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求高效 有效落实促提升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上午好!作为一名非专业的数学老师,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我既荣幸又很惶恐。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在之前工作当中的一点小心得,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四个关键词:功在平时、慢就是快、变中求通、重在实践。

一、功在平时

数学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才能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打上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数学课上,我努力做到这4点:

1.扎实备课是根本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在备课时除了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外,还会参考多本练习册,发掘本节课的考点和考试题型,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的练习。让孩子们更明确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以后,我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样数学知识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更具体,更形象。

2.计算练习不放松

计算对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回考试以后,总结分析时,我们总会发现计算题永远是失分最多的题,我也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计算练习方法,试过钉钉打卡、课前口算,效果都不是很好。今年我尝试的每天一练,每天笔算4~6个加减法,全对过关,有错给我讲解并罚补三遍,这种做法我觉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收集易错的题型,反复练习,计算正确率大大提高。

3.课堂参与重实效

课堂上我关注孩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参与。所有人都听我才讲解,所有人都会说才能过关,所有人张嘴读才思考,所有人都写才对答案。

4.课堂点拨巧解惑

教学时,通过图示演示能更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孩子们很容易列出乘加算式并且说出算式表示的含义是3个5多2个,但是对乘减算式孩子理解起来有困难,我就用画图的方式,用虚线添上3个圈,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是4个5少了3个。

二、慢就是快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比如:动口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规范书写能力。

1.动口表达

在计算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单独说、分组说、齐说,深入理解并熟练计算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分析题意,说出他的思考过程,突出方法的引导。

2.动手操作

今年我们主要学习了线段和角,这两方面的知识都要求孩子们动手操作,处理这两单元的内容时,我是这样做的:示范方法、自行尝试、全班展示、错误辨析。学会正确的方法后,画线段、画角也加入每天一练,及时巩固。

3.规范书写

二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要美观规范也不容易,在第一节课上,我做了具体的指导,比如竖式占三行,每行一个数字,两位数的数字在书写的时候要空出大约1厘米的距离,加号要写在十位数的前面,横线要用尺子画,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必须是一条竖线。同一个竖式,我带领孩子们前后书写了三遍,人人过关才算达标。

教学解决问题时,我要求孩子们在练习本儿上写出完整的书写过程:算式、竖式、单位、答。虽然开始时很慢,但经过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练习,孩子们适应了这样的书写方法,不用提醒就能写的非常的规范。

开始时的放慢速度,是为了以后更加稳当的奔跑,不要怕慢,少了纠正的麻烦,慢就是快!

三、变中求通

在考试当中,我们的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不变的都是书中最基本的知识概念,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引导孩子透过题目想知识。比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我是这样做的:

1.6×4=24对应的口诀是(  )

2.4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的积相差(  )

3.每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这样的题目让孩子发现,学习乘法不仅仅只是会背乘法口诀,还要理解乘法口诀编制的规则,发现口诀中的规律。

四、重在实践

通过历年的考试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考试题目和实际生活联系地非常紧密,比如有一年的填空题中的“你的身高是()”今年的考试题目中“百米赛跑18秒跑了100()”这其实也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看到课本儿,更应该走进生活,比如学习测量长度时,布置开放性的实践作业,让孩子量手掌、量脚长、量腰围、量家里的门高、房间长等,积累经验,体会不同长度单位的用法。再比如学习角的认识时,做活动角、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结合生活实际更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和学有法,但不定法。教师如能做到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喜爱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他的数学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青年数学教师,未来我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教材,创设新教法,希望在座的各位优秀前辈们不吝赐教,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足课堂求高效 有效落实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