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61篇《小雅 鹿鸣》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61篇《小雅 鹿鸣》

原文阅读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吹笙鼓簧huáng,承筐是将jiāng。人之好hào我,示我周行há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hāo。我有嘉宾,德音孔昭zhāo。视民不恌tiāo,君子是则是傚xiào。我有旨zhǐ酒,嘉宾式燕以敖áo。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我有旨酒,以燕乐lè嘉宾之心。

译文参考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字词注释

(1)呦(yō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2)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3)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4)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将:送,献。

(5)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7)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8)孔:很。

(9)视:同“示”。

(10)恌:同“佻”。

(11)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12)旨:甘美。

(13)式:语助词。

(14)燕:同“宴”。

(15)敖:同“遨”,嬉游。

(16)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17)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诗歌赏析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

      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鹿鸣》学习的反思探讨

      上文是把《鹿鸣》作为政治诗的视角来分析的,而更广义的解读,可以把此诗作为邀请嘉宾来赏析。这里分享一下李山老师的解读赏析。

        这是一首好诗!它让人一念就有印象,就能入心不忘。很平易,韵味很醇厚、印象很鲜明,这就是好诗的标准。如果诗写得别扭、艰深古奥,就未必记得住。“呦呦鹿鸣”,“呦呦”就是鹿的叫声,“食野之苹”,“苹”又叫山萩、珠光香青,是一种菊科植物,茎叶呈白色或者灰白色,带有异香异气,有点儿像香蒿。这两句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幽的林子里,那里长满了香草、苔藓,可爱的鹿在吃到草以后呼朋引伴,这是兴。

      “嘉宾”就是很好的客人。我们今天说客人是“宾”“客”混着说,但古代二者不一样。在西周时期客跟宾都是“敬”的意思,但是“客”往往是外人,外国来客。“宾”则指本国的大臣,或者异国的使节。周代封建了很多同姓诸侯、异姓诸侯,这些人互相聘问,就称为宾,不能称客。古代的房子一般坐北朝南,尤其是正厅正堂,《礼记》中说西边是客人的位置,这就是尊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嘉宾来了,我们要奏起礼乐来,表达情感。所以,按照《礼记·乐记》的说法,中国人认为音乐和舞蹈是抒情的。客人来了不能光哈哈地乐,只有表情兴奋不行,我们还要把它付诸艺术。

        “瑟”是一种弹奏乐,它在八音里边属于“丝”,就是用丝竹做弦子,制作很讲究,一般都用桐木。《鄘风·定之方中》里说卫文侯建国时就种了很多桐木,“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干吗呢?将来好做材料、制琴瑟,也就是搞礼乐建设,这是讲卫文公很有远见。

        “笙”属于古代八音里的“匏”。它的实物就是一个大葫芦,把葫芦挖空做音斗,就是共鸣箱,在音斗上上下打可以对穿的圆孔。然后,插入笙管,里边放舌头,这个舌头就是竹子做的簧片,吹的时候振动簧片发出声音。

        按照古代宴会的习惯,招待客人时要有盲乐工四人,称为“师”。他们有两人各弹一瑟,另两人唱歌,在堂上。古代的堂就是敞开一面的屋子,前堂后室。一个大堂,主客坐着,西南的那个边上,就是偏客人那个堂口,有乐工四人坐在那弹瑟唱歌。堂下呢?吹笙。所以,“鼓瑟吹笙”他们不是对面坐着对着吹,你弹我吹,而是堂上鼓瑟唱歌,堂下吹笙奏乐,交替进行。这是古代的礼仪。而下面“吹笙鼓簧”的“簧”不是指另一个乐器,而是指笙的舌头。

