欢迎。】把老师培养到最好!——重视学术教育。

瑞典的不同:学生成绩退化严重。可能性原因是:教师不享有高社会地位,抱怨工作。最优秀的人不愿意当老师。教育券,过度迎合家长和孩子。
——【商业的本质是满足、是迎合;而教育的本质是改变。】

法国:采用的是高度垂直性教育(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老师权威性,严格的教育方式。相对应的是“水平式的教育”(小组制,同学之间交流)

十、减缓不公平和育儿差距的建议:
(一)政策干预
1、家庭政策(0-4岁犹为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愿意探索和爱上学习)
2、避免“育儿战争”,会消耗中产阶级。

希望更多的普及权威型教养、水平式方法,重视老师的培养和社会地位,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金钱和孩子》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