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之九:温儒敏讲座(一)

《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

(题目一个“遵循”、一个“尊重”、一个“用好”,彼此连带,指明了我们一线教师对待课标、教材和教学实践应有的态度,厘清了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要有改革愿望与主动权,不是“被课改”。

课标是政策性文件,贯彻落地是一个学习、讨论、领会的过程,要接纳不同的声音,更应当经过试验,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去不断完善,逐步推开。新课标在探索改革的出路,预示着下一步语文课改的趋向,能够给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学带来理论刺激,带来改进的动力。

课标本来就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基本要求,至于怎么去实施,达到标准,教无定法,一线老师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

(是的,带着情绪,只会让我们更加疏离甚至排斥拒绝,而课标作为政策性文件,是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与其排斥,不如沉下心来学习它,研究它,尝试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实践它。)

那么,我们要如何入手学习新课标呢?温儒敏教授提出的具体方法是:

“建议教师先把课标通读一遍,梳理其6个部分组成的思路,分辨各部分的逻辑,找出贯彻全文的主要概念,然后化繁为简,将厚的读成薄的,使其转化为我们能理解、好把握的几条基本的课改措施。了解课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念之后,就要“对标”找差距,确定改进教学的路向。”

同时,他又指出,贯彻新课标,必须尊重和承袭既有的好经验,尊重教学实际。特别是“要认识到部分的语文教学的确存在某些普遍性的问题,讲得“死”、刷题又太多、与考试的挂钩太紧、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甚至还有一上课就敲黑板、列考点的,这完全的应试教育应当加以摒弃,它是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我想,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不至于迷失在概念的丛林里,真正做到立足实际,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新课标之九:温儒敏讲座(一))