        “承筐是将”是讲什么呢?“承”就是拿筐承着,“筐”就是我们现在还在用的那种竹子制的或者柳条编的筐,“将”就是持、进献。筐里边放着币和帛,就是一些贵重物品,这是礼物。“承筐是将”是招待异国来宾的,比如周王或鲁国招待来自齐国或者其他同姓、异姓诸侯国的宾。招待不同诸侯国的来宾要送礼。假如一个诸侯国的大臣和君主在一起吃饭,也奏乐,但是不会有这种“承筐是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中国的宴会上吃饭绝对不是简单的吃饭一件事。钱锺书先生写过,吃饭常常名不副实,实际上主要是吃菜,当然还包括喝酒。古人宴请,吃东西也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音乐和礼品的交换。

      用礼品干什么呢?加强友谊。有一位外国学者就说在远古时代,礼物承担着以物质交换来确定友谊,这样一种很重要的作用。人终究有物质性的一面,《诗经》早就洞察了这一点。接着,“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说我们加强友谊不是为了纯粹的物质,而是为了增进友谊以后,你对我有益,什么益处呢?就是“示我周行”,“周行”在这里指人生大道。“周行”在《诗经》中有的时候指大道,在这却绝对不是说你告诉我马路怎么走,而是告诉我通向未来的大道。也就是说最后一句是升华,我们不是在搞物质交换,而是加强友谊,礼物换的是你对我人生的指点,诗的调子就扬上去了。

        第一章的格调非常典雅平和,而且不是专门为了适应某种场合而创作的,在周代几乎所有典礼都唱它,是最受欢迎的,上下通用是它的一个特点。

        诗的第二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就是青蒿,也是菊科,也有香味,还可以入药。“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是赞美嘉宾的美名。“德音”就是美好的声誉。“昭”是显著,“孔”就是很、甚。“德音孔昭”就是“德音很昭”。我们宴请这样的朋友,他们来了。“视民不恌”,“视”,实际上是“示”,此句意为这样的朋友不轻佻、不轻薄。他们的德行,“君子是则是傚”,两个“是”都是结构词,这句是说他们的表现可以让人效仿。然后“我有旨酒”,就是我有厚酒、美酒。“嘉宾式燕以敖”,“式”和“以”构成一个“既怎么样,又怎么样”的结构,表达某种愿望。“燕”在这当安乐讲。《礼记》里边说到燕礼,“燕”都是安好、晏乐的意思。“敖”就是逍遥自在,和“遨”是一个意思,指在这比较轻松愉快地做宾做客。

        第二章比第一章多出来的意思,就是强调了嘉宾的德行。这里还隐含了一些内容,在酒席宴上如何敬酒、如何还礼、如何鞠躬,跟人交际的时候,人的眼光的高低、表情如何,都可以看出平日的修养。在《礼记》中有不少这样的交代。

      《礼记》的头一篇就是《曲礼》,就是小礼,里面讲了贵族的行为准则,怎么走路,到人家去应该怎么坐,跟人说话时应该怎么做,比如附耳跟人谈话的时候,应该把嘴捂上,因为人的嘴中有时可能因上火等出一些怪味,不要冲撞别人。

      这些细则在典礼当中都会表现出来,一个人是不是有教养,别人都能看到。在现代生活中,有些习惯也还保留着。所以,“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是赞美这个嘉宾有很好的教养,这是整个礼乐文明里最迷人的东西。

      最后一章,出现了一个新词,就是“食野之芩”的“芩”,“芩”是一种跟苇子差不多的草,比较硬。《诗经》在这儿要变韵,要跟下边的“琴”押韵,所以用了“芩”字。“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又涉及琴。琴也有音箱,比瑟长一些。如果和筝比起来,琴更适合个人表达情感,因为它的声音小。后世嵇康、陶渊明等人都是爱琴的,琴变成了士大夫的一种文雅的标志。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湛”在这读dān,是深厚的意思,和乐的氛围很浓厚。“以燕乐嘉宾之心”,燕乐就是款待,让他们喜欢。诗的第一章送礼,结束时让嘉宾内心欢乐,这个比物质更重要,说明宴会的真正意义在于维系人心。

      这首诗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招待来自异国的宾客。西周在各地封建了那么多诸侯,他们要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够拱卫天下。所以互相之间必须经常来往,就必须得有宴会。在宴会上“鼓瑟鼓琴”、钟鸣鼎食,搞艺术,然后款待对方。

