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感谢那个一地鸡毛的年代

    何以代表一个年代?

  这是一个充满了情怀的命题,估计从茹毛饮血的洪荒,至高楼林立、信息发达的现今,都没有一个一统的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年代是,社会发展到每个阶段的真实反映,还有就是自己为自己精心编织的童话。

  我所处的年代,没有尴尬,只有哈哈哈的一晒……

  我很荣幸作为80后一员,看到过许多情怀文章,写的一般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物件、吃过的唇齿间留芳的零食、玩过的简单而乐此不疲的游戏。

  可真真让80一代如此出名是,因为我们处在社会大变革-改革开放时代,从而那时候我们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惊人的改变,井喷式的发展。

  不管是几零后,总之有一种情怀挥之不去,那就是“过去”。

  能广泛代表广大平头老百姓的,只有淳朴,淳朴不是和穷困成正比,不是落后与贫乏的代言,反而淳朴是乡村的内在,是乡村的本质。

  任岁月蹉跎,万物变幻,从延安窑洞里透出的灯光始终光耀华夏,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内在传承,精神脊梁!正是它衬托我泱泱大国的气质!

  这气质蕴含超然的力量。

  当然也有其他额外乐趣!

  乡村里的大事无外乎是——生丧嫁娶、另家修业。就比如修业,修业有好几种,有翻新房舍、有新打庄廓盖新房、土大门改砖大门什么的,而每当这时候,全村的的家家户户会出力,有劳动力的人家都会出动劳力去帮忙,前后院的、左邻右舍的也帮衬着做饭蒸馍啥的,每到那时候,感觉一个小村子好像一大家子一样!

  这是一种生活的默契,是一种融合家家户户关系的纽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时至今日,所有村子里出来的无不的怀念当年那种感觉,一起为他家或自己家出力,一天劳动完了吃着大锅饭,海阔天空的吹吹牛,晒几声爽朗的笑。

  互帮互爱的邻里关系,所有村子大小事,大家一起悲欢岁月!这个是乡村最神奇的地方!

  最神奇的是,我小时候晚上很少在家里吃饭,和小伙伴玩的晚了,就在小伙伴家吃完饭再回家,吃的最多的可能是大鼻尕发家,再就是大头家,还有坛坛家,说到蹭饭我是认真的,也是专业的,家里的大人也已习惯了!

  好在我们小的那时候生活条件慢慢改善了,蹭吃几顿饭不算事。就算有事乡亲们也会慷慨的分你一碗饭,那都不是事。

  那时候物质尚且贫乏,更没有什么丰富的娱乐活动,小时候的我记得最大的娱乐是别的村子演“社火”,那比较热闹,村子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会参加,但没有我村子什么事,从很早传下来我们村子不适合演社火,具体原因我也不详。

  还有就是演皮影戏、唱大戏和放电影,这里面除了放电影在我们的村里可以有,其中皮影戏是我奶奶家村子特有的节目,而唱大戏和皮影戏在我姥姥家村子是经常有的。

  这些节目往往经常安排在春节前后,我在想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到现在也没有明白,唯一明白的是看电影或皮影戏、唱大戏的时候,天气那个冷是真的冷!眼泪鼻涕的冷。

  如果说一个村有放电影的消息,附近几个村子都会得到消息,那情形是一方有消息八方凑热闹,各个村里的能走动路的生力军都会跑过去看,不惧十里八乡、翻山越岭!

  小时候的田成海,没少用他小细腿跟着大哥哥们跑着去看别村的电影,跑个四五里地不在话下,就是那冷受不住,出门前阿妈一二再摞穿几层的棉衣,还是抵御不了当年那样的冷。

  冷的脚和手没地方可以安放。于是就钻大哥哥们的大衣或皮袄里,跺着脚、哈着气看完电影,看另一个世界的人们“噼里啪啦”的打斗,亦或者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的恩怨情仇。

  用我们好奇稚嫩的目光打量光怪陆离,跟着各种剧情心绪起伏。

  有战争片、武打片、枪战片、恐怖片,还有家畜养殖专业讲座片、农村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片……

  因为在正片开演之前,经常放一些宣传片,我们叫加演,加演是必不可少的。

  风微而贼冷,我们小伙伴们紧赶慢赶,追不上大人们的脚步,顶着寒夜步行四五里地,好不容易快进“浪湾村”了,遇到我们村的大哥哥们,他们正往回返。

  “大哥哥们,没有电影吗?”

