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围墙》 二

鲍小姐在香港下船了,于是苏小姐没有了醋意,方鸿渐没了玩伴,所以对于苏小姐也就能接受些。从苏小姐给方新手帕、洗手帕、剥桃子、缝纽扣,对方表现俏皮可爱娇羞的表情,无论是日常行为还是语言,对方的爱意是满到溢出来了,藏都藏不住,她是真的很喜欢他,方虽然在与苏小姐接触过程中,没有拒绝她,但是好像也没有喜欢过,因为方时刻都在害怕是否释放了错误信息,是否需要求婚,想想要和她结婚就觉得开始窒息等等,好像在与苏在一起的方,时刻都在担心自己做错什么让苏小姐误会,可见方是真的不喜欢她的,可是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苏小姐是大学同学?不至于的。在整本小说里,方始终是没有对苏小姐动过心的。

下船后方住在前丈人周先生家,因为他的家在乡下,他和苏小姐、鲍小姐从来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们是上海人、香港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洋是有雄厚的家庭资金支撑,而方鸿渐呢,他不过是个乡绅家庭的长子,因着暴发户的前丈人阔气善良,所以他才有钱得以出国留洋几年,虽说本是个他跳跃阶级层次的台阶,可他自己却看不到自己脚下的路,硬是以为自己不属于乡下土地,而是踩着七彩祥云的人,所以他跌下来了,当这个台阶慢慢随着他的挥霍降低时,他又回到了土地上泥土里,所以他才会感叹“下船不过六七个钟点,可是船上的一切已如隔世。上岸时的兴奋,都蒸发了,觉得懦弱、渺小,职业不好找,恋爱不容易成就。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懦弱、渺小但是又无能为力。方为什么抓不住这个机会,因为他性格中一直都潜藏着唯唯诺诺、没有太大独立性、自主性的基因。从小时候的媒妁之言、大学时想交男女朋友却被苏业基一本正经的教导,从此不敢有任何想法、留学也从来只是为了留学而已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没钱了就回家了,可以说方的人生一直都是在划水,一直都是踩着一块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他喜欢鲍小姐,是因为鲍小姐有未婚夫,调情暧昧他都不需要负任何责任,不需要想以后;他不喜欢苏小姐,是因为苏小姐是黄花大闺女,是要结婚的,而且苏的行为脾气对方鸿渐都像是爱人一般而不是情人,情人如鲍小姐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苏小姐是喜欢他的,是希望和他成亲,和他过一辈子的,他害怕,因为他对未来是恐惧的,他承担不了未来的责任,就如他在大学时学不下去换专业、留学时只听感兴趣的课程而不交论文一样,苏小姐是要他负责任的,所以他潜意识里面就是排斥靠近的。其实,方鸿渐是比较容易追的,因为他不太主动也不懂的拒绝,但苏小姐为什么没有追到方,因为苏也是被动的,她有着上海大小姐的架子,就像钱老描述的一样,“那女人平日里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她骨子里并不瞧得起方,但是又觉得方是个可以结婚的人,因为“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她对方鸿渐的家世略有所知,见他人不讨厌,似乎钱也充足,颇有意利用这航行期间,给他一个亲近的机会。"所以苏小姐还是需要被追的,可恰是方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喜欢她,两个人之间没有粘合剂,自然在一起是很难的。

方鸿渐回到上海,在前丈人周先生家里住了两天,话题是围绕着他的博士学位以及与苏小姐的关系,回到乡下后,话题也仍然是这两个。方的博士学位是买的,对大学课程、留学课程也都是兴致所至、兴尽而归,所以他一演讲就暴露了没有多少墨水的窘迫,可学问没学到家,倒是对外洋的时装生活方式非常的适应和习惯,所以他才会在去张小姐家相亲的路上种草一款皮大衣,而且一直念念不忘,在和张小姐家人打麻将时赢了第一念想也是皮大衣。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钱老为什么要写这一段,为了表现真实?因为学识谈吐方面难以体现方留过学,所以在生活习惯、审美等细节方面体现出来,显得方鸿渐这个人物更立体些?也许是的,他年青时在巴黎住过的那几年会融入到他的血液中,他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总是会有所洋化的,在欧洲的那几年总是要在他身上留下点痕迹的。但是,即使留学后的方,他仍然是没有变的,他仍然有着年轻知识分子的清高,所以他对于张先生、张太太和叫Nita的张小姐是不喜欢的,因为她们和方不一样,她们是物质的、带着浓重商人势力可偏又喜欢摆出博学优雅姿态的人,方是乡绅阶级,他不曾见过张先生那样的财富和那个阶级层次才有的自大和自卑,所以方和张一家都是互相瞧不起的。

方的乡绅阶级、贫穷、对金钱不规划、对现实的避而不见、没有野心、责任心缺乏、对世事得过且过的态度,这些都为后来他生活的一地鸡毛埋下伏笔。可是转念一想,他即使像赵辛楣那样,家世显赫、有政治抱负、看清世事并懂得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他的生活就不是一地鸡毛么?他娶了个小鸟依人的媳妇、说不上爱也说不上不爱,但转念想想,至少赵在物质生活上、心理安全感上要比方鸿渐好,虽未娶到爱了很久的女人,可可以断定,赵生活中的鸡毛要比方少很多也容易处理很多吧。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10 《围墙》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