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sensor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sensor的感光原理
  • 二、sensor的像素阵列
  • 三、sensor的数据输出格式


前言

sensor作为人工智能的最前端装置,负责将外界的光信号转换为电子系统能够处理的电信号。下面介绍一下,对于后续电信号处理设计的最重要的几个指标。

一、sensor的感光原理

sensor的感光原理的基础是光电效应。sensor的感光单元,也就是像素单元,在接受到外界的光刺激之后,会产生一定的电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就能够显示外界图像信息。
浅谈sensor_第1张图片

图像的发展史,从黑白照片变为彩色图像,那么如何得到彩色的显示图像呢?这就需要对像素单元作一定的处理,根据RGB三原色原理,可以通过在像素单元上方覆盖滤光膜,选择性地让像素单元只接受某一色的入射光(Red单元、Green单元、Blue单元),并将像素单元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再经过插值等方法处理就可以还原出颜色信息。
浅谈sensor_第2张图片

二、sensor的像素阵列

不同的sensor的滤光膜可能设计成不同的布局方式,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布局
浅谈sensor_第3张图片
浅谈sensor_第4张图片
Sensor的实际像点数量通常比标准的图像分辨率(如2048x1536,1920x1080等)要大一些,多出来的像点主要有两种作用,

黑像素,即dark pixel,像点上方覆盖的是不透光的金属,相当于零输入的情况,用于检测像素的暗电流水平
滤波像素,即filter pixel,很多ISP算法会使用3x3或5x5大小的滤波窗口,因此需要在输出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若干行、列使滤波窗口内全是有效像素
浅谈sensor_第5张图片

三、sensor的数据输出格式

YUV:luma(Y)+chroma(UV)格式(亮度、色度),一般情况下sensor支持YUV422格式,即Y-U-Y-V次序输出数据。
RGB:传统的红绿蓝格式,比如RGB565,5bit R + 6bit G + 5bit B,G多一位是因为人眼对绿色比较敏感。
RAW RGB:sensor的每一像素对应一个彩色滤光片,滤光片按Bayer Pattern(拜耳模板)分布,将每一个像素的数据直接输出,即Raw RGB Data。
JPEG:有些sensor,特别是低分辨率的,其自带JPEG engine,可以直接输出压缩后的jpg格式的数据。

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使用哪一种数据输出方式。比如,现在“智能”传感器,需要对前端sensor输出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进行CNN网络推断等,此时raw RGB格式的信号较为方便。


参考文章:
链接: linkUnderstanding CMOS Image Sensor
链接: linkcamera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视觉,算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