  “有……”

  “那你们怎么回来了?”

  “我们以前看过。”

  “……”我挠着头,接着问:“那电影叫啥名字?”

  梁家大哥哥:“白跑路的战士。”

  “哦……”有战士估计是战斗片吧!

  我们看大哥哥们急匆匆的背影远去,喜冲冲的进了浪湾村,村子里那场院里静悄悄的,小学校门上着锁,这时我们才知道上了当受了骗,没什么电影,没什么《白跑路的战士》,我们自己就是白跑路的战士……

  后来这件事成了笑话,一直说到现在。看了许多电影,记得的就是一部《白跑路的战士》。

  笑话归笑话,但那时候的快乐是多么纯粹,掺不得半点虚情。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经常在戏台上纠集小伙伴们摔跤、在看电影场子里扬灰尘、爬树扒墙头,从不缺乏捣蛋鬼们的乐趣。

  呵,不禁令人神往!

  多想回到那些个巨冷而又心中火热的时刻。

  86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横空出世,88年25集播放,我家没有电视机!

  全村就一家有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几乎全村人去看,也亏的农村堂间比较大,容得下。

  但问题来也就来了,一个家里没那么多凳子可以让全村人坐的了,大伙都得带自己坐的东西,于是有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带个小木凳的有、带着垫子的、有带木板子的、带块砖头的还有带木墩的……

  我们家除了大大(爸爸)上班不回来,家里四口人要去看《西游记》,没有小木凳,家里倒是有个大木墩。

  于是在一个月色如昼的晚上,哥哥、姐姐、妈妈和我,把那块大木墩四分五裂,每人分一块,每天早早去占地看齐天大圣,跟着那时的剧情喜怒哀乐!

  至今,《西游记》片头曲还那么震撼,不禁让人神往,曲子一响起来,峥嵘岁月仿佛近在眼前。我想,记忆不只是因为经典,还因为代表自己的某一时段,时间留在血液的纪念。

  80年代,经典的年代。

  《西游记》自不必说了,《聊斋》、《大侠霍元甲》、《济公》、《射雕英雄传》、《乌龙山剿匪记》……每一部电视连续剧,到现在依然泪目我的回忆。

  虽然有些是重播的时候才看到的,但是归类不能乱。我也说不上来它们带给了我什么意义,但就是那么不舍。

  现在那些熟悉场面一回来,好像过去的时光也捡回来了一样,不曾过往有多好!

  人都是我这样,认为最好的是失去的和得不到的,可就是不知道,今天也是要失去的,怎么不好好珍惜呢!

  后来,虽然是黑白的,也家家有了电视机,但是有电视不一定就可以看,有些频道你还接收不了,这和你家所处的地段有决定的关系,为了提高接收水平,人民群众开发智慧,发明了许多天线,有捆了蒸饭铝篦子的天线、有捆易拉罐的天线、有的直接用铝丝拧扎的天线……

  以至于逼的有些企业开发出了个101天线,各种型号,各种造型!

