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卑也是一剂药

        这个周末应邀作为嘉宾参加一期当地广播电台的青少年心理热线栏目,主题是关于“以合作思维培养未来型的人才”,这是一档现场直播的栏目。

        作为嘉宾参加这档栏目算起来至少应该是第5次。前几次参加节目的时候,我差不多是离不开稿子的,而这次我却尝试了脱稿。我把我这个人放在了节目现场,呈现的是我这个人现有的思维和观念。这样做其实心里也挺没底的,因为所有现场的语言都需要跟主持人现场的碰撞,现场的即兴表达。主导的是主持人,而我是跟主持人做好配合。这样专注于现场、专注于主持人,考验是我如何理解主持人的意图,来确定我如何在恰当的时机说出恰当的话。而这同时也让我可以有机会来观察主持人的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能力等等。

        这位主持人一直是我所佩服的,她在心理学专业也有很深的造诣,她的敬业精神也成就了她高的职业水准,她的逻辑能力,她的临场应变能力,她的前后衔接能力,尤其是她的语言精准水平,都使我由衷的敬佩。

        由于叙事思维的影响,这次我不想把自己放到专家的位置上,更不去试图做到有专业水平的“语出惊人”,相反却更多的是在分享我自己的经验和我自己的一些立场,语言朴实,情感真实,去除了高大上的理论观点。而这恰与主持人的出色表现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在节目现场,我错以为是我自己语言的退化和专业水准的落伍,甚至在内心生起了隐隐的小自卑。

        但回听却发现我们的合作还是挺成功的。这让我对主持人以及我自己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作为一名每天都在做现场直播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她的敬业,她的思维,她的应变,她的语言…这些高的职业素养,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得来的,这就叫做专业。而我目前在做的是叙事,叙事就是要把心理学知识用到实践中,把理论放在生活中,这也是我的专业。

        我们各自在我们各自的领域中,尽管连接我们的是心理学这个学科,但是她的专业是主持人,而我的专业是叙事实践。我们没有水平上的谁高与谁低之说,有的只是把彼此的知识在这个场域中结合与碰撞,于是就产生了我们共同的作品。

      承认自己不是主持人,而是一名叙事实践者,容许自己可以不具备主持人般的思辨与语言表达能力,也容许别人不一定要以叙事的思维来对待心理学这个专业,这就是我们对彼此的尊重。

        明白“隔行如隔山”,更懂得别人的专业水准是经过千锤百炼而练就出来的。带着谦卑心,就会对别人有更多的尊敬、欣赏和学习,而对自己也会有更多的接纳和信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谦卑也是一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