      这首诗是应着这种现实制作的礼乐。它强调君子的好风采,格调中和典雅。经常诵读,它的好处我们就能慢慢感觉出来。其中求美的、好客的心意,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文化精神(一)

        象征性文化精神是周代礼乐文化中体现的典型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渗透在周代礼乐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以前学习过的周代贵族阶级悬挂的“佩玉”和祭礼中的用“尸”就充满着象征意味。

      在周代的乐舞艺术中,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一种象征性艺术精神。可以说,象征性艺术精神是周代礼乐文化中艺术上体现的典型的艺术精神,也是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之一。

        在周代礼乐文化中,乐和礼总是密切联系,相需为用,共同为贵族阶级的统治需要服务的。因此,“乐”并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总是受制于“礼”的约束,自然与政治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不仅仅是人们用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承载着巨大的社会意义,是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象征。

      正如《礼记·乐记》所说: “乐者,通伦理者也。” “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正是“乐”具有这样的特点,萧涤非说:“乐在先秦,乃所以为治,而非以为娱。乃将以启发人之善心,使百姓同归于和,而非以满足个人耳目之欲望。”周代礼乐文化中的乐舞艺术充满着象征的意味,体现出的艺术精神就是一种象征性艺术精神。

        我们且先看《礼记·乐记》中对“五音”的象征性比附: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之音矣。

        “宫、商、角、徵、羽”五音本纯属音乐问题,但这里却赋予它象征性,用“五音”来比附和象征君臣等级关系。“宫”音是“五音”之主,其他四音为从音,且“五音”和谐相从,不失其序。“五音”象征着君臣关系,“宫”音为主音,最为重要,“宫”音也就成为“君”的象征,其他四音也分别成为不同的身份地位或事物的象征。“五音”不乱,和谐相从,则象征着君臣等级关系和谐相处。可见,周代礼乐文化中,“五音”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

        周代礼乐文化中的乐舞艺术具有象征性,我们且以《大武》乐舞来说明这一问题。《大武》是周代雅乐中的“六大舞”之一,《大武》之乐是表现武王伐纣克商的经过,象征着武王的武功业绩。 “夫乐者,象成者也。”就明确地说明“乐”是象征事业功成的。 《大武》共有六成,每一成、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一定意义的象征。乐舞起始时,象征着武王在等候诸侯会盟;第二成象征着武王克商成功;第三成象征着武王克商后返国;第四成象征着武王收服南方各国;第五成象征着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第六成象征着用兵后返还。

        周代礼乐文化中的“小舞”也具有象征性。 《象》舞是“小舞”之一。《象》舞用于两君相见、鲁禘、天子大射、天子大飨、天子大祭祀等礼仪场合。不仅《象》等乐舞如此,其他一些乐舞也是如此。如《诗·小雅·鹿鸣》多用于“大夫士乡饮酒礼”、 “诸侯燕礼”等礼仪场合。在饮酒礼或燕礼宴会上登堂歌唱《鹿鸣》诗章,根本无需言语,就能象征性地表达主人对嘉宾的敬意和对宾客美好懿德的称赏。

      周代礼乐文化中的乐舞艺术充满着象征性意味,这与音乐的表达方式有关,音乐的表达方式具有一种隐喻性或象征性,音乐的思维也是一种隐喻性或象征性思维。

      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需要依靠抽象的声音来表现对象,它诉诸人的听觉,听者必须超越音乐的声响结构去把握和体味其背后所隐含和象征的意味。

      因此,音乐自身的特点使其自然具有象征性。而在周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隐喻性或象征性思维,音乐自然就成为他们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其乐舞艺术中也就充满着象征性。

参考资料:

《讲给大家的〈诗经〉》,李山,东方出版社,2019年1月

《先秦文艺思想史》,李春青 主编;李山;过常宝;刘绍瑾 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学习第161篇《小雅 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