  真难为大家啊……

  难为情死了我们追求的精神生活。

  那时的影视剧留给我们的不是什么绯闻和花边,而是拨动心弦的剧情和精彩的演绎。

  “悠悠岁月,你说当年好困惑……”

  熟悉的旋律响起,估计你就能想到些什么,今天你努力的想想,再没有什么能直击我心,也有可能我们是老古董了吧……

  算了,不追究也不研究范畴内的东西,说就说简单的。

  谁家热闹,从来不缺乏凑热闹的孩童,只有缺了孩童们的热闹不显得那么热闹而已。

  于是谁家娶媳妇,就得早早得留我们晚上闹洞房,撕新房窗户的红纸,不然于乡俗不合啊!还得有糖有好吃的伺候着。

  谁家有喜事,我们嘴上就流油,顶着油嘴圈的来回搅打,弄的鸡飞狗跳。

  我们的喧闹、奔跑和大人们忙碌一样有非凡的意义。

  有时候家里大人们有事,出席不了自己村里的宴席,就会让我们去凑个数,在阴坡上瓦家有满月席,我顶着去了,去了就是客,“东家”们让客找座,端茶倒水。

  静待开席,仔细一看,席间只有小孩和妇女同志们,原来这都是有讲究的,据专家讲为了照顾妇女的感情,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乡俗。这个专家不是别人,就是长大后的田成海同学。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我也是小孩嘛!

  二轮轮茶水后,田成海同学期待的干果上桌,经大人平均的分给大家,当然小孩们分到的会多一份。

  急不可耐的等待里,老家的八盘席面全开,全盘压桌,酸辣里脊、青海三烧、羊肉糊茄、手抓羊肉……

  大快朵颐的时候,总是少不了酒,就算是满月席,为了照顾妇女同志们,当时有一款神酒叫佐餐,今天已经看不到了,我估计是和黄酒差不多的酒水,酒精度也有十几度呢。

  宴席过半,席上的婶婶、阿姨们被东家劝了酒,叽叽喳喳的说笑,宴席间兴致高了酒也微醺。

  不知是她们中的哪一位,拿我惹笑:“成海,这个香槟是甜的,喝的美啊!”

  “那是酒啊,喝着会醉吧……”

  “你说那是甜酒,这是香槟啊!”

  “……”

  田成海有点迷惑了。

  有只猫死于好奇,田成海醉于善意的作弄。

  从宴席回家路上有点晕乎,也就顺势装着喝醉后的脚步,摇摇摆摆的在巷道里晃悠,远远看见阿妈亲自来接。

  “不对!迎接我为什么手里有棒子?!”

  于是田成海撒丫子跑,阿妈在后面撵着追,好不容易解释清楚,自己没有喝醉,期间不停的来回走,证明没有喝醉的姿态,累的够呛。

  好不容易坐下来歇口气,才发现那些婶子、阿姨们哈哈笑得几乎可以看见她们的胃。

  我恨的牙痒痒,生活需要笑料,我只是演了主角。

  学校里老师讲了许多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和故事,上课前天天唱学习雷锋的歌曲。

  可是现实现实的很,我们这里哪有什么敬老院又或者是孤儿院之类的,连唯一一孤寡老人在别家村里!

  至于捡几分钱之类的,难度更大,捡点过去古朝代康熙、乾隆通宝还有希望,捡钱你除非是做梦没有醒,那时候我们吃得饱饭,但是常常交不起两元钱的学费,钱是紧缺的;奇缺的。

  没办法,拾金不成就拾物不昧,捡铅笔、捡橡皮擦、拾……反正是能捡的小东小西都捡起来,交给老师。帮低年级的同学打扫卫生、帮老爷爷老奶奶拿东西、帮女同学擦黑板。

  一时间互帮互助成了风气,做好人好事成了风气。

  我们在老师和大人的表扬里如沐春风,脸如桃花。

  这在现在看来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幼稚,可在我看来这种淳朴这种纯真再也回不去,对当下的很多具有教育意义。

  有一件事在当时反响很大,某一天村子里李大叔开拖拉机乡上办事回家,看见放学的同学们走路,顺便捎带了一程,到地后几个学生娃很感激,齐刷刷的给这位李家大叔行了个少先队礼,李家大叔当时很感动,逢人就讲,还说给了村领导。

  于是村领导去找了校领导,狠狠的表扬了那些同学,村里人们都说老师们教的好,老师们说村民是助人为乐的榜样,于是乡间邻里一片和睦融融。

  那时的淳朴我们想象不到,现在的纯粹我们也想象不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二章 感谢那个一地鸡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