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扫盲

一、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微器件出现之前,一个电路功能需要很大一块电路板才能实现,有了微器件,电路板的体积可以降到mm级别。

集成电路:就是使用微器件为“积木”,去搭建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电路板

IC芯片:就是将电路的所有微器件集成到一起,用绝缘壳封装。其内部就是众多组成电路的微器件,通过引出来的引脚与外部进行数据传输。

IC的引脚的数量和每个引脚的作用在IC设计制造时已经固定,我们要做的是通过IC的数据手册来明确引脚的使用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单片机的组成

组成部分:单片机属于计算机的一种,由CPU、内部存储器、IO组成

单片机:即MCU,单片机所有零件集成到了一个IC内部,并且出厂前被塑料壳封装起来了,本质就是一个IC芯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U:中央处理器,本质就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 CPU = 运算器 + 控制器
  • CPU = ALU(算数逻辑单元) +Cache + Bus
  • CPU = 汇编指令 + 寄存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器

内存和外存

  • 内存:可以被CPU按照字节直接随机访问,存储程序运行时定义的变量。程序和数据不使用时,存在外存中。速度快,小而贵
  • 外存:不可以被CPU直接访问,一般通过对应的控制器以块为单位来简介访问访问。速度慢,大而便宜。运行程序时,从外存读取到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程序。

ROM和RAM

  • ROM:只读存储器,即程序运行时程序本身只能从其中读取数据,不能向里写数据,但仅限于程序运行时。
    • 使用场景:单片机中用于存储烧录的程序的器件就是ROM,通过烧录器烧录的过程就是在向ROM中写数据,单片机中ROM一般时flash。
    • ROM类似于外存,但并不完全相等,如PC中有外存(硬盘)但无ROM,单片机中有ROM但无外存。单片机中的程序时存储在ROM中,运行时CPU直接读取。
  • 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分为SRAM和DRAM。单片机中一般用SRAM,SoC和PC中一般用DRAM
    • 使用场景:CPU执行程序时产生的临时数据存放在RAM中,所以基本可以理解为ROM存放程序,RAM存放数据。
    • memory:专指计算机中的内存。

外设

单片机中除了CPU、存储器、IO还有其它模块,如IIC控制器、UART控制器等未集成到MCU中的没模块就称为外设。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设已经被集成到MCU中了。

三、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时钟:单片机中的CPU和其它模块都是通过单片机的时钟进行同步工作的,一个始终单位只能做一个事情。时钟周期(单片机主频)影响了单片机的速度。主频越高性能越高,一般PC的主频都是2G多3G多,51单片机的主频MHz级别。一般手机CPU的主频也在1G-2G左右。一般高级单片机如STM32的主频在百MHz级别。

  1. 程序员通过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编译器将C语言解析成CPU可以执行的指令序列
  2. CPU通过Bus(总线)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到内部,然后译码后执行
  3. 一条指令包含指令码+数据
  4. 执行指令反应为一个控制操作或一个数学运算

四、使用方式

  1. 明确需求

  2. 电路原理图分析

  3. 数据手册分析

  4. 代码编写、编译

  5. 下载与调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片机开发,51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