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知道归处,路上又何惧迷途?

今日,重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喜欢的诗词很多,有些诗词最初的喜欢是源于小时候的朗朗上口,有些诗词是出于学生时代对于精雕细琢的诗词字句的追捧,还有些诗词是因为对其绝美意象意境的流连。倒觉得奇怪,很少有因为思想感情喜欢一首诗词的。现在印象中,就东坡先生的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至真至情是让蒙昧的自己感动了。其他诗词的思想光芒,以前只是当做知识,直到成年后,才渐渐成为认知或者感触,化进不谙世事的骨子里。

今天选择《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打叶生》,也是这几天发生的一些事儿,让我时常想起这首词,想起“一蓑烟雨任平生”,想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学妹参加公务员省考,笔试第一,面试却被反超,错过了报考的职位。她告诉我,“考得很累,不知道怎么办。这条路真的很难走。说到底,还是生活对我不公平。”她在事业单位工作,为了争取更高的工资,这几年一直在考公务员。并且认定了这条路。一个学生感叹校园生活中的种种苦闷和烦恼,觉得高中生活迷雾重重。

我们无法用旁观者的视角去轻易衡量和评判当事者的愁苦深重,告诉他们这点小事算什么,别人比你更惨的都有;也不能给个听起来就很敷衍的鼓励,告诉她们,不会的,很快就能豁然开朗了;更无法残忍地跟他们说,熬着吧,熬到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样做的话,泥潭还是在眼前,气馁和无助依旧深重。

我想,苏轼之所以可以“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并不是因为他乐观自信,勇敢坚强,更不是抱着“熬到”雨过天晴的心态。不是等待和隐忍,而是豁达。

所谓豁达,是抽身当局者视角,用一种旁观者的未来视角去观望现在的处境。

是的,需要旁观者视角去理性看待,人生路上不可能没有困难的,不管选择哪一条路,不管是谁。但旁观的主体是当事人自身,他要抽身去旁观,自己去旁观,而不是别人评判他。

说老天公不公平,那老天让苏东坡才华横溢,当年京城一试傲视群雄,名震京城,这算老天厚待他了吧,可是他的才华让他写一封上任谢恩的表书都可以被扣以讥讽朝政的大帽,遭遇一个“乌台诗案”贬官远谪,鼎鼎一个大才子却做到黄州这个偏远地区,当个类似城管大队长的“团练副使”,这又公平吗?所以,这世道哪有什么绝对公平?

公不公平,要么反抗,要么接受。东坡他接受了,他早已旁观清了这世道玄机,“逝者如斯,盈虚如彼”,所以他不需要别人为他鸣不平,伸冤喊屈,他自己就看清了,这倒霉事儿,不是发生在他身上,也会发生在李东坡,王东坡身上。这一生,不是“乌台诗案”也会有 “鸦台诗案” “鸟台诗案”,逃不开壁不掉的。

所以苏轼不怕,他用旁观者的视角给自己备上了一席蓑衣,总有风雨的,但是只要你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又何惧一生风雨?任他来吧,咱,有备,无患。

所以,一个“任”字,早已把人生视角位移,移到旁观者的视角,也早已把人生格局拔高,移到人生全局去纵观,一个“任”字,有如一蓑衣般将人生重担举重若轻,有如一烟雨般将重重迷雾幻化得如诗如画。

是的,也需要想到有成功的一天,但是不是从现在想到未来,而是应该从未来想到现在。

未来必来,我只需步履不停,继续前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不是归去后才回首,而是他给了我们一个画面,用这个未来的画面宽慰自己,现在种种,都是我未来要讲的好故事啊,那我现在可得好好去经历,浓墨重彩地演绎,未来才可以讲得绘声绘色。

先看到未来的归宿,才能照亮我们当前的道路。所以即使现在春寒料峭,东坡也要“酒酣胸胆尚开张”一番,然后沐浴春风,酒醒之后迎着“山头斜照”,大步归去。我喜欢那一声“归去”——干脆利索,笃定无疑。

人,只要知道归处,路上又何惧迷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只要知道归处,路上又何惧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